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就在这一次次失血之中变得无比的孱弱,整个北方渐渐成了一片荒芜,而中原地带又有闯贼献贼作乱,几乎打成了一片废墟,整个大明现在已是千疮百孔,唯有江南一带还算安宁。
然而诡异的是,时间过了一天之后,突然从朝堂上传来消息,所谓的清兵入关不是真的,是边关的将佐为了粮饷抢劫边民,被误以为是清兵入关。据传是大学士周延儒亲自上奏,曰“边塞将佐为粮储劫司农,常套也”。
整个北京的军民战战兢兢,不知道到底是清兵真的入关,还是边军抢劫百姓误传的消息。只有陈越知道,清兵入关是真的,而且这次的入关规模比以往更大,给大明造成的伤害也要深得多。同时陈越也知道,清兵这次的入关也只是抢劫,并没有打算攻打北京,也就是说只要呆在北京城里,就是安全的。既然如此,没必要为清兵的事情分神,倒不如趁此机会大捞一笔,发上一笔横财。战争,从来都是发家致富的天赐良机!
如何发财,当然要利用手中的职权了。
消息传来的当日,西便门当即戒严,守城把总陈江河全副盔甲上城巡视,严防清兵奸细进城。
陈越带着十几个家丁也穿上了军装,以锦衣卫百户的名义在城门口盘查,一个一个的挨个检查出入城门的百姓。
西便门是西山煤炭进入北京的唯一城门,陈家父子这一盘查,立刻使得入城的煤车统统被堵在了城外,任凭贩煤的煤商好话说尽,就是不许他们入城。
煤商们一个个急的上串下跳,好话说尽也不管用。虽然朝廷说清兵入关的消息是假的,可是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毕竟清兵已经连续三次入关抢劫了,若是这次也是真的,那么留在城外的他们可怎么办啊!
就在煤商们着急上火之时,麻杆吴良二人游走在煤商们之间,说服他们把拉的煤炭卖给陈家煤场。
“不行啊,我这煤炭是送给柳家煤场的,双方说好了的,若是卖给陈家岂不是失信,生意不能这样做啊!”一个侯姓煤商说道。
“老侯你就是死心眼,你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是信誉重要还是性命重要啊,清兵说话间就杀到了北京城外,倒时别说你的煤炭,就是命也保不住啊!”麻杆在一边恐吓着。
“你们怎么能这样啊,都是做生意的,何苦为难大家伙!”侯姓煤商祈求道。
“哪个为难你们了,陈把总和陈百户他们也是职责所在,清查清兵奸细谁也说不出啥,谁知道你们的煤车里面是不是藏有清兵,就等着一过城门冲出来,和外面的清兵里应外合!”吴良翻着白眼道。
“这,这,这,煤车里能藏人吗?”侯姓煤商哭笑不得道。
大半天过去了,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终于有煤商顶不住了,答应把煤炭卖给陈家煤场,可是拿到的却只是一半的定金,另一半需要过些时日才能给。。。。。
同意卖给陈家煤场的煤车被允许通过了,煤商们在陈家煤场伙计的指引下把煤车拉进了城里,安放在离城门不远的几间大院子里,这些天来,先后六七家煤场倒闭,他们的场地都被陈越低价收购了过来,有的是地方存放煤炭。
天色黑了下来,西便门城门关闭,大部分煤商只能无奈的留在城外过夜。十月底的天气已是非常的寒冷,在野地里冻上一夜绝对能冻出病来,陈越盛情的邀请他们到煤场过夜,煤场十来间房屋,挤挤也能住下,至于他们的煤车,都存放在煤场的院中。
火红的炭炉点起,屋子里暖烘烘的格外的舒服,开水里烫着几壶老酒,桌子上摆着十多个小菜,陈越盛情的邀请着众煤商开怀畅饮。
“来,众位,我陈越是个好客之人,不管大伙愿不愿意把煤炭卖给我,今晚咱们都是朋友!”陈越举杯邀请道。
“唉,这话怎么说的。”前一刻还在威逼利诱大伙把煤炭卖给他,现在又变成了好客的主人,很多煤商极不适应。
“陈百户,也不是我等不愿把煤炭卖你,毕竟卖给谁不是卖,都是一样的赚钱。可是你也知道,咱们做生意的讲的是信誉,若是信誉没了,这生意也没法做了。”酒过三巡,侯姓煤商苦笑着对陈越道。
“这样吧,”陈越端着酒碗,“我也不为难大家伙,煤炭不用卖给我,大家可以先把煤炭存在我陈家煤场,等清兵退了我再原数奉还,大家看如何?”
