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没有骑兵的金鑫部不同,陈越手中是有骑兵的,余枫的一千骑兵营加上吴三桂两千关宁铁骑,手**骑兵三千人。
两支军队合而为一,兵力达七万之多,又有三千骑兵护卫侧翼,根本不怕清军骑兵袭击,行军的速度快了起来。
从天津到北京二百六十里,正常行军至少需要六日时间,对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来说,每日四十里已经是极限。
大军每日早上吃过早饭,拔营出发时已经半上午,行军到半下午时就得扎营,光是扎营拔营的时间就得数个时辰,根本快不起来。
金鑫就是因为行军太快疏于防备,才被清军骑兵偷袭得逞。
接下来的数日,勒克德浑带着八旗骑兵多次试图偷袭,因为明军防备甚严,一直无法得逞。余枫和吴三桂带着骑兵和清军骑兵激战数场,双方各有损伤。
不愿手下损失太重,勒克德浑总是每战既退,根本不愿和明军骑兵决战。
然而在清军骑兵的反复骚扰下,明军进军速度也不可能太快,更重要的是在清军骑兵的封锁下,对北京那边一无所知。
这晚宿营之后,陈越召集张煌言等参谋商议,猜测满清朝廷现在的动静。
“根据金鑫将军的战报,攻打天津卫时,内有清军三四千士兵守城,外有五千骑兵游弋在天津城外,金鑫将军强攻天津,清军骑兵完全可以里应外合,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击败金将军守住天津卫城。
可是清军骑兵没有这么做,而是放弃了天津卫。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张煌言分析道,“这说明清军将领根本没有打算和咱们决战,更不在乎各个城池。那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集中兵力死守北京,在北京和咱们决战?”一个参谋说道。
张煌言摇摇头:“清军的兵力远逊于咱们,若是其死守北京,咱们会调集更多的军队攻城。北京城内有着数十万满清老幼,若是其战败的话,整个满清都完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如何敢和咱们决战?”
“不愿和咱们决战,数千清军骑兵却不断的袭扰,他们想干嘛?我知道了,他们正在撤退,正在从北京城撤往关外,所以才不停地骚扰咱们,阻止咱们行军为他们撤退赢得更多时间!”那名参谋惊叫道。
陈越和张煌言相视而笑,这恐怕正是满清骑兵的目的!
“诸位,满清从北京撤退,会从哪个方向出关?”陈越笑着问道。
“还用说吗,吴平将军占领了宁远,卡住了辽西走廊,满清肯定是从北京往北往蓟州,从古北口、青石口等处越过边墙撤往关外。”那参谋笑道。
“沧水觉得呢?”陈越笑着问张煌言道。
张煌言仔细想了想,缓缓摇头:“属下不这么看。也许,满清朝廷会选择出山海关,经辽西撤往关外。”
“怎么可能?宁远可在咱们手里,吴平将军手中有着两万多军队,清军如何能够通过?”一个参谋反驳道。
张煌言道:“没什么不可能。北京城内可不是数十万军队,而是满清数十万老弱妇孺。从蓟州越过边墙看似容易,但先要翻过燕山山脉,几百里的山路对满清妇孺老弱来说并非容易。进入蒙古草原行不了多久,又得继续翻越群山才能到达关外。一两千里的路程,这几十万妇孺老弱要多少时间才能走过?
而出山海关走辽西则不同,辽西走廊地势平坦,路途也近了许多,乃是最适合行军的路径。”
“可是你别忘了,宁远在咱们手里啊!清军想打下宁远没那么容易吧?”那名参谋冷笑道。
张煌言摇摇头:“满清现在的兵力应该还有三四万,实力要比宁远的吴平军强大的多。正面作战吴平将军丝毫没有胜算。而满清又有着大量的骑兵机动力很强,吴平将军想偷袭也不可能。所以只要清军主力逼在宁远城外,逼迫我军不敢出城,他们的百姓自然可以轻松从野外通过宁远。辽西走廊宽二三十里,宁远城才占多大地方?”
