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着惊喜的大家,杨明志郑重其事的保证:“同志们,我会像以前那样,尽快完成我的概念。我很可能迅速成功,但我估计即便快速成功,上级不会下令我立刻量产。即便如此我还会生产,就像我们在远东做的那样。”
“远东?那真是一段美妙的会议。”拉夫连季畅言道:“那时候我和叶甫根尼都很怀疑您的设计。结果,那些RPG实际救了咱们的命。”
“对!”叶甫根尼道,“您的新式火箭弹还是有限给我们,我帮您打出击打战果。它们每一枚都能击中移动的坦克?给我们五百枚,我们全部击中德军坦克”
“好的。”杨明志振作起来,“不过你们也不要太乐观。”
“不!我很务实。”拉夫连季道,“即便没有新式制导火箭弹我们还有鲶鱼。对了!”
拉夫连季拍拍桌子:“将军,您先给它一个绰号?”
“绰号?”
拉夫连季的话提醒了杨明志,他闭着眼琢磨一个,突然灵机一动,一个滑稽的绰号应运而生。
“就叫他硬鲈鱼吧!”
“啊?硬鲈鱼?”拉夫连季快笑出声,其他人也不苟言笑。
杨明志现在真想跟着节奏跳一段哥萨克舞魔改的毛式土嗨。
“为什么的坚硬鲈鱼呢?”巴叶甫根尼问。
“嗨呀!它难道不够坚硬吗?”巴尔岑调侃道。
杨明志耸耸肩,他想到一番靠谱说辞,便说:“你们都知道鲈鱼,鲈鱼的鱼鳍很大。我想制导火箭弹不能飞得太快,它需要很大的尾翼和方向舵,这就和鲈鱼有点相似。”
“妙啊!”巴尔岑激动的拍起桌子,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这里还是巴尔岑最为兴奋,他给自己满上酒,站起身高举酒杯,见状其他人跟着起立。
“同志们,请允许我们向帝国师发射硬鲈鱼,击穿他们的装甲。”
“难道只有你可以,是我们!”拉夫连季指正说。
“对!就是我们。”杨明志把酒杯举的极高,好似举着火炬,“为了胜利!为了每个战士都能轻松击毁德军坦克!为了解放那座城市!干杯!”
杨明志一饮而尽,其他人亦是如此。
不过冷静下来的人突然都感觉到一阵不自在,这里最不自在的就是杨明志。
巴尔岑紧张的说:“将军,我们果然要攻打那座城市。”
巴尔岑故意不说城市名字,实际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不过是心照不宣。
杨明志嗯了一声:“对!就是这样!我们必须打下那座城市。”
“那么,我们该聊聊怎样打城市战,将军……”巴尔岑看着杨明志:“也许,您的突击步枪会有大用场,它比冲锋枪强百倍?”
关于是不是攻打斯摩棱斯克,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突击步枪简直在城市战如鱼得水。
杨明志振作起来,他完全肯定了巴尔岑的话。
他猛拍桌子说:“冲锋枪即将被全面淘汰,未来是突击步枪的时代。它就是比冲锋枪强百倍,它是莫辛纳甘和波波沙的融合,你们想象一下,近距离它如冲锋枪扫射,瞄准一千米的敌人,子弹只要命中敌人脑袋,依然可以一发毙命,它真是全能型武器。”
杨明志这里故意吹嘘一下,实则并非绝对吹嘘,这让本就兴致勃勃的三个师长更加兴奋!
