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大宋-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疟亲痈先ァ�
小芸的家,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一个棚子。程祁在门口估计了一下,最多十个平方米吧。
棚子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顶棚上铺着些看不出颜色的东西——好像是一种茅草还有几块沥青毡布。小芸推开门——好吧,其实就是两块木板——程祁远远地看了一眼,就不打算进去。他道;“里面小,我就不进去了。”
恰好,黄阳与郭山也是这个打算,只有袁雪一个人陪着小芸进去了。
程祁四周看看,他们这些人似乎还吸引了不少周围的“邻居”,他们都聚集了过来,看着他们那渴求的眼神,程祁有一种被饿狼包围住的不妙感觉。
“这里都是穷人,如果要帮他们,把我们卖了都不够啊。”程祁压低声音对黄阳道:“你有什么高见没有?”
“问我啊?”黄阳瞟着四周:“我只能想到四个字;风紧,扯呼!”
但现在要说跑路已经太晚了,他们只好尴尬地站在门口,与那些可怜巴巴的穷苦人大眼瞪小眼。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过了一会儿,袁雪从屋子里钻了出来,她对着守在外面的同伴们摇了摇头:“已经没有希望了,伤得太重了。即便是送到城里去也只是拖延时日。”
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但程祁还是皱巴巴地准备几句安慰的话,趁着小芸掉下泪水的时候把一个丝绸包着的钱袋塞到她手上。那里面是三个银锭,每个都可以在银行里兑换一千元的纸币——宋国人对贵金属有着疯狂的热爱,纸币虽然很方便,但只能当零钱用,而金币和银条才是高等级的货币。这与程祁熟知的那个世界恰好相反。
小芸吧嗒着眼泪,也不知道是收钱好还是不收钱好。这时袁学过来道:“这么几个钱……管什么用啊。救得了一时,救得了一世?”
黄阳反问道:“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袁雪甩甩辫子;“找矿主去,矿上出的事情,他们不能不问。”
程祁觉得她是不是得了一种名为白痴的病症:“矿主?你说是费大善人?如果他管这事情的话,这里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了。”他环顾着四周:“周围的这些缺胳膊短腿的,哪个是天生如此?不都是在费大善人的矿上、厂里落下的残疾。”
“所以我们要去找他。”袁雪道;“我们要一起去找他!”
周围的人也看出来了,这个女娃娃不是天生的白痴,就是单纯的可怕。有一位杵着拐的老伯好心告诉她:“没用的,官府向着费老板,我们要是敢闹事,这条好腿也要被打折了。”
黄阳道;“既然如此,你们又为何聚集在此?”
“这里离城近,我等出去乞讨,总能混个糊口。”有人诉苦道:“小郎君不知道,我等原来是有地的农民,不该贪那费大善人的青苗,向他举债借贷,结果利达利利滚利就还不清了。没奈何卖了地,进了矿山,却又遇上事故,侥幸捡回来一条命,已经是万幸。”
程祁问道;“你没了两根胳膊,费大善人一文钱都没给过你?”
“给了三百文汤药费。但我光棍一人,三百文花光了除了做乞丐还能做什么?”
马詹环顾四周:“众位乡亲也都是在费大善人的手下受伤的吗?”
大家一起苦笑:“在寿州地界上,除了费大善人的厂矿,哪里还能够有这么多可怜人?原来也不曾是没有过可怜我们的矿主,只是养我们这些废人太拖累人家,几年下来人家都被费大善人吃了。”
这个赤裸裸的人吃人的世界啊。程祁唏嘘不已。而马詹却已经行动了起来:“大家这么多人,矿山、工厂里也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乡亲村邻,我们应该一起行动,向费大善人讨回公道。”
“对,我们一起去向费大善人讨回公道。”袁雪指着城里那费大善人的高楼方向:“我们到那里去,堵他们的门;号召工厂里的兄弟们都罢工!”
“罢工?”大家面面相觑,似乎没有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有人道:“工厂里可是有护厂队的,他们不光有棍棒,还有刀枪。工人们要是偷懒他们都会棍棒招呼。要是罢工……”
马詹道;“一个工人他们敢下手,一百个工人呢?”
