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足够的材料回炉了。”
杨明志也是少了分客套,他和耶莲京娜给予了解巴尔岑的成果,直接领着他去了食堂的雅间。至于货物,全部交给士兵搬运,之后交付里固施科夫处理。
在此之前,大家先去食堂吃饭,吃饭之余说说任务完成情况,杨明志觉得这很尽兴。
午餐是一顿面条,也搭配了传统俄罗斯的美食。巴尔岑很喜欢杨明志搞出来的中国餐饮,在他看来如同喝汤一般,就把面条和蔬菜汤弄到肚子里,而且非常美味。
这午餐,杨明志也顺便把里固施科夫和村委的几个干部一并请来。杨桃这个大厨煮了一大锅的面条,她作为“功臣”,午餐得到了一晚加了糖的酸奶犒劳。
巴尔岑吃的很舒服,顺便说起来自己的收获。大约三十吨的废旧金属令人咋舌,里固施科夫大吃一惊:“一个手榴弹需要铸铁约五百克就够了,三十吨足够造60万枚!”
“这只是一部分!”巴尔岑说起了之前自己在黑土村说过的话,即这砸墙取钢筋的工作还得继续进行。
杨明志点点头,问道:“你估计你还能再搜集多少废铜烂铁?”
“大概还有三百吨吧!具体我不知道,霍姆尼奇是个小城市,但钢筋绝对不少。再者德军也抛弃了不少设备,比如他们遗弃的大炮,这次我拉回来的两门。这些东西都是能废物利用的。”
说到了炮,杨明志知道德军火炮全部损坏了,他们如何废物利用就看里固施科夫的本事。
杨明志很高兴,“你在1941年最后一天回来,运来这么多的原料,足够我军重新制造火箭推进式榴弹了!”
这顿午饭,杨明志非常尽兴,他喝了些酒侃侃而谈起来,更加吹捧起自己的发明。大家也是跟着乐和,不管怎样,近卫284师是掌握了一些先进武器的设计图纸,并且具备生产能力。
最后,这顿饭全体起立,包括杨桃也是站起来举起酒杯。
“为了1942年,干杯!”杨明志率先满饮此杯,饭局就这么结束了。
之后,大家又都忙碌起来,尤其是里固施科夫,金属到手之后,他和他的人必须开始庞大的武器制造工程。
而杨明志,自从自作主张的搞出来了个“普里皮亚济武器设计局”,自己真的必须忙碌起来。因为他的新手下,必须被自己这个专家培训一番,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军工设计师,而非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终于来到1942年()
1941年的最后一天,杨明志在这一年最后的时光,是在兵工厂度过的。
那些废铜烂铁运抵之后,士兵们将它们按照里固施科夫的指示,一股脑全部运到了仓库,这也包括那两门缴获的德军大炮。
他是知道这些火炮的来由,不出所料,其炮膛内部已经是一团乱麻,但是一部分炮管是可以用的。他直接找到已经呆在原来的设计部门的工作工作室,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普里皮亚济武器设计局”里工作着的杨明志,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些火炮炮管固然不能用,但如果我们将其截断,再将膛线磨平,那就是很好的滑膛炮。”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杨明志的注意,那些重炮还有未运过来的中等口径火炮,按照里固施科夫如此的思路,都可以废物利用。
在这个时代,造火炮已经完全的工业化现代化。炮管是各种火炮的关键,它由致密合金打造,结构工艺复杂,为的就是在有限的体积和质量内,承受得住炮弹发射时的高温高压,这一点,无疑德国的军工技艺非常高超。
