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之天下为公-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鹏,你父亲知道你加入墨者吗?”
“公子,父亲不知道,不过父亲对王家是忠心耿耿的。”
“这我知道,原来想在长安建立情报点,但医药铺功能还是欠缺,我想在长安开一家酒楼作为我们的联络点,你看如何?”
“公子,虽然我父亲识字,但他对我们特攻卫内部事项一无所知,我认为我父亲并不适合。”
“那你认为谁适合?”
“我认为现在无人适合,因为整个新华堡初创,先建好本部才是根本。如果真要说合适的,就是年纪太小,比如李晋、韩洁、陈玖都适合。所以公子有些操之过急。”
王莽有些汗顔,可能自己是要些超前,看来兼听则明是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王鹏,你说得对,看来,我有些着急了,你去通知七叔过来一趟。”
“是,公子。”
看着王鹏的背影,王莽有点恍惚,这王鹏适合做全面工作,以后得给他加担子,这小子看问题有点深度。
“公子,你找我?”
“七叔,明日你跟我到长安去,我会将造纸术献给朝庭,这样也会最大幅度的造福于民。你明日找户事堂派五辆马车,带十名铁卫堂人员随我出行。”
“是,公子。”
七叔答应一声,并未离开。
“七叔,还有事吗?”
“公子,可否带上武备堂刚打制好的三棱刺。”
“可以,不过只能带上没开刃的,带上磨刀石,遇上紧急情况才能用。”
“是,公子。”
王鹏揉了揉发痛的眼睛,对李七说:“最好每人带上一根木棒,至于什么样的木棒,找肖堂主,他会给你们提供的。”
(本章完)
第53章 这就是长安()
第五十三章:这就是长安
王莽坐在马车上,拉开马车上的帷幔,抬眼望去一座高大而威峨的城池呈现在眼前,看着高大的城墙,透出沧殇的厚重感,一行人来到城门口,早有大哥王允的管家守在城门口,见马车印刻的王字,对着马车高相声叫道:“车上坐的可是少公子王莽,小人在此久候多时了。”王莽探出头一看:“是王伯,我们已到,快领我们到大哥府上。”
“少公子,请跟着前面那辆马车,我去后面驾车。”
在前面的马车引导下,王莽一行拐过中央大街,转过了几个街口,来到了忠义坊内,马车在一座三进大院内停下,王允早早站在大院门口,来迎接兄弟王莽一行。
王莽下了马车,看着王允,这才一年不见,感觉王允憔悴了许多。
“莽见过兄长,这些随从还请兄长安顿。”
“多日不见,莽儿又长高了,快随我进屋。”王允一边引着王莽进屋,一边对管家说:“管家,将少公子的随从安置到前院的厢房中。”
“是,公子。”
王莽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大哥家里,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建筑,三进的院子,前院建着两排厢房。后院有七八间房间,住着家眷。
嫂子早已在客堂,迎接着王莽的到来。见着王莽显得异常亲热,忙亲自奉茶,王莽接过茶樽,喝了一口,还是那不太习惯的葱蒜味道。
“谢谢嫂子,莽儿有礼了。”
“叔叔又长高了,听说闻名长安的新纸就是叔叔造出来的,叔叔真是神思奇巧,有古之贤风,他日定会名扬天下。”
“莽儿现在就会名扬天下,明日伯父会亲自带莽儿上殿,向陛下献出造纸术,天下儒生都会感激莽儿的。”
“当不得兄长和嫂嫂如此夸赞莽儿,莽儿以后还须多多努力,才能对得起王家历代先祖,也不会辱没了家风。”
王莽知道大汉朝最注重孝道,所以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听得王允直点头,连夸王莽懂事。
“莽儿,你新华堡那边的事我已知晓,我已告知大伯父,他会找适当的时机禀明皇上。这石显也是太嚣张,我王家虽是外戚,却无跋扈之意,况且兄弟你在新华堡行为并无不端之处,他石显派人去新华堡是无视我王家。”
