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好女婿 >

第130部分

明末好女婿-第130部分

小说: 明末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天津卫城墙上有着数十门火炮,只要调集来一门,就能轰塌面前的巡抚司大门,自己属下的三千士兵就能杀将进去,把里面的几百西山军残兵杀个一干二净。想想巡抚司库房里堆积的大量银两,曹友义的一颗心火热了起来。

    手下的一个百户带人去了城墙调炮,曹友义命令暂且停止进攻,只是把巡抚司紧紧围了起来。

    “杨将军,外面如何了?”巡检司大堂,王寅焦急的向进来的杨正平问道。

    “横山公勿忧,一时半会儿叛军攻不进来。”杨正平温言道。

    “大意了,太大意了。没想到原毓宗竟然和闯贼使者勾结,造咱们的反!都是我的责任啊。”王寅懊恼的说道。陈越走前,把天津卫的事物都交由自己负责,现在弄成了这个局面,让王寅自觉无言面对陈越,内心无比的自责。

    “横山公莫要自责,守卫天津卫本来就是末将负责,让叛军攻入城中,责任应该由末将来负,不关您的事。”杨正平摇头道。

    “城中军队不足千人,叛军数量是咱们数倍,又是突然袭击攻占了西门,责任不该由将军来负,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谁担责的时候,杨将军,我且问你,咱们能守多长时间?”王寅问道。

    “咱们尚且有五百多士兵,若是单纯守的话,凭借火铳兵和弓弩手,守两天没有问题。”杨正平答道。通过刚刚和叛兵的厮杀,杨正平很清楚叛军的战斗力,和其他明军战斗力没有两样,只不过占了突然偷袭的先机,这才攻入了城中,加之人数是西山军数倍,这才把自己压制在衙门中。

    “两天的时间,足够海防营从大沽过来了。”王寅松了一口气道,这巡抚司衙门里堆着西山军大部分家当,原有的银子加上前一段时间从天津城外巨商那里收刮的银子,足足有五十多万两,再加上城中数千石军粮,实在是丢不得。

    杨正平一开始就提议保着他突出重围,凭借这五百余士兵,足以杀出天津。可王寅想后却拒绝了,就是因为城中存下来的这么多钱粮,这是西山军以后迅速发展的凭借,一旦丢失,再想积攒可就难了。

    “敌人调过来几门火炮,正向府门过来。”正在二人交谈之际,一个在房顶上观察敌情的哨兵大声喊道。

    火炮!杨正平神色一下子严肃了起来,府墙虽然高大却不是城墙,若是任凭叛军用火炮轰击,短时间内就会被轰塌,那时只能陷入和叛兵短兵相接的苦战了。自己手下只有五百多人,可经不起血战的消耗。

    杨正平寻思了一下,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横山公,我想请您从银库中调出一些银钱,银锭铜钱都可。”杨正平对王寅道。

    “要银子干嘛?”王寅讶然问道。

    。。。。。。

    巡抚司对面的大街上,有五门火炮被陆续运来,有两门是一千斤的元戎炮,另外三门则是弗朗机火炮。天津卫是大明三大卫所之一,城头的火炮足有数十门,其中更有三千多斤的红夷大炮十门,不过太重从城头运下来不易,仓促间也只能靠近从西城运下来这五门。不过对于巡检司衙门单薄的府墙,这五门火炮也足够了。

    在炮兵军官的指挥下,五门火炮一字排开,炮口直指巡检司府墙,炮手们在紧张的进行火药弹丸的装填。

    “快看!”一个叛军士兵突然指着巡抚司大门叫道,其他人问声望去,就见到无数小点从墙内扔出,滚落在大街上。

    银灿灿,黄彤彤,所有叛军士兵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就见到从府中扔出的竟然是数以百计的银锭和无数的铜钱。

    银钱还在陆续的被抛掷出来,在空中形成了银铜之雨,哗啦啦的落在大街上,似梦似幻,卫所叛兵们呆呆的看着,就连炮手们都忘记了装填。

    无数的财富从天而降,这恐怕只有梦中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吧!一个叛兵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捡起一枚滚落到身边地上的铜钱,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硬硬的触感显示了真实。还未等他掐一下自己的大腿用以判断自己到底是否在做梦,“嗷”的一声,无数人从他身边涌出,如同扑灯的飞蛾,向着大街上的银锭铜钱扑去。一个个丢掉手中碍事的刀枪武器,向着那面前的财富扑去。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叛军的队形一下子全乱了。

