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好女婿 >

第338部分

明末好女婿-第338部分

小说: 明末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全副武装锐气逼人的明军士卒。

    陈越在会客厅中召见了郑彩,也只是闲聊几句接受了郑彩的恭贺,然后便把郑彩打发了出去。至于谈判,双方的身份并不对等,陈越自然不会和郑彩直接谈。

    “你是傅,傅。。。。。。”看着面前的傅春,郑彩觉得十分眼熟。

    “在下傅春,郑彩兄弟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傅春冷笑道。

    当年傅春是颜思齐麾下座船火长时,郑彩也是郑芝龙的心腹助手,双方很是熟悉。不过随着颜思齐莫名死去,郑芝龙吞并了颜思齐的势力开始排挤以前的老兄弟时,傅春选择了和郑芝龙决裂,从此化身为海盗和郑家为敌。

    转眼间近二十年过去,郑家已经独霸福建,控制了东洋南洋航线,郑彩也做到了副将,不过投奔了齐国公陈越之后,傅春也得到了重用,成为了一艘盖伦战舰的船长不说,身上也挂着参将的职衔,论地位比郑彩差不了多少。

    “原来是傅兄弟!”郑彩脸色变幻着,并没有旧时相识相逢的喜悦,从齐国公陈越派出了素有过节的傅春和自己谈判来看,齐国公态度很是强硬。

    果然,傅春一开口便让郑彩勃然大怒。

    “东番岛往北朝鲜琉球倭国东洋北航线归齐国公所有,往南吕宋爪哇等南洋航线,则归属南安伯。”傅春冷冷的道。

    “傅兄弟莫非是在说笑?”郑彩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倭国航线是家兄辛苦开辟,是当初和荷兰人佛郎机人无数争斗中获得。倭国允许通商的对象一是荷兰人,另一个便是我郑家。倭国的海贸利润有多大傅兄弟你应该知道,你或者齐国公认为我郑家会放弃倭国吗?”

    “放不放弃恐怕由不得你们吧?现在齐国公占据着东番岛、舟山群岛,从广东福建往倭国的海船俱要通过我们的地盘,只要齐国公不允许,休想有片板从舟山通过!”傅春冷笑道。

    “这是傅兄你的意思还是齐国公的意思?难道齐国公想和我郑家打上一场大战吗?齐国公固然所向无敌,可是我郑家上千艘战舰二十万大军却也不白给!”郑彩冷笑着直接发出威胁。

    “郑彩兄弟你在搞笑吗?说什么二十万大军,其中可大部分是朝廷的军队并非你郑家的私军。且不说即便你们二十万大军能不能击败我军,便是福建巡抚巡按等大员会任凭你们征调这么多军队和我们开战吗?齐国公是当今陛下的爱将,未来的女婿,又是击败满清的功臣,在朝廷的地位根深蒂固。恐怕不等你们调集二十万大军,朝廷罢免郑芝龙官职的圣旨就会传到泉州了!”

    傅春丝毫不受威胁。

    “喔,是吗?福建的军队固然不是家兄的私军,可齐国公也只是朝廷的公爵,却私下里拥有这么多的战舰这么多的私军,现在又占据了东番岛,莫非是要效仿虬髯公海外开国?却不知道朝廷得知这种情况又会作何反应,会任由齐国公开国自立,还是会派兵讨伐?若是派兵讨伐的话,家兄会不会是带兵的将领人选?”

    郑彩反唇相讥道。

    投鼠忌器,各有顾忌,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二人迅速认清了这个事实,那便是想靠着言语根本无法让对方妥协。

    而打仗呢,双方一个是朝廷的公爵、重将名声卓著,一个是独霸一方的海上大豪又当着福建总兵一职,若是双方直接干仗的话影响太大,非惹得整个大明地震不可,且不论输赢,到时谁也讨不了好。

    既然无法直接打仗,那就只有相互妥协了。

    傅春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和平共处、航线共享。不论是南洋东洋,双方的船只均可自由通行,不过郑家不许再卖往倭国的船标,不许再向任何一艘往倭国的海船收费,而应该把收费权让给齐国公府。

    当然往南洋的海船则还是需要经过郑家的允许,需要向郑家缴纳通行费。这样的话,齐国公府和郑家分别统领南洋东洋的海上利润,当然双方的海船是不需要向对方缴纳通行费的。

    傅春的这个办法根据双方的实力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便是郑彩也提不出反对的意见。可是他也知道若是双方达成协议,等于是原本属于郑家的一大块蛋糕生生的被齐国公陈越划去。

