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0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里,我们原地休息。”
命令已下达,多达六百个孩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坐在水道边的草地上。许多人甚至卸下一切负重,直接躺倒在地喘着粗气休息。
但也有一些战士对捕鱼充满巨大兴趣。
为了节约宝贵的炸鱼用手榴弹,十多个男孩拎着简易鱼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钓鱼。
还别说,仅仅五分钟过去,就有战士将一条小臂长的鲶鱼拽上岸边。
少年营的行动迎来开门红,自从钓上第一条鲶鱼,后续的鲶鱼真是越来越多。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我所在的这个位置,是鱼的巢穴?”哈尔科夫觉得有戏,遂做出决定,他们少年营的营地就在当前位置设立。
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息,大家恢复了精神,而时间也到了中午。
“同志们,我们埋灶做饭。吃完午餐我们全面行动!”
一杆杆步枪,枪口相对,枪刺卡槽互相契合搭建枪塔。通过工兵铲,士兵挖出大量土灶。通过从远处砍伐的松树枝,篝火被点燃,再将土豆扔进炙热的灰烬中,烤土豆就是大家的主食。
少年营也是有炊事班的,两个铁桶成为熬菜汤的厨具。他们携带了一些蔬菜,不过重头戏还是刚刚捕捞的五条鲶鱼。
吃着烤土豆,喝着鱼肉汤,军旅生活寡淡又充实。
午餐一过,意识到时间紧迫的哈尔科夫终于下达了炸鱼作战的命令。
他将全体战士集合后,规划处长达五百米的作业区域。
“所有的女兵,你们暂时留守营地。所有的兄弟们,把你们的上衣和鞋子脱掉。再带着你们的疼筐和手榴弹,跟我到河边。”
八月中旬的河水温度并不糟糕,对于敢于在冬季往身上浇冷水的斯拉夫人,如今的河水依旧可谓凉爽,甚至可以在河里畅快游泳。
不管怎么说,哈尔科夫对自己麾下的绝大多数女兵有些偏见,再说炸鱼的工作,是必须有人跳入河道里去捡拾鱼的,他绝得女兵绝不该做这些脏活累活。倒是渔获上岸后的善后问题,女兵将有大用场。
近三百个男孩,他们以班为单位组成了长达五百米的“作战阵线”。
“兄弟们,你们投掷是是真正的手榴弹。在扔出去后,各班全体卧倒!每个班组各投掷三枚,之后暂停行动。注意,不要受伤,更不要令你的战友受伤!”
一番命令后,行动正式开始。
士兵大吼着“格拉纳达”,将点燃引信的手榴弹被投掷出去,大约七秒后剧烈的爆炸,使得河道内腾起高达二十米的水柱。
趴在草地上的士兵纷纷捂住了耳朵,他们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接着被溅落的水花浇得后背湿漉漉。好在大家的衣服鞋子已经在营地叠放整齐,就是全身湿漉也无所谓了。
火柴点燃第二轮轰击,此处五百米长的河道遭遇猛烈轰炸,对于河道里栖息的生命,冲击破正给予灭顶之灾。
三轮轰击,部队消耗了九十多枚手榴弹,战士们匍匐的草甸也完全湿漉。惊人惊喜的是,抬起头来的战士愣是在草甸上找到了不少被炸上来的鱼,它们都是鲶鱼,已经完全没了生气。另有一些可怜的青蛙、河蚌,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身体已经被震碎了!
不一会儿,河道上漂浮起大量白色物体,仔细一看,他们全是被震死震昏的鱼。
“哈哈!我们成功了!兄弟们,跟着我去捞鱼吧!”
