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殇之天下为公 >

第16部分

汉殇之天下为公-第16部分

小说: 汉殇之天下为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鹏,你不知道,耕种有很大的学问,需要你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产量,这样庶民才有温饱。”

    “是,公子。小子受教了,我马上告诉父亲,让他办好。”

    自从王莽来到这个世界后,李家庄附近全是种植小麦,后世那是可以种水稻的,还有可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想到这些,王莽就更加对在这个世界有信心。

    一连半个月,王莽都呆在家里,用炭笔在准备好的桑皮纸上记着自己在前世的知识,将他们分成国学、算术、天文、物理、化工等学科。他将这些桑皮纸让王鹏送到了李家庄三老手中。

    三老从头尾认真看了王莽写的教材课本后,便急急叫人到李家来请王鹏,王鹏知道三老肯定找他谈,但是没想到这长快,也急匆匆地来到了李家大院。

    大厅内,三老跪坐在几旁,见王莽走过来,十分高兴地说:“莽儿,快过来,给我们说一说,你这些学问是从何而来。”

    “三位师父,我这是平常学习了《墨经》、《五行记》、《素经》的体会,不过还是学得不太明白,还请师父们教我。”

    “莽儿,你所写天文、物理、化学正是我墨门五行机关之术,不过要让所有墨门子弟都来学习,却并非容易之事,你可知缘由?”

    “小子不知。”,王莽不解的说。

    “自古以来,我华夏先哲读书、治学均以竹简为佳,但是所有子弟入学,我墨门也无能力制造如此多书简来,即使能够制作,也需多道工序,耗时耗力,且每一册书简,重过几十斤,也不方便子弟学习。”

    王莽一时无语,怎么自己没想到,如果能够造出纸来,那不是就解决了,后世到了明代,之所以有那么多读书人,还不是有便宜的纸张和先进的印刷技术,不过现在是大汉朝,各种基础条件还很薄弱,现在还无法做到这点的,那只有看墨门有什么办法了。

    ”三位师父,小子倒有些办法来解决,只是还是要耗些时日罢了,我看学堂之事还暂缓,不如先召几个子弟,就由我来教导他们,等我想到办法再办学堂也不迟。“

    没想到办个学堂这么难,在这个物质基础如此薄弱的时代,做什么都难,王莽只有耸了耸瘦弱的肩膀,无力的摇摇头,还是实力太小,有些事情还是要等到自己正式接手李家庄再说吧。

    ”那只好如此了,对了莽儿,近来学业如何。“大师父笑笑问道。

    ”大师父,近来我在家中读《五行记》、《墨经》才写出的这些课本,还望三位师父多加修改,以后作为墨门子弟教学之用。“

    ”这是当然,我们会详加修改的,再过几天就过春节了,炳昌也会赶回来,到时再一起商量大事,你以后要主持整个李家庄,要忙的事有很多,不过也不要荒了学业。“

    ”是,大师父。“

    王莽从李家出来,小小心灵充满了挫折感,怎么都无法平静,造纸的老方法自己会,那是前一世参观过古法造纸的作坊,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不过现在这条件,还是等等吧,我一路摇头地往家里走着,李晋跟了上来,”大哥,你给三老的桑皮纸上写的是什么?“

    ”是要教子弟的学问。“

    ”我能学么“,”当然能。“,我笑着说。

    ”对了,你去跟陈玖他们说一下,冬日里没什么事,我想教他们识字,问一下他们是否愿意,人不要太多了,有过五六人就行。“

    ”好的,大哥,能教武功么。“

    雄孩子,还记着武功,不过这是好事,到时可以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

    ”当然没问题,不过来学习了,事事都要懂得守纪律。“

    ”好的。“李晋笑嘻嘻的说。

    我回到家中,王鹏早早地在家中候着我,手中拿着一封木椟书信,我打拿起简片来看,信是兄长王允写来的,说他春节要在尚书府日值,不能回家团聚,心中思念母亲和弟云云,信中还提道,陈参春节后要到家里游玩,可从陈参学习等等。

