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K揭涣@鲜笫海粱狄还馈U庵秩嗽诰又校坏荒茏髡剑炊崞鸬酵呓饩牡淖饔谩�
陈越看过纪效新书,选兵篇说第一可用,乡野老实之人,这种人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乡野愚钝之人,畏官府,畏法度,容易听从命令。所以陈越招募士兵只愿在乡下招募农民,而不愿招城市之人。
单明磊言道,既然不愿在城内招募兵员,倒不如离开房山,径直回西山镇,毕竟在房山每日支出的钱粮太多,陈越又不是房山知县,又不打算在这里招募士兵,何必再管这城中的百姓。
每日里缴获的东西大量的分发下去,大都经单明磊之手,单明磊忍不住暗骂陈越妇人之仁!
陈越知道单明磊言之有理,不过他呆在房山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城内百姓,而是在等朝廷的消息。
上报奏捷文书已经数日了,为何朝廷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反应?从房山到北京也就不足百里,朝廷的人无论如何也该收到了大捷的消息。即使不相信自己真的大捷,也该派人前来查验一番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战功()
就在陈越抱怨的第二天,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进入了房山县城。一共十个人,都穿着普通的百姓衣衫,步行而来。来到房山城外时,却拿出官方的印信给守城的西山军士兵看,言说是朝廷的钦使,特来查验西山巡检陈越所报战功一事。
陈越连忙下令打开城门,亲自接来人入城。
入城之后,这伙人向陈越要了房间,换上随身携带的官服,这才衣冠整齐的和陈越见礼。
“兵部员主事王家彦,奉朝廷之令,特来查验战果。”为首的是个叫王家彦的兵部主事,神色倨傲的向陈越出示了兵部的文书凭证,对陈越的拒不下跪很是不满。在他看来,陈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巡检,虽然立下大功,可见了自己这个正六品兵部主事,自然要下跪的。
“下官见过王主事。”陈越笑呵呵的抱拳施礼,灵魂来自后世的他,心里并没有多少等级观念,而且在他看来,对方不过是一个兵部派来的办事人员,为何要向他下跪!
“本官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骆家玉,奉命前来查验首级!”王家彦之后,一个身穿飞鱼服的武官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对陈越道。朝廷派了一个兵部主事和一个锦衣卫千户,可见对这次战功的重视。
锦衣卫千户,那可是自家人啊,陈越一下子想起自己锦衣卫百户的身份来,连忙笑着抱拳见礼。
“卑职见过千户大人。”
骆家玉笑着冲陈越点点头,身为锦衣卫千户的他,在来之前自然把陈越的身份查了个底掉,知道他除了西山巡检的官职以外,还有着锦衣卫百户另外一重身份。
见两个人一副言谈甚欢的样子,王家彦不耐烦的咳嗽一声,道:“废话以后再说,现在开始查验首级吧。”
骆家玉向着陈越歉然一笑,对着王家彦点点头。
大明的官员效率都这么高吗?陈越本打算招待他们一番,然后再开始查验,没想到人家二话不说直接开干了。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陈越挥挥手,陈岩带着几个人推来了一辆大车,上面盖着一面白布。陈越上前一下子把白布打开,示意王家彦过来查验。
大车上堆满了人头,血淋淋的刀口尚在,不过因为是冬天,血迹已被冻住,也不需进行防腐。
看着车上堆满的首级,看着那血淋淋的脖颈断处,王家彦喉头涌动着,一股剧烈的恶心涌了起来,忙咬紧牙关,才没有呕吐出来。和文官出身的他相比,锦衣卫千户骆家玉就要自然多了,面色不变的看着车上的首级,嘴里还发出啧啧赞叹。
“陈巡检不愧是咱锦衣卫出来的人,一下子就砍杀了这么多满洲鞑子,果然厉害啊!”
