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大宋 >

第4部分

异时空大宋-第4部分

小说: 异时空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读书,一天倒也是过得飞快。

    夏愚思晚上与祝蕤一起来的,说是给表弟送饭,其实程祁觉得她是来看稿子的。

    “这个驼背真可恶。”她愤愤的道:“快点,把他写死了!”

    程祁翻了翻白眼;“姐姐,你是想给我当编辑吗?”

    夏愚思忽然一笑:“老弟啊,你写的这个小说很有意思,是不是想要拿去发表啊?姐姐可是认识不少报社的老伙计们……”

    程祁施施然往墙上一靠:“哎呀,我已经找好下家了,不瞒你说,可是杭城的大报社,很快你老弟我就要成为著名作家了,哈哈哈哈哈……哎呀,我脑袋没进水……真的!别晃了,不会响的!”

    看着这姐弟俩打闹的有爱画面,祝蕤也只能摇头:“都是多大的人了,还一点儿大人样子都没有。”

第六章 姨夫一家人(一)() 
程祁想起来,他的这位小姨夫姓夏,名俪。祖上在大宋皇帝封建南海的时候出海博一个富贵功名。后来衣锦还乡,到了夏俪的祖父的时候已经成了乌程县有名的富豪。夏俪少年求学,还小有文名。但科运不顺,中年时捐了个没有差遣的散官,用程祁那个世界的话说叫做“弄个红顶子”。现在的夏大官人做的事水陆码头的往来生意,属于后世所说的物流行业,在苏州和杭州都有好几十个仓库的买卖。

    夏大官人虽然不姓西门,但他少年时生的一副好皮囊,是湖州府有名的浪荡文士——自古文人不风流,还叫文人吗?没少干拈花惹少,祸害良家妇女的事情。继承家业之后,收敛了若干年,但因为正室祝芼芼(就是祝蕤的四妹,程祁的四姨)只生了一个女儿,便以此为借口又开始不安分。他的那一对宝贝儿子便是一位外室所生,不过因为祝家也是人丁兴旺的大家大族,夏大官人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把外室带回家,只是在儿子们出生后把儿子带回来,另外在乌程县里给那个女人买一个宅子安置着。

    这些年,祝芼芼一心求神拜佛,常年不在自己家里呆着。夏大官人没了约束,于是乎家里貌美的婢女们也都是倒了霉。还好夏大官人已经有了一对儿子,并不想再多弄出来一些豪门恩怨,便把功课做得到位,至今并未给程祁再添什么表弟表妹。

    祝蕤与妹夫随便聊了两三句之后也找了个借口离开,只留下儿子聆听他姨夫大人的教诲。其实程祁心里默想了一下自己身体前任主人对这位姨夫的印象之后,感觉似乎很难在他这里学到什么有用的人生经验。

    “身体恢复的还不错吧?”

    “托姨夫的福,没什么碍事的。”

    “以后危险的事情还是少做,家里人吃不消。你妈担惊受怕的,瘦了,也掉了不少头发。你是家里的独子,要多为父母着想。”

    夏大官人说了一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大道理之后,忽然话头一转,程祁差点儿被这漂移过弯甩下了车:“你也到年纪了,该是说一门亲事的时候了。”

    “嗯?”程祁脑袋似乎撞到了墙,不太明白姨夫怎么思维跳跃这么快。

    夏大官人道:“你这孩子,真是读书读傻了。你爹也是的,一点儿都不着急抱孙子么?不过不要紧。姨夫给你说一门亲,保管你满意。”

    程祁一下子脸红了,结结巴巴地道:“这……这……我,还小。”

    “都十八了。”夏大官人很不满意:“还要等到二十八吗?你姐就是的,叫她早点嫁人不听,拖成了一个老姑娘,嫁的什么汉子……刀头上舔血的营生。”

    程祁吐了吐舌头,这老丈人对女婿不满意,可是不能把脾气撒到我这里呀。

    一转眼,夏大官人又是和颜悦色:“阿祁啊。姨夫给你说的这个姑娘,温柔体贴,家世清白。也读过书,配你正是郎才女貌——对了,他们家只有两个女儿,你娶了她,将来他们家的万贯家财也有你一半。这还不是美滋滋的。”

