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之大唐-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虮缸⒌淖钪瞻姹荆恳槐识加欣碛芯荩迩宄�
武后看得很仔细,一页页翻过,时而指着某一笔问起房遗则,以至于差不多花了一个时辰方才看完。
房遗则特意另行写了一个汇总,将朔方之战的功劳做了一个总结,其中清晰地写着:秦怀玉部先后杀敌约十五万骑,俘获突厥小可汗忽必利,战马六万七千余骑,牛羊
对于杀敌的数量,房遗则自然知道其间有些水分,可普天下的边军谁不是这么干的?剿灭数百散兵游勇就是杀敌无数,攻破几座镇子就是连拔数城,相对而言,秦怀玉的水分算是比较少了。
其实,对于朔方之战的真相,武后早就召武攸暨仔细询问了,以武攸暨的性子,在他姑母面前可不敢有半句隐瞒,就连忽必利是赵无敌所擒然后让给他都抖落出来。
朔方之战,小可汗忽必利部出动了五万余骑,差不多全军覆没,其后默啜亲率十万铁骑奔袭朔方,估摸着劫后余生着不过两万余。
以此推测,秦怀玉部足足杀敌接近十三万,而他们所报的也不过十五万,已经算是良心数字了。
武后将功劳簿轻轻搁在御案之上,提笔在房遗则的汇总文书上写了一个朱红的“准”字,其色如血,苍劲有力,有一股凌厉的霸气跃然纸上,让房遗则心中暗喜。
他赌赢了,终于还要继续在宦海中沉浮,无法归家含饴弄孙。
武后将主笔一掷,抬头道:“朔方将士为国征战,血染征袍,悍不畏死,方才击破了突厥,保我边地不失。
壮哉,我大唐将士!雄哉,我汉家男儿!
正是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方才扬我国威,护我黎庶!
朕,就是穷搜天下,食糠咽菜,也要大肆封赏,决不食言!”
武后的话慷慨激昂,豪气冲天,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饱含着真情实意,不似作伪。
“壮哉,我大唐将士!雄哉,我汉家男儿!”
“壮哉,我大唐将士!雄哉,我汉家男儿!”
“壮哉,我大唐将士!雄哉”
一时间,以武成殿为中心,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赞歌此起彼伏,席卷八方!
第499章 老房下黑手()
武后一锤定音,一个朱红的“准”字,就将政事堂一帮子宰相扯了一个多月的难题给解决了,算是给朔方之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房遗则感慨之余,看着豪气干云、睥睨天下的武后,再想想当今的那位陛下以及被赶下皇位圈禁于武陵的“先帝”,他的心动摇了,不再那么坚定!
相对而言,他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女人更适合君临天下,将大唐的疆域拓展到四极之地,开创一个辉煌到极致的盛世。
可他是房玄龄的儿子,读的是圣贤的典籍,注定了要做李唐的忠臣,为恢复李唐江山死而后已。
此时,房遗则的心中有一丝庆幸,多亏他当初说服了那几个冥顽不化的老家伙,方才将勋贵联盟中的大多力量潜伏于暗处,暂时与武后虚与委蛇,将薪火保存下去。
武后是旷古不曾有过的奇女子,注定将主宰一个时代,在古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此时与她较劲,不啻于以卵击石,甚至是引来武后的反击,顺藤摸瓜,到头来是蛋破了,鸡也死了,什么希望都没了。
武后看人,不在乎其出身,也不在乎其身后的阵营,对于那些真正的大才,哪怕是李唐一脉,也照样敢用。
譬如那狄仁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地“拥唐者”,可又怎么样?武后也不过是将其贬嫡黄州,并没有赶尽杀绝,日后说不定还要将他起复。
这一切源自她强大的自信心,她是要做千古一帝的,即将开创一个亘古未有的强大皇朝,将整个天下都踏在脚下,若连狄仁杰之流都无法驾驭,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她漂亮的凤眼神光灿灿,透着无尽的威严,如刀般割得人肌肤生疼,用帝王特有的语气对房遗则说道:“房卿恪尽职守,忠君悌国,朕都看在眼里,心中甚慰。秦怀玉部不日就要回京,出迎一事不可怠慢,朕意就由房卿领衔出迎五十不,出迎百里,将朕的御辇带上,让秦大将军乘朕的御辇进城!”
