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好女婿 >

第474部分

明末好女婿-第474部分

小说: 明末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鲋鸨倍选�

    “王爷,该我上了吧!”余枫急不可耐的道。自从作战开始,他的骑兵营便被陈越摁在身边,不允许出战。

    陈越点点头,这个时候是出动骑兵的时机了。

    “余枫,我会命吴三桂两千骑兵也归你指挥,任务便是追击清军逃兵,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时间!”陈越断然下令道。

    “是,王爷!”余枫捶了捶胸口,欢天喜地的去了。

    很快,一千骑兵出动,如一阵风一般向远处而去。

    “萧冰,王猛,徐青田,李刀子,你们各带一支军队跟着余枫骑兵之后,对逃跑的清兵展开追击,追击的军队以余枫为主,注意各部之间的配合!”

    “是,王爷!”

    萧冰王猛等将同声答应,各自领兵去了。很快,一支支军队相继开拔,向着远处逃跑的八旗军追去。

第895章 抵定胜局() 
    吴三桂带领骑兵从八旗军腹侧之处杀入,骑兵速度不减的冲过八旗兵阵列,直冲到运河河畔放在停止,回首看去,身后的八旗军阵已经混乱不堪。

    看着这种情形,吴三桂和他的手下骑兵们心里都很复杂。吴三桂父子驻守关宁二十多年,在投降之前和八旗兵交战很多次,取得的胜利却寥寥无几。

    而现在,看着身后被自己击溃的八旗军阵,所有人心情都很复杂。原来,八旗兵也不是无敌的啊!

    可怜见,吴三桂镇守关宁的日子也不少了,面对八旗兵时却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导致他的手下对八旗兵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而现在,这种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一种原来我也可以的兴奋。

    “完了,完了,咱们辛苦冲溃了八旗军阵,却没能捞到一颗首级。”有士兵懊恼的道,都是明军出身,自然知道明军以首级论军功的习惯,现在又变成明军,要想立功受赏必须得弄到首级。

    “将主,咱们再冲一次吧,好歹弄到一些首级啊!”有家丁跃跃欲试的对吴三桂道。

    吴三桂点点头,现在刚刚投降,必须立一些能够看到的大功,才能在明军中立稳脚跟。

    于是,两千八旗兵稍作调整,又向混乱的八旗阵列冲去。

    关宁骑兵冲过之后,明军立刻发动了强攻,一万多人的八旗队列已经土崩瓦解混乱不堪,八旗兵再也无法结阵,只能在明军的强攻下各自为战。

    吴三桂不敢和明军强攻,带着骑兵向南绕到八旗后面,从侧后进行攻击。关宁骑兵一个个高举马刀狠狠劈砍下去,杀死敌人之后再下马收割人头,人人砍得不亦乐乎。

    而就在此时,一队明军骑兵赶到,却是余枫派来传令的士兵。

    听闻齐王陈越命自己追杀逃跑的多尔衮部,吴三桂立刻恭声接令,他知道这是陈越给自己立功赎罪的良机,只要能够击溃逃走的多尔衮部,满清就彻底完蛋了,五万主力葬身临清城外,满清哪里还有能战的士兵,当然,还有博洛、勒克德浑三万骑兵,可是那三万骑兵中却有一半是蒙古人,在满清大败的情况下蒙古人岂会继续为其效力?

    若是能再追上击溃多尔衮,在这场大战中自己便算立下了首功,凭借此功劳足以洗刷以往的罪过!

    这一刻,吴三桂的心火热火热,再也顾不得收割人头,急不可耐的催促部下立刻集结。和即将立下的大功相比,区区几颗人头又算得了什么!

    事实上主战场大局已定,关宁军去不去已经丝毫不影响战局,因为现在石廷柱鳌拜两部已经彻底混乱了。

    在李奕的指挥下,三万明军围攻一万多陷入混乱的八旗军,局面完全翻转过来。

    眼看着八旗军混乱,明军气势如虹,各营正指挥部下层层推进,以枪阵包围混乱的八旗兵,再以火铳进行攒射消灭,遇到反抗激烈的八旗,只要枪兵挡住,几颗手雷抛过去,也立刻便消停了。

    阴元山的特战营战功表现尤为突出,鸳鸯阵一出,从来都是无往不利,再勇猛的八旗兵也轻易拿下。到了后面,随着战斗的进行,特战营也分散开来,战场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战场稍后的位置,李奕站在指挥车上紧张的观察着战场的情形,虽然战局已定,可李奕却丝毫不敢放松,因为这些八旗兵不同其他明军,哪怕败局已定,也没有多少人放下武器投降,稍不注意就会让他们逃出战场。