他们可以把经典的88炮做的炮管很薄,却依旧能承受得住巨大镗压。如若这种火炮也能再利用,制造成山炮也是合理的。
杨明志立刻想到了苏军层参与过的诺门罕战役,他说道:“在这场战争之前,苏联在蒙古与日本人在哈拉哈河战斗过,那一次,苏军付出的胜利代价也不小。在战斗中,日本人使用了不少短管火炮,其结构比较简单,重量轻便,射程也在两到三公里左右。如果里固施科夫,你已经决定将德军的炮管废物利用,就像咱们把摔坏了的坦克炮改造成战防炮那般。我建议你就模仿一下日本的九二式山炮。”
“九二式山炮?那是什么?”里固施科夫当然不可能对发生在远东的那场战争了解的很清楚,他和在场的这群共青团的大学生只是知道几年前有过这场大战。
杨明志一拍脑门,这群人毕竟对日军装备也是知之甚少,除非他们是专业的研究战争的人员。那么自己清楚日本的装备,那是因为抗日战争自己太清楚不过了。
九二式山炮,加入苏军掌握了,还真是一种在运动作战中,机动性很强的小型加农榴弹炮,威力怎么着也比迫击炮更强,跟何况这种炮造出来了,一匹马拉着就跑了。
“好吧,这种日本人的武器我们可以想办法造一些。首先我们必须得有图纸,这件事我就负责搞定吧!”杨明志信誓旦旦的说,同时这也是说明了,之前和里固施科夫研究的造炮事宜,这下子不仅仅要造无后座跑这种纯粹的加农炮,也得造点小型加榴炮。
因为这个决定,杨明志不得不更加忙碌起来。
对于他,虽然忙碌却也快了。这不仅仅是给部队生产武器,更是通过自己的设计,让这支部队装备一些其他苏军部队,不可能装备的。
超越时代的武器有很对,本来历史也是由诸多巧合组成的。因为杨明志这支小蝴蝶的干扰,原本的历史是德军首先发明火箭推进式榴弹,之后苏军立刻研制自己的,结果因为质量窳劣而抛弃,直到战后的大规模发展。
同理,反步兵跳雷,也在杨明志将原理说明后,铁匠村的兵工厂立刻照猫画虎的给造了出来,就是产量坑爹。
那么还有什么可以造呢?这一天,杨明志想了很多,他对于自己的新的手下也很信任。老毛子的想象力也很不错,所以能够在战斗造出五花八门的黑科技。
他和杨桃就呆在这办公室,第一项工作,便是把那日本人的九二式山炮,依靠自己的联想把设计图搞出来。原理无他,这就是一种小炮管可以退炮身的小型加榴炮,口径就沿用日本人的七十毫米。
只因之前与里固施科夫的商讨,既然炮弹壳很难搞到,那就不要炮弹壳。使用弹头和******分开装填模式即可,如此口径问题也不是问题。
为了这个新武器的设计,杨明志又一次工作到很晚,这真的令杨桃揪心不已。她还是从事自己的工作,充当后勤人员照顾丈夫还有他手下这群军工人的吃喝。
所以,正在忘我绘图的杨明志,突然被一生温柔的胡乱打乱动作。杨桃把一杯红茶摆在丈夫面前,“哥,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喝点吃点吧。”
“是吗?居然这么晚了?!”杨明志一撸袖子,确实如妻子所言。“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两个小时就1942年了!”他顺势拍拍手,招呼大家:“同志们暂时休息一下吧。贝茜卡说的对,大家工作都太忘我了,休息一下才能更好的工作。”
杨明志的图纸画到一半,绘制设计图不是说画就画的。他下令工作到此结束,所有人下班儿。命令使然,今日就不必熬夜了,虽然不少人还是乐意继续工作的。
渐渐的,这间房空了,只剩下杨明志和杨桃还留在这里。
“哥!咱们也离开吧。你看他们都各回各的宿舍休息了。”
杨明志没有离开座位,他一摆手:“亲爱的,过来。”
“嗯,嘎哈呀?”