房遗则扑通一声拜倒在地,扬声道:“天后隆恩,臣等敢不以死效力!”
“哈哈哈”武后大笑,伸手虚扶,道:“房卿快快请起,朕不要你们死,而是要你们好好活着,陪着朕一起开创一个大世,天下臣服,万国来朝,千秋万世,直至永恒!”
不得不说,武后的胸襟之广阔,眼界之高远,足以让天下男儿尽失色。
于是,武成殿中又是一阵山呼海啸,马屁滚滚,继而淹没了整个皇城,天音浩荡,震动长空。
据说,待在东宫中的那位皇帝吓得匍匐在地,战战兢兢,汗出如浆,大冷天的硬是将衣服湿透了!
房遗则见事已办妥,便向武后告退。武后挥挥手,可就在房遗则倒退着走向殿外的时候,却有开口问道:“房卿,这两日秦怀玉可有奏章递上?”
房遗则一愣,心道秦怀玉的奏章不是交到了政事堂吗?可看武后的意思,压根就没有收到,真是奇了怪了!
以上官婉儿沉稳且谨慎的性子,不可能敢瞒下不报的,那么幺蛾子定然出在武承嗣那厮身上。
没想到啊没想到,武承嗣这厮如今胆子是越来越肥了,一门心思破坏对朔方边军将士的考功和封赏不算,现在竟然敢私自扣留秦怀玉的奏章,嘿嘿,不给你丫添一把阴火实在是愧对这天赐良机!
他露出惊讶、奇怪的神色,躬身回道:“今日秦大将军着帐下旅帅赵无敌送上文书和奏章,说是看不惯那吐蕃使臣之狂妄,特向天后请战,着赵无敌出战吐蕃使臣,让他知道我大唐天威。
因为事涉吐蕃使臣,老臣不敢怠慢,立即着兵部司主事杜平上报政事堂,今日轮值的武相也同意了秦怀玉的请战,并给了兵部回复,按道理秦怀玉的奏章早就应该到了武成殿中才是,莫非是武相忘了?”
“哼!不长进的东西!”武后两眼射出两道寒芒,喝道:“来人,让武承嗣滚来见朕!”
以武后的聪慧,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武承嗣是个眼高手低的家伙,没有丝毫容人之量,就见不得别人立功。只要是有人立了大功,他就要想方设法地使绊子,一个劲地找茬,且敌我不分,就连同族兄弟武攸暨都不放过。
对于武承嗣的想法,武后是心知肚明,可谁让他是自家最亲的娘家侄儿呢?她要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就不可能依靠李家人,这万里江山最终还要依赖武家人守护。
可纵观武氏诸子,与她最亲的也就是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武承嗣不堪造就,武三思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也许,是时候培养武攸暨了。
武后的养气功夫的确是炉火纯青,不过刹那之间,满脸的怒气都烟消云散了,轻笑道:“房卿是说那火烧突厥大小可汗的少年英雄赵无敌来了神都,不知如今身在何处?”
“这个他递了文书和奏章,就离开了兵部,老臣繁琐之事太多,就没顾上他,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房遗则道。
没有得到赵无敌的行踪,武后略有些失望。不过,她总算是确定了赵无敌就在神都,那么和铁面先生所说两相比较,就可以断定今日午后在白马寺击败吐蕃使臣的少年,无疑就是赵无敌。
她不由得想起安公主,心中念叨:“安儿,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房遗则见武后没有言语,且陷入沉思,只好再次告退,见武后似是而非地摆摆手,便真的退出了武成殿。
在房遗则走后,原本避于屏风后的铁面先生闪身而出,声音略有些激动地道:“果然是他!呵呵,常山赵氏果然是底蕴深厚,人杰辈出,让人仰望啊!”
武后问道:“先生既知道他是常山赵氏子弟,那么可否替朕寻到他,朕想见见他。”
“这个”铁面先生沉吟起来,良久道:“天后的意思莫非是要兑现承诺,封赏他为侯爵?其实大可不必,他是常山赵氏子弟,可也是扬州折冲府的一名旅帅,也就是天后的臣子。
他本就在朔方之战中立下了大功,而秦大将军又即将凯旋,天后何不暂等数日,待大赏朔方将士时再赐予他爵位?
