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已经彻底的转危为安,在督师路振飞的指挥下,二十万明军渡过长江开始北伐,已经收复了荆州襄阳,把领土扩展到了淮河一线。
眼看着满鞑连番失败,中原一带心向大明的百姓纷纷举事响应,更使得满鞑疲于应付,现如今满鞑残军已经退缩到了河北。
前方接连传来喜讯,都是收复城池的好消息,这让崇祯每日精神都处在振奋之中,恢复旧土把满鞑赶出关外仿佛就在眼前。
虽然有闯贼余孽数万人盘踞在夔州夷陵一带,虽然还有献贼正在四川攻城掠地,不过在崇祯看来,那都只是疥癣之疾,早晚可平。
优先看完前线送来的奏报,剩下的就是各省地方送来的奏疏。看了这么久的奏疏崇祯神色有些疲惫,不过他还是决定再多看几本然后再休息,随意又取过一本来,是浙江巡按方名夏的奏疏,不由得精神一振。
因为陈越就在杭州守孝,这使得崇祯对来自浙江的消息十分关注。虽然前线战事节节胜利,可崇祯知道一旦遇到硬仗大战,还需要陈越这员虎将出马。
打开奏疏看着,崇祯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方名夏弹劾陈越共两条罪名,一是守孝期间眠花宿柳大不孝,二是开设水师学堂、许诺官职、逾越人臣本分、有不轨之心。
对方名夏罗列的第二条罪名,崇祯并不在意,以他对陈越的了解,若是肯老老实实守孝不折腾那就是怪事。设立水师学堂也算不了什么,也算是为大明培养些人才值得鼓励,至于陈越许诺的官职,七品武官的职位在崇祯眼里连个芝麻都不算。
真正让崇祯在意的是第二条罪名,守孝期间美人相伴,大不孝!
不孝只是其一,最让崇祯生气的是,他明明已经许诺等守孝之后会把坤兴公主嫁给陈越,陈越现在竟然搞出这样的事情,这让天家脸面何存?
“混蛋!”崇祯咬着牙,终于骂将出来。
崇祯手哆嗦着,很想写下圣旨命人把陈越拿到南京查问,却知道若是这样的话必然会使得君臣关系破裂,更会使得功臣寒心,须知在前线还有无数陈越的老部下在为大明厮杀征战。
“拟旨,把奏疏转给陈越,命他上书自辩!”崇祯咬着牙,从牙缝里迸出话来。
“是,陛下!”韩赞周恭声答应,快步跪在矮几前开始书写圣旨。
然而还未等陈越的自辩奏疏上来,有浙江巡抚王寅的奏疏送到,除了奏报浙江发生的一些事外,专门提了一件趣事,说有民女听闻忠国公为国捐躯葬在杭州之后,感动之下不远千里往杭州为其上坟祭奠,现在杭州城外已经出现了折子戏,讲的就是该女的义举,让杭州人津津乐道,当然折子戏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才子佳人,义女和忠国公之子之间恩怨瓜葛。
看过王寅的奏疏之后,崇祯不由得愕然,没想到事情竟然出现如此之转变。虽然半点也不信王寅奏疏中折子戏里面的剧情,他敢肯定这又是陈越搞出来的东西,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起码陈越的名声已经无碍,不孝的罪名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可是崇祯还是十分的不爽,朕的女儿还未过门,你就和其他女子拉拉扯扯,真不是个东西。
于是,崇祯亲笔写下圣旨,在圣旨中狠狠骂了陈越一顿,勒令他谨言慎行,收敛行为,若是再做出荒唐的事情传到朕的耳里,必然会和他算账!