    每年往朝鲜倭国琉球的商船达上百艘之多,光是通行费这一项郑家便收取数十万两银子,从今以后这一项恐怕就不再属于郑家。

    可是既然齐国公占据了舟山和东番岛,手里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郑家再想像以往那样独占海贸的好处已经不可能,妥协也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郑彩可不能做主决定,当即提出要回泉州报由福建总兵郑芝龙定夺。

    “傅将军以为郑芝龙会同意吗?”当傅春汇报谈判的经过之后,陈越微笑着问道。

    “以属下以为,郑芝龙会同意的,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现在的郑芝龙家世显赫正努力的向真正的世家贵族靠拢,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海上的亡命之徒。和国公爷您做对,他没有这个胆子!”傅春笑着回答道。

    “哈哈哈。。。。。。”陈越朗声笑了起来。

    “不过,国公爷,难道您就没打算消灭郑家,独霸海上吗?”看了看陈越的脸色,傅春小心的问道。

    和郑芝龙以前的过节让傅春一直有着把郑芝龙灭掉的想法,而且他也知道陈越是一个胆大包天之辈。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傅春不信陈越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饭要一口口吃,咱们才刚刚占据东番岛,还是先把东番经营好再说。”陈越笑道,“不过郑家靠着独占海贸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却从不向朝廷缴纳税赋,这些都是不义之财,必定不能长久!”

    泉州安平镇,郑彩从大员归来,把谈判的情况向郑芝龙说了,请示到底该如何办。

    “姓陈的竟然如此桀骜,丝毫没有把咱们郑家放在眼里,竟然妄图染指倭国航线,真是做梦!”郑芝龙还未说话,郑芝豹勃然怒道。

    “就是,东洋航线可是大哥您带着兄弟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些年咱们打荷兰人,打杨六杨七,杀李魁奇,灭刘香,这才创下了诺大的基业,凭什么就白白交给那陈越!”郑芝莞也叫道。

    郑芝豹、郑芝莞都是郑芝龙亲兄弟,他二人开口,郑彩便闭口不再言。

    “那齐国公实力到底如何?”郑芝龙比两个兄弟要冷静的多,没理会他俩的吵吵,问郑彩道。

    “在大员台江内港有十三艘西夷夹板船,每艘船上红衣大炮数十门,其中大部分应该是夺自荷兰人,还有三桅海船二十多艘,二桅海船单桅海船加起来上百艘,其他小船数百艘,这还只是大员港内的战船。

    舟山是齐国公陈越的根基,想必舟山也会有一定数目的战船。

    至于兵力,据我了解,仅在大员齐国公便有军队万余,总兵力不详。对了,他们好像正在从大陆迁移人口,我在大员见到了老相识何斌,据何斌说,已经有三万多人从山东迁到了东番。”

    郑彩的话让郑芝龙三兄弟大惊。海上作战比的便是战船,要不然千余荷兰人凭什么在大明沿海横冲?

    现在齐国公陈越竟然拥有十三艘西夷夹板船,再加上上百艘其他战舰,单论水军实力已经不在郑家军之下。

    郑家军船只当然远远多于齐国公陈越,可是能和西夷夹板船匹敌的战船却是一艘也没有,哪怕是郑芝龙的座船那艘五桅巨舰,上面也只是装了六门红衣大炮而已!

    “有西夷夹板船有什么了不起,咱们也不是没有打败过荷兰人的夹板船。”郑芝豹还在嘴硬,郑芝莞却已经不说话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料罗湾海战之所以能够打败荷兰人,靠的是海湾狭窄的海面以及己方几十倍的船只,然后用火船进攻这才取得了胜利。

    若是在大海上相遇,哪怕己方战舰是人家几十倍,想打赢也非常难,毕竟人家不会给你接舷战的机会,想用火攻根本别想。

    “大哥,我认为齐国公开出的条件还算优厚,并没有肆意欺辱咱们,不妨答应了便是。”偷偷看着郑芝龙的脸色,郑彩知道郑芝龙已经心动,或者面对齐国公的强大无可奈何,便开口道。

