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28部分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28部分

小说: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侵钡剿偷帜箍啤�

    杨明志其实很希望自己的部下人人都带着RPG22这样的一次性火箭筒,然而现在还是1941年。目前仿制的RPG2只对三号坦克有毁灭性打击,至于未来的虎式豹式的战果就不得而知了,他只希望老毛子能珍重起来,这样战争也不会更加艰难。

    部队统一了装备,一些缴获的德国冲锋枪也被用上。MP38的有效射程在三百米,子弹威力尚可精度也比波波沙更高。杨明志还看到,一些士兵还装备了波波德冲锋枪,这位和波波沙长的很像。

    “真是五花八门武器的大杂烩。”杨明志实际更希望自己的部队都装备着突击步枪,一个个抱着八一杠,那火力那威力没的说。

    介于历史的状况,全员冲锋枪已经很不错了。

    战斗将在夜里展开,库兹涅佐夫发来命令,参与进攻的部队立刻睡觉,养精蓄锐等太阳将要落山时开始前进。他命令侦察连伴随杨明志的敢死队一同行动,盛情难却之下只好答应了。

    凌晨要战斗,杨明志抓紧时间休息。他见到妻子已经在地上铺上帆布,这个小妮子还真懂得照顾人。

    杨桃侧卧着丈夫身边,下意识的抱着他的胳膊。

    “怎么?难道有些担心我?”

    “嗯,你又要打仗了。你们男人总是这样,打仗了什么都不顾。我就怕你受伤,而且也害怕……”

    杨明志立刻打断她的担忧。

    “小桃,战争已经开始,我们都是身不由己的。与其杞人忧天,还不如我们亲自去拼一条生路。我们在白俄罗斯是这样,在东北那边不也是这样。多少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老天爷如果让咱们死,咱们早就被小鬼子炸死在黑龙江了。”

    这么一说杨桃释然了,她一个小丫头文化水平不高,内心里还是敬鬼神的。两个人双目对视着,“小样儿,我杨明志可从没想到就交待这里。”刮一下她的鼻子,女孩立刻乐了。

    杨桃站起身,“丈夫你继续休息吧,我给你准备一壶水,等你睡醒了喝一点。我还要去照顾伤兵。“

    杨明志摆摆手,军帽盖在脸上,不一会儿打起了呼噜。

第三十六章 偷袭莫济里() 
夜幕即将到来,休息的人群迅速苏醒。整支部队将要迎接新一场战斗,行军数日的战士们憋着一股劲,一个个装装待发。

    杨桃被骚动惊醒,睁开眼睛只见丈夫正在整理衣装。

    “现在咱们就要出发了么?”

    杨明志回过头看着睡眼惺忪的妻子。“嗯,现在就走,你们女人还有伤兵都在后面。”看着妻子眼神中有些不舍,杨明志蹲下来捏着她的小脸。“好了,你和大家等待胜利消息即可。”

    杨桃点点头,“哥,你可要小心谨慎,一定不要受伤什么的。”

    杨明志呵呵的站起来,虽说子弹不长眼,他并不认为自己太招老天记恨,不然也就不会混到这个地步。

    特种反坦克营全体人员紧急集合,他们整顿了军备一个个精神头很不错。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同志们,这次咱们是主攻,攻克莫济里,我们得到给养才能从容撤退……”

    正当他在这儿慷慨激昂时,一只手搭在杨明志肩膀上,一扭头只见是耶莲京娜,她还卖弄这笑脸。笑归笑,这人也穿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脑袋上还顶着个钢盔,扎着双马尾,有些巾帼英雄的派头。

    “别列科夫,这场战斗我想我也应该参战。”

    “你?”杨明志不解的看着这个人,“你是个女人,战争让女人走开,我们还有几万男人,用不着你上。”

    耶莲京娜一听就火了:“我的中国同志,你是我太懂我们苏联。我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战争到了这种份上,你的政委都阵亡的差不多了,这种时刻我必须身先士卒。当初给我的命令也是如此,再说我也不是花瓶,你的部队更是不能没有政委。”

    杨明志钢线说两句,只见这位立刻面对广大战士。

    “红军同志们。我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耶莲京娜,契卡你们都懂得对不对?这次战斗我充当你们的政委,我们必须解放莫济里,解放那里被敌人压迫的同胞。在战斗中不准有懦夫,我们必须迅速解决战斗。”