第579章 季风起,海贸时()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底,太阳如同流火一般倾泻在大地上,临海地区又热又潮让人格外难受,而这却还未到一年最热的时候。
这样的天气,哪怕夜里清晨空气中也都弥漫着一股燥热,没有人愿意动弹,更没人愿意做事。就连最勤劳的农夫也不愿等着烈日干活。
可是,新任定海总兵吕大人却在这个时候折腾了起来,不仅督促属下各部出海巡防严查海盗,自己竟然亲自乘坐大船,在甬江口杭州湾各处巡查。
这个季节这个时候弄出这样大的动静,定海城堡官兵自然人人知道原因,当然便有人欣喜有人愁。
欣喜的是那些被总兵吕泰抽调的官兵,根本不以炎热之天气为辛苦,一个个屁颠颠的跟在总兵大人屁股后面鞍前马后效劳。原本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穷军户,根本不入副将参将等大人的眼,现在好不容易受到新任总兵大人赏识,并有了捞外快捞好处的机会,谁不激动,谁不卖力?须知原本这样的机会都是属于各位将军亲信所有。
发愁的则是定海的几个将领,原总兵王之仁去职之后,除了新来的总兵吕泰以外,便以副将王澜,参将马永,游击将军李韬为尊。
如今,这三人聚在一起,愁眉苦脸的商议着。
“我就说嘛,人家是总兵大人,虽然新来乍到,可也不应该完全把他撇开,现在可算坐了蜡。”游击将军李韬愁眉苦脸道。
“当初还不是大家一起商量着来的,现在抱怨有个屁用!”副将王澜冷哼了一声,斥道。
“当初我就反对来着,是你说姓吴的刚来啥都不懂,很容易把他糊弄过去,可现在呢,人家不是白痴,早就明白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现在摆明车马这么干,我看你如何给那几家交代?”李韬眼睛一瞪,还嘴道。
虽然王澜是副将,比他高了两级,可大家都是世袭的千户,手中拥有的军户实力相差不大,李韬对王澜并不怵!
“好了,别吵吵了,事情既然发生了,吵吵也没用,还是想想解决办法吧。”参将马永连忙打着圆场。
“办法有两个,一是索性干掉这姓吴的,以后这定海就是咱们说了算,所有的好处都是咱们的,”王澜咬牙道,话音未落,李韬一下子跳了起来。
“姓王的,你想当总兵想疯了吧!自己找死可别拽上我们。杀吕泰,你知道吕泰是什么人吗?他可是齐国公的心腹,齐国公虽然在杭州守孝,可舟山却有三千大军,浙江巡抚王寅也是齐国公的人,为区区一点银子你竟然想铤而走险,老子可不奉陪!”
“王副将,你可别开玩笑,兄弟们还想多活几年呢。”参将马永也不悦的看着王澜。
胆小鬼!王澜不屑的看了二人一眼,“我只是说有这个办法,当然杀人是不行的,为一点银子闹这么大不值得。那只有另一个办法了,就是分润好处。只能把士绅们许诺的好处分姓吴的一份了。”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不过要分他多少?”马永点点头,又为难了起来,眼看着好容易熬走了王之仁,哥几个好不容易吃口肥的,又来了个吕泰,精明之处不下王之仁,而看吕泰摆出的这个阵仗,给的少了恐怕满足不了其胃口。
“顶多分他四分之一,咱们四人平分!”王澜还未说话,李韬又跳了起来叫道。
杀人不敢杀,分人银子又这么小气,真是贪婪又怯懦的东西,王澜不屑的看了李韬一眼,简直不愿理会他,遂看向马永道:“就按往年的例子,把王之仁总兵的份例给姓吴的吧。”
马永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李韬却叫道:“姓吕的初来乍到,根本不知行情,不能分他那么多。”
“闭嘴,要不然你去和他谈!”王澜怒斥了这个搅屎棍子一番,才使得李韬闭上了嘴巴。
。。。。。。
夜晚,凉风从海上吹来,吹去一天的热气,人们这才好过了许多。
副将王澜在城堡唯一的酒店备下了酒席,邀请总兵大人赴宴。
王澜三人等了好长时间,总兵吕泰才姗姗来迟。
“总兵大人巡查辛苦了,末将敬您一杯。”王澜率先端起了酒杯,向吕泰敬道。
吕泰却捏着酒杯未曾端起,而是扫视了正在忐忑中的三人一眼,似笑非笑道,“咱们都是武人,就别他娘的绕弯子了,有话直来直去的说出来,说完了再一起喝酒玩耍不迟!”