    李奕的身边还有数队士兵未动,哪处战场吃紧,他便派出一队士兵增援过去,竭力的控制住战场局势。

    战场的中间,在几十个戈什哈亲兵的护卫下,石廷柱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气,他的腹部鲜血淋漓,那是被明军枪兵狠狠刺了一枪,刺破了他两层铠甲。

    身受重伤,石廷柱已经无力再战,多尔衮率领主力逃跑更是让他心灰意冷。不过对多尔衮的选择,石廷柱却没有什么埋怨,因为他知道多尔衮是对的。既然败局已定,保存实力是首先要做的,对现在的大清来说,多带回几个勇士,大清便能多一份熬过去的希望。

    “砰砰砰”一阵火铳声响,十几个亲兵被射倒一片,明军呼喊着杀了过来,最后的几个亲兵被明军士兵团团围住。

    拄着枪杆,石廷柱艰难的站起身来,即便是死,他也要堂堂正正的死在沙场,而决不让明军俘虏。

    数个明军杀来,几把长枪刺向石廷柱胸膛腹部,石廷柱艰难的挥刀格挡住一支长枪,却被其他几支刺入身体。伴随着强烈的剧痛浑身的力气消失了……

    不远处的另一处战场,鳌拜呼啸连连,手中的大刀舞动的呼呼风声,接连劈倒数个明军。

    几十个八旗兵在他的带领下,抵挡住了数百明军的围攻,和明军缠战在一起。

    一声呼哨响起,明军呼啦一声退了下去,鳌拜把刀拄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任是他勇猛无敌,厮杀了这么久也累的不轻。

    只要歇一会儿,喘匀了气便再次厮杀,这次一定要杀透重围!鳌拜暗暗的为自己鼓劲。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还未等他喘匀气,明军又围攻了上来,十几个黑点抛了过来,那是明军的手雷,其中一个骨碌碌滚到了鳌拜的脚下,看着这恐怖的东西,鳌拜身上的毫毛都竖了起来,立刻弯腰操起手雷,甩手向着明军反扔了回去。

    “轰”“轰”,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整个阵地硝烟弥漫。趁着硝烟弥漫的机会,鳌拜发疯般的往东面冲了过去,大刀左挥右砍,接连劈翻了数个明军,竟然让他杀出了包围。

    此刻的战场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厮杀,不过明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八旗兵死伤大半,剩下的也只是在负隅顽抗,被消灭也是早晚的事。

    鳌拜已经不再试图扭转战局,他只是想逃出活命,在战场上疾奔着,避开大股明军,遇到少数明军便挥刀砍杀。他要逃到唯一成建制的瓦克达部八旗军那里。

第896章 胜利的微笑() 
    事实上瓦克达部八旗军情况也不是很妙,刚开始他们在和关宁军步兵的作战中还占据着绝对优势,把六千关宁步兵击得节节后退,哪怕马闯带着两万明军进入战场参战之后,瓦克达所部还是能够勉力维持。

    可就在这时,多尔衮带着剩下的一万五千八旗军逃离了战场,这直接使得瓦克达所部士气狂降。虽然瓦克达等将领明白事情轻重缓急,也抱着必死之决心。可是普通八旗兵却不一样啊,他们不是将领不是满洲贵族,不是所有人都甘愿牺牲。

    “多尔衮逃走了!”明军看到了清军主将旗帜的消失,很多士兵高喊了起来,更是引发八旗兵混乱不已。很多八旗兵回头看去,真的看到摄政王多尔衮大旗消失,很多八旗兵忍不住大骂了起来。

    眼看着战事不利,摄政王多尔衮又带着主力逃跑,很多八旗兵绝望了,谁都不愿被牺牲,谁都想活命。瓦克达带着亲兵队竭力督促,逼迫八旗兵继续作战,也只能勉强维持阵线不乱,但一开始攻灭明军的心劲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多尔衮逃跑了!”关宁军步兵大叫着,心中充满的惊喜。对这些投降满清数年的关宁军来说,八旗兵无敌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一开始吴三桂决定投降时,很多普通士兵其实心中很是犹豫踌躇,充满了恐惧。可主将决定了投降,大家伙的家眷也都落到了明军手中,他们也不得不跟着投降了。可是对战胜八旗兵,绝大多数关宁军步兵并没有信心。

    然而现在,多尔衮竟然带着大军逃了!这出乎了所有关宁军步兵的意外,也让他们惊喜万分。

    “杀鞑子啊!砍人头得赏银啊!”游击将军郭云龙一声高喝,立刻引得无数士兵响应。

    八旗军败了,正是收割人头的好时候,按照当年大明朝廷的赏格,获得一枚真八旗首级能得到三十两银子的赏银,这可是一笔巨大财富!

