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来生机,可其仕途无望满心的才智无法施展,便把希望寄托在李自成身上,希望能够辅助明主改天换地,好藉机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因为性格的原因,其并不愿唯心做逢迎这样的事,故在顺军营中,同时举人,他地位却远在毫无能力的牛金星之下,甚至连游方算命的宋献策之流都不如。
顺军中上自顺帝李自成,下到刘宗敏等诸将,都没有发现顾君恩真正的价值,反而愿意听从牛金星谄媚之语、宋献策谶图之言。
其实顾君恩在顺军中是不怎么得志的,但是因为已经走出了这一步无法回头,也不得不竭力为李自成图谋,其实是无奈之举。不过要说他对顺军有多少感情有多少牵挂,却也不是这样。
自从他被属下挟裹到舟山到东番之后,国公您对他很是不薄,让他帮着设立东番岛诸多制度,可以说很是重用。而在东番这半年多来,他也见识了国公您的魄力以及咱们齐国府的实力。他曾私下对属下说过,说若是能够改变大明改变天下者,非齐国公您莫属。
所以属下认为,顾君恩已经归心,在已经穷途末路的顺军残余和如日东升的齐国公府之间,他早已在内心做出了选择。
顾君恩对顺军内部极为了解,有他跟随必然对歼灭顺军事半功倍,故属下以为您应该把他带在身边。”
。。。。。。
虽然朝廷的使者还没来到,但既然决定出兵,自然要早做准备,整个平南城顿时忙碌了起来。陈越带的军队和随从人员已经确定,可各项物质还得准备,虽然只有三千人出征,却依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平南城原名热兰遮城,是荷兰人留下的城堡,充满了异国风情。
打下热兰遮城之后,所有荷兰人都被赶出去当奴隶,这里便成了齐国公府。
这座城堡共三层,第一层是兵营,驻守着一营士兵,第二层则作为齐国公府幕府各司的办公地点,各司主事及一干从吏每日在此办公,第三层则是陈越的住所。
陈越尚未迎娶坤兴公主,目前身边只有一个小妾吴婉儿,还有刚到东番的寇白门,除此以外便只有十多个丫鬟仆妇侍女。
听闻陈越要再次出征,吴婉儿拉着陈越的袖子默默饮泣,便是一旁静立的寇白门也脸色苍白。
“顺西流贼肆虐,大明已经危在旦夕,本公没法坐视不理,只能听从朝廷征召,只是苦了婉儿你,又得独自呆在东番岛。”陈越抚摸着吴婉儿的秀发,颇为内疚道。
“公爷您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能跟着您是婉儿的福分,一点也不苦!”吴婉儿抬起头来,泪眼中却带着笑,“公爷您是要去做大事的,婉儿如何能拖您的后腿,您尽管放心的去吧,这府里一切有我。”
陈越忍不住一把把吴婉儿揽在怀里,心中很是感动,自从吴婉儿跟着他以来,向来是聚少离多,厮守在一起的日子实在太少。
“公爷,您带兵出征去了,妾身也不想闲着,能不能找些事做?”吴婉儿却突然问道。
“你想做什么?”陈越笑问道。
“妾身,妾身想把四海商号重新开起来。”吴婉儿殷切的看着陈越,神情颇有些忐忑,充满了期待。
陈越顿时无语了,这个吴婉儿做生意却是做上了瘾!当初在北京时,陈越带兵被关在北京城外,便是吴婉儿一手把蜂窝煤发展壮大,在南京时,更是和坤兴公主合伙组建了诺大的四海商号,每月的利润达数万两白银。虽然是女儿身,若论做生意却是一把好手。
想想自己出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还,让她找些喜欢的事情去做也不至于太过无聊,陈越便缓缓的点点头。
“可以,但只有一点,不得与民争利,更不许借本公的势力欺行霸市,一切要合法,要照章纳税!”
