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排长笑嘻嘻的说:“连长同志,具体的事,你还是去问娜塔莎吧。”
巴尔岑扭过头,只见这女孩笑嘻嘻的看着自己。她的手中还拿着笔记本,那本是她记录杀敌数据的。显然,这上面一定记录了敌人的情况。
现在太阳还未落山,巴尔岑立刻要求娜塔莎汇报前情况。
所以,德军机场的端倪,随着娜塔莎将笔记本翻到那一页,就全部展现出来了。
巴尔岑将各个班长一并喊来,认真听女孩的讲解。娜塔莎说的也非常详细,敌人机场跑道的情况,两侧整齐码放的飞机,还有几个椭圆形的机库,这最关键的之外,她特别强调了德军的防御。
“不错,敌人却在在修筑防御工事。我们要攻入敌人机场,确实有一些难度。”巴尔岑点点头。
但是娜塔莎可不认为敌人挖掘的战壕和机枪堡垒真的很厉害。她说道:“根据我们的侦查,敌人的防御完全徒有其表。”她立刻向巴尔岑汇报了最后的那次遭遇。“德国的巡逻兵和科塔说了很多,我们佯装成伐木工,不可思议的套取了其他一些情报。”
“还有这事?”巴尔岑喜出望外,立刻将抽烟的科塔喊来。
本想着娜塔莎就能把侦查情报都说一遍的,科塔还是得把自己知道说一说。
“关于敌人的情况,他们的兵力非常差,只有相当于一个营的部队。敌人知道我们要来进攻,所以他们计划,一旦我们攻打机场,所有随军的工人都要去军火仓库拿武器。所以,敌人的武装力量必然是薄弱的。”
军火仓库?刚刚娜塔莎在地图上指出过,他再次看着这张地图简图,心中有了打算。
“副师长说过,进行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他们要把普通人训练成士兵,可不是仅仅发放武器那么简单。我们兵力少,这是巨大的劣势。但是我军的传统就是夜袭,半年多来夜袭从未失败。这样我们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胜利就是我们的。”
如果是夜袭,大家有着百倍的信心。
娜塔莎将敌人的火力点,障碍物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尤其强调了那个挂着德国旗帜的建筑,那里被巴尔岑正式认定为敌人指挥部。
至此,巴尔岑做出了战斗规划。
“此次作战,我们按照传统,战斗将于凌晨三点开始。我们将在凌晨零点于此处开拔,埋伏在敌人机场外侧。现在我们进行任务分配。”
在进军的时刻,侦察连共有一百三十五人,激烈的战斗后,目前还剩下九十九人。对于由三个步兵排和一个派兵排组成。
巴尔岑因地制宜的开始规划。
第一排,任务为扫荡敌人的宿舍区,和占领敌人军火仓库。如若可行,就炸毁它。
第二排,任务会炸飞机。即使不能炸坏,就近距离射击其机头发动机,和机翼处的油箱。
第三排,任务为攻打敌人的指挥中心,杀死遇到的一切敌人。
炮排,任务为对敌人暴露的火力点开火,以及炮轰敌人的飞机。
四个排,平均每个排也就二十多人。
巴尔岑强调道:“任务你们都听明白了。这次作战,我们一定不要贸然的开火。趁着敌人酣睡的时刻,我军首先悄悄的潜伏过去,再突然袭击。”
他的意思就是说,例如负责炸飞机的第二排,他们要先潜伏到机场跑道,各个战士拿着苦味酸炸药,要在同一时间进行爆破。过程中,要刻意隐蔽,躲过敌人的探照灯和可能的巡逻兵。
至于其他两个排要求就更高了,他们将要对睡梦中的敌人展开毫不留情的攻击,在此之前也不能打草惊蛇。
这些任务对于侦察连来说并不困难,大家纷纷拍着胸脯声称保证完成任务。
巴尔岑点点头,又给娜塔莎命令:“亲爱的,你和伊戈尔作为狙击小组,不要进入机场。你们的任务就是点名敌人的火力点,干掉敌人探照灯。”
“保证完成任务!”娜塔莎敬礼。
战斗又开始就有结束,巴尔岑最后命令道;“此战我们不可恋战,一切以炸飞机为主。在凌晨四点前,我们全部撤出战斗,就在我们出发的位置集合。”
所有人都领了任务,长途跋涉就是为了这一遭。干掉敌人的全部飞机,解决空中威胁,决战就在眼前!
