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接过信纸,仔细的看了几遍,确认是路振飞的笔迹无疑,他和路振飞一个是凤阳总督,一个是淮扬巡抚兼漕运总督,是江北地位最高的两个人,虽然不常见面却时常有书信公文往来,认识路振飞的笔迹,再加上盖着淮扬巡抚大印表示信使身份的文牒,已经确认了信是真的。
信是真的,那信中所说的消息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崇祯皇帝真的还活着,马上就要到南方了!
“呵呵呵。。。。。。”马士英顿时苦笑了起来,他费尽心力的参与拥立,不惜背信弃义的伙同高杰等将领拥立福王,为的是得到拥立之功,为的是自己将来的权势地位,眼看着事情就要成功,可是随着这封信,先前的一切都成了白忙!
只要崇祯还活着,他就是大明的皇帝,什么福王桂王潞王,统统都得靠边站!
“这信肯定是假的,路振飞在说谎!”刘泽清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声叫道,“距离北京沦陷已经一个多月了,崇祯要逃出来早应该回来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肯定是路振飞不想福王殿下登基,才编造出这个谎言。”
在场人中,最不愿看到崇祯活着的恐怕就是刘泽清了,当初闯贼从山西攻打北京时,他早早的接到了勤王的圣旨,那时他就在山东临清,距离北京也就六七百里,可是他却没有带兵去北京勤王,当刘芳亮带着大军沿着从河南杀来时,他根本不敢接战,带兵一路南逃。
若是崇祯安然回到南方,在南京继续当皇帝,别人不说,他刘泽清恐怕肯定会受到清算。
“应该是假的,别说那么多了,赶紧带着福王去南京登基吧。”刘良佐也在一边说道。
福王登基,在场的人都有拥立之功,封伯封侯可谓一方诸侯。若还是崇祯当皇帝,自己等人也不过就是和以前一样,还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这帐谁都算得清!
“两位刘兄说得对,还是请福王殿下赶紧登基为好。”高杰是流贼出身,本身就对崇祯对大明没有多少感情,他在乎的只是自己以后的利益。
“这,这不是造反吗?”一直默不作声的黄得功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叫道。
“什么造反,造谁的反?北京沦落皇上殉国,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早日请福王殿下登基有何不对?”高杰转过身来,凶恶的看着黄得功。他身边的李成栋收按住了腰间的刀柄上,但等着高杰的一声令下。
刘泽清和刘良佐默不作声的向门口移动着,封住了黄得功的退路。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黄得功又惊又怒,厉声呵道。
“黄总兵,眼下我们已经没了退路,你现在有了靖南伯的爵位,又有自己的驻地地盘,兄弟几个却是丧家之犬,以后的荣华富贵就在这一伙儿,你要是答应和兄弟们一起也就罢了,若是不然,只能对不起了!”高杰阴恻恻的说道,“当啷”一声从腰间拔出刀来。
随着高杰的话语,李成栋和刘泽清刘良佐也拔出了身上的武器,把黄得功围在了中间。
“住手!”眼看着就要发生一场火并,一直发呆的马士英回过神来,怒斥道,“看你们成什么样子,还不把刀剑给我收起来!”
短短的时间,马士英已经想清楚了,高杰几个人没了退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若是崇祯继续当皇帝,就凭他联合地方军队越过南京拥立福王继统这事,以后在大明再无前途可言!
罢官贬职,牢狱之灾,一切都有可能。相反若是拼上一次,成功拥立福王登基,那么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黄将军,且不说崇祯活着的消息是真是假,可即便是真的,你我也没了退路,以军队干涉帝位更迭乃是大忌,崇祯绝对不会容忍。而且崇祯在位十多年,搞的天下大乱乃至京师沦陷大明几乎灭亡,这样的人如何能继续做天子?相反福王殿下仁厚,他做皇帝大明必能中兴。”
马士英走到黄得功跟前,苦口婆心的劝着。
黄得功看着手持武器围着的众人,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长叹了口气,“一切单凭中丞大人做主!”
