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好女婿 >

第289部分

明末好女婿-第289部分

小说: 明末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个陈越,果然不负朕啊!”崇祯兴奋的道,“也不知道报捷的奏疏什么时候能递过来,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陈越是如何打败的八旗兵!”

    扬州时陈越以水攻灭了多铎十万大军,这次又是用什么样的计策打败的阿济格呢?崇祯很是期待。

    “陛下,其实老奴倒是知道这场仗是怎么回事。”见崇祯高兴,韩赞周趁机道,现在正是表功的最佳时机。

    “哦?那你倒是说说,这场仗是怎么打的?”崇祯笑眯眯的看着韩赞周,韩赞周是东厂提督,手下番子众多、消息灵通,知道芜湖情况也不足为奇。

    “回陛下,我东厂有一个叫方名夏的档头,前段时间被老奴我派到了芜湖,前些时日,他给老奴来了一封信,说是想出了一个击败满鞑的计策来。。。。。”

    韩赞周便把方名夏的计策一五一十的向崇祯说了,听得崇祯眼睛越瞪越大。

    “现在芜湖大胜的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方名夏的计策奏效。先前老奴害怕计策不成,没敢和陛下说,还请陛下赎罪。”

    “你是说这场仗是那方名夏说服了李国英投降,然后由李国英暗中设计使得战船倾覆灭了阿济格两万八旗军?”崇祯愣愣的看着韩赞周,简直不敢相信。

    “李国英已经被方名夏劝降之事确定无疑,不过是不是靠着方名夏的计策击败的阿济格两万八旗,老奴还不敢肯定,等到前线报捷奏报过来就会知道。”韩赞周谨慎的说道。

    “好个方名夏,”崇祯突然大笑了起来,“若真的如同你所说,我大明又出现一个足智多谋可堪大用之臣。李国英能够迷途知返,灭掉阿济格两万八旗,也算立了大功。”

    “本以为是陈越再立新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事,哈哈哈。。。。。。”崇祯又朗声笑了起来。

    对崇祯来说,涌出的人才越多大明会越兴盛,他很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方名夏这样的人。

    “当然,此战最大的功劳还是平南侯的。若无平南侯扬州击败多铎又在芜湖击溃了清军水师,若无平南军连战连胜的威慑,李国英也不会听从方名夏的劝降。”韩赞周笑道,陈越的作用摆在那里,任是谁也无法遮掩,其功劳任谁也无法抹杀。

    韩赞周和陈越本来并无多少仇恨过节,可他属下的东厂和受陈家父子控制的锦衣卫却是对立的,而隐约猜到崇祯制衡心理之后,这才派出方名夏搞这么多事情。

    “当然,陈越是最大功臣。就是其父陈江河重伤,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崇祯收敛了笑容,忧愁道。陈家父子是朝廷最大的臂助,陈江河的忠心有目共睹,失去他让崇祯颇为感伤。

    “忠义侯吉人天相,肯定能够化险为夷的。”韩赞周安慰道。不过据报陈江河的伤势沉重之极,恐怕很难熬过去,这点朝臣们都心知肚明。

    高兴了一阵之后,崇祯开始吃午膳,午膳过后休息了一会儿,立即开始批阅奏疏。在崇祯工作之际,韩赞周退出了乾清宫,身为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他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

    “老祖宗,方名夏回来了,急着要见您。”一个小太监禀告道。

    方名夏怎么回来了?韩赞周就是一愣。芜湖大胜之后,收编投降的绿营、审讯战俘,正是厂卫最忙的时候,怎么这个时候跑回了南京?

    肯定是有大事发生,韩赞周不敢怠慢,命人把方名夏带了进来。

    “老祖宗,你要为属下做主啊?”一见韩赞周,方名夏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你起来说!”韩赞周眉头皱了起来,沉声命令道。

    “老祖宗,陈越他为了报私仇、为了争抢击败两万八旗兵的功劳,抓捕了李国英。。。。。。”方名夏站起身来,把芜湖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老祖宗,必须得想办法啊,若是晚了恐怕李国英性命难保!”方名夏最后道。

    在方名夏和韩赞周二人的筹划中,李国英靠着消灭两万八旗翻转形势之大功,至少能够任一省总兵,然后运作一下,投降的大部分绿营兵都可以由李国英节制。而靠着方名夏扶持才能起来,李国英自然要听东厂的。

    而此次战争中同样立下大功得还有郑森带领得郑家军,如此驱逐清军之后,大明便可再立郑家、李国英两支军阀,再加上建立的京营,以后明军中将不会是平南军一家独大。

    削弱陈越的势力之后,以后自然可以再想法对付陈越。

    可是现在李国英被抓,绿营兵都被陈越吞并,从此平南军势力在大明一支独大,想对付陈越就非常困难。

    所以,必须救下李国英来,再由李国英领下击败八旗兵的功劳,如此才能建立制衡陈越的军队!