    陈参,那可是大儒啊,可一定要将他留下来,李家庄就缺一个教书的夫子,这也可能是王莽在这个大汉朝认识的第一个历史人物,那可得好生接待。

    ”王鹏,明日起,你就跟我学写字,我要教你们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的学问,让你们有一个好的开端。“,王莽突然兴奋的说。

    ”好的,公子。“,王鹏有点蒙的答应道,公子说得他什么也不懂,管他明日跟着学就行了。

    在这个陌生年代里,王莽总是有些危机感,绣衣令、石显这些人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而克制危机感的办法是壮大自己的实力,看来多培养几个肋手,让他们成为这个世界某一领域的高人,说不定是好方法。

    ”还不赶紧出去做事,公子是想培养你。“,不知什么时候王伯站在屋里。

    ”是。”,王鹏看了他父亲一眼,转身退了出去。

    “王伯,有事吗?”

    “少公子,夫人叫你过去一趟,说是有要紧事。”

    王莽答应着,跟着王伯来到正堂。

    “孩儿拜见母亲,不知母亲找孩儿何事?“

    ”莽儿,你大哥找人带话回来,说今年春节不能回家,我已让王晶送了些过年物什,你大哥不在,今年家祭祖就由你来主持。“

    ”母亲,我什么也不懂啊。“

    ”这些事情你迟早要懂得的,由王晶在旁指点于你。“

    ”是,夫人。夫人放心,小的一定把事情办好。少公子放心,我会在从旁协助公子的。“

    王莽知道,古时汉人极注重孝道,一年春节的祭祖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母亲重视,既然见了母亲,王莽想还是将有李家那边子弟要过来学习的事告知母亲。

    ”母亲,李家那边有几位子弟明日起要过来跟随孩儿学习,想请母亲为几位子弟准备午饭。“

    ”那是自然,我儿在李家有时一学就一两个月,让他们在我家吃午饭也很正常。“

    ”多谢母亲。“,王莽没想到母亲如此通情达理。

    ”我儿快去温书吧,需得勤勉,不可怠惰。“

    ”诺。“

    王莽退回了自己房间,想起自己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教算术、物理、化学的老师,心中不由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因为从现在开始,王莽要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不是那个只注重儒学,一心想要恢复周礼旧制的空想者,现在王莽想凭着自己在前的知识和经验,为给了自已的这副躯壳的王莽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给我一个理由,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虚度岁月。

    (本章完)

第23章 算术() 
第二十三章:算术

    王莽在院子里乱转,手里面的树枝不停的在地上写着,今天是他的第一堂课,可得好好教。

    辰时末的时候,李晋和几个小伙伴们都过来了,李晋、韩洁、李瑞、陈玖都在,再加上王鹏,一共有五名学生。

    王莽坐在几案前对底下的五位学生说:”你们来我这里学习,我教给你们的第一堂课就和别人不一样,今天就教大家啊拉伯数字。“

    我向他们招手。

    ”你们过来看看,原来我们的写法很麻烦,而且写得太长,我们的学问是能让普通的庶民都能看懂,都能计算。“

    李晋仔细看了以后,不解地问道:”大哥,可是我们平时都是用的计数方法来书写的啊!“

    王莽笑笑,说得:”这叫做墨门数字,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不等李晋回答,王莽接着说:”两千多年前,我华夏先民早就发明了筹算,而且计数方法也很先进。

    王莽指着几案中间的沙盘,“这是我费了几个时日才做好的沙盘,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现在书字的书写,我用树枝在沙盘上写着1

    、2、3、4、5、6、7、8、9、0,这就是我要教大家数字的书写,以后就是用这种教字来教大家。”

    “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计数基础,我们今天就将加减乘除的方法都教给大家,大家先掌握方法,我以后每天考你们。”

    几个人中李晋认识字,学过算筹,故而学得较快。

    一连几天,我在都在屋子里教授他们算术,这是上一世小学一年极、二年极的教材,几位小朋友学得不亦乐乎,这天连三老也来到了王家。

    “看见没有,用这种方法列出的等式是不是简单易懂。”,王莽用墨门数字(其实是啊拉伯数字)列出一个加法算式。

    大师父正好看到,不由得心惊:“莽儿,此种算法使算法更加简便,且相当精确,不知你从何处得来。”

