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兜谋ゴ蛴质峭迪挥写虿挥牡览怼!�
高杰安慰道,说着为妻子夹了一块肉放在碗里。
“唉,我就是觉得有些不妥,毕竟崇祯是皇帝,咱们悍然攻打皇帝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啊!”
刑氏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食,娟秀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没什么大不了的,杀了崇祯,咱们就是弘光朝的功臣,留着崇祯,咱们以后还会像以前一样过着流浪颠沛朝不保夕的生活,我不想让你和孩子再受苦了。”
高杰轻轻的把妻子揽在怀里,抚着她的秀发轻轻道。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再苦我都不怕!”刑氏抬着头,迷恋的看着高杰英俊的面容,喃喃的说道。
“可是我不想。凭什么他一个马夫却当了皇帝,我却只能像一个丧家犬一般到处流浪!我不服!”
高杰的话语让刑氏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再也无法劝动身边的男人。
“好吧,只要你想,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哪怕是下油锅,我都陪你!”依靠在男人坚硬的胸膛上,刑氏目光迷离的喃喃说着。
第294章 序幕()
翌日,高杰和刘良佐两支队伍先后开拔,向着东方而去,有骑兵不断来往于队伍之间,相互交换者消息。
高杰和刘良佐虽然同属统一阵容,相互之间却心存顾虑,谁都不肯和对方合在一起行军。
一路之上,不时有哨探飞马往来,报告观察到得船队的消息,当大军行到距离运河只有二十余里时,天近黄昏,高杰命令军队停了下来,于此同时,刘良佐的军队也在数里外停下了脚步。
不能再往前了,再往前就会引起船队的注意。
取出一副简陋的地图,高杰仔细的观察着,手指在运河旁边的湖泊移动着,这片湖泊名叫邵伯湖,方圆百十里,和洪泽湖一样是由黄河水汇集而成,只在湖口和运河相连。
按照船队的速度,应该会越过邵伯湖,在前方十多里处宿营。这么大的船队,船只首位相连,夜间在相对狭窄的河道里行船会有碰撞倾覆之险,所以夜间船只会下锚停泊的。
既然判断出船队夜间停泊的地点,接下来就好办了,趁着黎明时分发动进攻,以沉船堵塞住船队前后的河道,把整个船队困死在运河里,然后用火箭,派火船发起火攻,然后封锁住两岸等着船上的皇帝及一众官兵上岸就是!
在心中拿定主意之后,高杰骑马向着刘良佐军中而去,既然是两军联合行动,必须得和刘良佐沟通清楚。
“来了。”看着阔步而来的高杰,刘良佐点点头,把手中的酒壶抛了过去。
刘军士兵三五成群的或坐或躺在路边地面上,一些伙夫正在手忙脚乱的生火烧饭,此处距离运河足有二十里远,倒是不虞被河中的船队发现。
“刘总兵,我是来和你商量攻打船队的事情。”高杰一把抄住了酒壶,并没有去喝,而是正色道。
“好,你是指挥,你尽管说怎么打就是。”刘良佐命令手下去的远一些,邀请高杰坐下来细谈。
“主意是不错,不过我还得补充一点,要想攻击运河中的船队,起码咱们自己也必须有船只,所以,这一夜咱们两军可都不轻松。”刘良佐咧嘴道,和属下多是北方军队的高杰不同,刘良佐手下大半都是两淮一带的士兵,对河流的熟悉,水性要比高杰熟悉的多。
这边的运河要远比北运河要宽,像烧掉对方的船队不是那么容易。
“还请刘总兵指教。”事关重大,高杰态度很是谦逊,让刘良佐非常满意。
“你看到没有,这北面不远处就是邵伯湖,在这邵伯湖边可是有着十多个渔村,每个村里都有几十条上百条渔船,咱们趁夜袭了渔村,把所有渔民和渔船都征集起来,然后顺着湖面悄悄往南,等到黎明时,以渔船载着士兵突然向船队发起进攻,就按照你说的先以沉船堵塞河道,再展开火攻,然后趁着船队大乱攻上船去,必然能占了所有船只杀掉崇祯。”
“嗯,不过咱们这次可不能杀人,最好进了渔村一人不杀,可以以渔民们的家眷为要挟,逼迫他们驾船帮着进攻,毕竟我手下的兄弟大都不怎么熟悉水性。”高杰道。
“我知道轻重。”刘良佐点点头,“不过这次船队里护送崇祯的是平南伯陈越,听刘泽清那厮说,这陈越可是挺厉害,咱们也别两岸夹击了,还是集中兵力由一面进攻,运河另一侧派出少量军队袭击渡河的敌军就是。”