    “是得救李国英,这样,我立刻去见陛下,你把整个经过写下来,我会派人送到各朝臣手中,陈越做出这样的事情,必须得承担后果!”

    韩赞周强忍着内心的怒火,吩咐道。

第547章 水水() 
    乾清宫,崇祯端坐龙案之后凝眉批阅奏疏,大太监吕广义静立一旁为其研磨。整个殿内鸦雀无声,唯有香炉上青烟淼淼。

    韩赞周悄然进入了殿中,吕广义见到了愣了一下,现在不该韩赞周当值,怎么又回来了。

    崇祯瞥了韩赞周一眼,继续看奏疏。韩赞周毕恭毕敬的侍立一侧。

    又批阅了了几本奏疏之后,崇祯方把朱笔放在笔架上,转过头来看着韩赞周,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有事情发生。

    “陛下,方名夏回来了,芜湖有大事发生。”韩赞周走上前来,禀告道。

    “到底什么事?快说!”崇祯脸色一愣,眉头皱了起来。从韩赞周的表情来看,事情应该不小,要不然方名夏也不会从芜湖赶回南京。崇祯的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还是让方名夏说吧,他就等在外面。”韩赞周道,见崇祯点头,便一摆手命人去传方名夏。

    事情的经过方名夏最为清楚,还是由他向崇祯禀告的好,韩赞周便把他带到了乾清宫。

    “微臣方名夏见过陛下。”方名夏战战兢兢的走入大殿,远远的就跪着了地上。这还是他第一次觐见皇帝。

    “不用多礼,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崇祯一双锐利的眼睛盯在了方名夏的身上,也顾不得其他。

    “是,陛下。”方名夏磕了一个头,直起身来,问道:“陛下,芜湖之战,阿济格两万八旗兵悉数被歼灭之事韩公公已经给陛下说了吧?”

    崇祯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是微臣表功,此次大战,计划完全出自微臣之手,由原总兵李国英负责实施。就在不久前,在兵备道郑森的协助下,微臣冒险潜入了清军,以同乡之谊劝说绿营总兵李国英弃暗投明。

    李国英良心未泯,对我大明尚有忠义之心,以前降清也是为左梦庚逼迫,听了微臣的劝解之后幡然悔悟,愿意重归大明。

    劝降李国英之后,微臣和李国英商议,必须得给满鞑重创,协助我军获得大胜,遂想出一条计策来。

    。。。。。。”

    方名夏口才便捷,把设计歼灭阿济格八旗兵的事情详细说了,这些事情完全出自他的筹划,他的亲身经历,虽然崇祯已经从韩赞周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可还是情不自禁被方名夏的讲诉所吸引,为其跌宕起伏的过程而惊诧。

    “就这样,李国英亲自冒险带领船队运送阿济格一万五千八旗兵渡江,船队一百多艘船只于江心处先后漏水倾覆,一万五千八旗兵均沉没于江中喂了鱼鳖。在船沉时李国英跳入江中泅渡逃了一命,回到了大营。

    南岸大营,见到船队沉没,谭泰凶性大发,带着剩下的五千八旗向李国英军队发起了狂攻。副将李国雄派人向平南侯求救,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平南侯竟然按兵不动,坐视八旗兵施虐。最后,付出了上万条士兵性命为代价,李国英才全歼了这伙八旗兵,砍了谭泰的脑袋。

    谁知道李国英高高兴兴带着缴获的谭泰脑袋去平南军大营面见平南侯时,平南侯却悍然下令把李国英抓住下了大牢。

    陛下啊,此次大战之所以能够获胜,全凭李国英英勇善战不畏牺牲,两万八旗兵都是亡于他手。虽然他曾经有过投降满清无奈之举,可有此一战,再大的过错也都足以抵消。

    眼下平南侯正在清剿李营降兵,那可都是杀过满鞑的功臣,李国英也被抓入了大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微臣恳请陛下下旨,能够劝阻平南侯,念在李国英立有功劳的份上,饶其一命!”