在新的战斗前,大家立刻裹上毯子睡觉,养精蓄锐后,全连于凌晨动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少吃土豆多钓鱼()
自巴尔岑出征已经好多天了,空袭已经结束,疏散行动戛然而止。
杨明志当然非常担心巴尔岑,还有娜塔莎那个姑娘。“漫长的行军激烈的战斗,她还能一如既往的保持锐气?”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即使白俄女孩能更早的发育成大人。一想到她一个弱女子却偏偏和全军军事素质最高的一小撮男人并肩行动,就不得不担心。
她是一个战斗英雄,整个侦察连都是英雄。他们虽然失联了,想必还是在继续战斗着。
杨明志自己也非常的忙,结束疏散,停滞的生产劳动要全面恢复。何况气候开始转暖,随着无霜期的逐渐结束,马铃薯播种季又到了。
随着仓库的粮食越来越少,春荒有着发生的可能性。为了应对这些糟糕情况,耶莲京娜立刻提出,在未来的两到三个月内,建立一套新的配给制体系。
在例行会议上,耶莲京娜指出:“我们的粮食是有限的,这次疏散行动途中,一些粮食损毁。尤其是塞入黑山内的蘑菇洞的马铃薯,那里的温度较高又很湿润,这直接诱发了很多果实发芽!”
马铃薯发芽就不能吃了,其产生的龙葵碱有毒性,吃的多了些就罹患急性肠炎。
发生这种情况,包括杨明志本人都没有想到。他一拍脑门:“我怎么忘了,贝茜卡搞的种蘑菇计划,那洞穴的湿润直接坏了粮食。”
“说这些已经晚了。”耶莲京娜道,“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是重点袭击机场的。现在我们的机场已经被倒灌的湖水填满。现在那里唯一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大鱼塘。”
新的配给制怎么规划,耶莲京娜连夜起草了文件。
即普通公民的粮食配给降低20%,士兵在非战斗时间,粮食配给降低10%,但兵工厂的工人除外。
杨明志不禁疑问:“本来平民的吃的就不多,现在再降低粮食,他们饿了肚子可怎么办?人一旦挨饿了,不理智的行为会增多!”
“那就用行政手段处理。盗窃份子将失去人身自由,甚至枪毙处理。”
这个女人这一刻又残酷起来,她立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耶莲京娜长期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如果不是她的坚持忍耐,就饿死了。除了难得的面包,她偷过土豆,吃过生鱼,包括土拨鼠。
耶莲京娜继续说:“节流是一方面,开源也是重要的。凡是生产更多的羊毛线的工人,工分会增加,这将换成粮食。这些手艺人,他们在生产我们必须的军需品,通过增加工分,刺激他们劳动!
除此之外,咱们的士兵在结束每天的训练,也可以去捕鱼。同时,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种马铃薯。”
军人屯垦,世界各国都有例子的,尤其以中国居多。
杨明志在之前就说过这些话,耶莲京娜只是在复述一遍。只不过新一季的粮食出产,至少也得是四月份的事。再之前,还是得想方设法搞到粮食。
牛羊和马匹还有很多,牛和马匹作为大型牲畜来开垦土地,绵羊就是需要其珍贵的羊毛纺织为士兵的衣物。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牲畜还是少吃为妙。
杨明志长叹一口气,“目前只能鼓励咱们的士兵多去捞鱼了。”
耶莲京娜的决策没有大的问题,杨明志和耶夫洛夫都同意了。所以根据她的新规划,就是师长的粮食配给也降低了。
师部已经回到铁匠村,趁着这个机会,在此处的各个营长,村委人员,兵工厂领导全部被招来。耶莲京娜宣布了师部的新命令,即执行新的配给制,和鼓励人民生产。
长久以来,苏联是严厉限制集体农庄庄员自己搞养殖和种植的,这确实大大加强了公平,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
集体农庄的规则虽然很落后,确实在战争时代最佳的体质。这样,饱经战火的普通人还能依靠配给制吃到粮食,限制,耶莲京娜开放了一些权力。即庄员能自己去捕鱼摸河蚌,这些捕捞的渔获不但可以自己吃,不想吃的就交给军队,他们得到相应的工分。
工分,对于集体农庄成员太重要了。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荣誉还有收入水平,就目前的情况,工分能换取宝贵的面包!甚至是红肉!