即便十七岁了,哈尔科夫孩子的本性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身先士卒跳入了河道中,一边游泳一边捞着鱼尾,将鱼搜集起来。
手榴弹基本杀死了五百米小河道中的所有动物,这种捕鱼手段的确高效,但其对自然界的破坏力非常恐怖。现在的游击共和国已经顾不上那么多,在活命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选择在,人当然选择了活命。
八月十八日,普里佩特河和第聂伯河,大规模上演炸鱼大戏,疯狂的手段带来巨量收货。尤其在浅滩小河道最多的普里佩特河,那是鲶鱼最丰富的地界,亦是炸鱼最泛滥的区域。
大量的马车载着死鱼向黑土村、向铁匠村赶。库存的食盐已经开始使用,只为第一时间展开对鱼肉的腌制。杨明志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他是亲眼在傍晚时分看到数目惊人的鲜鱼被运回来,军民只能消耗其中的一部分,至于其他部分,必须赶在腐烂变质前腌制起来。
ps:书友们,我是重生的杨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631章 暗夜袭击者()
这个下午,少年营执行了三轮炸鱼行动,他们扫荡了长达两公里的河道。当然,因为这条附属小河道蜿蜒如同月牙,它的直线长达还不足一公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像是一个小湖。
所有飘起来的死于都被捞上岸,捞鱼的工作并不轻松,上岸的男孩子们气喘吁吁不说,他们在凉飕飕的水里还消耗了许多力量。加上一整天的劳累,大家上岸就只想吃饭,接着再舒服的躺着。
终于,轮到女兵们开始繁重的清点工作了。
她们是战士,对血腥普遍有了心理准备。不过面对的是一堆鱼,本就是农民出身的她们对捕鱼非但不陌生,只要有一支匕首,她们将展现出极好剖鱼的技巧。
经过一番清点,共有八百多条完整鲜鱼上岸,且看这些鱼,它们大多都超过三十厘米,每一条做成烤鱼,足够一个成年人吃饱!然而还有不少鱼实在没法加入统计,它们被强烈的冲击波震碎,这种碎鱼还可以吃,它们就成了少年营今天的晚餐。
捞上的鱼可要及时送会渡口,眼望着麾下的男兵一个个筋疲力尽,哈尔科夫很无奈,运鱼的工作只好交给女兵。
“尼娜,你过来。”哈尔科夫招手将他的女营长喊到身边。
“考虑到现状,能把鱼平安送回去的,也只有你们女兵了。怎么样,有信心完成吗?”
“那是当然!”说着,尼娜还故意撸起袖子摆出一个强力的姿势,“我们一点都不柔弱,我会领着姐妹们出色完成任务。”
“很好。你组织……嗯,组织一百人,背着所有的藤筐,把鱼全部背回去。八百条鱼,平均一人就背八条。考虑到负重原因,枪械不用带了,每人就带上毯子。”
“这……作为士兵,如果不带枪械,司令知道了会批评的。”
尼娜的执意不无道理,哈尔科夫耸耸肩:“如果你觉得能忍受负重,你就把枪械带上。”
一开始尼娜充满了信心,她在女兵中挑选了一百个最为强壮的姑娘,结果她实在低估了鱼的总量。每人八条鱼,那是什么概念?这些鲶鱼,有的个头有整个手臂长,给予人的感觉,它比莫辛纳甘要重很多。
十五岁的孩子负重能力注定不如成年人,何况她们还是姑娘。
事实摆在面前,自信的尼娜当即泄了气。何故?仅仅是鱼的负重绝对超过了二十公斤,就算不带枪只带毯子,以这疯狂的负重再在泥地里前行几公里,真是疯了。即便到达米西渡口,所有的姑娘怕是也得会医院修养累坏的骨头。
尼娜意识到,旅长哈尔科夫给予大家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不是他升职之后,整个人就飘飘然,真的觉得部队换了“青年旅”的名字就真的无所不能了。
她拉着亲密战友舒拉,一同向哈尔科夫抱怨这糟糕的事实。
“旅长,我们快崩溃了。我们……我们绝对不可能背着四十公斤的东西回去。”
“什么?四十公斤?”
“您也来试试吧。每人八条鱼,再加上藤筐的重量,姐妹们已经崩溃了。”
当哈尔科夫亲自尝试,他断定,就这分量即便是巴尔岑的精锐侦察营也难以忍受。这可怎么办?
一天的炸鱼,八百条鱼上了岸,它们的个头普遍不小,甚至还有一些大家伙。他期待着能炸死数米长的巨型鲶鱼,显然那种怪兽的非常罕见的。即便没有,今日的成果也堪称丰硕。
捕捞到许多大鱼是大好事,如果不能及时运回去,就是暴殄天物,是严重的浪费食物。
“你觉得多少人能把这些鱼带回去?”