    “都给老子回来,不许捡!”指挥使曹友义冲着手下的士兵徒劳的吼叫着,却根本没人理睬于他,就连他身边的几个亲兵也加入了捡拾铜钱的阵列。

第258章 重夺卫城() 
“混蛋,快回来,不许捡!”曹友义拔出宝剑,声嘶力竭的喊叫着,却哪里有人肯听从他的话语。

    卫所兵乃是天下最贫困的人,他们只有训练出征时才有一些钱粮军饷,大部分时日从卫所里拿不到一点银子。他们所分的土地就是他们军饷衣食的来源,不需朝廷花费一钱一粮就可供养百万可用之兵,这是太祖皇帝设立卫所的初衷。

    然而几百年过去了,普通卫所军户应分的田地早已被军官们霸占瓜分完毕,他们只有靠给军官当佃户为生,日子过的比普通农户还不如,是这天下最贫困的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被剥夺了干其他行当的权力,被束缚在卫所的土地之上,祖祖辈辈成为了军官们的奴隶。

    对这些军户来说,一年到头能吃饱肚子的日子屈指可数,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成锭的银子,现在无数黄灿灿的铜钱在眼前的街道上滚动着,无数的银锭就在自己眼前,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巨大财富触手可及,这让他们如何还能忍住。

    抢吧,只要能够捡拾到一锭银子,足够一家人舒舒服服过上一年,抢啊,有了银子,自己就能向赵家姑娘求亲,就能讨到老婆。

    “狗日的,这是我先看到的!”一个叛兵一拳砸在同伙的脸上,把他打到在地,伸手就去夺银锭,这枚银锭足有十两,在地里劳作两年也挣不到这么多,然而同伙虽然被打的满脸是血,却死死的抱住银锭不放手。

    就在曹友义面前,他手下三千士兵一片大乱,争着抢着向地上的银钱扑去。

    就在叛兵们争抢银钱之际,巡抚司大门悄然打开,数以百计的西山军士兵涌出了府门,一个个手举明晃晃的刀枪。

    “砰砰砰!”连绵不绝的火铳声响起,百十个正在争抢银钱的叛兵倒在血泊中。火铳之后,则是一轮如飞蝗一般的弩箭,射向了叛兵丛中。

    大势已去!曹友义长叹一声,拨转马头,撞开手下的士兵,向着城门而去。在他的身后,无数的惨叫声接连响起。

    杨正平手持铁枪冲在了最前,枪锋闪烁,三个叛兵梗嗓中枪倒着血泊中,在他的身后,二百多长枪手挺着长枪冲向了混乱的叛兵队列。

    靠着人数的优势,卫所叛兵才能把西山军围在衙门中,然而争抢银钱使得他们失去了阵列,使得他们自相争夺,很多人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武器,在冲击而来的西山军面前,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只是一轮冲杀,就杀死了三四百名叛兵,剩下的人哭喊着掉头就逃。杨正平带着手下追赶在后面。

    这些卫所兵的战力比普通的百姓强不了多少,占优势时还可,一旦出现败绩则无不望风而逃,这也是大多数明朝军队共同的特点。而如今,主将曹友义已经望风而逃,这些普通的士兵更加不敢抵抗。三千余人哭喊着奔跑在大街上,被五百西山军士兵杀的狼狈奔逃。

    天津卫城只是一座二里见方的小城,巡抚司衙门位于城的正中,只有纵横两条主要街道,通往四个城门。杨正平当即下令,命令陈默李奕萧冰三个把总,各带百人追着叛兵的屁股向四门杀去,他要重新夺取城门,把天津卫控制在自己手中。

    狼奔猪突、一溃千里,说的就是叛军这种情形,虽然人数依然是西山军五倍以上,可却没有人敢停下来抵抗,听着身后同伙的惨叫,一个个只知道拼命奔逃,顺着大街,往城门逃去。

    此次叛乱,是因为大顺派来劝降的使者侯智不满杨正平拖延不肯带兵离开天津,兵备道原毓宗为了向新朝献媚,劝说了卫指挥使曹友义、娄光先一起叛乱,暗地里调集了天津附近的卫所兵五千余人,趁着早上城门初开之时,杀入了城中,攻占了四门。

    然后由曹友义带领三千兵负责攻打巡抚衙门,剩下的两千多人则在娄光先的带领下在城外抄掠。

    天津卫非常繁华,可繁华的地方并非卫城,而是卫城之外的城厢,因为卫城的军事功能,并不允许军队意外的平民商人居住,所以商人大贾们的宅邸就位于城外运河两旁。

    既然发生了叛乱,当然要趁势发大财,城内虽然有银库粮库,可城外却有数以百计的商人们的店铺,虽然原毓宗竭力控制想控制着军队,好在大顺使者面前好好表现,可是对这些穷疯了的军户们来说,如何肯放过这个正大光明的抢掠的机会?