轻轻的一个转圜,由卖变成了存,陈越不用花一两银子,就有数以十万斤计的煤炭可用,而煤商们也不用担上失信的名声,听起来倒是不错。
“可是,倒是要是你还不上怎么办啊?”一个煤商担忧的问道。
“怎么可能啊?这么多煤炭我如何卖的完?再说即使我卖的完,清兵退了我同样能再从西山购买同样甚至更多的煤炭还给大家,这点还用担心吗?我也是做生意的,不会做出私吞各位煤炭的事情。”陈越笑嘻嘻的说道。
“陈百户好算计啊,一两银子不用出,就有这么多煤炭可用,恐怕等清兵退后,整个北京的煤炭都是您说了算了!”侯姓煤商叹道。
“大家不是平白把煤炭存在我这里,我给大家利润,按照煤炭的进价计算,月息一分如何?”陈越笑嘻嘻的又抛出了一个诱饵,立刻引得大家伙一片心动。
进价一百两的煤炭,月息一份,也就是每月一两银子的息钱,虽然不是很多,可也挺划算了。既然进城进不了,干脆就把煤炭存在这里吧!
“我同意把煤炭存给您。”侯姓煤商率先说道。
第六十二章 训练()
天明了,闭了一夜的西便门再次打开,开始陆续有百姓通过城门出入北京,很明显入城的人数远远多于出城的,很多人还是携家带口赶着牛车带着大量的行李物品,这是京外村镇大户人家入城避难的,清兵南下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在陈家煤场停了一夜煤车又在脚夫们的拖拽下往西便门而去,这次守城的官兵没有再阻止,也没有再盘查,任由煤车通过瓮城,往城内而去。所有的煤车都将驶往陈家的煤场,它们已经被存到了陈家煤场。这是陈越和煤商们达成的协议。
此刻,陈越却没有出现在城门处,而是带领着家丁们开始了早上十公里的长跑操练。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操练,家丁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强度的训练,跑步掉队的人已经非常少,已经有好几天杨正平都是独自赶着空荡荡的马车回营。
三个小旗官都很尽职尽责,不论是跑步还是队列战技的训练,都竭尽所能的鼓舞着手下的兄弟,不使一个人掉队。陈越不止一次的看到,休息时,陈平陈默陈岩三人,拉着落后的手下不厌其烦的示范讲解着动作要领。
鉴于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强度的行军,陈越便取消了最后一名不许吃早餐的规定,只给最先完成跑步的小旗以奖励,奖励还是每人一个鸡蛋。
大强度的训练,丰富的食物,使得少年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再也不是刚来时那副面黄肌肉的可怜模样。既然身体素质提高了,陈越也把十公里拉练负重悄然提到十公斤,家丁们除了腿上绑着的总重十斤的沙袋以外,还要背负着自己的武器进行行军。当然,陈越自己以身作则,除了腿上帮着的沙袋肩上扛着的白蜡枪以外,还背着自己的那套锁子甲,总负重达到了三十多斤。
半月来,除了陈江河不眠不休打制的两支鸟铳以外,通过私下下订,京营匠户老张等也为陈越偷偷打制了十支鸟铳,现在鸟铳的数量达到了十八支,其中十一支装备在陈平的小旗,另外一支则在陈越的背后,和锁子甲一起背着。
三个小旗,一个小旗装备鸟铳,另外两个小旗则统统都装备了长枪,远攻近战,兵种相对齐全。为了提高防御力,陈越又托人从京营库房弄来了几十面方盾,每个长枪手发了一面,就背在他们的背后。清兵这次南下肯定是真的,战争已经为时不远,陈越也在竭尽所能的武装着自己的家丁队伍,花在武器上的银子已经有数百两。
而有了鸟铳却还不行,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火铳手还需要严格的训练,要想形成战斗力,最起码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年代的火铳和三百多年后的枪支不同,其装填步骤极为麻烦。
陈越手下的家丁乃是私兵,并非正式的大明官兵,而且火铳这种武器虽然明军大都不乐意用,却依然是管制武器,私兵家丁一般是不允许装备的,而在城墙外的煤场训练火铳射击根本不可能,若是引起城内军民的骚乱,被误以为清兵杀来,以朝廷的敏感陈越的罪过不小。所以没有办法,只能拉到远离北京城墙的地方训练射击。