    于是,很多关宁军高喊着,爆发了绝大的战斗热情,向着犹豫萎缩的八旗军,向着曾经压在他们头顶让他们畏惧的八旗老爷们杀去!

    连刚投降的关宁军都爆发了战斗的激情,马闯手下的明军自然不甘示弱。马闯分出两营士兵增援关宁军和八旗正面作战,把剩下的军队分为两部,从左右两翼向着八旗军杀去,只留出南面一面不攻。

    两万明军加上六千关宁军共两万六千人,围住瓦克达一万八旗展开了猛攻。

    主力逃跑,士气狂降,三面被围,一万八旗兵在明军攻击下节节败退,这便是鳌拜逃来时见到的情形。

    “鳌拜?”当亲兵报告鳌拜逃来时,瓦克达大惊,豁然转身看着满身鲜血的鳌拜。

    “瓦克达贝子,完了,出击的前军全完了,石廷柱战死,末将杀透重围才逃了过来。”鳌拜哭丧着脸述说着前军的情形。

    “什么?败得这么快!”瓦克达震惊万分,鳌拜和石廷柱的一万五千大军完了,意味着更多的明军解脱出来,加入战场对付自己。

    手下军队覆灭,鳌拜自己却孤身逃脱出来,按理已是重罪,不过瓦克达这时无心追究鳌拜的罪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武力强悍的鳌拜用的上。

    “鳌拜,我给你三百勇士,一定要挡住东面明军的攻击!”瓦克达厉声令道。

    “是,鳌拜领令!”鳌拜答应一声,带着三百八旗士兵向东攻去。

    “鳌拜将军,出击的前军真的完了吗?”领兵的牛录低声问道。

    鳌拜点点头:“全完了,很快也会轮到咱们!”

    “那咱们怎么办?”牛录忍不住道。

    “你想怎么办?想活下去还是战死这里?”鳌拜低声问道。

    “当然想活了,我儿子才两岁,出来的时候我老婆又怀孕了,若是我战死这里,家就完了!”牛录叹道。

    鳌拜点点头:“要是想活命便听我的话!”

    “可是瓦克达贝子怎么办?”牛录明白鳌拜的意思。

    “瓦克达他已经决定死守这里,好牵制住明军为摄政王赢得一线生机,劝不动的。”鳌拜叹道:“不过摄政王都逃了,咱们也没必要硬撑在这里。放心,只要能逃回北京,没人会治咱们的罪的。”

    大败之极,能逃回北京的又有多少?八旗军倾巢而出,北京剩下的青壮本来就没有多少,怎么可能被治罪,牛录很快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鳌拜将军,我听您的!”牛录重重的点头,鳌拜曾经在阿济格兵败之时带着孤军成功逃过长江逃回了北方,逃跑的能力可见一斑,所以有他带领,牛录及他的手下对逃回北京充满了信心。

    于是,鳌拜带着这三百人向东出击,和明军厮杀一会儿后又向南移动,因为明军并没有围死南面,鳌拜等人成功的从南面厮杀出去,逃出了战场。

    有人逃跑,自然有其他人跟从,看到鳌拜等人成功脱逃,更多的八旗兵也向南面逃去,逃跑的人数越来越多,再也无法制止,战线一下子溃乱了起来。

    瓦克达惨笑着,提起了铁枪,带着最后的几十个亲兵向着明军冲去,很快便消失在乱军之中。

    “我砍下八旗将领首级了!”一个关宁军士兵攥着瓦克达的人头,狂笑着,其他关宁军士兵嫉妒的看了他一眼,狠狠地的向着逃跑的八旗兵追去。

    八旗兵已经溃逃,正是收割人头的时候。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只要追上去狠狠的一刀,便能得到三十两银子,简直和捡钱一样。

    而随着瓦克达部兵败溃逃,马闯分出一半的部下随同关宁军一起追赶,激战了大半天的战场平静了下来。

    夕阳斜照在战场上,照耀着漫山遍野的尸体,照耀在无数丢弃的兵器上,沾满鲜血的刀剑被阳光照射,反射出妖艳的光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