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塞北王朝金 >

第47部分

塞北王朝金-第47部分

小说: 塞北王朝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钦宗皇帝也豁出去了,每天身披铠甲登城视察,虽然皇帝干不了什么,不能搬起石头往下扔,但是你皇帝都敢于到城头之上,那将士自然敢于卖命。

    当时士兵吃的不怎么好,钦宗皇帝就用皇宫内廷做的御膳犒劳将士吗。这个事情得赞扬一下钦宗,关键的时候,还知道体恤士兵。

    体恤士兵的结果是,士兵们就会被感动?汴梁城一时之间固若金汤,毕竟这个时候金国人也不多。

    大宋这边越打越鸡血,闰十一月一日得时候,宋兵开了一回挂!竟然拨出一万军队出城作战。和当海、忽鲁、雏鹘带领五千士兵遭遇,宋兵败回汴梁城内。

    这个行为让在下看来,很不明智,大宋以城据守,金国士兵彪悍不能完全发挥,你玩硬碰硬的,只有失败一条路可以走。

    闰十一月二日,宗翰的部队也到了汴梁城下,金国部队得以壮大。要知道,宗翰的势力远在宗望之上。这个时候大宋真的就岌岌可危了。钦宗皇帝就算想跑,也跑不了了。

    更倒霉的,这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连日的雨雪,寒风刺骨,女真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对寒冷的畏惧远远没有大宋强烈。

    (本章完)

第80章 081四六骈文() 
在这种情况下,钦宗皇帝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不好了,每天是数羊数到嘴抽筋,噩梦做到自然醒。没事就在在宫殿中光着脚祈福,求老天爷把太阳当成一个屁给放出来,让将士少受一些罪。可是老天爷就是不帮忙,雪是越下越大……

    老天爷重来都是马屁精,喜欢锦上添花,哪会给你雪中送炭。

    初四,金军进青城,攻打朝阳门。

    初七晚,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楚领兵一千与金军在城下交战,统制官高师旦战死。

    初九,金军攻打宣化门,姚仲友率兵抵抗,双方死伤相当。

    十二日,金军攻打南壁,张叔夜、范琼分兵袭击金军,这个时候大宋的军队能战之兵越来越少,战斗力越来越差,在金兵的冲击下宋兵自相践踏,溺死、踩死的数以千计。

    钦宗皇帝每天骑着马在京城里面四处督战,所谓督战,就是刷存在感,让士兵们知道,我皇帝很挂念你们。

    当时的天气一直都不好,在泥泞的道路里,皇帝顶着风雪艰难地行走。风雨无阻的精神,感动着所有大宋军民。若一直如此,只有援兵开来,大宋未必就不能翻盘子。

    可这个时候老天爷给金国搬来了一个救兵,这个救兵便是大宋王朝的同知枢密院事孙傅。孙傅是坏人吗?孙傅是间谍吗?都不是,但他是一个十足的脑残,僵尸见到他都不啃,因为没脑子。

    这混蛋真TM特别有创意,顶着一个雷劈脑袋,别的事情没想,想到了以前自己读到过,丘浚的一首《感事诗》,有这么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

    这雷劈脑袋就进电火花了,想要去寻访这几个仙人。孙傅这是把自己当孙悟空了,还会筋斗云,能上天?

    谶语这种东西相当不靠谱,因为你根本无法捕捉到,其中真正的含义。随便举例说明。

    当年公孙述和汉军在四川对峙的时候,看到赤伏符中有一句:“虏死城下”,便欣然开城和汉军决战,结果自己死了……

    公孙大哥,人家书里可没说谁是“虏”啊。

    楚汉相交之际,相士给魏王豹看相,说:“大王之相,贵在后宫。”既然在后宫,那就到后宫看看吧。这个相士,一眼便找了薄姬说:“此系大贵之相!依法当生天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个薄姬被刘邦带走了,给刘邦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汉文帝。你说是不是很搞笑?反正在下挺嗨的!

    魏老爷,你老婆究竟给哪位大爷生孩子,这个也说不准!