    这姑娘确实不是花瓶,她也是在一系列战斗中幸存下来。很多战士看过她开枪射击的场面,就在几天前,她也参与和元首团的鏖战。

    部队全体开拔,敢死队六百多人做主攻。他们在杨明志的带领下向着莫济里方向强袭,在和大部队告别后,队伍开始急行军。

    特种反坦克营的战士们已经接受了营长的特殊要求,所有人小腿帮着一圈麻布。如此大家确实感觉可以走更远的路而腿不疼,同时一旦中弹受伤,解开腿上的布就是很好的绷带。

    大部队距离莫济里尚有十多公里的道路,敢死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兴奋之余大家忘记了疲惫。

    杨明志紧握着自己手动的波波沙,加上已经装备的弹股合起来有四个。敢死队可谓是装备豪华,战士清一色的自动火力,手榴弹也高度集中。

    在库兹涅佐夫的强烈要求下,他派了两个迫击炮班并入侦察连。“敌人很可能有重武器参与防御,为此分给你两门迫击炮,遇到敌人机枪阵地立刻炸毁。”

    杨明志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夜袭比如会是雷霆之击,敌人根本没有什么反应的机会。

    部队在森林中穿行,按照侦察连确定好的道路。这一带森林依然茂密,而快要到莫济里时森林将消失。

    那是城外的农田,马铃薯刚刚收获,莫济里的人民万万没想到灭顶之灾突然来了。土地还没有来得及播种,德国人杀了过来,很多市民因为反抗被杀害。德国人进行了大肆的抢掠,此时莫济里的年轻人不少做了奴隶般的民夫,凡是不愿意合作的皆被杀。

    至于老人和孩子,老人基本被认为没有价值而被成片的处决。孩子,则按照纳粹制定的计划,收容起来送到德国人的后方,纳粹的“东方总计划”已经开始。

    因为,杨明志面对的几乎是一座没有苏联人的城市,德国人占领这里后,莫济里变成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支线补给线路的交通站之一。

    当敢死队正在向这座城市靠拢,城中的德国人又是另一种景象。

    德军的精锐部队都被部署到战斗第一线,负责后勤的部队则是二流或者三流的部队,甚至还有他们的仆从军。

    快要凌晨零点,杨明志率部抵达森林边缘。

    这个时间大部分的德国人在睡觉,他们白天忙着搬运货物,夜里必须休息。德国人的后勤还没有彻底完成摩托化,很多物资依旧需要骡马。就在莫济里的物资调度场,粮食、弹药、被褥等军需品堆积成小山。还有些马车刚刚装货一半,马匹解开的绳索被拉去睡觉。

    人自然也得休息,一些德军士兵占领了居民房屋睡觉,很多的还是被命令搭建帐篷。他们知道这里是战区,但绝对想不到已经溃败的苏联人会来突袭他们。

    因此守夜人只有一小撮,几个机枪碉堡只是沙袋简单堆砌而已,守军也不禁的酣睡着。

    月光足够亮,杨明志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望远镜在这昏暗的光芒下还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一些,起码桥梁是看到了。

    部队趴在森林外围等候下一步的命令,杨明志看着手表,给予他进攻的时间是凌晨三点,那是人熟睡的时候。

    侦察连长匍匐着到杨明志身边。“营长,莫济里的这座石桥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既然德国人的帝国师为首的精锐部队试图消灭我们,他们获悉我们攻占莫济里后必然会大军回援,因此装甲部队必须经过这座桥。”

    杨明志完全听明白了。“所以,在战斗结束后我们必须炸毁这座桥?真是有点可惜了,这座石桥应该有些年头了。”

    此刻他想起了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如若战局就像侦察连长所言,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撤离桥梁确实必须炸。

    德军依旧在酣睡,莫济里坐落于河流的南畔,桥梁北边有两个桥头堡,那里还有一些铁丝网做的路障。

    时间正一点点流逝,比起的德军的困窘,这支苏军的战士精神亢奋。杨明志看着表,战斗即将开始。

    一连长和二连长被叫来,“你们两个连从左翼和右翼进攻,我带领三连和侦察连从正面进攻。所有人在最后二百米时匍匐前进,就算敌人在睡觉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时间已到,部队开始行动。战士们被要求尽量降低噪音,风声也掩盖了一些异常声响。杨明志更是命令在战斗开始前士兵不准随意说话,他也是尽量屏住呼吸,弓着腰率领大部队慢跑。