“二百人吧。”
哈尔科夫摇摇头:“算了,你带着所有姑娘把鱼带回去。不管怎么说,能不露宿就不要露宿。你们把物资送到后,在米西渡口住一宿。”
“这不好吧,我们……”
“听从命令!我会坚守这个营地,你和其他姑娘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干脆这样……”哈尔科夫麻溜的拿出笔记本,他撕下一处空白,写了一封信,“你把这个交给村长卡维茨基或是阿纳托利。明天我们还要炸鱼,不能在重蹈今天准备不足了。当你们明天归来时候,务必带来一些民夫。”
尼娜明白了,女兵的行动要完成多个任务。很多女兵已经铺好了自己过夜的窝棚,临近傍晚大家都要撤,许多人多少有些不舍。
三百个女兵,或是背着、或是扛着,她们带着所有的鱼走在转运的归途。
望着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哈尔科夫不禁深深打了哈欠。
“怎么?累了?”鲁斯兰问。
“你难道不累?”
“我真是太累了,真想现在就睡觉啊。现在我感觉也很糟糕,直到现在我的裤子还是湿漉漉的。”
“但是,她们已经离开了。”
“对……她们离开了。”鲁斯兰微微一笑,“这下应该不会有尴尬了吧。”
哈尔科夫的营地里只剩下男人,大家现在除了吃饭,就是想办法把所有的衣服弄干。无疑,围着篝火烤裤子是最快的手段。女兵不在,他们也就毫无顾忌……
纵使疲惫缠身,士兵终究是士兵,即便他们年纪才普遍十五岁。哈尔科夫必须防范可能性极低的野兽袭击,他布设了一些岗哨,哨兵两个小时一换。
夕阳西下,篝火劈啪作响,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烤鱼和烤土豆的香味。战士们的衣服全部烤干,一个个陷入熟睡。
在静谧的夜里,哈尔科夫和鲁斯兰蹲在河道边,学着大人那般聚众抽烟。
两人的视力还不错,漆黑的夜里,他们注意到不远处宽阔的第聂伯河睡眠,那里不仅反射着天空一牙新月,之前北方的河面上还明亮着许多黄光。
哈尔科夫来了兴致:“鲁斯兰,我听说一种捕鱼的方法,就是在夜里把一战油灯放在船头,这样鱼都会聚集起来。”
“我知道这个,鱼都喜欢光亮。”
“唉,我又失策了。我们来的时候应该准备几盏煤油灯,这样我们在夜里还能捕鱼。”
“算了吧,我们的手段更加高效。几个小时后天又亮了,到时候我们换一个区域继续炸鱼,恐怕就不是捕捞八百条这么简单。”
“说的也是。”哈尔科夫熄灭了香烟,尚未抽尽的也保存好。
他和鲁斯兰从不认为吸烟伤害身体,反倒是缓解作战压力的灵丹妙药。至于哈尔科夫如何得到香烟,就是娜塔莎从自己的战利品拿出来的。
娜塔莎将缴获的刮胡刀和一些德国卷烟,通过杨桃交给了杨明志。她还留了几包,在哈尔科夫探望的时候,亲手交给了这个自己心仪的大男孩。
夜已经深了,两位军官回到自己的窝棚,围着篝火倒头就睡。整个营地陷入安静,火苗的微弱噼啪声,还有虫鸣,令夜更加精密。
大家都陷入熟睡,唯有哨兵继续背着枪围着营地打转转。
哨兵不仅要防御任何可能的危险,还负责给所有的篝火添把柴。
哨兵严格按照两个小时一轮岗,等待着天空渐渐放蓝。
所有的男兵都参与过战争,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在夜间站岗巡逻,因为这一带绝不会有德军,到了后半夜,哨兵们简直不可避免的开始打盹。
有危险吗?能有什么危险?!
凌晨三点,这是天亮前最后一次换班。哈尔科夫规定,在五点时全体起床,抓紧时间吃早餐。
所以对于最后一班哨兵来说,他们已经连续休息了至少六个小时,如此长时间的睡眠,大家的精神状态实际已经很不错了。
就是夜依旧精密,天空中繁星点点一条绚烂的星河无比璀璨。仰望玩天空,十多个哨兵依旧对北方河面上的那些黄色光点侧目观望。
“谢苗,你看那些渔民,他们已经工作一夜了。”
“走吧,我们到河边,那里看得清楚,顺便还能洗洗脸。”
洗完脸后大家都将精神抖擞,十多人聚在河边,在脸洗完后,还有人解开裤袋,直接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