新配给制执行至少两个月,在这场会上,耶莲京娜定义,这是应对春荒士气的必要手段。她刻意强调:“两个月后,新的马铃薯下来,所有人的配给粮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普通公民通过自我生产得到的粮食,军队依旧收购!”
如此,铁匠村村委已经毫无怨言。短期看来,吃得少了大家会有怨言,长期来看,这是一场自救式的生产运动。
村长卡维茨基叹言道:“我代表铁匠村全体人员支持这项决定。想想看,咱们开垦新的土地,又鼓励人民去捕鱼,等到五月份,不管我们的上级能否空投粮食。我们届时也必然是仓库爆满。只不过……”
“只不过怎么了?”耶莲京娜问。
“或许师部人员应该起一个表率,要知道毕竟削减的是粮食。人最怕的就是不公平,如果大家都知道现在连师长也在啃土豆,那么底层士兵又有何不满的呢?”
杨明志立刻懂了他的意思,调侃道:“没关系,我今日下午会刻意扛着鱼竿去显摆一下!做一个姿态。”
所以,这天下午杨明志也拿起简易的鱼竿去钓鱼。他还一并把杨桃带上,反着这丫头和那些德国女孩们配合的很不错,再者又有医生拉斯柳京和汉格尔伯格两人在,外科手术很快就全部完成了。
这些德国女孩也再次证明了她们是真心合作,是她们参与救治了伤员,并且伤员全部转危为安。口碑在军人中间蔓延,对于这些德国女孩,鄙视也消退了不少。
所以,杨明志是扛着鱼竿去了医院,新的配给制立刻就执行,因为减少的是食物,广大士兵颇多怨言。
杨明志趁这个机会,向医院内的医生护士乃至伤员说道:“同志们,新的配给制执行了。我每天吃的粮食也减少,但是伤员的不会变!为了应对新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拿着鱼竿和鱼饵,今天下午我就去钓鱼。同志们,你们尽量去和广大战斗说明,就说副师长同志亲自去钓鱼了!”
副师长居然扛着鱼竿去解冻的小湖泊钓鱼,很多士兵肯定不会有抱怨了。
杨明志说完话,立刻把老婆喊来。
“小桃,你把白大褂脱掉。我们出去放松一下,下午跟着我去钓鱼吧。”
“可是,这些伤员!”
“你跟着副师长去吧。”拉斯柳京摆摆手,“这里由我在就行了。再说咱们的护士,还有那些德国女孩,完全能应对日常的护理。你做了多台手术,是应该放松一下。”
这位拉斯柳京几乎就是杨桃的医学老师了,有了他的这番话,杨桃点点头,跟着丈夫离开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戈梅利地下市委 的撤退()
自从河流不再封冻,连两畔的浮冰也消失了,很多村民早已开始捕鱼行动。
毕竟钓鱼也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集体农庄苏维埃不但不制止,还鼓励村民在闲暇时刻去捕鱼果脯。新的政策施行后,多捕捞的渔获还能换取工分,这大大刺激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杨明志这番领着妻子,两人各自扛着鱼竿,还拎着竹篮子,在几个战士的陪同下去湖边钓鱼。榜样的力量说无穷的,这天下午,不少返回村庄结束完自己家重新布置的村民,也效仿之。
“亲爱的,你看他们很着急。耶莲京娜搞出来的政策,上交一斤鱼,能得到二两马铃薯,上交十斤鱼,就是二两面包。食物的诱惑真是大。”杨明志看着响应号召去捕鱼的人群,不由的叹言。
杨桃努努嘴,道:“如果大家都行动起来了,所谓的春荒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哥,你看咱们这个地方,还真有些像咱们的家乡。很大的沼泽区,水下全是游鱼。仅仅是捕鱼,恐怕就能填饱肚子里。”
这丫头说的不错,东北北大荒嘛。那里土地非常肥沃,在开垦之前水草茂盛,有着棒打鸳鸯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美誉。普里佩特沼泽区面积更加广袤,杨明志估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