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殇之天下为公 >

第43部分

汉殇之天下为公-第43部分

小说: 汉殇之天下为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公子,我看你也是通情达理之人。罢了,你去吧。“

    看着缓缓而去的马车,吕芳头有点大,这大汉还有巡捕和清洁工,我该不是又穿越到了大清。不对,这里的人可没留长辫子,那就是民国啦,看来是。

    ”芳儿,先前那位公子说是住在新华宾馆,想来是一家旅店,我们盘缠不够,今晚我们就住新华宾馆。“

    ”是,父亲。我们住新华宾馆,新华宾馆。“吕芳喃喃而语。

    ”芳儿,怎么了?“

    ”没事,父亲。“

    父女二人走进了新华宾馆,跑堂的小二迎上前来。

    ”二位客官是住店还是吃饭?“

    ”住店,给我们来一间干净的房间,要两个人的饭食。“说着便拿出一串铜钱交给小二。

    ”客官,你这边请。“

    ”丙字三号房,请。。。。。。。“

    推开房间门,两人被里面的摆设惊呆了,里面摆放着两张架子床,一张圆桌,几张凳子。在吕芳看来,这相当于后世小旅馆的标间,不过十分干净,里面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父亲,房间不错。”

    “客官,出门往左就是厕所和澡堂子。我们这里每间房间都很干净,十二个时辰都有热水供应。”

    “就这样吧,小二,我打听一件事?”

    “客官请讲。”

    “我是来看李家庄的一位朋友的,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李家庄,不知这李家庄到底在哪里?”

    “客官说笑了,这就是李家庄。客官要找李家庄哪位?或许我认识。”

    “客官这李家庄为何会变成新华堡了?”

    “说来话长,年初时李家庄的家主要举家迁往外地,便将土地田庄卖给了我家公子王莽,因此更名为新华堡。”

    “原来如此,那李家庄原来的住户可还有人留在新华堡?”

    “客官,原李家庄有七十余户还住在新华堡,小的就是原来李家庄的,客官要找哪一位?”

    “我想找一位老者,可他并不信李,他叫元华,不知小二哥可不、否听说过?”

    小二看看四周,忙关上了房门,对着吕湘行礼道:“这位客官,至于你说那位老者我不认识,不过我堡中可能有认识的。请在此安心住下,等我打听到了消息就来回复客官。”

    “好的,你帮打些热水来。”

    “好的,客官。”

    看着小二离去的背影,吕芳问道:“父亲,芳儿认为新华堡就是墨者所建,为何改名,想来是民生了些变故。”

    “芳儿果然人见识,墨家善于机关术,你看两边的房屋馆舍、街道,包括这新华宾馆的建造,处处都可见到墨家的影子,我们还是在此安心等待吧。”

    “是,父亲。”在吕芳眼里她倒是没看出墨者的影子,她倒是看到了现代城管、警察的影子,想来此堡主人定是不凡。

    两人收拾着吃过晚饭,吕芳去澡堂子洗过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小姑娘一身白色的长裙,衬着红红的脸蛋。一笑起来,浅浅的小酒窝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父亲,我想去新华堡内逛一逛。如果这就墨门谷,那就很安全,您大可放心。”

    “好吧,不这还是要当心,带上它,到时也可防身。”

    吕芳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枚仅一尺长的短剑,看着父亲:”父亲,这么长,我放在哪里?“

    “芳儿,好办。”说着将剑一折,就串在吕芳腰间。

    “父亲,这是软剑?”

    “是的,这是钨金打造的软剑,是你父亲的遗物,今日就交给你防身吧。”

    “多谢父亲。”

    吕芳走进了新华堡内,踏着条石彻成的街道,她仿佛置身于后世的丽江古城,不过这里比丽江古城更有古风。

    更令她惊奇的是有些街道两边还建有三层、四层高的楼房,有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感觉,难道墨门的理念竟领先几千年?不应该啊!

    “小妹妹,你怎么也来到了新华堡啦。”

    “是飞燕姐姐,我是跟父亲来这的。”

    阳啊带着飞燕、春香几个丫鬟也在堡中漫步,遇到了独自游玩的吕芳。

    “妹妹,你住在哪里?”