程祁也出声道;“厂主能收买人搞护厂队,咱们工人也可以组织纠察队。敢欺负我们工人的,一定把他脑浆子打出来!”
袁雪握住了小芸的手:“小芸,你……”
她话刚起了个头,远处飞奔来了一个人,大呼小叫着:“不好了,不好了,祸事了!三号矿出事了!”
众人纷纷围了上去;“哪个矿?哪个井?”
来报信的人大冬天的也只穿着单薄的对襟衫,他停下脚步擦了擦汗:“是三号矿,玄字井。”
“三号矿,玄字井。”众人纷纷交流着,询问着对方是否有亲属在其中。小芸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袁雪问道;“你兄弟也在三号矿?”
小芸点点头:“我们村子上的都在三号矿,我兄弟在洪字井……”
“有人伤亡没有?”
“不知道,听说地下冒水了。有两个班组的弟兄还没升上来。”
“工头怎么说啊?”
“工头说等……”
“还要等?这时候等就是杀人啊。”
在这里的多半都是从各种矿难和事故中侥幸捡回生命的,他们对于这时候该做点什么都清清楚楚。程祁一看机会来了,当即脑海中便蹦出来三个大字:工命贵!
他跳上一块石头,挥舞着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有钱老爷的命值钱,咱们工人也是爹生娘养大的,也是值钱的!工头矿主拿咱们的命不值钱不当回事,咱自己要拿自己当回事!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矿上,组织营救,救我们的兄弟就是救我们自己!跟我走!”
他振臂一呼,底下众人本已经是群情激奋,此刻各自拄拐的拄拐,推车的推车,汇集成一直浩浩荡荡的队伍,一齐往三号矿那边去了。
三号矿去城西有十几里路,众人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走到了矿区边上,却只见手持棍棒,带着藤盔的护厂队已经和工人的家属们对峙了起来。
一个工头模样的人站在高处吆喝着:“我说你们都回去吧,底下的人都没救了。没就没了,该给的抚恤一分都不会少。都散了吧。”
“王八羔子,你没良心的。我家男人还在下面,你才没了呢。”
有婆娘与工头对骂了起来。程祁知道工头不愿意抽调人手去救援——更不愿矿区停工,而且他也从这些遭遇过矿难的苦命人口中知道了,矿井下没了一条人命最多赔500文,还不够一车煤钱。就算是整整两个班组的人全都栽在下面了,也就是一万蚊钱而已,远远比停工一天的损失要小。
程祁等人来到了封锁线门口,马詹挺身而出:“这里谁是矿主工头?出来,我要和他说话。”
“对,我们要和他说话。”身后一干老弱病残跟着壮壮声威,也是聊胜于无。
工头看看身高马大的马詹,好奇哪里来了个富贵闲人。不过他也看见这几位营养良好、中气十足的青年都是身穿儒袍,腰间挎着三尺宝剑的士子。作为一名狗腿子,他可不能得罪这些来路不明的贵人。赶紧从石头上下来,分开人群来到马詹面前点头哈腰道:“小的龙涛,见过几位小郎君。几位郎君怎么称呼啊?”
马詹顺手一个嘴巴子就打了过去:“你也配姓龙?”
袁雪低声道:“马詹他舅舅姓龙。是辽国的宗室改的汉姓。”
龙涛,或者说三号矿区鼎鼎有名的涛哥可是有苦说不出,见面就是一个嘴巴子,这是哪里来的龙王爷啊。
“是是是,小的阿涛,阿涛。”龙涛捂着脸:“几位,几位贵人这是做什么呀?”
“矿上是不是出事了?”
龙涛有些不明所以然,但眼下这局势分明,他也不好抵赖。只能道:“出了一点小纰漏,不是多大的事……很快,很快就处理好了。”
马詹冷哼一声:“处理好了?我看你是处理不好的。”他伸手拨开挡着路的龙涛:“跟我进去救人!”
众人呼啦啦地就要往里冲,龙涛反应过来了,想要拦住他们,却被黄阳和程祁这对损友一人一脚踹倒在地:“谁敢阻拦救人,统统地往死里打。打死了小爷赔钱!”