    程祁缩了缩身子:“姨夫,这事情还早了些……我觉得当下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读书和成家不耽误。”夏大官人一挥手:“那姑娘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和你一样大。你们定个亲,一起去开封读书,你做你的学问,她给你伺候你过日子,还能红袖添香夜读书,岂不美哉。”

    “那不如雇一个丫鬟。”程祁心里默默的道:“姨夫……这事情,我觉得还是太仓促了,我……”

    夏大官人看他百般推脱的样子,倒是有些遗憾:“人家家里倒是挺看重你的,听说你救人的事情后也夸过你。不过对方说了,一家女百家求。人家在嘉兴也是有头面的人家,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要是现在决定不下来,将来可别后悔。”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程祁现在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毫不犹豫地站起来道:“姨夫,说亲这事儿我还是觉得言之尚早,外甥这几年还是想用心读书,等立业之后再谈成家的事情。”

    见人把话说得这么透彻了,夏大官人也只能摇头“奈何”,虽然没有怪他不识抬举,却也还是遗憾之意溢于言表。

    程祁离了书房想要去寻自己母亲,找了个端茶的丫鬟问清了道路,正在那九曲十八弯的回廊里转来转去,险些就要迷路的时候,却撞上了夏家兄弟俩。他俩一见到表哥立即就亲热了起来:“表哥,你来得正好,我们刚好捣鼓出来一个有意思的玩意儿想找人看看呢。”

    不由分说的,兄弟俩驾着程祁就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程祁左右看看,只见这里似乎是庄园的某个角落,周围一排绿树成荫,中间一片空着的沙地,靠内有几件瓦房,墙角堆着些马车的零件,看来似乎是夏家的车房。

    “你们弄出来了什么啊。”程祁听夏愚思抱怨过不止一次这一对活宝的不务正业,但他却觉得这世上毕竟也是要有人来搞搞科学的嘛,虽然程祁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没什么理工科的天赋,但是说不定这一对活宝有呢。

    “你看着啊,肯定没见过。”

    双胞胎中的夏讷言跑到一间瓦房的门口,掏出钥匙,满脸兴奋地打开门上的铜锁。程祁看着他们兄弟俩,心中暗暗地居然也有点儿雀跃:“是不是该到了见证历史的时刻了?”

    “表哥,你看好咯!”夏讷言把门打开:“这是我们最新的杰作!一台崭新的直流电动机!”

    程祁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台黑乎乎,缠绕着很多胶带与铜管的笨重家伙:“这是个电动机?”

    “当然了,我们试过了,加上一个杠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四个车轴抬升起来——如果设计一个滑轮组的话,完全就可以替代蒸汽机了!”夏拙行满脸的骄傲:“如果能够再大一点的话,那么用作火车头也是没有问题的!”

    程祁走过去,好奇地摸摸这个看上去傻大粗黑的玩意儿:“它怎么供能的?电源在哪里?”

    “电源的话,我们现在用的是自己做的干电池。”夏讷言指了指放在地上的几个水桶一样的玩意儿:“咯,不过它们只能提供很少的电能,要是能想把火车带着跑,估计至少要几百个这样的干电池。”

    “我看是至少几千个。”

    “最多也只要一千个!”

    两兄弟吵了起来,程祁感到哭笑不得:这个做工的效率也太低了吧!按照他们的说法,即便是只用999个干电池,估计都需要专门一节车厢来堆放。

    “看来你们的这个设备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啊。”程祁拍了拍铁壳子:“只是我不懂这个,帮不了你们,出不了什么主意。”

    没想到两兄弟一下子却都激动了起来:“表哥……只要你说好就行了。你是家里的读书种子,你说了好,我姐她就不会再说我们不务正业了。”

    “是啊,姐姐见面就说我们不读书,将来没出息。表哥,只要你说我们这个是有用的,以后姐姐就不会再说我们了。”

    程祁这才意识到,原来即便是在这个时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是一句深入人心的俗语啊。

    他摸了摸双胞胎兄弟俩的脑袋:“没事!愚思姐那边交给我。你们就好好地改进,将来你们一定会搞出全大宋最好的电动机!”

    兄弟俩握紧了拳头,好像是宣誓一样道:“我们一定会搞出最好的电动机!最好的!”