“当然,当然。与民争利这样的事情妾身可不敢做,这东番岛都是咱家的,妾身更不敢欺行霸市坏了公爷您的名头。妾身不过是闲着无聊,再说若是咱们齐国公府有些自己的产业,就不需要再让东番百姓供养,岂不是也为东宁府减轻了压力?”吴婉儿笑眯眯道。
“好好好,你说的有道理,今晚本公要好好奖励奖励你。”陈越伸手刮着吴婉儿的鼻头,笑道。
“公爷,您还是让白门姑娘服侍您吧,妾身这两天颇有些不舒服。”吴婉儿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意,却道。
“怎么啦?”陈越连忙问道。
吴婉儿伏在陈越耳边,悄悄的嘀咕了几句,只听得陈越大喜,一把把吴婉儿拦腰抱起。
“真是太好了,太好了!”陈越喜悦的连连叫道。
“白门姑娘来东番也有几日了,对公爷您也情深意重,今晚就让她服侍您吧。”等被放了下来,吴婉儿再次说道。
陈越颇有些意动的向寇白门看去,就见一身白衣的寇白门脸色羞红,如同鲜花绽放。
。。。。。。
在海上航行了十日,太监郑昕一行终于踏上了大员岛,见到了齐国公陈越。让郑昕欣喜的是,接到圣旨之后,陈越立刻表示会听从朝廷旨意,不日便前往南京。这让原本以为陈越会以守孝为名百般推脱的的郑昕很是感慨,齐国公忠义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崇祯十九年正月十三日,齐国公陈越接到朝廷的夺情圣旨,离开了东番岛。而此刻的大明已然兵连祸结,湖广乃至江西河南处处都是战火,南京朝廷陷入一片绝望之中。
第649章 破口大骂()
现在是冬季,刮得是西北风,从东番往北风向十分不顺。
不过船行八面风,也不是不能行船,不过速度要慢上许多,从东番到杭州原本十余日的海程,现在估计需要一月。不过即便如此,也比走陆路要好,最起码不会太过疲累。
陈越亲自向顾君恩致歉,表示不该对其有所怀疑,并请顾君恩随军出征。顾君恩推脱一番后,欣然同意。
就如刘能所说,顾君恩现在对齐国公府已经生出了认同感,陈越的致歉和信任让其心里感慨。
顾君恩知道,陈越此处次出征绝对是一飞冲天的最大机会。经历过朝廷连续的猜忌之后,经历过彻底掌控一地之后,陈越的心和以往大不相同。
此次若能解决掉顺军和大西军之乱,陈越在大明的声望将达到顶点,也绝对不会再任由朝廷猜忌闲置,肯定会试图掌控大明的权柄!
而不论是剿灭顺西之乱,还是在大明朝廷争权夺势,这种战争都比留在岛上种田更能激发顾君恩的兴趣。
至于对顺军的那点牵挂,顾君恩认为自己呆在军中才能尽可能的照顾一下顺军降军或俘虏,从而做到心中无憾。
顾君恩是一个认真的人,从被陈越邀请随军起便积极筹谋,上船出发前向陈越建议,应该把大员知县李彦直派回山东。
“顺西之乱短时难平,满清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其必发兵南侵,即便没有实力占领江南,也必会把势力扩展到淮河一线。
现在能牵制清军者唯有山东。故吴平将军不仅不能退回东番,反而要死死扎在山东,指挥山东义军把清军牵制那里,好给咱们减轻压力。
李彦直乃是胶州士绅,在胶东名望很高,由其协助吴平将军,乃是最佳人选。”
陈越仔细寻思李彦直话后深以为然,遂召见李彦直,询问8其意见。
李彦直几乎未加考虑便欣然同意。其实自被任命为大员知县,李彦直便很是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对东番无尺寸之功,却被委以要职,必然会有很多人不服,这个知县做的并不安稳。毕竟齐国公府现在也就两县辖地。
若是能在山东战场立下功绩,协助吴平守住山东,为齐国公陈越剿灭流贼争取到时间,那时才算在齐国公府体系彻底站稳脚跟。
当然不能只派李彦直一人往山东,陈越拨出一千士兵乘坐十艘三桅帆船一同前往,其中一艘更是拥有四十多门火炮的盖伦船,有这支军队在,至少守住临海的登州城没有问题。
四千军队乘坐数十艘战船从大员出发,到达杭州城已经到了二月中旬。
军情火急,陈越没有选择再走海路,而是选择带少部分亲卫在杭州登陆,从运河前往南京。
至于乘坐的战船和大部分军队继续走海路,经舟山入长江,走水路往南京。
至于李彦直,则在杭州和陈越道别,乘船继续走水路往山东,等其到达邓州,恐怕已经到了三月。
浙江巡抚王寅已经接到了圣旨,崇祯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替代获罪的原兵部尚书高宏图。
不过为了等待陈越,王寅推迟了前往南京的时间。杭州一众官员在城外码头相迎,迎接即将得到重用的齐国公陈越,浙江巡按方名夏也在其中。
对陈越,方名夏依然心存恨意,却没了再针对的心思。时间是消除仇恨的良药,更重要的是,方名夏悲哀的发现,自己和陈越地位越差越大。
现在的陈越不再是半年多前受到皇帝朝廷猜忌之时,即将受到重用手掌大明兵权。也许陈越只许一句话,自己这个七品巡按便会被打落尘埃……
对方名夏表现的恭敬陈越很是意外,不过现在不是计较个人恩怨的时候,陈越没心情理会这个。
上岸之后,和迎接的众官员寒暄客气了几句,陈越立刻上了王寅的轿子,询问大明现在的情形。
“唉!”王寅长叹一声,“难,现在形势已经十分危急,陛下已经因此昏厥两次,现在还在病中!”