届时,您封赏的就不是一名江湖客,而是您的臣子,其间的差别可就大了!”
第500章 关门打狗()
铁面先生经过短暂地沉思,可见那精铁面具的窟窿里冒出幽邃的光芒,一闪一闪,蓝幽幽的,很是吓人。
他在替武后筹谋得与失,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力求以一次封赏收取赵无敌的心,让他对武后感激涕零,从而为武后所用。
他的想法不能说错,做法也符合他的谋主身份,只可惜他并不了解赵无敌和武后之间,还有一段隐情。
昔日的安公主曾养在武后身边,两人名为姑嫂,可那份感情可比母女,其后在回京的路途上遭遇刺杀,慌乱中失去了踪迹,再也没有找到。
武后以为安公主已遭遇不测,心中颇为内疚,伤心之余给她造了一个衣冠冢,其规模甚至超过了亲王的陵寝,惹起了一场好大的风波。
朝中的某些大佬纷纷指责,在大朝会上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接机对武后开喷,口口声声不离祖宗规矩、圣人之言。
本来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对夭折的皇子和公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大兴土木的。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君王出于偏爱而一意孤行,也没那个死脑筋的臣子真会为此而死谏的。
夭折的皇子和公主,那也是帝王的子女,且是个已经死去的人,谁会为了一个死人和帝王过不去?
由此可见,朝廷上的那些喷子之所以口吐白沫滔滔不绝,死缠烂打,一口咬定不松口,其中的因由不外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口中说的是安公主,心中的剑则指向武后。
牝鸡司晨,天下易主,自古至今都这么传言,至于是不是灵验,根本就不重要。
史上的那些王朝轰然倒塌的时候,大多都曾出现过将男人眯得晕头转向的女子,演绎出红颜祸水的绝唱,至于个别王朝、譬如暴秦,貌似不关女人什么事,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区区小事,怎么会难道那些满腹经纶的大儒?只要他们想,就能找到如山的铁证,将暴秦灭亡的罪名落到“牝鸡司晨”的头上。
暴秦灭亡中没有女子的身影,可祸乱的根源赵高却是一个寺人,寺人去了势,又被称为阴人,自然没有资格再留在男人的行列中,而同女子相近。
瞧瞧,这么一梳理,不就将暴秦灭亡同妇人联系到了一块。
帝王乃昊天之子,高高在上,那么最接近天的那一块地当然得留给天子近臣和宰辅们折腾,而今却让一个女子给霸占着,算个什么事情?
女子嘛,没事将自己个打扮打扮,在帝王面前争着宠就好,若是敢沾染朝廷上的权利,那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就为了给一个夭折的公主建个超规模的陵寝,一些大佬元戎滔滔不绝,要用口水将武后给淹死。
一战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为高宗皇帝怕老婆,不肯替臣子做主,让武后得以高举屠刀,将一帮子叽叽歪歪的迂腐老臣给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武后在看到那块玉珏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她当年亲手挂在安儿脖子上的,而今却出现,让她惊喜交加,感慨万千。
其后,从太平公主的话中,得知了赵无敌之母很有可能就是安儿,让她好一阵欣喜,感慨上天垂怜,让安儿逃过一劫,且嫁人生子,恨不得立即飞往神都,和安儿一见。
可造化弄人,世上的事总是难以完美,安儿当年虽被人救了,带往扬州,可却于数年前故去了。
武后心中空落落的,好似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她手抚玉珏,睹物思人,却天人相隔,终究不能相见
安儿去了,却留下了一个儿子,还是一个文武兼修的惊艳少年,让武后不由得将对安儿的怜爱转移到赵无敌身上,对他另眼相看。
此番,赵无敌击败了吐蕃使臣,不仅让太平公主得以解脱,也让武后挽回了颜面,因此急于见他一面,好确认他母亲的身份。
可转而一想,铁面先生也说得颇有道理。
自从认祖归宗以后,赵无敌可不再是一个贫寒的扬州府军,而成了古老世间常山赵氏子孙,其身份变得很敏感,让武后不由得踌躇起来。
无论是五姓七望这样的世家,还是隐于世外的古老圣地,都对皇权有着各种制约,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同盟。
世家于乱世中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