    “飞燕姐,我住在堡外的新华宾馆。”

    “妹妹,这新华堡真是有趣,到处都有新奇的玩意儿,公主,我想在此多住几天。”

    “小丫头,你想住这里也不难,在这里找一户人家嫁了就行。”

    “不,我看还是算了。公主别说笑了,我可是要服侍公主一辈子的。”小箩梗险娴乃怠�

    “原来这位大姐姐是公主?芳儿失礼了。”

    “不知者不罪,你父亲在哪里?你一个人出来他放心吗?”

    “父亲在馆舍内歇息,这里到处都有人在巡逻,芳儿想肯定是安全的。”

    (本章完)

第69章 钍对百家() 
第六十九章:钍对百家

    “小小年纪倒是聪明,能带我去见见你父亲吗?”

    “大姐姐,我可是刚出来,不如我们到这新华堡里逛上一逛,看看有无飞燕姐讲的新奇玩意儿。”

    “公主,我看这样也好,听堡中人说,东边有水车,不知河流冻住没有,我们去看一看。”

    “好吧,我们往东边去看一看。”

    新华堡东侧是王莽规划中的磨坊,已经建好了三个磨坊,四个锻打坊,听着锻打的声响,吕芳不觉奇怪。

    “飞燕姐,我大汉有水车么?”

    “妹妹,我亦不知。公主,我大汉有如此水车吗?”

    “奇怪,这王莽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我大汉他处无如此水车,我会让王莽在皇叔的上林苑多造几个水车。”

    “公主,你看。。。。。。。”

    顺着飞燕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队七八的小朋友正在跑步,他们身上穿着统一的着装,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边跑一边喊着整齐的号子。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就是吕芳对历史完全不懂,她也知道这是近现代军队操练的号子,难道有穿越者?

    “妹妹,你看,这些小孩在干嘛?”

    “飞燕姐,他们在练习跑步,这些人都是堡内的小孩吧。”

    “是的,这些都是我堡内子弟。”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在一旁解释道。

    “哦,老伯,堡内有学堂?”

    “是的,我家公子在堡内大办学堂,凡是堡中村民子弟均可在学堂免费学习,中午晚上还有食物提供。”

    “学堂中都教些什么?”

    “我也不是很清楚,韩洁,你过来一下。”

    带队的一名男孩跑了过来,拱手行礼道:“爷爷,你叫我?”

    “韩洁,这是阳啊公主他们一行人。她们想问一下学堂都学些课程?”

    “公主,我们学堂都学些国文、算筹、物理、化学等等。”

    “小小年纪竟要学如此多,你多大了?”公主在一旁问。

    “禀公主,小子八岁了。”

    “飞燕,跟你一般年纪,看来,你可以在这里的学堂上学。”

    吕芳在一旁不再言语,他是太震惊,大汉小学就开设国文、物理、化学课程?打死她都不会相信,这里一定有穿越者,那又是谁,得找到他,看他有没有办法回到21世纪,在这个世界生活太麻烦了。

    “爷爷是这学堂的夫子?”吕芳还是好奇的问道。

    “非也,这学堂的夫子只有两位。一位是我家公子,一位是陈汤陈夫子。”

    “那你们有学生多少?”

    “呵呵,我们学堂现在有学生四百多人。”

    “爷爷,两位夫子能教四百多学子?恐怕是力不从心吧。”

    “非也,我们从子弟选出了二十余位优秀者当老师,这样就不会劳累了。”

    “王莽真是心思细密,老丈,这水车也是王莽设计的吗?”

    “公主一语中的,正是我家公子设计,此举大大节省人力。”

    “公主,天气太冷啦,我们还是回去吧,谢谢你,老丈替我们解惑。”飞燕在一旁暖心的提醒着公主。

    “我们还是回去吧,公子说今天晚上请我们吃新华堡的新式吃法,火锅。”

    一听火锅,吕芳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上一世他可是吃货,尤其爱吃火锅,这到了大汉几年都没吃过。她渴望赵飞燕能够邀请她一起吃火锅,但是这位可爱的小箩梗б坏阋膊豢砂揪兔挥锌凇�

    新华宾馆内,吕湘盘腿坐在床上,闭目养神。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他分辩得很清楚,那是刚才那店小二的脚步声。