    黑夜掩盖了苏军的身影,光线黑暗能见度很低,此时德军还不知道危险即将到来。

    部队以三三制的模式推进,这给侦察连很怪异的感觉,毕竟他们还是散兵线推进。

    部队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匍匐前进,二百米的道路并不远,战士们体力很好,他们逐渐接近敌人机枪阵地。

    敢死队的DP轻机枪已经架设好,迫击炮战地迅速建立随时进行火力支援。

    侦察兵几个专业此刻背着波波沙,如同蛇一般悄无声息的接近敌人的机枪阵地。一个德军士兵莫名的惊醒,接着便被匕首锁喉。

    两个机枪阵地六个德军士兵,侦察连的人干净利落的解决了他们,接着做出手势给后方部队。

    杨明志满意的看到已经得手,旋即举起拳头向前方挥去。战士们纷纷站起来向着桥梁跑去,为此真的制造了一些噪音。

    一个刚刚撒完尿的德军在桥梁附近闲逛,他恍惚的看到有一大群人沿着桥梁的两端在向自己方向前进。此人突然惊醒,旋即卸下肩上的步枪,下意识的开火了。

    枪声划破夜的寂静,瞌睡的桥头堡机枪手立刻清醒过来。他们下意识的检查自己的机枪,只见有大量的人在向这边前进,下一步就是开火。

    处于最前锋的侦察连瞬间被击倒十几人,同时苏军也开火了。

    “见鬼!命令迫击炮手,端掉这两个阵地!”杨明志大声命令。

    迫击炮开火,库兹涅佐夫给予敢死队的是最好的炮兵。在DP机枪MG34对射时,一连六发迫击炮弹击中敌人阵地,所以德国人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见到战机稍纵即逝,战士们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一个女人站在桥头。耶莲京娜举起波波沙:“达瓦里希!砸斯大林!乌拉!”

    乌拉!战士们爆发出惊人般的怒吼,乌拉冲锋开始了。

第三十七章 莫济里城的解放() 
杨明志率三连迅速通过石桥,加上侦察连一起一共二百余人。

    “所有人注意,消灭所有德国人,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杨明志的命令就像是给城中的德军死刑判决。

    一连二连也迅速通过石桥,战士们分散开了,开始向城内进攻。

    时机已经成熟,“发射信号弹,要求库兹涅佐夫的大部队迅速前进。”杨明志看着天空,一个红色信号弹缓缓升空,很多惊醒的德军看到了天空中的那个诡异光点。

    德国人驻扎莫济里有一个团的兵力,后勤步兵团团长汉斯·弗兰肯斯坦,他被一些列枪声爆炸声惊醒。

    此人已经把原莫济里的政府办公大楼作为自己的指挥部,他也在将这里作为卧室。他甚至来不及穿衣服,仅仅身着裤衩就趴在床边。在那桥梁的方向火光冲天,有一大群人在呐喊,枪声频繁。

    突然,他身边的玻璃被流弹击碎,玻璃成了碎片。

    如果这子弹再精确一点自个小命可就没了。弗兰肯斯坦立刻趴到下去,更多的子弹顺着窗户射进来。

    这并不是巧合,杨明志在战斗前稍微看了下侦察连速写的地图。苏联官方的政府大楼和民居区别很大,尤其那挂着“苏维埃”的牌子非常明显。

    杨明志估摸着敌人的指挥官大部分还是不喜欢和士兵挤在一起,所以他们一定在大楼里,除了舒适外,也是象征意义上的必要性。

    他率领二百多人向着那栋五层楼的方向猛攻。

    在战前,莫济里并不是大城市,她后世将变成一个重要的石油管道输送节点,那个时候小城市才会迅速发展。至于现在,他只是普通的小城,因依靠着河流有战略意义罢了。

    攻击的沿途,不少从房屋里钻出来的德军看看情况,很快就遭遇到苏军的迅猛打击。

    部分士兵和大部分分开,开始挨家挨户的检查房屋。

    一般士兵是做好准备,再另一人踢开门后直接扔进去手榴弹,接着冲进去胡乱扫射,不管有没有人。这样做杀伤了不少德国人,也给公民的住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