    “大师父,小子是从五行记司出来的,我将他叫做墨门数字。”

    “真有此事,历代祖师曾言,五行记高深莫测,想不到莽儿能够从中悟出术数计算,我墨者学说光大有望了“,大师父高兴地说。

    李晋在一旁高兴地说:”族老请看,我现在觉得数字计算极其简单。“,说着便在沙盘上写着4+8=12。

    ”族老,请看四加八等于十二。”,看着李晋高兴的笑容。大师父夸奖道:“很好,不过还须好好学习,你父亲从燕北回来后一定很高兴。”

    看着大家热切的笑容,王莽觉得自已太厉害了,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莽儿,我们都来多时了,怎么不请我们坐下。”

    “三位师父,请原谅则个,小子刚才太投入了,请三位师父上坐。”

    三位师父跪坐着,我看了看大师父,笑着说:“三位师父,今天来找小子,不知有何事。”

    “王莽,你怎么想起要办学堂。”,三师父开口道。

    “三位师父,我办学的目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开民智,学工巧,习民事。”

    “不错,有我们墨者的风范,这数字计算之法倒是很适用,可用于工巧之事。”

    “大师父,我的愿望是全天下的庶民百姓家的孩童都能象李晋一样在我的学堂中学习,以后成人,能从事百工,造福天下。”

    听到这里,三位师父不由由得热泪盈眶,大师父含泪道:“此正是我墨门为之奋斗的愿望,巨子没看错人。“

    王莽不禁奇怪道:”三位师父,我难道说错了吗?“

    ”莽儿,你没有说错,我俩三个只是高兴,想我墨门中兴不远矣,我们过来,看了你教的算术,我们感到很高兴,巨子让你今天晚上上墨门谷去一趟,到时大师父来接你。“

    ”好的,三位师父。“

    深夜,我独自在房间里,想起大师父还要来接自己,也不敢睡下,大约子时一刻左右,大师父才飘然来到我床前,我说道:”大师父,怎么这么晚,我都要睡着了。“,王莽毕竟还是小孩,睡眠很足,正打着瞌睡。

    “墨门谷中有重要之事,所以才来晚了。”

    “等到了墨门谷自然就知道了。”

    也不由我分说,大师父抱起我不由分说便腾空而起,几个呼吸之间便来到李家,我们进入墨门谷,大殿内灯火通明,李炳昌父子、二师父、三师父、七叔他们都在。什么阵仗,全部重要人员都在,看样子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莽儿来了,坐,你先听一下,我们正在商议墨门中大事。”

    “诺。”,我在末位找了一几案坐下。

    “巨子,我日前在燕北长城一带已购下土地三万余亩,建造房屋三百余间,共千弟子四佰余户,人口共三千七佰六拾三人,估计春节搬迁时间会持续半年,此次搬迁共准备马车一佰一十五辆,板车两佰三拾辆,已经到达的子弟已经种上冬小麦,已购得战马一佰匹,驽马两佰匹,贮备好了够全体人员一年的粮食,所以请巨子放心。”

    “炳昌,此次每批人员需准备好官府路引,出发前将所有的细节都想清楚,切不可出现差错。”

    “要留在李家庄的墨门子弟通知到了吗?,可有不愿意留下来的,如果有,可以作好安排。”

    “巨子,通知到的墨者共七十五户,三佰四十八人,他们都愿意留下来保卫下一代巨子。”

    什么,是不是听错了,我是下一代巨子,虽然原来陈玖提过,王莽想那只是孩童之言,也没当回事,现在亲耳听到李伯父提出来,心中十分吃惊。

    王莽连忙站起来,拱手向巨子行礼。

    “请巨子收回成命,王莽年少,还当不得此重任,可另选贤能,小子虽是巨子徒弟,但学业未成,恐难以服众,请巨子三思。”

    众人哈哈大笑,王莽有点茫然,自己可不想当什么巨子,要是皇帝知道,那小命就没有了,至少现在不会当这个巨子。

    “莽儿,传你二十九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