郭山举着没出鞘的宝剑,大摇大摆的冲过不敢阻拦地护厂队:“打死一个人只要五百文?太便宜了,小爷家里有的就是钱!”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冲破封锁线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顺理成章了,没有了护厂队的阻拦,工人们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展救援工作。事实上,整个矿区有上千名工人,而护厂队员只有几十人,加上各级的管事、主管也不足百人,其中还有一些是技术人才,根本不参与管理。对于工人们的救援活动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还积极地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为他们出谋划策。
从中午开始忙活,一直到天色变黑了,工人们点起了煤气灯,开动了蒸汽抽水机,从铜管里哗啦啦的抽出来灰色的地下水,矿井口拥挤着一大群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想着做点儿什么。
马詹和袁雪是最为活跃的,他们一个指挥着现场的工人轮班下井挖掘通道,一个组织起妇女和儿童,给轮换下来的工友们准备食物。
郭山和黄阳也积极投身其中,两位小郎君和工程师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合适的方案。而程祁则拎着一根护厂队员丢下的棍子,组织了几名青壮工人:“大家把秩序维持好,注意不要让人捣乱。”
他这么做不是没有理由的——刚才那么乱,人人都顾着去参与抢险救难,没留神让那龙涛带着几个小弟跑了,等到众人想起来的时候,只剩下两个腿被工人们在拥挤的时候踩伤了跑不掉的倒霉蛋。
这两个倒霉蛋平时对工人们显然也不咋地,挨了一顿工人阶级专政的老拳之后差点把小命交代在这里。还好程祁及时赶到,让人把他们带到马棚里去问了些话后捆起来与牲口们作伴去了。
据他们交代,附近的几个厂矿都有人数不等的护厂队,护厂队的规模根据厂矿的规模而定,大的五六十人,小的十几个人不等。除此之外,寿州城里还有官府的人马——虽然是官府,但在这寿州地界上,也就约等于费老爷的家丁了。
寿州知府宇星正在州衙内喝茶,与绍兴师爷聊天对弈呢,忽然就有人来报说城外的三号矿上有工人闹事,还打伤了管事的。
宇星本想调拨一队衙役去把这事儿摆平,却没想到绍兴师爷的花花肠子多:“东翁莫急,此事不宜轻举。”
宇星有些不明所以,绍兴师爷道:“劳资纠纷,古已有之。东翁坐大府不宜草动。当徐徐图之,以收人望。”
知府老爷转念一想,觉得如果自己介入过早,确实有可能造成被动,便让下人三言两语地把龙套打发去了,转而叫来本州的捕头,吩咐道:“带上几个精干的兄弟,埋伏在三号矿附近。除非闹出人命,你们不要多问。”
龙涛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的跑到了费氏大楼去讨救兵。费俭仁这一回上京可风光啦,他把自己多年的狗腿子和幕僚团几乎都带走了,现在费氏大楼里除了维持整个费氏家族企业日常运转的几位大小掌柜和专业技术人员,能说得上话的便是费俭仁的一位表弟常半城。
常半城本名叫常半成,这名字起得不好,干什么事都只能成功一半,所以在寿春的街头混了二十年也还只是一个泼皮混混。忽然一天他表哥发达了,常半成也跟着起来了,鞍前马后的帮着表哥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渐渐地发了家,改了名号叫常半城,这个名字可算是名副其实了。现在他名下的产业,确实也有小半座寿春城了。
这回费俭仁上京去,他知道常半城没什么本事,又喜好喝酒闹事,怕他在京城里不开眼把那位王孙公子给当成乡下的泥腿子给揍了。为了避免给自己找麻烦,费俭仁特地安排他留下来看家,还从左近找了几个细皮嫩肉的小娘们大姑娘,可把这孙子乐得找不着北了,天天搂着软玉温香,简直连自己的老巢寿春城在天南地北哪个方向都不知道了。
龙涛来的也是时候,常半城他昨晚又闹了一个通宵,祸害了两个黄花大闺女,睡到午后才起来,这个点儿稍微才有些精神。
听龙涛说罢矿上工人在闹事,常半城也是个直肠子,一下子就拍了桌子:“日他娘!这些穷鬼是越来越欠揍了。叫上人手,给我去把队伍都收拾起来。干不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