第275章 希望在,梦就在()
虽然内心的不情愿,可看着手持刀枪虎视眈眈的高杰等人,黄得功也不得不选择屈服。
虽然在他心中崇祯还活着就不应该再立福王,可马士英有话也没说错,崇祯当皇帝这十多年,大明是真的一日不如一日,也许,也许换个皇帝说不定会有所改变。
可是,福王他会是一个好皇帝吗?
见黄得功最终屈服,高杰等人也放下了手中的刀剑,眼下杀黄得功容易,可外面还有黄得功的军队,若是己方起了火并,史可法肯定会看出端倪,还是大事要紧。
“你先出去,守在门口,不许任何人靠近。”高杰把刀插入鞘中,低声对李成栋道。
李成栋看了黄得功一眼,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马士英赞许的看了高杰一眼,转身回到了座位坐下。
事情到了现在,马士英已经想清楚了,事情到了现在,他已经无路可退。黄得功还可以退却,因为他是武将,本身又有靖南伯的爵位,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即使崇祯重新做皇帝也不会怎么样他。
高杰和二刘纯粹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搏一把,想做从龙的功臣,马士英自己其实已经做到了总督,主张江北一应军民事物,可以说官职已经到了顶峰,除了入阁秉政以外已经到了极限。
按说马士英是不用再冒险的,可现在他不冒险已经不行,一是他这次把史可法坑的不清,等崇祯到了南京,以史可法的地位肯定会被任命为首辅,那时史可法肯定会秋后算账,到时再翻出此事,以崇祯的多疑,自己再也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再就是,高杰等人已经杀了使者夺了书信,已经把自己架了起来,想下船也不可得,唯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想清楚之后,马士英立刻恢复了冷静,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高总兵,你命令手下继续巡逻,防止有其他信使漏过去,派人严密监视史可法,在出发之前不许他见陌生人,也不许陌生人接近他的驻地。”马士英对高杰道。
“路振飞派信使不会只派一个,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人,可能会有信使同时从水路到南京,刘泽清,你命令属下水军,在长江上盘查,严查一切东面来船!”马士英继续命令道。
“信使是按照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前来传信,不过消息现在肯定已经在淮安传开,咱们再怎么也无法严格封锁,过不了几日就会传到这里,传到南京。所以咱们要打一个时间差。我一会儿就去面见福王,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然后同知史可法,明天一早就立刻过江去南京。
只要福王到达南京,第一步就会当上监国,那时威逼也好利诱也罢,总能得到南京勋贵大臣们的投靠,即使崇祯活着的消息真的传来,也肯定会有好多人希望福王当皇帝。咱们手掌兵权,再想法得到南京军方的同意,特别是赵之龙刘孔昭等实力勋贵,那时即使史可法等人反对,也掀不起多少大浪,大不了咱们用军队直接推福王登上宝座。”
马士英侃侃而谈,把自己心中的构思应对之策一一说出,听得高杰等人神情振奋深感佩服。
高杰这些人打仗也许有一套,可若论阴谋诡计,和久历官场的马士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可崇祯他活着,已经得到了路振飞的支持,若是咱们在拥戴福王登基,岂不是有两个皇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咱们大明可经不起大乱了!”
黄得功尽着最后的努力,试图说服马士英能多想一想。
“没事的,福王登基,封崇祯个太上皇就好,只要福王登上皇位,得到南京群臣的支持,路振飞也会掩旗罢鼓,我了解路振飞,他是一个以大事为重的人,到时为了避免内乱避免自相残杀,他也不会再支持崇祯。”
像黄得功这样头脑相对简单的武将,还是很好忽悠的,马士英一番话说出,尽管心中将信将疑,黄得功还是闭上了嘴巴。
“靖南伯,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大明好。事实证明,崇祯已经不适合当皇帝了,若是他继续在位,等待大明的只有灭亡一途。你既然选择了和大伙儿一起支持福王,可不能再三心二意,否则对你对大明都没有好处!”马士英严肃的看着黄得功,敲打道。
沉默了片刻,黄得功重重的点头,“请中丞大人放心,我会全力支持福王的!”