这次队伍并未往西南向拱北城方向行军,而是一路向西,慢跑了十公里到达永定河的一个河湾,这才停下队伍。
永定河自西北而来流向东南,在此处拐了一个小小的湾,河湾里原来有着五六栋房屋,是一个小小的村庄,现在村庄明显荒芜了下来,正是早饭的时候,村子上空却一丝的炊烟也没有。
队伍到达河湾之后,陈越下令就地休整,准备吃早饭,杨正平驾着的马车上装载了不少的给养,干粮肉干铁锅盐巴一样都有。
陈越派出了陈默小旗在村子里及周围搜索,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等在附近。陈岩小旗负责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然后捡拾柴禾生火做饭,由于没有专门设置炊事兵,一切事情都得大家伙自己动手。陈平小旗则把背后的火铳摘下来,开始擦拭熟悉自己的武器。这次长途拉练就是为了训练火铳手,他们不需要参与具体庶务。
陈默带着人回来了,报告村子周围并没有可疑的人,并从几栋房子里找到了几张遗留的桌椅,正好方便大伙儿一会儿吃饭。
干柴剧烈的燃烧着,红着的火焰舔着上面的铁锅,铁锅里大米粥早已沸腾了起来,几个家丁往里面放着切的很碎的肉干盐巴,浓郁的香气在整个渔湾上空弥漫。找到的桌子上摆着两大簸箕炊饼,都是昨日从城中采购的。
三个小旗中,陈平和陈默小旗家丁拿出自己的木碗,排队从铁锅里舀了一大碗米肉粥,然后再拿着两张炊饼蹲在院子里开始大嚼。而陈岩小旗则被派到外面为大家警卫,等众人吃过饭后才轮到他们。既然已经出现了敌情,对队伍的安全陈越不敢松懈,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会派出专门的哨卫负责大家的安全。
早饭过后,鸟铳训练正式开始,陈平小旗的家丁在永定河边一字排开,每人手里拿着自己的鸟铳,在陈越的教授下开始训练弹药装填。
陈越其实也没玩过这年代的火枪,不过在后世作为警察,他手枪步枪冲锋枪可是都玩过的,这玩意发射的原理基本相同,不过这年头的弹药装填要麻烦的多。
不想后世枪支,弹药是一体的,子弹里面都有发射药,这年头弹药完全分离,给装填造成了极大麻烦。
枪都是前装火绳枪,需要从枪口把火药倒入,然后用一根铁棍从枪口捅进去把火药压死,然后在往枪口里装填弹丸。弹丸是铅做的圆球,由于是圆球形,射出的初速度很慢,射程也近,有效射程只有三四十米。由于枪膛里没有膛线,精度很很差,很多时候连十米外的敌人都击不中,没有办法,这年头的火铳手采用的都是排队枪毙的战术,就是用密集的弹雨来弥补精度的不足。
装填好火药弹丸之后,把点燃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激发时扣动扳机,火药锅盖打开,火绳点燃火药锅里火药,弹丸发射。发射之后还不算完,要迅速的清理引火孔和枪膛,一般用铁条裹着湿布擦拭枪膛里的火药残渣,准备下次装填火药。
整个流程陈越专门向军中火铳手请教过,在煤场干活的小旗官周文就是火铳手出身,他曾亲自向陈越演示过整个发射流程。
第六十三章 敌袭()
河湾之中,枪声阵阵,十余个家丁在陈越的演示下开始了火枪装填训练。按照小旗官周文的经验,家丁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筒把引药装好,放入胸前的口袋里,每次装填时只需要用嘴把纸筒咬开,倒入枪膛中,然后再从另一个口袋中取出弹丸,塞入枪口,用铁条把弹丸火药压实即可。
整个过程说起来容易,真要熟练操作很难,要达到较高的射速更难,而在战场上,紧张之下很多火铳手连正常的一半射速都达不到。
好在陈平小旗的家丁大部分都很机灵,接受能力较强,一个上午的时间,大部分火铳手都初步掌握了装填的流程,剩下的就只是反复的训练了。
就在陈越带着家丁们在训练之时,清兵突然自蓟州南下,迅速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