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塞北王朝金 >

第59部分

塞北王朝金-第59部分

小说: 塞北王朝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野蛮人能够崛起,一定有智者在其中纵横捭阖,为他们出谋划策。

    当时有人劝阿骨打说:“辽国之所以一度对大宋有优势,就是因为辽国拥有燕云之地。咱们现在把这块地方还回去,就等于是削弱自己,强大宋朝。从战略上说,一旦归还长城以南的土地,我们就只能退回关内,以后在想入关,就要越过长城了,对大宋动武就不容易了。而且宋朝有什么资本和我们谈联盟,宋朝想要用币帛换取燕地,难道这些财货在金灭辽国之后,金人不能从宋朝那里自取吗。”

    虽然表面上云中等地,阿骨打并没有完全允诺,可在阿骨打晚年的时候,确实同意大宋花钱买下云中,并下诏书,让金国尽快交割给大宋。只是他没活太久,他弟弟接班后,一通老拳把大宋打的满地找牙花子。

    这个时候童贯去哪了?他惹的事,他怎么就不来收场?是因为童贯正带兵和方腊干的正欢呢!正在上下翻转,互相摩擦呢。不仅童贯不能分身,就连最强大的西军也到江南平叛,那来力量收复云中?

    方腊的起义是致命的,他不仅改变了童贯当初的谋划,还颠覆了大宋的繁华。

    大宋历来是一个花钱干事的王朝,一切事情都要花钱。之前的王朝,哪怕是大唐,也会让老百姓免费给政府干活。到了大宋就没了这条规矩,百姓给政府干活,政府就得出钱,不能坑了百姓。

    咱们把话题往前追述三四百年,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就冲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残唐五代虽然****,但是南方受到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南方的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本章完)

第103章 104完颜宗望死了() 
到了宋代,国家大部分的经济来源,已经由农业,转向了手工业,而手工业发展的中心在东南。

    方腊起义基本断了东南的赋税,若在安定时期,缓个三五年的,也就过去了,可是现在是危机时刻,没有钱很麻烦。所有的高富帅价值,就在于一个富字,若不富,再高在帅,都是DS。

    可能有人要说大宋这么富有,怎么就没有一点盈余呢?

    这就要说说的大宋的治国理念了,大宋的国策一直是藏富于民,国家一直没有什么钱。否则也不会弄什么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了。

    大宋灭了方腊,还在准备筹钱出兵的时候。金国决定占据主动,立刻出兵拿下云中。

    宋朝见云中被拿下了,天祚帝颠颠的到处乱跑。徽宗皇帝也后悔了,但此时也无他法,只能先南下燕京,再说以后的事情。

    后来的事情,咱们就知道了,宋朝收复燕京,一败再败,最后还是金国出手摆平。

    等于说说辽国的五个首都都被金国拿下了。

    金国得了便宜还卖乖,指责大宋没有兑现承诺中的“攻陷辽南京”,这是违约,既然你违约了,咱们也违约,就不给你们燕京了吧。

    阿骨打当时很得意,对马植说:“我闻中国大将独仗刘延庆将十万众,一旦不战,兵散而溃,中国何足道,我自入燕山,今为我有,中国安得之。”

    若我的离开,可换来你的笑容,那你还是哭吧。

    当时在北方的童贯何止是哭,简直吓尿了,若金国真不给燕京,他真没法给皇帝交代,自己一世富贵就算彻底交代了,能不能保住脑袋都是问题。要知道得宠的太监不仅仅他一个,比如梁师成,比他还得宠,自己一旦掉坑里,老梁可能就会落井下石。

    好在双方经多番交涉后,金国允许大宋用钱赎回。

    买下燕京的费用是: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才交还燕云六州(景、檀、易、涿、蓟、顺)及燕京,其中易、涿二州还是主动投降大宋的。

    在这个交涉之中,王黼为了能够把功劳抢在自己的手里,带着金国一路之下汴梁,这个危害,咱们前文说了。

    金军撤出城前还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宋接收的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处”的空城。这哪里是什么收复山河啊,这简直就是一个接盘侠。