    咚咚咚,门外响起敲门声。

    “请进。”

    “客官,我帮你打听了一下,原来李家庄是住有一位叫元华的老者,不过已经搬走了。他倒是有一亲戚还在新华堡内,不知客官想不想见一见他。”

    “既然是老者的亲戚,见见也无妨。”

    “那客官请。。。。。。”

    吕湘随着小二进了新华堡,穿过青石街道,进入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四周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在一排房屋门前停下。

    “客官请稍等,我进去通报一下。”

    “小哥你请便。”

    店小二进去通报的时间,吕湘闲来无事,打量着四周,这是广场西角的一排青砖绿瓦的房屋,比大汉一般的房屋要高大得多,一道大门直通里间,上方挂着“户事堂”的牌匾,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客官里面请。”

    吕湘随小二走进了户事堂,里面的人都是忙忙碌碌的,没人在意他们的到来。跟着小二转过几个弯,来到一处雅室门口,小二高声对着里面禀告:“禀堂主,客人带到。”

    “请客人进来吧。”

    “是,客官请。”

    走进房间,吕湘感到神清爽,房间内飘着茶香,上首坐着一位粗布葛衣的小男孩,下首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儒雅汉子。

    “两位先生,我从泰山来,想见见此间故人,请为我引荐。”

    “伯父从泰山来,不知与我新华堡何人有故?”

    “先祖与此间一名叫元华的老者有故,三十年前他们见过一面。”

    “伯父请坐,不知伯父尊姓大名,伯父此来可有信物?”

    “我名吕湘,这次我是和女儿吕芳一起过来,这是本门的信物。”

    忠叔站起身接过吕湘手中的信物,看着铜牌上的铭文,中间烫着”兵“字。他对着王莽点点头,转过身来。

    “孩子,你是兵家弟子,为何来我墨门谷?”

    “先生,我兵家遭受儒家天影卫攻击,全谷房屋化为灰烬,幸好我们事先得到预警,才幸免于难。谷主派我来联系墨门,大家有危难时互相救援,好守望相肋。我这里有书信一封,想当面交给元华老先生,不知两位先生能否引荐。”

    “不瞒伯父,巨子已迁往燕北,书信大可交于我。忠叔,为了让吕伯父放心,将本门信物交于他验看。”

    “是,公子。”

    吕湘接过铜牌,验看一番,这才彻底放心,将书信交于忠叔。

    王莽看着书信,忠叔对着吕湘一拱手。

    “吕老弟,这是我家公子王莽,是巨子的关门弟子,我叫陈忠,在谷中负责钱粮之事。”

    “忠叔,儒家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难道他们有天影卫?”

    “公子,自武帝后,儒家秘密成立天影卫,我墨家也是三十多年前才得知此消息的。天影卫神出鬼没,无人知道谁是统领,总部在哪里,他们是专门对付我诸子百家的。”

    (本章完)

第70章 齐聚新堡() 
“忠叔、吕叔,其实诸子百家学问都是我先祖的学问,何必分个高下。”

    “公子说得对,但儒家不会这样想,对我诸子百家耍阴谋诡计,政治手腕,当初孔子编写诗经时,当年诸子百家诗篇被删除八成,可见一斑。”

    “吕叔,兵家远离墨门谷,可否迁至我处,才能说守望相助,你看我新华堡的规模足可再住一、两万人。”

    “公子,搬迁乃是大事,需细细商议。”

    “吕叔,我看你们还是住进新华堡来吧,我们商量起来也方便。”

    “吕某听从公子安排。”

    “忠叔,在内院安排一栋房屋,让吕叔父女俩居住,我们也好细细商量。”

    北国的冬天,雪花飘舞。吕湘父女搬进了新华堡后也没有来见王莽,而是跟着忠叔参观新华堡的各大工坊,甚至还在竹山去了一趟。在墨门谷,看了武备堂制造的武器后,吕湘好象下定了决心,不再出院门,两父女在房间里商量了几天才来见陈忠。

    “陈堂主,如果我兵家迁来新华堡,将如何安排?”

    “吕老弟,公子已打定注意,如果兵家迁来我新华堡,可单独建一堡,让兵家子弟安居乐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