“好,你们各去准备吧,我现在去见福王,这件事情必须立刻禀告他。”马士英挥了挥手。这件事的主角是福王,肯定要得到福王的同意,不然的话哪怕自己等人再上蹿下跳,也都是无用功。
“末将告退!”高杰等人躬身行礼,同声说道。
马士英点了点头,向着福王居住的宅院行去。
自从洛阳沦陷之后,福王就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颠簸,身边跟着的没有几个人,马士英进去的时候,只见到了太监卢九德陪伴着福王朱由菘。因为当年侍候过老福王的原因,朱由菘对卢九德极为信任。
“中丞大人来了,出了什么事了?”卢九德笑眯眯的和马士英打着招呼,却看到马士英一脸的严肃。
“出大事了,崇祯,崇祯他还活着。”顾不得向朱由菘行礼,马士英直接道,句话吓得卢九德和朱由菘大惊失色。
“这,这,马卿家,你不是孤开玩笑的吧。”朱由菘肥胖的脸蛋抖动着,勉强对马士英笑道。
“都什么时候了,臣哪敢和王爷开玩笑。”马士英一脸的严肃,让朱由菘彻底放弃了幻想。
“完了,完了。”朱由菘重重的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满以为会捞个皇帝做做,做到自己父亲都没有做的事情,谁知道美梦还没有几日,就不得不醒来。
“我只想问王爷,您还想不想当皇帝?”马士英冲着朱由菘问道。
“皇帝谁都想做,可崇祯回来了,还怎么做啊?”朱由菘呆呆的说道。
“只要福王您想,我就有办法把你推上皇位!”马士英的话让朱由菘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里又充满了希望。
第276章 杀机()
史可法最近很郁闷,自从被马士英摆了一道之后,他的心情就很差。现在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次继统之争中犯下了大错。
身为兵部尚书群臣之首的他,一开始就应该拿定主意,不管是立嫡也好,立贤也罢。只要一开始他拿出坚定的态度,不是到处征求别人的意见,也许继统的事情早就定了下来。而不至于想现在这样弄得不可收拾。
其实史可法并不是太在乎拥立之功,他只想着该如何使大明变好,能渡过目前这个动乱的局势。而皇帝关系着一切,选那位藩王继统就不能不慎重,所以史可法才犹豫着,才会举棋不定。
可现在看来,自己的慎重却被别人利用,带来了沉重的后果。自己能不能在新的朝廷中当上首辅主掌大权史可法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这次继统之争,让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等将领参与了进来。军队参与了夺嫡之事,必然带来将领的跋扈和朝廷威严的丧失,很可能造成尾大不掉的后果!
不过既然形势已经这样,也无法可想,只能来迎接福王继统。
可是让史可法意外的是,本来说好的是三日后陪同福王一起过江,马士英却找了过来,要求明日一早立刻出发前往南京。
“瑶草兄,不是说好的是三日后吗,四月二十九是黄道吉日,适合福王启程,为何如此仓促?”史可法不解的问道。
“哈哈,是,是说好的三日后。可是道临兄,兄弟我反复思考了之后,觉得还是尽快过江为好。眼下闯贼攻下了北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举兵南侵,留给咱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就不要介意什么吉日不吉日了,福王殿下早一日登上皇位,大明早一日稳定下来,咱们就能早一日商议对付闯贼的事情。时不我待啊,道临兄!”
马士英一番话说的义正言辞,通盘都在为大明着想,史可法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却也弄不明白不对的地方在哪里,只能表示赞同。在史可法心里,既然福王继统已经成了定局,早些即位更好。可是马士英表现的也太急迫了些,从古至今,哪个帝王继统,不得三请三辞啊,这样急切,可有失体统。
见史可法答应明日启程过江,马士英顿时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史可法同意。
“道临兄,有一事还得和你商量。福王的意思,把刘泽清部改编为御林左卫,刘泽清任指挥使,随同福王一起渡江,这事还得道临兄您同意。”马士英笑道。
“南京本来就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