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熬褪乔詹钜膊换岜环判小�
足足千人的平南军精锐荷刀持枪守卫在府衙之外,戒备森严,在府门外的大街上则三三两两的聚集着众多的士兵,这些都是入府衙祭奠的将领们的亲兵。
好在,在府衙外没等多久,方名夏一行便被获准放行,进入了府衙。
跨过大门,闪过照壁,方名夏一眼就看到被捆在廊柱上的李国英,这才放下心来,没有被杀就好。
看到方名夏突然出现,李国英内心狂喜,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却说不出话来,却是嘴里被塞了东西。
“有钦使到,平南侯陈越出来接旨!”方名夏的随从高声呼喊着,报着方名夏此时的身份,然而等来的只有庭院里众将的蓦然而视。
看着大堂门楣上的黑纱,看着门楣两侧的挽联,感受着庭院里肃穆而悲伤的气氛以及将领们的漠视态度,方名夏心中不禁一寒,阻止了随从的继续呼喊,老老实实的等在廊下。这里是芜湖,这里是平南军的天下,身处万军之中,哪怕方名夏有着朝廷钦差的身份,也丝毫不敢放肆。
过了一会儿,何禄从大堂内走出,站在廊前,“平南侯有请朝廷钦使。”
竟然不出来迎接,还要自己进去,方名夏愣了一下之后,也只有老老实实的进入。他带来的十几个随从欲跟着进去时,何禄挥挥手,陈岩带着一些亲卫把他们拦在台阶之下。
“这是什么意思?”方名夏冷冷的看着何禄。
“侯爷只让你一人进去。”何禄面无表情的说道。
方名夏冷哼了一声,也只能独自进了大堂。
一入大堂,便看到大堂正中间那个巨大的“奠”字,以及堂中黑色的棺椁。两个亲卫过来,不由分说的给方名夏腰间系上黑色布条。
“我身负皇差而来,代表着皇上,能否等我传了圣旨,再给忠义侯见礼?”方名夏看着跪在棺椁侧的陈越,和身边的何禄商量着。
“侯爷说了,你要是不愿就滚回去,不用传什么圣旨了。”何禄冷冷的说道。
方名夏无奈,只得跪在堂下,给陈江河见礼。
磕头上香之后,方名夏站起身来,面向陈越,“平南侯,现在是不是可以传旨了?”
陈越站起身来,走到了方名夏面前,点点头,“开始吧。”
没有摆香案,没有沐浴更衣,也没有带着全体手下跪接,就陈越独自跪倒在地上。看着堂中的棺椁,方名夏也不敢多做要求,拿出圣旨来开始宣读。
崇祯的旨意很简单,就是让陈越放了李国英,由方名夏押解到南京受审。
“忠义侯逝世,下官很是难过,平南侯您要节哀顺变。现在可不可以把李国英交给我带走?”方名夏把圣旨交到了陈越的手里,说道。
陈越摇摇头,“不行。”
不行?方名夏脸色一沉,“平南侯,你要抗旨不成?”
陈越翻看着手中的诏书,又伸手递还了过来,“我不是抗旨,而是拒接这道圣旨。”
呵,拒接还不是抗旨?方名夏简直都要无语了。
“平南侯,我知道你悲伤过重,可也要想想清楚,这道圣旨是陛下亲笔写就,想想拒接圣旨的后果。”方名夏劝道,话语中隐含着威胁。
“我不是要违抗圣旨,而是因为这道圣旨它不合法。”陈越平静的看着方名夏,淡淡的道:“按照大明规制,凡是圣旨都需要内阁拟旨,大学士签押,然后交由司礼监盖印。这道圣旨上只有司礼监的印章,可没有几位大学士的签押,乃是中旨,本侯有权力拒接。”
啊!方名夏惊得张口结舌,他万万没想到陈越会拿出这个理由拒接圣旨。
之前为了快速回到芜湖搭救李国英,请旨请的匆忙,这道圣旨只是崇祯亲笔书写,并未经过内阁的流程,也就是所谓的中旨。可是拒接中旨向来是文官们干得事情,你陈越是一介勋贵武将,和文官们学个什么?。。
一旁的王寅面上露出了微笑,他一直害怕陈越悲痛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现在看来经过一夜之后陈越已经清醒了许多。
第551章 刀闪处人头落地()
“还请钦差大人你回到南京,再讨来一封由内阁用印司礼监盖章正式的圣旨来,本侯一定遵从。”陈越一脸严肃的对方名夏道。
方名夏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任是他口舌便利也不知道该如何辩驳。再回南京讨正式的圣旨,恐怕讨回来之后李国英的人头早就落地了。