    宣和五年、辽保大三年、金天辅七年/天会元年(1123年),徽宗皇帝派遣马植出使金国,要求金交割云中。

    金国此时还是阿骨打当皇帝,便同意交给给大宋,前提是大宋要给金国二十万两的犒军费。二十万两,若在平时,真不算什么。但对现在的大宋来说,真的就是一笔大钱。

    王安石变法从老百姓手里搞了不少钱,但是徽宗败了这么多年,加上收复燕京的军费及给金国的钱财,基本大宋的国库就空了。

    而且要命的是,老百姓也没有钱了,因为被六贼给祸害实在不行了,本书主要写金国,所以六贼咱们就不说了,至于他们怎么祸害国家的,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

    但是不要云中,燕京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所以大宋勒紧了裤腰带,弄出了二十万两白银,交给了金国。

    钱交过去不久,阿骨打就死了!吴乞买上位就翻脸不是人,大宋这二十万血汗钱就算是白白牺牲了,连飞灰都没看到。

    即便如此,徽宗皇帝还是颇觉得意,觉得祖宗没干好的事情,让他给解决了,给王黼、童贯、蔡攸、马植等人官进爵,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

    军事上孱弱,让这一切还没来的及欢喜,就出现了张觉事件,接着就是金国两次南下,接着就是靖康之变,接着就是徽钦北狩……

    这就是海上之盟的全部过程。

    纠结中带着无比的遗憾,大宋在东亚,或者说在当时世界都是大哥,可是却无大哥的气量。在和女真交往的初期,不仅想要做大哥,还想做大爷,不把金国当回事。视对方为蛮夷中的蛮夷,茹毛饮血之徒。

    本应该诚心和对方交往,却一边巴结一边装大爷,结果把对方惹毛了,导致了自己悲催的命运。

    咱们前文说过,阿骨打要求辽国皇帝称金国皇帝为兄,但与宋结盟时,金太祖明确表示,“更不要争做兄弟”,表现出愿意与宋朝平等交往的诚意,只是大宋没读懂……

    咱们说高丽给大宋出主意,还真是为了大宋好。人家高丽之前有过工作经验,宋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1115年)十二月,金国在黄龙府干掉辽国主力。

    第二年,高丽遣使来金贺捷,并要求得到保州。

    当时阿骨打让高丽自己去打,但对于高丽的诚心,他特别的高兴,最终保州这个地方落到了高丽人的手上。

    在下就不对此时评价了,毕竟每一件事的背景都不一样,各位看官比较一下即可……

    好了,海上之盟说完,咱们还回到赵构登基的这一年。

    赵构等级和张邦昌让出帝位,自然都是让金国大怒的事情。尤其是对张邦昌,大爷给你个江山你不做,姓张的这也太太能消遣大爷了。

    不过由于赵构早期在金营不平凡的表现,金国一时也摸不清赵构的底细,不知道赵构到底几斤几两,对金国是个什么态度。

    当时金国想要先出手,试探一下赵构。后来一想,这事不能莽撞,要让赵构现先亮底牌。

    其实金国是没有准备好,以为用张邦昌可以一劳永逸,所以整个军队都松懈了,想要再次和大宋交战,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而且金国现在还是有一条底线的,就是大宋皇室不能出来当皇帝。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高宗皇帝有什么动作,连老爸都不救,金国人有点懵*逼……

    你既然不动,我就动你试一试?于是金国对大宋发动试探性的攻击。

    (本章完)

第104章 105召回李纲() 
这一打,又让金国懵*逼了,太顺利,比钦宗皇帝在位,还要顺利。就在五月初一,完颜娄室拿下解、绛、慈、隰、石、河中、岢岚、宁化、保德、火山诸城。

    完颜昌摆平山东,并攻下密州。迪虎攻下了单州,广信军投降。

    完颜昌都没喘口气,紧接着又拿下了钜鹿。当年楚霸王在此处鏖兵,横扫天下,后世子孙,却如此不堪一击,楚霸王在天有灵,不知做何感想。

    当金国准备集结军队,再次大规模的攻打大宋的时候,右副元帅完颜宗望挂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这话真的不假。还没几天,汉国王完颜宗杰,也跟着完颜宗望走了,不知道完颜宗杰分了多少宋皇室的女人,是不是也于这个有关。