“兄长不必放在心上,想这次莽儿向圣上献出造纸术,新华堡定会安生一段时间。”
王莽心想,兄长啊,你不知道王家再过几年那可是嚣张跋扈得很,那可是外戚专权的代名词,可惜兄长等不到那个时候。
“兄长,我看你脸色不好,平时可不要太劳累了。”
“莽儿有所不知,近日尚书府公文传递频繁,我处理起来也是力不从心,身体只不过有些劳累罢了。”
“兄长我想为号一号脉,如果有痒,开几副药也可调理一下,莽还是懂一些医理的。”
王莽还是想为王允诊治一番,至少就该知道到底有什么病,才好治疗。历史上王莽的这位大哥可是在王莽年纪尚小时就病故了,只不过王莽历史知识欠缺,不知道何时去世罢了。
“兄长知你颇通医术,不过我身体也无大碍,你也不必为我操心了。想是车马劳顿,莽儿还是先歇息一番,用过午饭,我带你去拜见伯父,可不能失了礼节。”
“是,莽儿明白了。”
中午王允家里喜气洋洋,有如过节一样,仆人,丫鬟们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管家已提前将七叔一行十人安顿好。
正堂内,兄弟二人谈笑风生,王允夫妇都问起母亲的身体状况,王莽将家里的情况一一告诉兄嫂,并讲了许多新华堡的趣事。
“兄长、嫂嫂,母亲在操心你们该带小孩了,让我一定要转告你们,保重身体,嫂嫂也好早日给王莽生个侄儿。”
听到王莽的话,王允倒不在意,因为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在他耳边唠叨,不过嫂子听了,却低下头,脸上有些微红。
“今年上元年可一定要回新华堡过,我来时带了我堡内新制的肥皂、香皂、蜡烛等新产品,我已让七叔交给管家,嫂子那黄色的香皂洗手、洗澡都可用。”
咳、咳、咳,王允咳嗽了几声,嫂子笑出了声。
“夫君,莽儿年纪还小,童言无忌。”
王莽一听,知道自己给说过火了。这是大汉,哪有弟弟向嫂子介绍洗澡用的东西啊,赶紧站起来,向兄长、嫂嫂行礼道:“小子失言,请兄长、嫂嫂责罚。”
“莽儿,快坐下吃饭,多吃点饭食。下午要到你大伯父家,他老人家可是唠叨得很,到时你没力气的话,跪着、站着都要将你问两个时辰的问题。”嫂子笑着说。
王莽一听,这大伯父见过面都这么折磨人,还是多吃点东西,免得跪晕了过去。
王允和王莽坐在马车上,行走在长安街的青砖上,王莽有一点不现实的感觉。
“兄长,现在是哪一年,我们去拜访哪一位伯父,这些因莽儿还小,母亲从未对我提起过。”
“莽儿记住,今年是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我们去拜访我们的大伯父王凤,也是上次你们一起打猎的两位兄长王襄、王仁的父亲,现为朝庭的卫尉侍中,怎么莽儿你不知晓吗?”
“兄长,莽儿不知,母亲也未曾提起,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莽今日拜见伯父,就是希望伯父将来能重用兄长,让兄长实现平生所愿。”
“莽儿有心了,有石显在朝一日,王家在朝庭就处处受制,不过他也不敢太过压制,我王家也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我对这些并不在意,兄长希望你将来能出仕,那才是最重要的。”
“兄长,我不想出仕,我想在家侍奉母亲。”王莽推脱道。
“还是不要谈这些了,见到大伯父时需谈吐得体。”
“是,兄长。”二人便不再言语,马车在一座高大的府第停下。王允走到侧门旁,守门的小厮施礼道:“老丈,请通报卫尉大人,就说侄儿王允、王莽求见。”
(本章完)
第54章 小箩梗Вǎ�
第五十四章:小箩梗�
没过多久,那小厮出门来,向王允拱拱手:“原来是两位少公子,里面请。”
王莽随着王允走进了卫尉府,这是一座大三进的院子,几个丫鬟正在井边洗着衣服,不时的叽叽喳喳的谈论着什么,突然一声大叫:“王莽,你怎么来了,我还说冬天去你那边打猎,既然你来了,不若到时我们一起打猎?”