“好,就按你说的办!”高杰点点头。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商定了行动的细节,高杰便告辞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
所谓南船北马,此处已经属于南方,河流湖泊密布,特别是在这运河西面,黄河夺淮入海,更是造成了众多的湖泊沼泽,此处的百姓几乎家家都船只,以种地打渔为生。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邵伯湖西岸众多的村子渐渐变得安静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大明农民们的习惯。
然而就趁着最后一抹余晖,一队队官兵冲入了各个渔村。来的士兵实在太多,村民们根本无从反抗,只能悲哀的等待着凄惨的命运发生。
然而这次的官军没有像传说中那么残***淫杀人的事情没有发生,只不过所有的妇孺老弱被看押了起来,所有的男丁被聚集在一起。
为首的将军向他们说了,只要他们肯用自己船只帮着运送官军,官军并不会杀人,事后还会给他们赏银。
对于赏银,村民们不敢奢望,只希望官老爷能够言而有信,只希望自己的妻儿老小免于屠戮,所以,对官兵的吩咐他们不敢不从。
夜色中,一条条渔船载着官兵在这邵伯湖中划动着,向着南方的敌军船队而去,虽然是夜间划船,可对于生活在这片湖荡的渔夫们来说,只需要船头的一点渔火,他们就不会担心走错路。
浩荡的邵伯湖里,数以百计的渔火在湖面上荡漾,在湖水的映照下好似那天上的繁星。
半夜时分,船队即将抵达运河,所有的渔船都停靠在湖岸边,船上的渔民们震惊的看到,在湖岸上乌泱泱的停着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所有灯火全部灭了,所有人原地休息!”命令从岸上传来,船上的灯火都逐渐熄灭。此处距离运河里的船队不足十里,再往前就会被对方发现。
。。。。。。
运河里无数的灯光闪烁着,那是每艘船头挂着的防风灯火。已经是半夜时分,船队里绝大部分官兵已经进入了睡眠。
在船队的中央,靠近最大的二层官船旁边,一艘较大的漕船上,船舱里却依然点着蜡烛。
黑暗里,一艘小船无声无息的靠近了漕船,一个身影翻身上了漕船。
“怎么样?”灯光下,陈越一身戎装,目光炯炯的看着来人。
“如侯爷所料,刘良佐高杰两支军队合在一起,就藏在北方十里处的邵伯湖里,杨总兵也带着弟兄们迂回到位,就等着对方的进攻开始。”刘能仰慕的看着陈越,声音里透着激荡。
“嗯,走吧!”陈越吹熄了蜡烛,钻出了船舱,跳到了小船之上。船桨划动,小船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第295章 敌袭()
一轮弯月如同娥眉一般高高的挂在天空,慢慢的向西转去,渐渐消失在夜空之中。漆黑的天空里繁星闪烁,整个运河河道乌黑一片,就连挂在船头的大多数风灯都已经熄灭。
黎明时分,万籁俱寂,就连叫嚣了一夜的蛙声都渐渐停息了下来,繁星躲进了云层,大地更加的黑暗。
一个士兵迷迷糊糊的走到船尾,解开裤带冲着河道酣畅淋漓的放水,尿过之后正要系上腰带继续睡觉时,就看到运河的北方,数里之外无数火点闪烁,正在向着船队快速接近。
这是什么情况?大半夜的怎么会有一支船队过来,这个士兵揉了揉眼,闹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铮铮铮”清脆的锣声突然响起,打破了船队的宁静。
“敌袭!敌袭!”那是事先安排好值夜的士兵在高声呼唤。
整支船队顿时从睡眠中惊醒,士兵们匆匆起来,抓起了身边的武器。昨夜睡觉之前,陈越已经传下了将令,全军将士衣甲不解枕戈而眠。
若是在陆地,遇到敌军突然袭营再强的军队都会惊慌失措,更别说船队五千士兵,其中只有一千五百多是平南军水军,其他的都是淮安团练兵。
不过这是运河船上,每艘船上数十名士兵,士兵可以活动的区间只有本船,不会出现乱走乱跑的现象。所以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慌之后,在船上军官的呵斥下,大部分士兵都镇定了下来。
整理身上的甲衣,把弓弩放在顺手的位置,紧张的向运河的北方张望的,等待着将领的命令。
负责指挥的漕船的桅杆上一串红色的灯笼渐渐升起。
“侯爷有令,所有船只戒备,防备敌军火攻!”