“吕大人果然是爽快人,末将佩服佩服。”王澜还未说话,李韬率先拍上了马屁。
吕泰瞥了李韬一眼,并未理会他,而是径直道:“本将虽然初来乍到,却也不是个棒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定海城临近大海,坐落山顶,土地贫瘠,整个定海卫上下军户上万,想填饱肚子也不容易,唯有向大海伸手了。
这宁波府,多丘陵山地,少平原,若论民间富足比之杭州、绍兴、湖州、嘉兴等府相去甚远,可也有一样好处,就是海港极多海运发达,距离倭国、琉球又近。自我大明成立以来,宁波府便是海贸的重要之地,每年来往倭国琉球的海船不下数十艘上百艘。
当然了,朝廷有禁海的规矩在,本官身为定海防倭总兵,职责所在便是查抄通倭之海船,这点没有商量。”
随着吕泰的话语,王澜、李韬等人脸色发白,难道这吕泰真是一个棒槌不成,非要查抄走私海商?
“然,百姓们生活不易,很多时候去倭国贸易也是生活所迫,本官虽然身负职责却也不能赶尽杀绝,若非铜铁等军事物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未尝不可。”吕泰话锋一转,又道。
“是啊,是啊,百姓们不易,我们应该为他们考虑,”几人闻言大喜,纷纷道,“总兵大人放心,百姓们装船贸易的都是棉布生丝,茶叶,瓷器这些日用品,并非什么军事物质。”
“是不是军事物资总要现场查看才行,而且他们出海赚大钱,咱们弟兄却担着天大干系,弟兄们水里火里奔波个不停,家人却嗷嗷待哺,总也得让弟兄们混口饭吃。”吕泰道,义正词严、道貌岸然的话语说过,接下来就是就地分脏的时候,于是众人知道摊牌的时候到了。
三人之中,王澜最为冷静主意也多,虽然李韬对之不服屡屡顶撞,可真遇到大事还是以王澜为首。
王澜端着酒杯,脑子快速的转动着,这新任总兵说话刀切豆腐两面光,可谓有理有据,来到定海没多少时日,竟然不知不觉的让他拉拢了一批破落军户为其效力,可见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也许这定海的水有多深人家早就探了个明明白白,如此,再像李韬说的讨价还价欺负人家初来乍到不懂,那可就是愚蠢了。
“吕总兵爽快,弟兄们也不藏着掖着。这定海的情况总兵您知道的也大致差不多,末将就有话直说了。
每年的夏季东南季风起时,便是海商们出海往倭国的时候,这宁波府每年出海海船约有数十艘,正如总兵所说,他们赚大钱也不能让兄弟们担干系。按照惯例,每艘海船会给咱们弟兄五百两银子,换咱们兄弟一个视而不见,加起来一年也就三四万两罢了。
这笔银子向来是总兵大人独拿三成,我们三个各占两成,剩下的一成弟兄们平分。今年就还按这个比例分润您看如何?”
王澜说完之后,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吕泰。
一年三四万两的收益,自己身为总兵独占三成,大概近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好大的收入。到了明末虽然白银不断涌入有些贬值,可却依然十分值钱,一个中等之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二三十两银子,一个县一年的税收也就这么多吧!
听完此言,吕泰心潮起伏,他知道这个防倭总兵油水很大,却没想到这么大。如此大的收益,怪不得这三人会心动,竟然想绕过自己独吞!这么多的抽水再加上平素里喝喝兵血,少数每年也能捞个两三万两银子!王澜三人联袂来找自己,也就是想把自己拉下水和他们同流合污。不过,吕泰心中冷笑了起来。
“好,我老吕也不是个贪婪的人,就以王兄弟所言,就按往年比例分红,不过丑话说到前头,我老吕眼中也不揉沙子,什么时候海船从我定海出海必须得事先报于我知,我要了解所有海船的情况!谁要敢糊弄我,别怪老吕的宝刀不认人!”
吕泰说着拍拍腰间的钢刀,发出严厉得警告。
“哪能呢,总兵大人您过虑了。”见吕泰答应下来,王澜等顿时松了口气,多吃多占没有弄成,最起码往日的利益保住了,每人妥妥的六七千两银子进袋。
“来,哥几个,走起!”吕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开始了推杯换盏。
微风吹着军旗,旗面飘向西北,风越来越大,旗帜被吹的猎猎作响。
东南季风起,又是一年北上倭国海贸的时候。
。。。。。。
杨文清亲自到了定海城堡,送去了五百两银子。
杨文清是鄞县杨家的人,是杨家族长杨秉鼐的堂侄,读书不行科举无望,只得替家族做这跑海颠簸的生意。
杨家一家三尚书、一门七进士,是宁波府第一家族,在整个江南也算得上鼎鼎有名,名下的土地跨州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