    方名夏眼含热泪的述说着,说完之后伏身在地长跪不起。

    韩赞周静立一旁仔细听着,不由得在心里暗赞方名夏聪明。

    陈越功高权重,在崇祯心中地位无可替代,若是贸然攻讦的话必然会引起崇祯的反感。而方名夏整个话语中重点描述了自己和李国英的功劳以及打八旗兵的艰难,最后也只是说不知为何陈越下令把李国英抓了起来,通盘并未说陈越一句坏话,也没有说陈越抓捕李国英的原因。

    可是,有的时候不需要直接攻击,在方名夏的描述中,李国英是歼灭满鞑八旗兵的功臣,两万八旗兵全部被李国英歼灭,而陈越坐拥十多万大军却在这场战斗中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而现在,全歼八旗兵的功臣却被没有起多少作用的人抓了起来,抓捕的目的可想而知。

    果然,听了方名夏的话语之后,崇祯脸色极为难看,“你说陈越把李国英抓了起来,可是真的?”

    “回陛下,千真万确,微臣正是从平南侯大营而来,回南京前亲自去牢房见过李国英。”方名夏肯定道。

    好个陈越,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崇祯心中对陈越生出了一股怨气,你立的功劳已经够大的了,何至于再陷害李国英抢夺人家的功劳?第一个念头,崇祯认为陈越是出于嫉妒出于抢攻这才抓的李国英。

    若是方名夏所说都是真的,两万八旗都是亡在李国英之手,那李国英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大明,能打胜仗的将领越来越少。

    北方沦陷,九边精锐悉数败亡,大明的名将折损殆尽,能打仗的左良玉身亡其子左梦庚携军投降了满清,黄得功也阵亡,其他如卜从善、方国安、王之仁、黄蜚等都不入流,大明总不能只由陈越一个人撑着吧。

    在崇祯心里,既希望陈越能接连打胜仗,又害怕陈越接连打胜。因为随着陈越的一次次胜利,陈越掌控的军队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威望越来越高,这是崇祯所不愿看到的。权力需要制衡,军队也需要制衡,身为大明的皇帝,哪怕心里再不愿意,崇祯也必须想法对陈越进行制衡。这也是他前些时日让陈越交出四海商行、盐行的原因,并不是他这个皇帝有多贪财。

    所以,若是能够再涌出一个能战的大将来,这是崇祯所愿意看到的。

    “胡闹,李国英即便有罪,也得朝廷来审来定。朕这就下旨,命令陈越释放李国英!”

第548章 捷报到南京() 
    崇祯并不糊涂,虽然方名夏和韩赞周没有提及,可是结合着前些时日芜湖的战报陈江河的重伤,崇祯知道陈越抓捕李国英并非抢夺功劳这么简单,多半是为了给陈江河报仇。

    可是从皇帝和朝廷的角度来看,这种私自报仇不能提倡。毕竟李国英也是立下大功的人,若没有李国英,想灭了阿济格这两万八旗兵非常困难。人家立下大功不赏不说反而抓捕杀掉,这让其他投降的绿营将领怎么看?

    再就是出于制衡的原因,陈越若是真的杀了李国英吞并了绿营降兵,从此平南军将一家独大,没有其他军队可以制衡,这是崇祯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听了方名夏诉说之后,崇祯果断的写下了手召,命令韩赞周火速派人前往芜湖,阻止陈越杀人,并把李国英带到南京。

    李国英该不该杀,当有朝廷决定。

    从乾清宫出来之后,韩赞周火速派心腹东厂档头拿着崇祯手召前往芜湖。方名夏苦求韩赞周,要亲自前往芜湖传旨,韩赞周只得同意。

    “厂公,咱们不能这样算了,应该联合朝廷众臣,上奏弹劾陈越。”

    临走之前,方明夏向韩赞周提议道。

    韩赞周摇摇头:“你且去做事吧,朝廷这边不须你管。”

    一直在崇祯身边的韩赞周深知崇祯的心思,虽有猜忌,总体而言崇祯对陈越还是十分信任的。而现在在陈越的指挥下,满清两路南侵大军俱灭,正是威望名声达到顶点的时候,这个时候,朝臣再和陈越有过节,再不喜欢陈越,也绝对不敢悍然上奏弹劾。

    那些御史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