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884部分

革宋-第884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委员会主席、元老院元老、军团军法官,这三个职务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政治变故而随风吹去,唯一堪称稳固的只有和利奥家的联姻。

    希拉嫁给巴尔登女公爵唯一的儿子,会让克莱修斯家族发生本质的变化。这门亲事会让各方利益出现新的结合点,被迫嫁给一个老头子之后,巴尔登女公爵明白了强强联合则催生出更强的力量。所以女公爵不太理解希拉母亲的笑容为什么会消失。

    希拉的母亲说道:“阁下,我的女儿性子非常犟,我认为她未必适合您的儿子。”

    “我并不指望他们会恋爱。”巴尔登女公爵叹道。她也认为希拉的性格太傲慢了,但是希拉的傲慢并不是她蔑视别人,而是她的生活态度会让人感觉她傲慢。这种生活态度以及希拉随口讲述的农庄管理要点让巴尔登女公爵气恼之后反倒对希拉刮目相看。为了证明希拉所说的是不是真的,女公爵还把跟随她的贵族中最懂得种地的两个贵族叫来,用她勉强记住的几个要点询问他们。这两位贵族听了之后被吓到了,一个劲称赞女公爵见识深刻。这几个要点一直在困扰他们,不管怎么安排都不令他们满意。

    如此效果坚定了巴尔登女公爵的想法,即便未来希拉不再是元老,她也能够管理好巴尔登家的家产,将其发扬光大。这样一个能旺夫旺家的女孩,女公爵不准备放过。表达完自己对恋爱的看法之后,女公爵继续说道:“但是感情在婚后会好起来。我相信我的儿子能够配的上您的女儿。”

    希拉的母亲可不敢这么保证,恋爱中的女孩子是冲动的,希拉的个性又不是任由母亲揉捏的那种。要是希拉会任由别人做主,她现在孩子都该好几岁了。但是公开拒绝巴尔登女公爵也不适合,希拉的母亲只能敷衍道:“等您的儿子到了君士坦丁堡再说吧。”

    当天晚上希拉回到家,希拉的母亲就一直观察着女儿。最后希拉不得不问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么?”

    “不。”希拉的母亲答道:“我……我只是在想会不会有什么人在追求你。”

    “呵呵!”希拉干笑两声。在办事处的时候不少年轻男子对希拉表现过好感,这种人在希拉当了元老之后都不见了。年轻男生们是种非常奇怪的生物,如果一个女生和他们没什么交集,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和那位女生接近。面对每天都要一起谈事情的女生,男生们反倒什么都不会做。好像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希拉是个年轻姑娘,这让希拉觉得挺遗憾。

    也不是没人向希拉投来**的眼神,想想那些色眯眯的油腻中年和油腻老年……想起来她就忍不住有呕吐的冲动。希拉不想再回想,可不能糟蹋了母亲烹调的美食。

    又吃了片刻,希拉想起件事,她说道:“对了,我过几天要出门。去看看煤炭产地。”

    “煤炭?”希拉的母亲对这个词不是很熟悉。

    “姐姐,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去。”希拉的弟弟立刻咋呼起来。

    “不许去,好好读书。”希拉立刻拿出了姐姐的派头。

    “我也想出去看看。我也想当议员!”希拉的弟弟马上闹起来,“姐姐,当时给人送东西可是我和你一起去的。凯撒和屋大维在我这个年龄就已经东奔西走了。”

    “胡说什么。”希拉和希拉的母亲同声呵斥起来。小家伙实在没胆量对抗家里两位成年女性,悻悻的低下头。

    希拉严肃的对弟弟说道:“盖乌斯,一个伟大的人关心的是从他们面对的事情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觉得你和别人走过同样的路,所以会有同样的结果。记得我给你讲过的剃头的事情么?聪明绝顶和自作聪明可完全不同。”

    “嗯……”盖乌斯低着头应了一声。

    看着自己的弟弟失落的模样,希拉又觉得有些心软。她想了想才继续说道:“好吧,我会去见见你的导师,听了他的评价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带你一起出门。”

    “真的么?!”盖乌斯大喜,“姐姐,我成绩很好的!”

    希拉板着脸说道:“就算带你去,你回来之后也要增加初级的军事训练。那可不是小孩子玩闹,会非常辛苦!”