看到红色的灯笼,每艘船上的指挥军官都大声叫道,命令着手下的士兵。于是,甲板上一袋袋的泥沙被解开了袋口,一只只木盾被竖了起来,船上的士兵紧张的忙碌着,等待着敌军的突袭。
在负责指挥的漕船上,负责指挥的平南侯陈越已经不知去向,此刻负责指挥作战的则是金声桓,不过是以陈越的名义指挥。
虽然金声桓只不过是员副将,也并非原来的西山军嫡系,不过考虑到另一个时空他诺大的名声,以及投降满清后对南明军的战绩。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金声桓带领军队就打下来几乎整个江西,所以对这厮的指挥才能陈越还是比较放心的。
站在船头,冷眼观察着北方快速靠近的敌船,一连串的命令从金声桓口里传出,再由手下亲兵把命令以挂在桅杆上灯笼的形势发出。
所有船只上的指挥军官都在观看着指挥船上的灯笼号令,并随着号令做进一步的动作。
船锚被从水中拉了上来,船只就有了机动的能力。四五十艘小船从船队里使出,每支小船上都有十来个精通水性的团练兵,在船队的外围形成了一条防线。
“怎么了?”被突入起来的锣声和呐喊声惊醒,崇祯霍然从床上做起,冲着外面吼道。
“回陛下,有敌人船队来袭!”船舱外,吴孟明的声音充满了颤抖。
崇祯顿时大惊失色,这可是在大明的境内,竟然有军队夜里前来袭击自己。
崇祯慌忙穿起了衣服,来到了外舱,吴孟明路振飞和陈江河已经候在这里。
“是闯贼吗?”崇祯声音里满是颤抖,即希望是闯贼又希望不是。
若是闯贼的话,说明闯军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大军已经开到了南方。可是自己却还没有到达南京掌控局势,又如何能够对付闯贼的进攻?
可若不是闯贼,攻击自己的必然是福王手下的军队,则说明南京已经被福王掌控,如此内战将起,自己想安然登基已不可能。
“陛下莫惊,应该不是闯贼。”路振飞安慰道,淮安的团练兵大部分还在淮安,闯贼不可能悄无声息的越过淮安来到这里。
不是闯贼就是支持福王的军队了,崇祯的脸色更加的灰暗。
“陈越呢?怎么没有看到他?”此刻能指望的只有陈越了,希望他能够再创奇迹,救朕于水火之中。
“平南侯正在指挥作战呢。”路振飞指着不远处漕船桅杆上的几串灯笼低声道。
崇祯定下心来,扒着船舷栏杆往四下看去,一盏盏灯笼在各条船只上点燃,灯火下,士兵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所有船只并没有出现慌乱。
“陛下还是回舱休息吧。”吴孟明低声劝道,此刻,敌船已经越来越近,渐渐逼近了己方战船,一场战斗即将展开,崇祯再呆在甲板上十分危险。
“就拜托各位爱卿了!”崇祯恢复了镇定,转身回了船舱。
然而,就在所有官兵紧张的看着北方,等待着敌船来袭之时,突然,无数火点从运河西岸升上了天空,向着船队快速罩来。
“举盾!”看着半空快速落下的火点,船上的指挥军官厉声吼叫着,话音未落,“扑哧扑哧”的声音响起,数以千计的火点落在了船队中。
不知什么时候,敌军步兵已经运动到了运河西岸,用火箭向船队展开了攻击。
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被火箭射中。有火箭落在船上,射中了船舱顶部的苇席,火苗迅速的燃起。
“灭火!”负责指挥的军官再次喊道,于是便有士兵铲起袋里的沙土,覆盖在了火苗上,或者提起水桶,胶管在燃烧的棚顶。
“飕飕”一轮又一轮的火箭落下,虽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