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大宋 >

第28部分

异时空大宋-第28部分

小说: 异时空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问程先生原以文章惊动东南,上京以来缘何忽然旨趣有所改易?”

    所谓文章惊动东南,不过是朋友谬赞。其实某家素来热切实务一道,上京求学,也为的是能够增长学问,将来有济于国家社稷。然数月以来所观京中士大夫,夸夸其谈者七八,戮力用实处者一二。余以为天下之本莫重于制度,制度恶则大盗大奸出,制度善则众正颖朝。经朝廷制度,由其不善者,天下讨论纷纷,然小子愚见,皆有失其根本……

    程祁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还把自己的私货也夹杂了许多塞了进去,最后总结道:高师诸君批判自然法学曰其弊在于混淆道德与法律,余深以为然。自古以来,暴秦以酷法严刑杀人有人闵之,然以名教道德杀人,普天之下四万万众,谁人敢怜?

    他把自己在洛阳高师讲学、论辩的心得总结起来,编成了一本书,名叫《法律与道德》。交给洛阳高师的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印数只有一千,不过对于一本学术书而言,已经算是比较多的了。

第五十二章 上洛论道(二)() 
程祁在洛阳呆了两天,吃了几天味美的黄河鲤鱼,还和本宗的一位远方姐姐认了亲,喝了点酒,简直是有点儿乐不思汴了——不过天方有一句歇后语说得好:你不向大山走去,大山就向你走来。

    这天他还沉醉在远方姐姐那迷醉的嫣红脸蛋中的时候,却被一群粗鲁的汴京友人给掀了被子:“起来,起来,太阳都晒到屁股了!”

    程祁揉揉眼睛,抓紧了枕头,嘴里还嘟嚷着:“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是床先动手不让我起来的。”

    不过,黄阳和郭山的恫吓之下,程祁还是乖乖地起了床:“你在不起来,我们就让芳芙把你叫起来了!”

    尽管有位阿妹来掀被子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过程祁不想和两位学友一起分享被美女掀被子的快乐。

    黄阳其实是逃难过来的——程祁跑路去了洛阳,彭友直并没有发现——他正忙着操心四级议会的事情。彭大主编可不仅仅是一份文学报纸的主编,他还是一位四级议会民意代表的高级幕僚。眼看着四级会议年度大会的时日不远,催稿这种小事都来不及过问,全权交给了自己的小妹彭幼岑,而他却没有想到,彭幼岑已经被黄阳君用一篇《孤岛金刚》给降服了,天天缠着黄阳要看续作,逼得黄阳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整出来了诸如《金刚大战古其拉》、《樱花中的金刚》、《金刚大战孙悟空》之类一听名字就是骗钱的玩意儿,而且黄阳害怕有损自己将来的清誉,还弄了一个笔名叫做“荒唐”来表明这一系列作品其实是真的很荒唐。

    即便已经这样节操丢尽,黄阳还是满足不了催稿少女的更新欲,只好高挂免战牌,与郭山一起落荒而逃来到洛阳。

    至于郭山嘛,他来洛阳纯粹就是为了追星了——没错,陈圆圆所在的庆春班来到了洛阳献艺,他老人家也就坐着火车唱着歌跟过来了。

    “今晚新版《陈三两》在洛阳有名的牡丹楼首演,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了票。”郭山得意洋洋地卖功:“都去给陈大家捧个场啊。”

    众人自然都是要去的,而且还憋足了劲儿要给陈圆圆叫好。只是现场的反映让他们有些尴尬——群众喜闻乐见的那些戏份都被删的干干净净,还改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局,不等最后一出谢幕,已经有人嚷嚷着要退钱了。

    眼看着局势有些失控,戏楼老板赶紧出来安抚各位大爷,还承诺马上就给大家上演原汁原味的经典版本,弄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许久的三位戏剧改良家都尴尬不已。

    “素质,都是素质!”程祁沉默了许久道,“国人的素质太差了!”