    “好,我一定好好学习。”盖乌斯大声答道,方才的不快完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着希拉敲打弟弟,希拉的母亲想说点啥,最后什么都没说。

    吃完饭,希拉回到卧室就开始考虑下一步的事情。现在东罗马参访团中不少人写的游记已经上市,里面就记载着大宋各个城市都不再烧木头,而是使用煤炭当做燃料。那些曾经远行到倭国的参访团成员写的游记中论述倭国喜欢吃生食的原因,‘倭国当地的树木已经不足给倭国人口提供燃料,所以他们不得不开发出各种生切食物来吃,以减少对燃料的需求。如果东罗马不能保证煤炭供应,我们距离吃生食已经非常接近’。

    希拉的提案就是开发东罗马境内的煤炭,解决东罗马各大城市的燃料问题之外还能避免之前东罗马受制于元国煤炭的问题。想法虽然好,执行起来困难也非常多。首先就是钱的问题,开发煤炭需要探矿,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其次就是探矿成功之后建设煤矿也需要钱,朝廷更没有这么多钱。

    那么煤炭供应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煤炭价格怎么定,都不能胡诌。希拉问过办事处的人,大宋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得到了的答案居然是‘朝廷探矿都是官家说哪里有煤矿,就派遣探矿队前往。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多点,煤矿就探出来的。那些煤矿都是优质大煤矿,可劲挖就行了。你问的事情我们也没经验。’

    连大宋都没经验,希拉靠自己完全没思路。这让希拉非常困扰。她准备去已经开发的煤矿去瞅瞅,就是想先利用现有资源。

第284章 联动(十四)() 
办事处里面的人明显没有以前多,这让希拉的秘书艾琳娜感觉有些奇怪。也许是人少,办事处人员很快就去后面问完出来,“艾琳娜小姐,今天办事处有会,没办法见你。请你明天再来。”

    “明天什么时候?”艾琳娜无奈的问道。

    “明天上午九点。”

    艾琳娜遗憾而归,心里面相当不满。办事处并乎,即便会议讨论的事情与希拉有关,希拉现在来了也一样不会被接见。

    “元国是真的扛不住了,还是有什么想法?”辛主任语气里面都是疑惑。

    “他们要继续出口煤炭挺好,元国的煤炭比行省的煤炭好很多。”李自然倒是非常轻松。元国提供的煤炭是无烟煤,行省在希腊开采出的煤矿是褐煤。且不说燃烧值,燃烧时候那股子味道就令人无法忍受。

    “要是元国恢复粮食供应,我们之前的进展会不会受影响?”辛主任对此很在意。他当主任的这段时间里面获得巨大成果,辛主任格外不希望出什么波折。

    “不用担心,东罗马走不了回头路。”李自然非常自信。

    在雅典,欧罗巴行省总管谢松自信的说道:“东罗马走不了回头路。当前局面恢复到两年前,东罗马也不会放弃使用纸币。重新开放元国粮食只会让东罗马搞起大宋的粮食本位制度,对纸币的需求量只会更大。”

    耶律洪难得的浑身轻松,他笑道:“元国内战打得好,好的很!我当时还担心元国弄到了咱们的兵工厂,就真能学会造枪炮。实在是没见识。”

    没人嘲笑耶律洪,朝廷已经告诉行省不用担心元国造枪炮的技术,那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有了工厂就万事大吉。行省众人并没有因此而安心,即便知道兵工厂被炸也没让他们感觉好些。

    一年多过去,局面却如朝廷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下来。元国不仅无法继续生产火器,连炼铁厂都没能恢复。至于掌握在大宋手里的硫磺贸易让元国优质火药越用越少。行省弄到了元国自己仿造的低硫低硝火药,其低劣的性能让亲眼看效果的行省官员们瞠目结舌。硫磺掌握在大宋手中,硝石生产现在是东罗马的强项。适宜的气候与土地,人口密集的城市以及大宋提供的菌种,连欧罗巴行省都从东罗马进口硝石。

    “谈判就交给谢总管负责。小心元国玩什么花样,他们若是要咱们帮他们修复炼铁厂,就说那是朝廷负责,我们不管。”耶律洪分派起任务,“郝康在大马士革站住脚,咱们要强化地中海东岸的航线。”