    无论是公孙述,还是魏王豹,他们对应的谶语都没有问题,可结果大大的不同……

    其实老孙想出来也就罢了,可好死不死,还真让他找到一个叫做郭京的人。

    这个叫郭京的人,是个当兵的,位居龙卫兵副都头。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人平时就会搞一些装神弄鬼的事情,给人看风水,选墓地赚点外快。有装神弄鬼的基础,至于有没有什么法术,在下真是不知道。

    对孙傅来说,有没有法术并不重要,你是仙人就没问题。

    郭京这孙子,也是一个污染社会空气,败坏社会风气的混蛋。也忒不要脸,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这人还招摇撞骗,说自己有召唤六丁六甲之能,生擒宗望和宗翰不在话下。

    你当时是玩网络游戏吗,还生擒BOSS,你逗我玩吗?

    这样的怪胎竟然能坦然的活着,老天爷也太大度了……

    小郭这牛逼一吹,大宋这帮昏聩的君臣,许久没见过,能把牛皮吹的如此婉约俊秀的人了。竟然相信了这一派胡言。对这帮混蛋来说,大宋又希望了,收复失地指日可待,马上封官赐爵,官拜成忠郎,赐金帛数万。

    同时给予提供道具,不顾战事吃紧,调来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组成六甲军。郭京见人来齐了,就开始装上了。把这帮人有的封为六丁力士,有的封为北斗神兵。小郭难道三国演义看多了,走火入魔,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了。

    大宋君臣为什么这么二,怎么就相信这么一个江湖骗子?这话要得从徽宗在位说起,他老人家为了能够长生,就特别的崇尚道教。其实任何一个教派都是可以信奉的,因为能够被传承的教派,一定有他普世的价值。但话说回来了,任何一个教派不能去盲目的迷信,否则就入魔了,就不是普世价值了。比如在中东的某个教派,就被一些跳梁小丑给篡改了,说什么只要不信奉这个教派,就该下地狱……

    好像说了题外话,咱们回来,徽宗崇尚道家也能说的过去,问题是他相信这个世间有神仙,于是前后有几个江湖骗子就闪亮登场了,比如说老王,小王以及林灵素。尤其这个林灵素那是十个混蛋,一个混蛋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孙子了。咱们不说这孙子对大宋做了,就说他能舍得把自己半边脸上的肉给生生剔下来,你说这个妖道到底得有多狠?

    这就是这么一些人,却被徽宗皇帝给重用了,且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吹捧,于是神仙在人间就被大家认同了。郭京的胡说八道能被认同,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十日,金军派人来议和,要求亲王亲自出使金军签订盟约。这个是假象,大宋已经有了亲王在你那儿了,你还要?

    只能说这个时候啊,金国已经有灭北宋的心思了。

    大宋就像是一座万能监狱,本来金国是因为烧杀抢掠进来的,等出去的时候,烧杀抢掠就太小儿科了,什么阴谋诡计都学会了。

    二十一日,金军攻打通津、宣化门,范琼率兵一千人出来迎战,战况并不积累,因为大宋的士兵掉进了河里,淹死了五百多宋兵。大宋的士兵为什么要到河里去游泳呢?当然不是为了消遣,因为河里结冰了,金兵在冰上杀了过来,大宋就在冰上迎敌。

    金兵在冰上往来驰骋,厚厚的冰是安然无恙。到宋军来的时候,冰突然崩裂……

    这一下给大宋的心理冲击太大了,难道是天亡大宋,整个大宋开始惴惴不安。虽然说大宋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毕竟是古代,对灵异的事情还是怀着无边的敬意的,就算是当下,谁有敢彻底否认有神论?

    二十四日,金兵派遣刘晏前来,督促亲王、宰相作为人质到金军营中去。面对金国的未必,郭京就别藏着掖着了,该出来了。

    若在这个时候,老郭能够迷途知返的话,汉人的历史可能不会那么的悲催,可是这个妖人依然还装十三,还不不说实话,厚颜无耻的带着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神兵出宣化门攻击金军。

    太遗憾了!金军的智商太低了,竟然没有发现出城的宋军竟六甲神兵,把这帮人当成凡人给砍瓜切菜般剁了。

    郭老板!你是菩萨派来整我们的吗?!你的一个牛逼,吹掉的是大宋半壁江山。如果您能放过那个牛逼,把牛逼安然的还给牛,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北宋不一定会亡国,牛也会有一个和*谐的*********