杨桃搬个椅子坐在丈夫身边,不曾想自个干脆被他一把搂住。
“咱们就这么在一起,一起等到1942年的到来。”杨明志就这么一直搂着妻子,仿佛可以等待时间走过最后的两个小时。
杨桃不清楚丈夫是怎么了,不过被他搂住还真是有些小小的幸福。自个是个身材矮小的小女人,比起老毛子来,自个真的就是个小孩子。丈夫也非常高大,并且值得信赖依靠。
“已经好多日子,我没有军事训练,医术训练也没有进行呢。”杨桃喃喃道。
“没关系,你我就这么等待着,新的一年马上就到来了。到了1942年,你再加强训练也不迟。”
杨桃不懂,关于公元纪年法,这个1942年到底有什么说道,为什么丈夫要这么重视。难道他料定了,战争到了明年,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再说了,就是庆祝新年,中国的春节还没到呢!苏联人的圣诞节也没有到!庆典至少也得在七天后。
她确实不懂,但是杨明志非常清楚。历史的一些大事件,不会因为一个穿越者的时空扰动而变得面目全非,有些事是必然会发生的。
在1942年一月一日,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从此联合国正式建立了,反法西斯国际同盟也建立了。原本,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使得美国对日对德宣战,这连锁反应使得中国的民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至此,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大西洋宪章》也被成立。中苏美英法等国家,各国之间的联盟变成了整体的联盟。杨明志之前对广大战士的演讲,所谓美国对德宣战,苏联成为美国盟友,德军将多线作战苏联并不孤单。这份说辞振奋人心,但多少有一些主观主义。在二十多天前美国对德对日宣战,现在则是对所有的法西斯集团宣战。
国际反法西斯站线将在新的一天全面建立,全体成员国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接受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直到将敌人彻底打败为止。
这真是天佑中华,从清朝以来遭遇到的千古未有之变局,目前正是民族和国家生死攸关时刻。但正义终于到来,日本也将腹背受敌,最终战败。
杨明志期待着明天,所以这最后的两个小时他要和妻子一同坚守着,直到时间到了凌晨零点。
这时,杨明志才换换站起来,扶着打瞌睡的妻子。“走吧!欢迎来到1942年,亲爱的,现在你已经十八岁了,是个大人了。走吧,咱们回家。”
杨桃其实已经睡着了,她被唤醒,真是一脸懵逼,这番睡眼惺忪就拉着丈夫的胳膊出了这房间。她迷糊中听到了丈夫那一句“你已经十八岁”的话,不由的精神起来。不知为何,丈夫一直声称女孩十八岁就是成年,也罢,他开心就好。只是这十八岁了成了大人,是不是更应该尽妻子的责任呢?
她只是稍稍一想,不由的激动起来,这疲倦也少了不少。难不成丈夫他如同什么仪式般的等待,就是为了自己真的到了十八岁?为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夫妻之事?
但事实却是是她想多了。回到了宿舍,杨桃最后仅着内衣,甚至一条腿耷拉在丈夫身上摩擦着,浑身也娇滴滴的磨蹭,但丈夫却无动于衷。
“傻丫头,别闹,好好睡觉!”杨明志没有想那么多,这一天过的非常充实,所以精力消耗也很严重,几乎沾床就睡。
既然如此,杨桃也就冷静下来,熄灭了油灯之后,自己也继续休息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圣诞献礼(一)()
无后坐力炮将先于其他火炮武器完成第一门的生产,从硝石生产处归来的里固施科夫直奔兵工厂的机床车间。
他换上了一件新大衣,原来的脱下晾在户外,以祛除臭气。
“待在粪坑边上真难受,但那时唯一能制造硝酸镁的地方!”里固施科夫摇摇头,这利用消化细菌制造硝石的办法,这根本就是沙俄时代早期的手段。它非常原始,效率则取决于粪便的多少。好在,沼泽地的人口庞大,每天的粪水足够,提供了稳定了硝石供应,之后再混合来自南部温泉的硫磺矿,与本地制造的木炭,就能混合成很好的黑火药。
但是黑火药最大的弊端,是燃烧时产生烟雾!
无烟火药的制造手段他是清楚的,然加工工艺复杂,硝化棉难以搞到。所以未来的第一门无后坐力炮,也要面临大量的硝烟了。一想到这里,就令人担忧,燃烧带来的厚重青烟,将会成为连续射击后的巨大障碍。
他回到兵工厂,只见别列科夫依旧待在这个车间,其本人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工人对炮胚镗孔。
“别列科夫同志,听说刚才村长等人来过了,也是你亲自对他们讲解的。真是谢谢你。”
里固施科夫的突然到来,杨明志吓了一跳,正巧,自己也有些话要问他。
问题无他,依旧是这无后坐力炮的工期。
“刚才我告诉卡维茨基,兵工厂以最大产能生产,无后坐力炮的炮管可以达到一天一根。我想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