原来顺西联军攻下荆州之后,没过多久便分兵四掠。
顺军发兵往北一路攻略,荆州
德安勋阳湖广江北各府先后沦陷。
顺贼一路抢劫一路席卷,到达襄阳时兵力已达二十多万。
襄阳巡抚郑森手下只有三万余人,原本是防范清兵自北来袭,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贼军,郑森不敢出城迎敌,只是往朝廷请求援兵。
再说大西军,张献忠亲自带兵出川,西军的兵力达三十余万。
张献忠派义子安西将军张定国带兵十万攻略湖广,自己亲率大兵二十万沿江一路进攻。
正月十三日,张献忠攻下武昌,二十三日打到九江,目前正带兵从九江南下攻打南昌,有彻底占领江西全省意图。。。
而就在前不久,消息从湖广传来,张定国已经于正月十八日打下长沙,长沙兵备道堵胤锡率领残兵向衡州撤退。
短时间内连失两个省,流贼军有沿江而下直攻南京的趋势,崇祯闻讯之后怒火攻心昏厥了过去。虽经御医抢救过来,却不得不卧床修养。
“眼下大明之危不下于清兵南下之时,能解救大明者非齐国公您莫属。
现在朝廷乃至天下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国公您的身上啊!”
王寅对陈越道,令陈越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原本大好的局势谁料半年时间竟然演变到现在情形,本公也不过是一凡人并非神仙,岂能次次都能做到力挽狂澜?
当初和满鞑作战时赢得多么侥幸,别人不知横山公您应该知晓啊!”
王寅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对朝廷和天下百姓来说,您就是最后的希望,和战神无异。谁让您连战连胜呢!”
“草他妈的,一次次都要老子灭火,老子就算把骨头砸碎又能碾几颗钉?
满朝诸公平日里一个个夸夸其谈,见到好处扑的比谁都快,遇到事情时却束手无策,让老子来顶缸,真他奶奶的!”
陈越越想越气,忍不住破口大骂!
第650章 崇祯病入膏肓()
骂上几句也只能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而且陈越也不敢乱骂,毕竟他被猜忌也好闲置也罢,最后面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崇祯皇帝。
而且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由得他不出山。
“这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王寅也忍不住叹道,“齐国公您此次若是能再次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万万不可再有逃避心理,要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重振大明之责!”
“我?”陈越冷笑道,“这大明乃是士大夫的天下,只能由那些苦读寒窗跃龙门之人做主,我不过是区区一勋贵,一介武夫,有什么资格挑起大明之重担?”
“不然!”王寅摇摇头,掀开轿帘往四下大量一番,悄悄附在陈越耳边道:“齐国公您有所不知,陛下,陛下现在恐怕已经病入膏肓了!”
“什么?”陈越大惊,“横山公您说的可是真的?”
崇祯也才不到四十岁,上次陈越见他时身体精神还好,这才多长时间,竟然会病入膏肓!
“四十岁?大明历代皇帝能活过四十的又有几人?算上当今陛下,大明已经传了十六朝,寿命能过四十的也不过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