    军户们三五成群,几十个一组,向着商人们的店铺宅院扑去,哭喊声、喝骂声响彻在运河两侧。

    城外最大的酒楼九河楼三层,大顺使者侯智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喧闹,脸上露出了讽刺的笑容。

    “大人,这些丘八都穷疯了,下官这就下去约束他们!”兵备道原毓宗满脸都是冷汗,对侯智道。

    “无妨,按照我大顺的追赃助饷之策,这些商人们也都属于查抄的行列。不过,查抄的财物要上交大顺国库,用以养兵。”侯智淡淡道,不过是一些商人罢了,在大顺军这些年的征战中,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无数次,自己趁机可发上一笔大财,也不枉出了这样一趟差。

    “是是是,我这就下去传令,命令他们把抢来的钱财上缴,汇总后交给大人。”原毓宗心领神会的说道。

    “好好干,等我回去在陛下面前美言,说不定这天津巡抚的职位就是你的了!”侯智拍了拍原毓宗的肩膀,鼓励的道。

    “多谢大人栽培!”原毓宗顿时激动了起来。

    原毓宗下了酒楼,立刻命人去喊指挥使娄光先,让他命令手下把查抄的财物大部分上缴。

    就在这时,突然就听到卫城方向一片大乱,骇然看去,就见到无数的卫所兵哭着喊着从城门逃了出来,一个个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怎么会这样?不是把剩下的几百西山军围在了巡抚衙门了吗?原毓宗震惊的看着逃奔而来的指挥使曹友义,满心的都是挫败。

第259章 回师天津() 
六百骑兵奔驰在官道之上,战马连续奔跑五十多里的距离,速度明显减慢了下来。

    “大人,前面就是天津卫了,让战马喘口气吧。”余枫高声喊道。连续奔跑这么远的距离,对这些战马来说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再跑下去很可能会有损伤,算下来今日已经走了一百二十里,已经接近了人和战马的极限。

    “距离天津卫还有多远?”陈越下令休息片刻,众骑兵都下了战马。

    “距离卫城只有十里了,再往前三里就是盐关!”袁可望说道。盐关就是朝廷稽查盐政的地方,天津卫城以北的北运河上。

    “刘能,你带人去探查一下盐关以及浮桥的动静,其他人休息一刻钟,给战马饮水。”陈越吩咐下去。

    “是,大人。”刘能答应一声,带着几个夜不收去了。因为天津卫城建立在海河和南运河交汇处东南角,从官道到达天津卫城要通过两道浮桥,一道浮桥架在北运河上,另一道架在海河上。若是有叛兵重兵把守浮桥,则必然会给到达卫城带来困难。

    陈越从马鞍上取下一只小袋子,倒出了一把黑豆,开始喂马,等战马吃过之后才举起水囊自己喝了几口。所有的骑兵也都同陈越一样侍候着自己的战马,喂食之后才进行休息。

    “大人,浮桥上没兵把守。”没过多久,刘能骑马跑了回来,向陈越报告了好消息,“而且天津卫城城厢一片大乱,好像是乱兵在进行抄掠!”

    “卫城怎么样?”袁可望焦急的问道,他出来已经半天时间,很担心叛兵攻破巡抚司衙门。

    “我只是看浮桥能够,就赶紧回来报信,没有接近卫城。”刘能摇头道。

    “说不定叛兵已经攻破了巡抚衙门,这才有时间进行抄掠。”袁可望沉痛的说道,满脸都是绝望。王寅和他亦师亦友,关系非同一般,他实在是不希望王寅出事。

    “杨正平手下不是还有五百弟兄吗?没那么容易被杀光!”陈越淡淡的说道,虽然心里同样焦急,可身为统帅的他要保持镇定,至少不能在手下们面前表现出慌张。

    “对,叛兵不过是一些破落军户,哪有什么战斗力,不会出事的。”余枫也在一边说道。

    “大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