    “齐国公是驱逐满鞑的英雄,我理应敬他三分。把倭国航线让给他就让给他吧,每年几十万两银子的损失咱们郑家还损失的起!”郑芝龙微笑道。

第640章 变() 
虽然明面上达成了瓜分海上利益的协议,可对郑家来说却也是服了软,内部很多人心中很是不忿,便是郑芝龙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

    一山难容二虎,大海虽大有两家势力存在也嫌多。即便是为了郑家长久性的富贵下去,也必须得把齐国公府的势头打下去。

    明着战斗动静太大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会两败俱伤,不过偷偷的下绊子却很简单。郑芝龙知道陈越在朝中树敌很多,若是能在朝廷层面把陈越扳倒,没了陈越,舟山和东番势力自然会烟消云散。

    所以,虽然达成了协议,郑芝龙也不介意偷偷写上几封信送往南京,只要齐国公陈越的举动散播出去,自然会有朝廷官员出面弹劾,根本用不着郑家动手。

    陈越正忙着移民安置,对东番岛上所有明人编户齐民,虽有顾君恩、单明磊、李彦直等人协助,每天也忙的不可开交。

    郑芝龙正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应对崛起的东番势力对郑家的威胁。

    而南京朝廷则陷入了又一轮的争执,随着路振飞的罢官下狱,朝堂上的局势渐渐分为两方势力,官员们围绕在史可法与钱谦益身边,形成了两派。

    史可法出身东林党,钱谦益也是东林党的大佬,可是东林党只是个松散的组织,其内部也有着利益之争。

    钱谦益在东林党中的地位要在史可法之上,可史可法却是内阁首辅,身边围拢着一帮清流官员。

    路振飞北伐失败丧师辱国,首辅史可法一系的官员极力要求按律处置路振飞,进而牵连路党,为自己人腾出位置。

    路振飞和齐国公陈越走的很近,虽然当时陈越尚在倭国,浙江巡抚王寅便以陈越的名义请求钱谦益帮忙,务必留路振飞一条性命。

    而钱谦益一向和齐国公陈越关系不错,又想着借机收编路振飞一系的官员壮大钱党,便应王寅的要求上书为路振飞说话。

    两党在朝堂上争辩着,搞的崇祯也拿不定主意。按照崇祯以前的性格,对这种丧师辱国的督抚从来不会客气,在北京时,他杀了这样的督抚好些人。

    可是来到南京以后,经历过一系列的苦难,崇祯成熟了许多,急切的性格有些改变,最起码能听从人言不再任由大臣们忽悠,也不会再在暴怒之下杀掉大臣罢免官员。

    所以至今为止,路振飞还未被杀掉,而只是关在召狱之中。

    崇祯是一个苦逼的皇帝,因为哥哥天启帝的早逝匆匆登上了帝位,登基之前却从没做过当皇帝的任何准备。

    也许是天灾人祸使得大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也许是崇祯本身的能力性格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坠落,总之,自崇祯登基之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内寇外敌此起彼伏。以至于京师北京竟然被闯贼沦陷,吴三桂的投降更使得满鞑越过了边墙占据了大明北方,大明王朝差点灭亡。

    天幸出了一个陈越,保着崇祯逃出了北京,在南京立稳了脚跟,又打败了满清两路大军,扶大明于摇摇欲坠。

    然而陈越刚刚为父守丧,便出了路振飞北伐失利的事情。而所谓祸不单行,打击总是接憧而来,当南京朝廷极力想稳住大明的局势时,在长江的上游又出了事情。

    夔州,这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县城,长江从境内汹涌而过,雄踞瞿塘峡口,形势险要,历来是川东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而现在这一带为顺军余部控制,靠着崇山峻岭道路南行,长江探险水路难过,十多万顺军牢牢控制了万县到夔州这片区域,和西面的大西军东面的明军抗衡。

    当初李自成丢掉潼关仓促经武关南逃荆襄时,远在陕北榆林的李过高一功部并未来得及跟着逃出,可是西安所在的关中已经被清军占领,李过高一功部明军只好取道甘肃陇西进入了四川,经汉中一路往南,来到了江边。

    然而刚到南方,便得到了顺军再次大败皇帝李自成被杀的消息。西路顺军便只能在夔州停留下来观望。

    跟着李自成的东路顺军随着李自成的殉国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跟着郝摇旗投降了明朝,另一部分则在田见秀袁宗第等带领下,佯作和明廷谈判,借机却通过了湖广前往夔州,与李过部汇合。其间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屡次发兵攻打,却被过境的顺军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