    一个郭药师,一个郭京,这两口锅,别说大宋孱弱的身板,就是大金国怕也是背不起的。

    金兵乘势入城,郭京一看大事不好,跑吧,这妖人丢下神兵跑了,至于是死于乱兵,还是堕入深山老林就不可知了。不要怪在下血腥,这种不要脸的混蛋,就应该凌迟了。

    大宋士兵本来就已经惴惴不安了,一看金兵入城顿时成惊弓之鸟,四处奔逃。四壁守御使刘延庆带着自己的手下万余人夺门而逃,被金军追上给剁了。统制姚有仲因为大开城门导致城破,被老百姓给活活打死,据说脑袋被老百姓给爆了,脑浆四溅。

    宦官黄经国****殉国,统制官何庆言、中书舍人高振带领族人和金兵展开巷战,当然结果很明了,族人几乎死亡殆尽,但是过程却壮烈无比……

    (本章完)

第81章 靖康之变() 
汴梁外城沦陷,金兵入城……

    于是汴梁城,便成了野兽横行的闹市。这帮金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宋的首府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金军暴行激怒了宋军,宋军进入都亭驿,拿下金国使者刘晏,剁了。

    哎呀,这和打不过别人,就去打别人老婆有什么区别。可能很解气,但也很丢人,而且对大局没有任何影响。

    钦宗皇帝听到外城陷落,吓的那是不知所措,已经彻底的糊涂,以后该怎么办,他是真不知道。就知道哭,只有生不对,死不起的感觉。

    这个时候,内城百姓给皇帝出主意了。这些百姓要求前往官府衙门,领取武器和盔甲抗击金兵,一时之间竟然汇聚了二三十万人。

    这数字真的很不错,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是保家的意念是空前强大的,金国那帮野兽在外城干的事情,他们可都能看到。有了这些愤怒的百姓,保卫内城也许真的可以。看后来事情的发展,这个真的可以有。

    因为金国此时也筋疲力尽了,也没力量攻打内城。但钦宗皇帝不明就里。他觉得正规军都不行,百姓又能怎样?徒自伤亡百姓罢了。

    此时的钦宗皇帝已经彻底的心灰意冷,看着眼前的这帮大臣,心说:这都是一帮什么人?排挤李纲的时候,一个个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关键的时候要不就是要投降,要不就是找一个郭京来搞事。

    思前想后,还是谈和吧,花钱买太平,当年祖辈们不也这么干的嘛。比起和平,其他都是浮云,还是祖宗靠的住。

    老百姓看你皇帝都这样了,也就慢慢散去了,也许主动投降,金国人就不会祸害内城了。

    二十六日,命令何矫和济王赵栩出使金营。

    二十七日,何矫返回汴梁内城,说金军要求太上皇(徽宗皇帝)出城和金国人会面。

    钦宗皇帝不知道金国这一手是什么意思?这帮金国人是想把太上皇当人质,还是有其他想法?钦宗皇帝害怕出幺蛾子,便一本正经且豪气万丈的说:“老爸年龄大了,由于受到惊吓,现在身体状况不太好,要去还是我去吧。”

    就从这话的的表面意思来看,钦宗皇帝还真算孝顺,但说徽宗身体不好,这话说的肯定假。徽宗皇帝身板应该相当不错,后来从汴梁经历各种非人待遇一路也挺到了黑龙江阿城,然后还坐在井里观了好几年的天,才去阎王殿里报道,这身板杠杠的,能是病秧子吗?

    当然了,钦宗皇帝自所以这么孝顺,这么大义凛然,主要是担心金国和自己老爸狼狈为奸,把自己从皇帝的位置上扒拉下来,让自己做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所以只好自己舍命博一把。

    咱们千万不能认为钦宗皇帝想多了,事实上他真没想多。万一徽宗皇帝在金营许诺给金国好处,让金国人很开心,金国人会不会在把皇位许给老爸,这很难说的的?到时候自己算什么?

    当钦宗皇帝车架离开的时候,张叔夜闻讯飞速赶到,紧紧挽住御车的辔绳,极力劝谏不让皇帝的车驾前行,不让皇帝去金营。

    钦宗皇帝也是没有办法,自己的担忧也不能说出口,便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免生灵涂炭,朕是不得不亲往金营啊!”

    张叔夜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禁不住大声号哭,向钦宗皇帝再三跪拜,在场宋朝军民和张叔夜一样,听皇帝是为了生灵,也被感动了,大家跟着车架,是哇哇的哭啊。

    钦宗皇帝在车上频频回顾,勉励张叔夜道:“嵇仲努力,嵇仲努力啊!”张叔夜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