说到底还是实力使然,换是任何一个官员,面对崇祯亲笔书写的手召,哪怕上面没有内阁的印章,也没人敢于轻视。再不符合流程,那也是皇帝的圣旨,拒接圣旨就是藐视皇帝,那就等着迎接皇帝的雷霆之怒吧。
可陈越却不同,拥立之功、扫平满鞑力挽狂澜,父亲又为大明力战而死,手中又掌握着强大的军队,这一切让他有底气对崇祯说不。
“平南侯,我知道忠义侯他伤于清军攻城,而那时恰是李国英带兵攻打芜湖。可是老侯爷他毕竟伤在战阵之上,并非李国英之手,这并非是私仇。现在李国英已经幡然悔悟,弃暗投明,并且立下了大功。还请平南侯您能够大人大量大局为重,暂且饶过李国英这次。”
无奈之下,方名夏只能上前,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
“大局?都和我说大局,本侯一家已经为大局付出的太多太多。”陈越冷笑了起来,“现在老子不再管什么大局,我报的就是私仇,别说是你,就是皇上在此,也阻挡不了我报仇!”
说完陈越不再理会方名夏,迈步走出了大堂,走到了被捆在廊柱上的李国英面前。
微微示意,有亲卫上前把李国英嘴里塞的核桃取出。
“平南侯,我真的不知道老侯爷因为我而受伤啊,当时是两军阵前,我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平南侯,我错了,念在我为大明立下微功的份上,还请饶我一命。”
看着脸色难看的方名夏,李国英猜到了什么,满心的喜悦消失了,随着而来的是无尽的绝望,他凄声哀求着,不愿放过最后的求生机会。
“人,都得为自己犯下的过错承担责任。李国英,你固然在消灭八旗兵中立下了功劳,可是之前又有多少无辜之人死在你的手上?
从武昌逃走时,你们左军悍然下令洗劫全城,无数的百姓亡于你们这些禽兽军队之手,繁华的武昌城毁于一旦。无数的百姓丧命在左军之手
在九江,你们二十多万军队不战而降,致使九江城轻易落在满鞑之手,督师袁继咸被俘杀。
在芜湖,你杀害了已经愿意投降的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想满清主子献媚,眼看着明军势大满鞑势穷,妄想着转换阵营就能消除往日的罪孽,这不是做梦吗?”
陈越看着李国英,冷冷的说道。
“平南侯,难道你还想杀了所有投降的绿营将领不成?”李国英嘶声说道。
闻听此言,院中站立的绿营降将们都脸色发白面无人色。
“哼,少胡乱攀扯!你们绿营降将这么多人,我自然不会都一个个的算账。他们是功是过,自然由朝廷处置。我要杀的就是你,报的就是私仇,和他们毫无关系。”
眼下大部分绿营降将的军队都被整编,还能独自掌控军队的也就常登、张应祥等寥寥数人,这二十余万绿营兵很快就会被淘汰老弱只保留精锐之士,整个兵权牢牢掌控在陈越之手,陈越自然不怕他们会动乱,对李国英的挑拨之言毫不在意。
“平南侯,您是大军的统帅,大明的侯爵,千万不能因私废公啊,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方名夏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解着。
“有仇不报,才会让天下人小视!”陈越不愿多言,伸出手来,从身侧的陈岩手里接过长刀。。。
“圣旨在此,我看谁敢!”方名夏高举着圣旨挡在了李国英身前,“来人,把李国英给我解下来!”
听到方名夏的话,他带来的十几个随从抢了过来,都是东厂的番子出身,平素里趾高气昂惯了,又是来传圣旨,根本没把在场的人放在眼里。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明晃晃的钢刀,还未走上一步,阶下的平南军亲卫已经挡在了他们面前,明晃晃的刀枪指着这些番子,面对这种情况,没人敢在往前迈上一步。
“平南侯,我不信你敢杀害朝廷的使者!”死死的盯着陈越,阴森的话语从方名夏牙缝里迸出。
话音未落,陈越抬起脚来,一脚狠狠的踹在方名夏胸口,方名夏被踢得咕噜噜从台阶上滚下,在地上翻滚,张开口来,“噗”的一声狂吐鲜血。
“啊!”庭院中众将大吃一惊,这可是朝廷传旨的使者,就这么被踢到在庭院里!