“拉夫连季,你还记得清在列奇察城内巷战的细节吗?”杨明志突然问道。
“当然!当时部队的装备情况您也是非常清楚的。我的部队装备大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步兵火力方面是比德军强的,所以在城内战斗中我们占有很大便宜。不过我们的武器确实有许多毛病。”
“哦?您说说。”
“例如冲锋枪对远距离目标精确度有限,半自动步枪虽然精确,火力上还是比较弱,更不要说部队里还装备的栓动步枪了。如果您的新枪能将他们合二为一,真是太好不过。”
“那是当然的。”杨明志坐正身子一身的自信姿态:“我觉得,巷战中我们不必过于追求武器的精度,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兼顾射速、威力、机动性的武器。突击步枪基本能胜任这一点,或者说三者达到一种美妙的平衡。例如,虽然它没有冲锋枪的极端射速和更小的后坐力,它的后坐力还是比半自动步枪小很多,而精度上和半自动步枪不相上下,威力方面也是如此。
关于巷战,你们三位也都是非常清楚的,你们有着非常充分的作战经验。那么……”
说到此,杨明志慢慢沉下表情,他顿了顿气,右手下意识的敲打起桌子,以引得他们的特别注意。
“如果,你们三个师攻入一座大城市,是一座比列奇察城或是莫济里城大上十倍的大城市作战,你们能否守住城市呢?”
杨明志的这句话如同矛头,结结实实的戳中三人的内心。
在他们看来,将军现在就差直接说明,那座所谓的“大城市”就是斯摩棱斯克了!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率先做出肯定的表态,其他人亦是跟上。
不过看得他们的表情,杨明志很清楚,现在他们一度也被高涨的自信心,当下已经被消磨掉了一部分。
杨明志跟进说:“打仗仅仅依靠勇气当然是不行的,你们需要大量的重型设备,是可以兼顾火力、威力和机动性的重装设备。我看你们必须大规模装备RPG和鲶鱼火箭弹,你们还需要特别多的反坦克枪。你们……你们甚至需要机动灵活的37毫米战防炮,甚至还要有火焰喷射器,需要霰弹枪,需要榴弹发射器……”
杨明志情绪颇为激动,他列举了一大堆武器,听起来这些都是打巷战的利器,不禁让人怀疑。
毕竟,那是巷战!
在杨明志曾属于的21世纪,世界上的局部战争,旷野作战正被慢慢边缘化。那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的大时代,也是一个不可能再发生全面世界大战的时代。世界总的基调是和平的,但在一些角落战争依旧无可避免。
那一时代,大兵团几十万人的全面突击的机会少之又少,毕竟大国欺负小国不需要庞大军队,而小国与小国的战争,双方根本没有人力物力组织起二战东线战役级别作战。
顶天了,就是双方一两支集团军级别的作战,最激烈的战斗往往几天就结束了。
但战争会持续着,并将持续许多年。繁华的城市成为战场,昔日的闹市酒肆成为瓦砾硝烟的世界。战地变成一个个街区一条条马路,两军交战的距离往往在五十米。特殊的时代,巷战居然成了主流。
既然城市巷战成为了新时代战争的重大特点,主要大国当然针对这些加紧研究。而国际上的那些兵工厂,各国的武器设计局,也就顺应时代搞出了大量的巷战武器。
那些巷战武器都有哪些妖魔鬼怪?杨明志真是太清楚了。
德军一开始是巷战盲人,当然苏军一开始也是。双方都是巷战中摸索合适的战术,双方的武器设计局也是根据战报,研发新式巷战兵器。
第1897章 杨明志谈巷战(二)()
关于巷战杨明志真是太了解了,毕竟在那个位面的网络游戏中,往往是十几人隔着网线,打着没玩没了的巷战。
杨明志也当过兵,在军队里就接受过颇为充分的巷战训练。再说他也实实在在参与过1941年时代的巷战。
在杨明志的印象中,那些反恐精英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们都是城市作战的专家,战术小组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军陷入了到糟糕的局部战争中。他们可以用精锐的武器和庞大的兵力攻伐小国,他们的行为终究是不义的,那么陷入人民战争中也是理所当然。
城市战开始变成一种战争常态,精锐的美军也不得不面对没完没了的治安战。长久的治安战搞的本为旷野作战而打造的陆军,突然变得不会打常规作战了,反倒是城市作战被练了炉火纯青。
由于美军总是不得不派遣大兵去城市内搜捕敌人,战斗往往突然发生,又突然结束。士兵的武备因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以,一支优秀的巷战部队应该装备怎样的武器呢?