几名兵部随员从王家彦身后走过,开始查验满洲鞑子首级,他们想来也是做熟了这种事,几个人上前看到这么多的人头摆着,先是都吸了口冷气,尔后一人拎起一颗满州兵的脑袋就验了起来。验一颗,点一次头,不一会,一百二十八颗首级便被一一核实无误。然后又查验放在一旁的满洲鞑子牛录军旗,以及缴获的牛录盔甲,和白甲兵身上拔下来的白甲。整个检验无误之后,冲着王家彦点点头,示意准确无误。
在兵部官员检验的同时,骆家玉等锦衣卫就在一旁监视着。
“嗯,果然是一百二十八颗首级,本官会把结果如实上报朝廷。”王家彦点点头,看向陈越的眼光温和了许多。
“下官备了薄酒,还请两位上差赏面。”陈越笑着邀请道。
“我路途太过疲惫,就不叨扰了,你让人送些饭食到我房间即可。”王家彦摇摇头,拒绝了陈越的邀请。来的时候北京城门不许打开,他是被从城头吊下城墙,然后又一路奔波步行来到房山,早就累的疲惫不堪,此刻只想着能大睡一场。
“王大人是文官,抵不住路途劳顿,就由我替他赴宴吧。”骆家玉却笑呵呵的答应了。
就在二堂之上,陈越下令摆开了宴席,宴请朝廷使者。骆家玉坐在上手,陈越坐在主位相陪。酒过三巡之后,骆家玉向陈越道,“陈百户年过二十,就立下如此大功,指挥使骆大人听说之后很是欣慰,说你是我锦衣卫的后起之秀。”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陈越是知道的,再想到面前这个人也姓骆,遂问道:“不知千户大人您和骆指挥使的关系?”
“骆指挥使乃是家叔!”骆家玉微笑道。
“失敬失敬!”陈越连忙举起酒杯敬道,他妈的原来是一个官二代!
“全靠家叔的提拔,我才能位居这千户之职,”骆家玉恬不知耻的说着,“陈兄弟是自己人,我有话就直说了,如今你立下了大功,斩获了一百二十八颗首级,但是以你现在的背景,这么大的功劳你一个人吞不下,不妨拿出一部分来分润一下,由我叔叔在上面照应着,你以后的仕途肯定飞黄腾达!”
嗯?陈越愣了一下,这才反应了过来,原来他妈的是抢功来了!老子好不容易打赢的仗,缴获的满洲鞑子首级,你们这些人什么都不干,就来分功劳,真是好厚的脸皮!
“不知骆大人你的意思是?”陈越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一百二十八颗首级,大部分还是你的,只需要把零头给我,就在战报上说我率领锦衣卫官兵出城查探敌情,偶遇你和满洲鞑子交战,遂带领部下参战,英勇作战,杀死了二十八个满洲鞑子,帮助你赢得了战争!”骆家玉凑过来脑袋,低声向陈越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说话时嘴里的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我靠,你他妈的帮助我赢得战争,老子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时,你他妈的在哪啊?陈越厌恶的侧了侧身,距离骆家玉的臭嘴远了一些。
“恐怕不行吧,我已经把战报报给了朝廷。”陈越道。
“那有什么啊?再重新写一份详细的战报,把有功人员的名单加上不就是了。你立下如此大功,首级检验又准确无误,朝廷不会在意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惊的崇祯帝()
冬日的北京城一片萧条,城头的日月旗无精打采的卷着,如同城墙上同样无精打采的守城士兵。
自从满鞑南侵以来,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开过城门,可满鞑一直没有攻城,连靠近北京城墙的举动都没有,守城的士兵们也由一开始的稍有动静就风声鹤唳,变成了如今的无精打采,懒懒散散。
城墙上,值守的士兵们打着哈欠,看着外面的景色,看烦了就背靠着墙坐着,相互之间吹着牛逼。
“唉,这样的日子什么才能到头啊,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出去做工,这个年根本没法过了。”一个士兵叹道。
“谁说不是呢,饷银倒是补发了三个月,可物价上涨的厉害,这点银子还不够一家人买粮嚼裹的。他娘的,再这样下去,连做饭的蜂窝煤都买不起了!”另一个士兵跟着叹道。
“唉,谁让咱们没本事呢,要是有陈千总那样的能耐,还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吗。”第一个士兵道。
“陈千总的能耐,半年前他日子过的还不如我呢,还不是生了个好儿子!”另一个士兵表示不服。
“能生好儿子就是能耐,你老王倒是生了五六个儿子,可有一个比得上人家陈千总的?”第一个士兵撇嘴道。
“那比不了,唉,我家的几个小崽子没有一个争气的。话说回来,这次那陈越又立下了大功,陈千总肯定又要跟着升官了,你说他会不会当上将军?”