    “对,都是愚夫愚妇!”郭山也赶紧给自己找下马台:“他们不懂得,这才叫真正的艺术。”

    黄阳鼻孔朝天:“我是知道了,他们只能看到金刚打小兵,看不到人力对自然的征服。”

    最后三位戏剧改良家总结道:不是兄弟我不会改戏,而是自古上智下愚不移,这些贩夫走卒根本不懂得欣赏什么叫做艺术。

    如此掩耳盗铃了一番之后,三位戏剧大师走出戏楼依然感到孤风自赏,不胜悲哀:“多么感动人的悲剧,只有悲剧才叫艺术,喜剧都是闹剧。”

    “除非是含泪的喜剧才有稍微的可取之处。”

    “国民性如此,奈何奈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这可是亚圣孟夫子所说的,难道还会错吗。”

    三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一唱一和的在门口一边等出租马车一边说着群口相声,没想到却吸引了一对路过的拎着皮箱的青年男女。

    他们身穿着短小精干的胡服短袄,男的留着短发,女的扎着马尾辫——这一身装束一看就知道是北方大辽的留学生。

    辽高宗下《尊古改制诏》的时候,曾经推行过一段时间的所谓华服运动,即去契丹本民族的服饰和发型,改用南方宋朝的服饰和发型。但是在萧皇后临朝称制时期,又采纳了军部的意见,从战争的实际出发,规定军人可以留短发,穿窄袖纽扣对襟的军服。因为辽国实行全民义务军制度,基本上成年有民权的男子都留短发。但也有少数仰慕南朝繁华的人,一退出现役之后就立即留发、恢复了广袖宽袍的汉装。

    这一对辽人青年男女打量了他们一会儿后,那位女子先过来拱手道:“三位先生有礼了,在下兄妹初来贵宝地,不知南北,还请指教一个方向。”

    原来是问路的啊,三位艺术大师面面相觑:“其实我们也是外地人。”

    “啊,对不起,打扰了。”辽人姑娘道歉道。

    程祁忽然心念一动:“你们是大辽来的留学生么?”

    “我们是大辽来的,不过不是留学生。”辽人男子道:“我们只是听闻南国洛阳群贤毕至,特地前来拜访朱之瑜朱祭酒的,听说他在洛阳高等师范学堂,但我们出了火车站之后似乎就迷路了……”

    洛阳火车站在城北,洛阳高师在城西,如果走外城环线的话,很快就能到,可是他们的车夫好像是个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收了两位大辽外宾一笔颇为不菲的车马费,却把他们丢在城里一处街道上就溜之大吉了。

    他俩在街头溜达了许久,好容易看到这里似乎聚集着不少人,便过来碰碰运气。

    “可不是巧了么。”程祁笑道:“我们与你们一样都是外地客,不过我们就住在洛阳高师——走走走,千里相逢就是缘。咱们先一起去吃点儿地道的洛阳菜,然后一起回学校吧。”

    ?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马詹和袁雪是一对情侣(尽管自称是兄妹),却一个是渤海人,一个是奚族人。不过从他们曾祖那一辈起就已经汉化日深,老家话从出娘胎以来都没说过,除了户口簿上登记的渤海和奚族之外,完全和汉人一模一样。

    他们都是大辽国的东方大学的毕业生,家境优渥——马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勋,叔叔在高加索都督府担任司马。袁雪家里也都是世代为官,她的姑姑还是当今辽国皇后的手帕交,闺中密友。按照宋人的通俗说法,他们都是属于“正宗赵家人”。

    两人毕业之后并不急着谋求上进,而是准备先南下来一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行。

    只是他们有点儿形单影只,程祁觉得有些奇怪:自己与黄阳这样的江南小康之家出门还要带几个丫鬟仆人,为什么这两位大辽的勋贵出门却还要自己提箱子呢?难道是招摇撞骗的?

    不过看他们谈吐倒也确实是受过相当良好教育的,与他们畅谈天文地理、历史掌故也看不出来半瓶子水晃荡的样子,如果说是假冒的话,那这骗子下的本也确实挺大的。

    郭山自掏腰包把大家带到一家看上去还挺不错的酒楼,还叫了歌姬助兴。程祁注意到马詹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问道;“马兄觉得这家馆子口味不合?”