陈越不得不承认,张煌言分析的很有道理,清军说不定真的会从辽西撤退。
既然判断出满清撤退的方向,大军就没必要前往北京。
陈越当即下令,派人给带领左路军的李奕传令,命其继续往北京进军收复北京。陈越自己则带着军队折而向东,往山海关而去。
第916章 巍然不动()
判断出满清百姓要从山海关撤离,现在的任务自然变成追杀,尽可能的留下更多的满清百姓。
对大明来说,多杀伤一些满清百姓,满清的实力便多损耗一分,以后攻打关外建州之时也容易许多。
陈越决定抛下船队轻装前进,他亲率五万主力携带十日干粮往山海关进发,剩下两万军队带着辎重物质随后慢慢追赶。
余枫率领三千骑兵为前锋,骑兵营往前以及两翼撒出十里的哨探距离,防止八旗骑兵袭扰行军的大队,金鑫带兵为殿后,严防八旗军从后路攻击。
抛下了辎重,行军速度骤然快了许多。五月份的天气,夜晚非常凉爽,也不再进行麻烦的扎营拔营,每日天亮便出发,天黑就地宿营,每日行军的速度比往常几乎多了一倍,达到六十多里!也就是陈越手下这支严格训练的军队,换做任何一支明军,根本无法适应如此强度的行军。
当然如此行军,队形自然无法保持,陈越不得不小心戒备,防范着清军骑兵可能的攻击。
明军进军方向的改变立刻引起了勒克德浑的注意,当接到手下骑兵报告时,勒克德浑大惊。明军突然改变行军方向向东而去,意味着什么勒克德浑心中自然清楚。明军肯定已经发现了大清百姓撤退的事,这才向山海关行军试图把大清百姓截下。
“贝勒爷,咱们必须和明军决战了,再不能放任他们轻易过去。”梅勒额真德格愣对勒克德浑道,对这些天勒克德浑不敢和明军交战,一直撤退撤退,德格愣已经非常不满。
勒克德浑点点头,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别无选择,若是不能把明军拦下来,几十万百姓想逃过山海关非常困难。
“来人,去给礼亲王送信,告诉他明军已经察觉,请他加快百姓撤离的速度。”勒克德浑吩咐道,一个骑兵立刻接令快马而去。
“儿郎们,明狗逼人太甚,想要截断咱们妻儿家人的退路,咱们能答应吗?”勒克德浑厉声喝道。
“不答应,杀明狗啊!”
“杀明狗!”
勒克德浑身边的八旗将领们一个个脸色涨红,高声嚎叫着。
“走,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勒克德浑跳上战马,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数千骑兵紧随其后,在原野上狂飙着。
距离本阵五里以外,余枫带着骑兵营行走在原野之上,他的任务是为大军开路,掩护身后的大军本阵。
三千骑兵一半人被撒了出去,探查着方圆二十里的动静,余枫身边只剩下一千五百骑,其中一半骑兵是原来的骑兵营,另一半则是关宁铁骑由平西伯吴三桂亲自带领。吴三桂手下骑兵两千人,因为熟悉附近地形缘故,大部分被派出当作哨探。
为了不和本阵距离太远,一路上压着前进的速度,为了保持战马的体力,一半的时间骑兵们会选择牵着战马步行,哪怕身为主将的余枫也是如此。
十余骑从远处狂飙而回,从背后插着的旗帜能看出正是己方派出的哨骑,更远处蹄声隐隐传来,大团的烟尘快速逼近。
满鞑骑兵来了!不需主将下令,众将士纷纷跨上战马。
余枫策马向前,骑兵们纷纷在他身后列阵。
哨骑已经跑到了近前,几乎每个骑兵身上和战马屁股上都挂着箭矢,刚跑到阵前,便有两个哨骑噗通摔下了战马。
“余将军,勒克德浑率领八旗主力杀了过来!”哨探小旗官坐在战马上气喘吁吁的报告着。
不需要他再多说,众人都能看到,无数的骑兵已经到了三里以外,如同大海中的波浪一般正向着这边席卷而来。
“全军聚集,准备迎战!”余枫抬起胳膊冷冷的下令。
“余将军,清军兵力远在咱们之上,不可硬战啊!”看着远处狂飙而来的八旗骑兵,吴三桂心惊胆战,忍不住劝道。
余枫头都没回道:“王爷带领的步兵就在咱们身后五里处,若是咱们不能阻止清军骑兵突袭,他们将会直击王爷本阵!你知道那是什么后果吗?”
吴三桂顿时沉默了下来,他自然知道后果,若是己方不战而退,满清骑兵肯定直接攻击步兵本阵,正在行军状态的步兵如何能挡住骑兵的突袭,非全军溃败不成。
“兄弟们,狭路相逢勇者胜!临清大战,五万满鞑被咱们歼灭,这说明什么?说明满鞑的战力也不过如此!兄弟们,跟着老子杀鞑子啊!”