“杀你脏了老子的手!”陈越不屑的呸了一口,对方名夏早他就腻歪透了。
方名夏再怎么也是朝廷的使者,怎么能够对他如此粗暴?王寅痛苦的掩住了面孔,对此时的陈越他已经无力阻止,陈江河的逝世仿佛解开了拴着陈越的枷锁,使得他内心的暴虐肆无忌惮的释放了出来。
“陈越,你如此跋扈,他日必不得好死!”看着向自己逼来的陈越,绝望的李国英狂笑了起来。
陈越不再多说,抬起胳膊狠狠的劈了下去,刀闪处鲜血狂飙,一颗斗大的人头掉落在地上翻滚,咕咕噜噜恰好滚在倒地的方名夏眼前。
“啊!”看着双目怒睁的李国英人头,方名夏吓得魂飞魄散,顿时狂叫了起来,胯下已经湿了一片。
看着那滚落的人头,常登张应祥等降将一个个震骇的面无人色,好几人站不稳瘫在了地上。李国英拥兵数万,往日就是左良玉活着时也得好言抚慰,现如今在陈越面前却如同杀鸡一般被宰杀,让这些向来拥兵自重的将领如何不震骇。
看着摔倒在地上的方名夏,以及滚落的人头,怀远侯常延龄以及一众京营将领脸色极其复杂,在陈越无尽的杀气面前,他们已经人人胆寒。
“爹,儿子为你报仇了!”
慢走几步,把人头从地上抓起,陈越转身走回了大堂,把人头摆在棺椁之前,陈越跪着了地上,放声痛哭。
第552章 各方心思()
方名夏失魂落魄的走了。
顾君恩冷眼看着这一切,一个跋扈之极的军阀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他深感此行不虚。
郝摇旗带军打下九江之后,刘能向郝摇旗辞行,提出了带顾君恩去见平南侯的要求。地位高了忧虑就多,郝摇旗也担心顾君恩会引高皇后等顺军主力前来捣乱,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给了顾君恩一个和平南军接洽商议投明的任务。于是顾君恩便来到了芜湖。
曾经科场的失意使得顾君恩对大明非常的绝望,在投靠大顺的读书人中间,顾君恩是铁杆的反明者,一推翻大明为毕生的意愿。陈越和朝廷的矛盾使他终于看到了一个从内部搅乱大明的机会。
眼下陈越正为父守丧,不是好的劝说时机,顾君恩便请刘能引荐王寅。通过了解,顾君恩知道王寅现在是芜湖方面陈越之下第一人,也是陈越的心腹。若是能够劝动王寅,再劝陈越就有了把握。
“接纳郝摇旗之事侯爷很快就会上报朝廷,具体措施要由朝廷决定。”王寅以为顾君恩是为了郝摇旗而来,随口道。
“横山公,我家郝将军是看在和平南侯交情上,才出兵攻伐九江策应芜湖,可不是为了什么朝廷!”顾君恩不屑的道。
“你到底什么意思?”王寅凝神看着顾君恩,长身如玉,丰神俊朗,哪里是穷凶极恶的叛贼,更像是温润如玉的书生。可是王寅知道,顾君恩可是闯贼中有名的谋士,当年李自成很多项举措都出自他的手。
“没其他意思,就是看到平南侯拒接圣旨殴打传旨使者,让在下心生疑惑,想知道平南侯下一步的打算。这关系到我军下一步的决定。”顾君恩淡然道。
“你军,你们不是要归顺朝廷吗,难道还想反复不成?你到底想说什么?”王寅冷冷问道。
“我想问问横山公,平南侯欲自立否?”顾君恩淡然一笑,把自己的问题直接抛出。
“观今日平南侯之所为,已经和朝廷决裂,势必为朝廷所不容,若平南侯愿意自立,郝将军属下十万顺军愿意拥护平南侯,奉平南侯为主。”
竟然是来劝平南军反叛朝廷,王寅心里巨震,不由得上下打量着顾君恩。
和陈越交往这么长时间,王寅自然了解陈越的心理,跋扈是有的,却没有过称王称霸这样的心思。陈越所求也只是能够驱逐满鞑,恢复大明江山,正因为志同道合,王寅才甘心为陈越所驱策。
华夏大地上,岂容鞑虏横行,这也是王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