    欧罗巴行省本以为很快就能接到元国的消息,没想到等了大半个月还没等到。眼瞅就要到西历年初一,有人问起谢松怎么看。坐在旁边的耶律洪对这个问题就当没听见,谢松哈哈一笑,“哈哈,我觉得元国那帮人比我想的更没用。”众人听完之后哄笑片刻就把此事放下了。谢松说的没错,和当年郝仁奔波几万里寻求安身之地的勇气和决断相比,现在元国那帮人真的是废物。

    谢松心里面的焦虑程度比脸上表现出来的高很多,元国的进出口对四方同盟有很重大的现实影响。现在欧罗巴行省解决粮食问题采用没有饭吃就吃肉,没有面包就吃蛋糕。不管如何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都没办法短时间内解决粮食问题。失去了元国的粮食进口,欧罗巴行省靠埃塞俄比亚王国提供的大宗苜蓿和牧草支撑粮食供应。谢松嘴上嘲讽元国第二代国主,心里面则万分期待郝睿能拥有他爹郝仁一样的眼光。

    阿嚏!几千里外的郝睿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继续开会。正在发言的王东孙被这个小小的喷嚏打断了发言,看国主没说话的意思,他继续慷慨陈词,“大王,丢失华沙并非我军的败仗,而是先王不得不前去蒙古当丞相耽误了。若是当时先王留在元国迁都华沙,此时华沙城早就被我们修建的固若金汤。既然当时先王决定不以华沙为重,我等此时也无须急着收复。我元国现在兵强马壮,粮食丰收。若是再与宋国贸易才会被宋国所制约。那是不测之祸。”

    郝睿没吭声,他这段时间里面听到的臣下发言大多都是这样。元国朝廷里面有人提出恢复与四方同盟的贸易,马上激起强烈的反对声浪。反对者都认为和西边的战斗相比,受制于南边的欧罗巴行省更危险。这次会议看样子也差不多。

    正在想,兵部尚书李博雅起身说道:“大王,臣以为还是得贸易。这一年多来铁厂始终无法修复,枪支火炮还能多用些年份,火药已经不得不用劣等火药,便是劣等火药的供应也不多。先王攻克华沙,用了几十万斤铁。现在那些铁已经运回来铸造农具。除了铁,还有许多物件以前都从南边进口。咱们元国人少,大多都在农场工作,工匠造出来的东西不太堪用。”

    “怎么会不堪用!”王东孙立刻喊起来。

    “先王就是这么开会的么?别人没说完就大叫大嚷?”郝睿开口了。

    王东孙连忙谢罪,然后气鼓鼓的看着兵部尚书李博雅。李博雅继续说道:“大王,臣以为还是恢复贸易为好,先王与南边各国大做生意的时候,元国上下生气勃勃。这一年多来贸易中断,基辅明显是萧条了。”

    郝睿想了片刻才问道:“你说皮具不堪用,我们的皮革生产比南边各国多得多。怎么会比不上南边。”

    “这就是南边各国的手艺。我们的皮革做出来不知为何就是容易破,南边的皮革能用两三年,咱们的皮革用一年就不行了。”

    “那就一年一换!”王东孙抓住机会说道。

    “不是你想的那样。”李博雅也有些动气,“马匹的马镫用着用着突然断了,事前看着马镫的皮革好好的。皮革断了立刻换,人摔坏了怎么办。我算了个账,若是换的勤,还不如从南边进口皮革来的便宜。很多东西不是咱们造不了,而是南边的东西就是比咱们的便宜。还有像硫磺这种咱们没有的货物,南边的硝石也比咱们便宜。”

    郝睿本以为兵部尚书讲了现实的问题之后会得到某些支持,没想到一帮大臣纷纷出言反对。李博雅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但他一个人面对许多人,想说话就被对方七嘴八舌的给占了时间。人人都要李博雅回答他们的质问,让李博雅根本无法一一应对。

    “算了,不说这个了!”郝睿不得不暂时中止这个话题。

    下朝之后郝睿心情非常糟糕,先到祠堂给父亲郝仁上了香,郝睿没有离开,而是呆呆的看着父亲的画像。他兄弟姐妹五人,以前父母在世的时候一大家人热热闹闹。郝睿只觉得自己好安全。就在短短一年多之后,父亲去世,母亲和二哥在权力斗争中身亡。大哥远走他乡,只剩下一个姐姐和妹妹在基辅。

    国政又是如此,不管提出什么想法都会遭到强大的阻力。郝睿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