余枫高喊一声,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
“杀鞑子啊!”余枫身边的亲卫们立刻策马跟着冲了下去。
“杀鞑子啊!”骑兵营官兵们呐喊着紧随其后。
“将主,咱们冲不冲?”吴三桂身边一个家丁怯生生问道,眼看着八旗骑兵兵力是己方三倍,和他们决战凶多吉少。
冲不冲?还有选择吗?吴三桂白了他一眼,无言的叹了口气。若是以前,遇到这种明知不可能赢的战斗,吴三桂绝不会打,肯定立马掉头便走,战败的责任都会由领军的督师文官负责,反正最后皇帝也不敢追究将领们罪责,当年再和八旗兵战斗时关宁军众将都是这么干的。
可是,吴三桂以前敢这么做,现在却绝对不敢,因为他知道若是他敢逃跑,齐王陈越绝对不会饶了他!
“拼了!”吴三桂一咬牙,拍马冲了出去。
他身边的家丁们相互看着,也不得不跟着冲锋,对这些家丁来说,吴三桂是将领,更是他们的效忠的对象,他们的一切都是吴三桂给的,吴三桂就是他们的主人。
一千五百骑缓缓跑出,速度越来越快,向着远处杀来的八旗骑兵迎了过去。
两支队伍相向而冲,迅速靠近着。
相距半里之时,明军骑兵默不作声的端起了三眼火铳,稳稳的指向前方,双方骑兵继续靠近,有箭矢如雨般从清军阵列飞来,不时有明军骑兵中箭掉落马下。而一旦掉落,便是摔不死也会遭到后面骑兵践踏,基本上也就没了活路。
不过八旗兵不是蒙古人,高速飞驰中射箭本领很是普通,而明军骑兵人人都穿着铠甲,一轮箭矢过后,也不过射死几十人。
双方距离继续靠近,最前面的士兵已经能够看清敌人的面目。
“砰砰砰”三眼火铳终于开火,八旗骑兵接连不断的掉落马下。
火铳放空之后随手抛下,火铳柄部有绳子和马鞍相连,余枫顺手拿起架在马鞍上的长刀,向着已经近在咫尺的八旗骑兵劈砍过去。
骑兵之间对战,双方都在高速飞驰,交战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马刀挥出,不管砍没砍中,自己和敌人的战马已经交错而过,迎面而来的是另一个敌骑。
一支长长的马刀带着疾风劈砍而来,余枫微侧手腕以刀背格挡开来,顺势向下一划,刀锋斩断了一支手腕,凄厉的惨叫传入耳中又迅速的远去。
马刀左挥右劈,战马高速飞驰,余枫肆意的享受着砍杀的滋味,面前无数敌人迎面冲来,又交错而去,终于,前面为之一空,他已经杀透了八旗兵的队列。
战马绕了个圈圈了回来,余枫抬眼看去,身后的队伍稀疏了许多,跟在身边的还有一千三百多骑,三分之一的骑兵倒在了这轮冲杀之中。
战马打着响鼻,马上的士兵也都气喘吁吁,几乎大部分士兵身上都染着鲜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血还是来自敌人。
吴三桂提着长枪脸色苍白,他征战沙场十多年,这么激烈的厮杀却很少遇到。他这个主将都必须亲自上阵,面对面的和强大的敌人对冲,这种情况在以前实在太少。
剧烈的喘息着,心中却觉得很是畅快,激烈的厮杀之后,浑身的鲜血沸腾了起来,让吴三桂仿佛回到了少年之时,看向余枫的目光中也充满了倾佩。
身为主将之尊,敢于亲自带队冲锋者,都是真正的勇士,看着余枫,吴三桂不仅想起了昔日明军有名的勇将曹变蛟来。当年的曹变蛟也是以勇武著称,松锦大战,诸军皆溃,唯曹变蛟带军直冲皇太极中军,箭射皇太极大纛,吓得皇太极后退里许。英勇奋战,战死沙场。而那场大战中,吴三桂选择了带着部下逃跑。。。。。。
松锦大战,明军最后的精锐损失殆尽,督师洪承畴被俘,而临阵脱逃的吴三桂也彻底成了一个军阀,仗着手中的军队逃过了朝廷的追究。
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