    宗望的死是金国政坛的一次洗牌。太祖一系和太宗一系,一时间无法拿出替代宗望人选。宗翰就当仁不让的控制了金国绝大部分兵力,全权负责对南宋的一切事务了。这个时候宗翰,还有一个顶头上司,便是完颜斜也。

    虽然斜也是都元帅,但现在已经不负责具体事务,所有的军事行动,已经是宗翰和宗望在执行了。

    而且咱们知道,宗翰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一心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角色。

    宗翰为什么一心主战,在下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

    一则,是个性使然。他就喜欢刀头舔血的生活。

    二则,是他内心有伤。当年他老爸完颜撒该,在部落里名望和范儿都有,结果却输给了一个会打仗的阿骨打,所以他也要会打仗。他要让自己这一支,能够反过身来,当家作主。

    三则,他明白自己的劣势。他的辈分决定了,在政治上,他永远是权利中央的边缘人物,所以他要想有作为,只能靠兵权,而兵权的收集,只能靠不断的战争,且不断的胜利。

    宗翰既然有了如此大的实权,自然就成了太祖一系和太宗一系要拉拢的对象。

    七月六日的时候,天会皇帝赐予完颜宗翰券书,这个券书可不得了,这是我长说的免死牌,有了这个除了谋大逆外,其他的错误你随便犯。

    咱们话说回来了,纵观中国历史,得到丹书铁劵的大臣往往是最危险的。大明的蓝玉,李善长等人不也有免死金牌吗?最终还不是被杀了。

    尤其是蓝玉,那是被剥了皮的。老朱也是丧心病狂了,把蓝玉剥皮之后,还把剥下的皮送给蓝玉的女儿,自己的儿媳妇,蜀王妃子……

    宗翰一样,他也没能逃过这条规律,在云端享受的结果,就是迟早要摔下,摔的是面目全非……

    咱们在来捋一捋宗望的一生。

    完颜宗望(?——1127年)本名斡离不,是金太祖第二子。年轻的时候就在太祖左右,屡建殊功。

    完颜宗望一生大的功勋是,一次攻辽,两次攻宋,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

    宗望在攻辽的过程中,功劳不算太大,参加了鸳鸯泺追击天祚帝的军事行动。咱们知道,这次军事行并没有成功。

    阿骨打却力捧自己的儿子,说:“宗望与十余骑经涉兵寇数千里,可嘉也。”

    后来宗望用一千人把天祚帝的几人打的望风而逃,这算是一个大功劳了。

    金国拿下燕京之后,斡鲁任都统,宗望任副都统,这才算脱颖而出。

    做了副都统的宗望,逼着耶律大石带路,在夹山抓获了:辽国太叔胡卢瓦的妃子,国王捏里的次妃,辽国的汉夫人,天祚帝的儿子秦王、许王,女骨欲、余里衍、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赵王妃斡里衍,招讨迪六,详稳六斤,节度使孛迭、赤狗儿……

    物质方面就更客观了,缴获车辆一万多乘。

    天祚帝回到夹山,一看自己的老窝被弄的稀里哗啦,一怒之下追上了宗望,来了一场交火,天祚帝大败而走。

    据说这次交火,金兵和天祚帝的背影之间,最近的时候,只有一百步,就这样还愣是被天祚帝给跑了……

    之后,宗望就开始参与和大宋的交战,首先是搞定南京。

    在搞定南京的过程中,由于和天会皇帝的摩擦,宗望被调回了京城。

    宗望为了能够再次返回军队,便和宗翰一起上书伐宋:“苟不先之,恐为后患。”

    在攻打大宋的这件事情上,天会皇帝和宗望是高度一致,同性相吸,宗望得一返回军中,并获得了更大的权利。

    宗望来到三河,在白河击败郭药师的四万五千军兵,蒲苋在古北口打败三千宋兵,接着攻取燕山府……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三日。金国军队渡过黄河,攻取滑州。

    宗望派吴孝民进入汴州,拿之前签订的合同,质问大宋收留张觉的事情,要求把童贯、谭稹、詹度押送过来,以黄河为界限,留下人质交纳贡奉。

    大宋还没反应过来,在正月七日,金国军队就开始围攻汴州。

    最终的故事咱们之前已经说了,就不赘述了。

    第一次南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