在杨明志看来,突击步枪和通用机枪是必备的。
除此之外士兵必须装备RPG武器,自动的枪榴弹发射器。要有手雷、烟雾弹和震爆弹。
士兵还必须练就不错的身手,从而在突如其来的近身肉搏中,仅靠拳头就打趴敌人。
这对于物资供应非常优越的美军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不仅天生身材更高到,平日里的训练将所有战士都练成了大力士。
但在1942年的苏军队伍里,大力士是罕见的,因物资供应并不充裕,大部分战争能保有力气作战都是非常喜人的了。
其实在杨明志看来,当前的苏军部队的巷战能力堪称简陋。
例如陷入斯大林格勒城市巷战的炼狱中的苏军战士们,他们的装备情况都是如何的呢?
一名战士手持波波沙冲锋枪,腰里的包里挂着两个备用弹股,又别着两颗进攻手雷,军靴里插着一支匕首。他们普遍戴着钢盔,不过在近距离作战的情况下,钢盔的作用非常有限。
他们就是这样的装备和德军血战,即便如此,反倒是德军非常羡慕苏军的装备。
瞧瞧现在德军的情况吧!
在斯大林格勒的血腥巷战之前的一整年,德军哪里经历过什么可怕的巷战?德军当然频频攻城得手,因为战斗往往在城外就以德军的胜利结束了。
所以直到斯大林格勒,德军高层才意识到德军的巷战能力是多么的糟糕。
当前的保卢斯第九集团军依旧保持着多达三十五万人的作战兵力,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其实在九月份的作战中,保卢斯已经累计损失了五万兵力,这五万伤亡几乎都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毕竟九月中旬,德军经历了自己进攻波兰以来,最为疯狂的城市战,也是短时间内损失最为惨烈的作战。
德军损失了这么多人,保卢斯的实力依旧得以保证。
这是因为,部分伤兵伤愈归队,保卢斯迫于现状将一些斯大林民夫强行编入作战部队中,加上后方补充上来的新兵,才令他依旧保持着庞大的兵力。
正是因为如此,小胡子才一个劲的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然而小胡子一直待在狼堡,和他聪明的参谋们待在一起。战局到了现在,参谋们已经不再看好这场战略决战,因为德军实际上已经缺乏继续推进下去的能力了,无论是维亚济马还是斯大林格勒,德军有意继续主动的突破,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德军的种种突破努力都被苏军顶了下来。
固然苏军损失了很多人,他们损失得起!
每当参谋们向着小胡子质疑继续打下去的意义,小胡子就立刻拿出所谓的“战争经济学”,而这个所谓的“战争经济学”每每都让参谋们诟病。
原则上来说,这个“战争经济学”并没有大毛病,它就是现代版的以战养战,理论上是可行的,毕竟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就是靠着这一套打出巨大疆土。
然而对于德国,这一套是不合时宜的。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军必须依靠闪电战打下莫斯科,从而得到迫使苏联投降的可能。结果小胡子的目光突然瞄准了乌克兰,所谓获取这里的粮食和石油,这一强硬的决定一度令古德里安大为不满。
纯军事的角度来说,德国真的只有一次机会攻下莫斯科,结果优势部队用于南下合围南部苏军。虽然德国成功获得乌克兰的小麦了,也失去了攻下莫斯科的机会。
不能闪电攻下莫斯科,战争就陷入到持久战中。
如今,战争已经变成了糟糕的消耗战!
而且,当前的消耗战可不是比拼谁消耗的战略物资更多,而是比拼谁更能承受军人的伤亡。如此一比较,德军简直是在快速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斯大林格勒仿佛无法攻下似的,小胡子恼羞成怒中简直变成了急火攻心的孩子,拿下斯大林格勒仿佛是他这辈子必须迈过的砍。攻下它固然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对于小胡子,也多了一种仪式感。
他是一个偏执的人,他非常清楚,一个月的战斗,德军就损失了五万人,他还是继续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站在保卢斯的立场上,继续进攻?那真是痴人说梦。
战争打到现在,德军的重型装备的战术优势已经丧失,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城市里作战,德军也不得不拖着邋遢的身影,拿着手里并不合格的武器,去和苏军作战。
所以,相当多的德军士兵总是喜欢检查苏军倒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