“拜见两位兄长,我今日前来是拜见伯父,待见过伯父后再与两位兄长相见。“
“王莽,听说你们修了一个大堡,可得带我去看看。”王襄嚷着说。
“两位兄长,看堡肯定没有问题,到时可跟我一起回新华堡。”
“大兄,我带你和王莽去见我父亲,你们可要小心点,这几天不知谁惑怒了他,家里的陶盘都遭了怏。”王襄解释道。
王莽随着二人走进书房,书房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简,几案旁一位穿着锦袍的中年人正在读着书简,几案上点着檀香,房间里飘着淡淡的香味。
“侄儿王允(王莽)拜见伯父。”
“两位贤侄请起。”王凤虚手在空中一抬,王允、王莽站起来,在几案旁跪坐下。
“允儿,这就是莽儿,真象你父亲,可惜你父亲死得太早。”
“伯父,我就是王莽,感谢伯父挂念,莽儿今日前来,是想将造纸术献给朝庭,让造纸术惠及天下读书人。”
“很好,贤侄此举必会惠及天下,明日可上殿面见陛下,你还未见过你姑姑,明日也可一同拜见。”
“是,莽儿听从伯父吩咐。”
“莽儿平时可曾学些经典。”
“小子平时学些四书五经。”
“很好,听闻你要跟从陈参学习。”
“伯父,陈参因其父亲的原因,莽儿还未曾拜师。”王允在一旁解释道。
“很好,陈参学问极佳,堪称大儒,侄儿可跟随学习,陈参现在正无处可去。王允你尽快联系陈参,让陈参到新华堡去,也好远离是非。”
“是,伯父。”
“父亲大人,上次我到弟弟王莽家里,他送给了我和王仁兄弟两张狼皮,甚是珍贵,我今年还想去他家里,下雪时可进山狩猎,请父亲首肯。”
“襄儿不得无礼,你没看到我同你大兄他们谈正事吗?”
“是,父亲,我知道父亲要考校王莽学问,父亲可知王莽能熟读四书五经,还有,他剑法也不错。”
“莽儿,真是如此?”
“伯父,当不得堂兄夸奖,莽儿确实读过几本书,平时也练过剑法。”
“你除学过四书五经外,可学过法家和兵家的学问。”王莽有些蒙,他可没学过什么法家还有兵家的学问。不过对什么韩非子、孙武的学说还是有一定了解。
“侄儿未曾学过,只是听说过。”
“侄儿,治国当用法家,征战天下当用兵家,以后要好生学习。王襄,你不是想去新华堡吗?走时记得带上韩非和孙武的典籍。”
“父亲,你批准了,多谢父亲。王莽,听说你造出了什么香皂,那是什么物什,可不拿出来瞧瞧。”王莽有些无语,看着这熊孩子不知说什么好。
“襄儿,带王莽去拜见你母亲。王允,你留下来,我还有要事要谈。”王莽知道伯父同大哥肯定要谈如何对付石显的事,认为自己一个小孩子听了这些也没用,连忙答应一声便离开了书房。
王襄倒是热情,带着王莽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家里面的情况。
“王莽,这是竖井,是当年留侯张良造的,家里用水都是从这里面提出来,这是后院,母亲平时就在后院。不是看看书,就是在刺绣,不过母亲有些唠叨,说什么没完没了的。”
王莽发觉这伯父家里可能有遗传,王襄一路上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堂兄,这原来是张良的府第。”
“是的,不过张家早已末落,这是皇上赏给我王家的。”王襄言语间有些得意。
“堂兄,你不是想看香皂吗?我这里有一些,送给你和婶婶。”
“那敢情好,你送了我这么多东西,等到回新华堡时,我送给你一把宝剑。”
“宝剑,什么宝剑。”
“宝剑,是长安造剑大师莫邪造的,我明日就去找他,他造一把宝剑价钱极贵。”
“造剑大师莫邪,有多贵?”
王莽现在有墨门的机关术,他才不相信在这个世界还有人会超过墨者的铸剑水平。
“是的,一把剑要五百金的价钱,你说贵不贵?”
“那当然贵,五百金够一户小康之家生活十年了。“
“所以说,这么贵一定是好剑。”
两人一起来到后院,王仁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看见王莽,往后一指:“王莽快跑,家里有母老虎。”王莽心想,这王仁胆子才大,敢骂他母亲。
“你还敢跑,竟偷吃我的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