“估计一个游击将军跑不了的,也有可能当上参将副将,就看皇爷开多大的恩了。”
。。。
。。。
紫禁城乾清宫,崇祯帝坐在龙椅上愁眉不展,自从数日前有人从城下报喜讯,言说西山巡检司巡检陈越收复房山县,杀败满鞑数百骑兵,斩首百余,崇祯帝当即龙颜大悦。
满鞑内侵,攻城掠地,朝廷的数镇大军各守本地,号令不一,无人敢和满鞑作战,朝堂上整日吵吵嚷嚷,争论着派谁统领各处大军出城和满鞑决战,却一直也吵不出个结果,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人选,也无人敢勇于担任这个任务。霸州、河间、永清、衡水先后失守,朝堂上依然吵不出个结果。在这样的愁云暗淡之下,陈越击败满鞑收复房山的消息宛若一道清流,使得崇祯郁闷愤怒焦躁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原来大明不是没有能战的人!
以崇祯的意思,立刻就要下旨封赏陈越,首辅周延儒却阻止了他,理由是只听陈越单方面回报胜利,并未有人看到,也没有看到缴获的首级,不宜操之过急,应该让兵部派人前往房山查验一番。崇祯想了一下,认为周延儒说的有理,便一心等着查验的结果。
可首辅周延儒走的时候,隐约的暗示,现在户部已经没有了一点银子,恐怕连赏赐战功的钱都掏不出。
按照惯例,缴获东虏首级一枚,要赏赐五十两纹银,现在陈越缴获首级一百多枚,需要赏银五千多两,这点小银户部竟然掏不出?崇祯不由得怒火万丈,堂堂大明,竟然到了如此艰难的境地了吗?
愤怒之余,崇祯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户部没钱已经非是一日,到现在还欠着百官半年的俸禄,京营士兵的饷银也欠了许多。
户部没钱,可内库同样没钱,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崇祯把内库的存银拨了出去,给了京营士兵发饷。
“皇上,可能有一个人能帮您解决这个难题。”看着崇祯苦闷的样子,值守的锦衣卫副统领吴孟明忍不住道。
“谁?是哪家勋贵?”崇祯惊喜的问道。
“不是勋贵,而是,而是您的女儿坤兴公主。”吴孟明微笑道。
“坤兴?她一个女孩家能有几两银子。”崇祯失望的摇头道。
“万岁爷,你可别小看坤兴公主,她现在可是个大财主啊,现在比谁都有钱。”吴孟明笑着把坤兴的光辉事迹仔细的诉说了一遍。
“什么?坤兴她竟敢私自出宫,还和外人做起了生意!”崇祯听后勃然大怒,这哪里是一个公主该干的事情!
“还有你,既然知道为何不早早报于我,若是坤兴之事被外人知道,你可担待的起?”崇祯的脸色冷了下来,凌厉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吴孟明,了解他性格的吴孟明知道,只要自己接下来的话不合他的心思,恐怕等待自己的只有罢官驱逐一途。
“万岁爷,臣知罪,可实在是坤兴公主孝心可嘉,臣才不得不帮她隐瞒啊。”吴孟明说着把坤兴看到父皇忧虑一心为父解忧的事情详细说了,直听得崇祯脸色变幻不定。
想到坤兴一个小小的女孩,为了替自己分忧竟然不惜抛头露面,和人合伙做起生意,崇祯不由得深深叹息,终归是自己这个皇帝无能,才使得女儿如此。
“唉,这孩子倒是一片孝心。。。”崇祯叹息道,“她和人做的什么生意,又能赚几个钱啊!”
在崇祯心里,坤兴只是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孩,即使做生意也恐怕就是小打小闹。
“皇上听说过蜂窝煤吗?”吴孟明笑嘻嘻的问道。
“蜂窝煤,倒是隐约有些印象。”
“那就是坤兴公主和人合作的生意啊,现在蜂窝煤风靡了整个北京城,生意可以说日进斗金,特别这个月物价飞涨更是大赚特赚,公主这个月的分红大概能有一万多两银子!”
“什么?一万两银子!”崇祯惊得几乎跳了起来,本以为小打小闹,没想到竟然这么赚钱!
要是每月能有一万两银子的收入,那么自己的手头将宽裕很多。
“坤兴到底和谁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