    马詹有些别扭地道;“没有……”

    袁雪倒是更为爽快:“我们不喜欢有人伺候……或者请这位姑娘与我们一桌吃饭,或者不必这般安排。”

    郭山心想这倒是一对怪人,便挥挥手让歌姬下去了,抱着琵琶的歌姬也很奇怪这对多事的外客,走的时候还似乎有些埋怨他们害得自己少挣了一笔钱。

    马詹松了一口气,道:“几位有所不知,我们素来信奉墨家主义,主张自食其力。出门千里也不用仆人,一日三餐都很简单,歌姬舞姬这些声色犬马都从未安排过。”

    程祁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对苦行僧啊。

    众人落座之后,黄阳这个好奇宝宝不免打听起来所谓的墨家主义,马詹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为他解答。

    原来墨家主义在辽国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主张主要有“平等、平均和平权”,号称是三大宗旨。平等是主张无社会贵贱之分,平均是主张经济上要去富豪,平权则是号召要人民主权。

    这三大宗旨很明显的,哪一项都得不到掌权派的欢迎,不论大辽政坛如何风云变幻,墨家主义始终是被打压的对象。

    但是说起来也是吊诡,朝廷越是打压,年轻人就越是爱戴。在大学校园里墨家主义省得广大学子的欢迎,尤其是在青年贵族中间,信奉墨家主义简直就成了一股潮流。不过所谓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墨家主义蔚然成风之后也分了好几个支派,有隐逸派,有科举派,有重农主义,也有化夷主义。

    这两位年轻人就属于其中较为激进的一个小团体,他们的巨子领袖去年上万言书结果触怒了帝国政府,被判决流放三千里北极圈内科考站内戴罪立功。失去了主心骨之后,各家受命约束好自己家的孩子,他俩不愿意与那些暮气沉沉的“禄蠹”为伍,便来到自由之邦、民权故里大宋走走看看。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啊,一言不合就用脚投票。大辽待不下去就去大宋,大宋混不出来还可以去南海,去欧罗巴列国,去高丽和日本,倒真是颇有几分春秋战国的遗风呢。

    辽国的一位墨者就曾经喊出过:“知识没有国界,士者也没有国籍!”的口号,而据说其中最激进的还要主张取消一切政府,建立人人平等友爱、自食其力的大同世界。

    程祁对他们的主张很感兴趣,马詹也是个老实孩子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心中理想都说了出来:“我们的理想,就是将来要建立一个没有贵族、没有高利贷者、没有民族压迫和性别欺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做工而有饭吃、有衣穿,涉及到大家的事情大家集体来讨论。没有所谓的父母官,行政的力量全部为自己所掌握,司法也是如此。不论工农,向别人拆借获得流动资金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利息,更不会因为无力清偿而卖儿卖女甚至去坐牢。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女人和男人也都一样,可以对国家大事和家庭里的所有事情发表意见。工厂里有男工人和女管理者,商业里的女性也不需要以自己的姿色来取悦购物者和客户……我们所希望的,不过就是一个没有饥寒交迫,也没有人对人压迫,如果说有什么不幸的话,那只是因为自然的原因——而且这一定会得到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帮助的新社会。”

    “这可真是一个美丽的新社会啊。”程祁颔首道:“可是该如何到达这样的新社会呢?”

    “我们有的同志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支持以恒的培养一代代的新人,将来富有高尚情操的一代新人会领悟到分享比独占更美好,地主会主动的放弃地契,工厂主也不再残酷地剥削工人,男人和女人也都会平等,所有的贵族都和平民都可以自由而平等的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也有人主张要害在发动群众,唤起沉睡的绝大多数人,告诉他们压迫和歧视是违反天道的,让大多数人起来抗争,捍卫自己的权利。”

    “还有人主张刺杀和消灭——这是我们反对的,刺杀一两个皇族或者首相虽然在短期看来是有效的,但是长远上看对我们的事业并没有什么益处。”

    “我们还有的同志,将自己家族的领地捐献出来,与领地内的百姓共享,建设一个小小的平等社会,将来大家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就会扩展到整个大辽——乃至于全世界。”

    黄阳似乎也有些为他们的理想主义所感染:“这真是了不起的理想……大同世界,这真是想一想就让人感觉到万分激动啊!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郭山却持相反的意见:“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把财产都分给穷人,这样除了把自己变成穷人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