第七章 姨夫一家人(二)() 
虽然驳了姨夫的面子,但是大人有大量,夏俪仍然好吃好喝的款待程祁。这天,他正在书房里奋笔疾书——每日都要日更万字,但却还是架不住夏愚思的疯狂催稿,简直是看见水笔都要吐了——的时候,终于收到了来自黄阳的好消息。

    “足下高见,海内惊闻。鄙报有幸,得刊是作。特约润笔,千字五钱,五日三刊,至于是哉。”

    程祁上辈子也还是收过两封用稿函的,但却还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用稿函。他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信封上铅字印刷的“钱塘文海”四个字确实不是黄阳同学的恶作剧。

    “这是真的。”黄阳好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落款还有主编的签名呢。”

    “彭友直。”程祁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看过?”

    “彭大主编是湖州名士,江南才子。嘉和十年的进士,曾经当过东宫侍讲。后来回归乡原,投身文坛。他担任主编的《钱塘文海》是两浙乃至于江南都一等一的文刊。你这《笑傲江湖》本属于大俗之作,我原打算替你投的是晚报之类。但那天恰好彭友直与我舅父相交甚笃,他在我舅父那里读到了其中一节,当即就拍案惊奇,说是一定要把你这篇大作留下。我就替你做主答应了。”

    黄阳喜气洋洋的为自己表功,程祁虽然没看过那钱塘文海,但却记起来这位彭友直的确是一位才高八斗的文士,他经常在报章上发表一些杂评小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管是说市井人情还是讲文史故事,都是上等的佳作。

    “能让彭友直看中,倒也是不错。”程祁虽然心里面隐约的觉得有些内疚:毕竟抄袭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虽然这个时空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人知道金大侠的名讳,但自己良心上似乎还是有个坎儿。不过转瞬之间,这个坎儿就被黄阳的吹捧给填平了。

    “嘿,看把你能的,彭友直那是何等人物。江南士林的风云人物,他看中的文章,那都是一等一的手笔。老兄,你这次可是走了青云之运。等着吧,后面可有你风光的时候!”黄阳说得这般玄乎,程祁简直都要不相信了,不过他越是这样说,程祁心里还越是美滋滋的。

    果不然,过了没几天,他那个因为要出门谈生意而去了一次杭城的姨夫回来的时候可是把这个外甥好好地拍了拍:“真没想到啊,你还有这才情,这手笔。”

    正在一边的祝蕤不明所以然:“四妹夫,这是怎么了?”

    “我的姐姐哎,你儿子可出息了!”夏俪把一叠报纸递给了祝蕤:“你看,他的文章发在什么报纸上了。”

    祝蕤接过来:“报纸?这孩子天天在书房里写写画画,还真的搞出名堂来了?”

    “这可是《钱塘文海》。”夏俪喜滋滋的道:“大文豪啊,哎呀我可真是没看错,我就知道阿祁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快,快写信,然后让下人把这些报纸带给你爹,让你爹也高兴高兴。”

    “对对对。”祝蕤虽然还没太明白过来,不过看见儿子的名字变成了铅字印在报纸上,总归是高兴的:“这事情是该叫我家老爷知道。也让他高兴高兴。”

    程祁被家里长辈们一顿猛夸,都有些飘飘然了,晚上又被两个表弟抓住猛灌了一些甜甜的糯米酒,是夜,稀里糊涂的睡了一觉,即没有大发豪情怒更三万字,更没有挑灯夜战俏丫鬟。

    第二天他昏昏沉沉的醒来的时候,挑开纱帘,却看见窗下案边圆凳上,坐着一位静态极妍的美少妇。她一手托着腮,一手摆弄着一件象牙饰品,似乎是正在等他醒过来。

    程祁揉了揉眼睛,忽然吓了一跳:“姐!你怎么来了?”

    夏愚思听见声音扭头看过来,撇撇嘴道:“这是我家,我想来不就来。”

    “不是……”程祁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你怎么在我的房间里?”

    “你又不是闺楼里的姑娘,我进来又怎么了。”夏愚思走过来,把纱帘挂上,然后坐在他身边:“怎么了,还敢赶我出去吗?”

    程祁突然一下理屈词穷了,他还没清醒过来的头脑,被夏愚思身上的香粉气弄得更加稀里糊涂了。

    夏愚思还故意坐近一点,程祁只要一不小心就能看见那粉红色的肚兜下挤出来饱满欲裂的雪峰玉谷,这一切对于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而言,确实是太过于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