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第8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初的两倍?”年轻的看家贵族说了个很直接的感觉数字。
希拉心里面叹口气,她原本也是这么觉得,但是询问办事处的技术人员之后才明白感觉其实不靠谱。她站起身走到按照她吩咐弄起的黑板前面掏出兜里的笔记本,拿起粉笔在上面按照笔记本上的内容抄了起来。
种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把种子埋进土里,等着种子长熟收割的简单过程。希拉把最简单的一个流程写出来。包括播种前的育种、耕地、堆肥、施肥,驱赶鸟兽。还有耕耘者的种种劳动。哪怕是最近单的流程也写了好几分钟。
又花了半个多少小时讲解,最后把所有消耗加起来。如果不谈收获之后分给耕耘者多少,单纯以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计算,如果一尤格拉姆土地产出50阿塔比小麦,其价格竟然比元国进口小麦到岸价格还低了一点点。比年初小麦价格低不少。
年轻贵族们都懵了,一部分是对价格的震惊,更多的则是被希拉对农业的熟悉程度给唬的不知所措。不少人看希拉的目光中满是不信任,价格真的低到这个地步,岂不是种地也能发大财么。
不知所措了好一阵,看门贵族有些喏喏的说道:“咱们谈点别的吧。”
希拉心里面满是对这帮没用男人的鄙视,老贵族也好,年轻贵族也好,不老不年轻的中年贵族也罢。这帮人听到这些讲述之后的反应都一样,他们不相信更不想去尝试。嗯,只有一个被称为不正常的达尔家的小子才对这些充满了兴趣,并且与希拉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在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已经带着工具、种子到了达尔家常驻。欧罗巴行省招募的学徒也跟着前去帮忙。如果这群贵族们对此完全不在乎,大概也只有达尔家的小子通过实践才能让这帮贵族们明白这种事情并非做不到。如果做都不做当然做不到。
之后这帮贵族们开始讨论起最近的局面,城外的人越来越多,巴塞勒斯却坚持不见这帮人的代表。据说巴塞勒斯的态度是决不接受胁迫。贵族们大多都认为巴塞勒斯太过于执拗,如果肯接见农民代表,答应提高粮食价格,一场震动东罗马的危机很可能马上解除。
希拉没说话,只是静静的听。她觉得贵族们当然希望提高粮价,只是他们没胆子公开宣布自己的立场。若是在街头上的人听到贵族的主张,便是不丢石头也得吐他们口水。粮价上涨的结果就是本就空虚的城市居民的口袋会大大缩水,甚至吃不饱饭。
正在听,有人问希拉,“希拉小姐,不知道你怎么看朝廷不肯出钱的事情。朝廷这么有钱,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军团和军团家属,为什么就不肯拿出钱来提高粮价。”
希拉看了看问话的这位,也不是光有贵族这么讲,城里面的居民中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希拉的老邻居们就是如此,为了能让这些人理解问题所在,希拉已经废了许多口舌。现在她实在是懒得说,因为老邻居们并不理解现在东罗马的政治和财政,哪怕问题尖锐点也是不知者不怪。贵族们问这个问题就让她感觉这帮家伙是别有居心。
见希拉不吭声,其他青年贵族也纷纷询问。希拉只能开口说道:“诸位,你们知道朝廷购买元国的粮食是向元国支付的什么货币。”
“什么货币?”贵族们一脸懵。
“从元国进口粮食是四方同盟内部贸易,朝廷向元国支付的是四方交钞。”说着,希拉忍不住打开随身的包包,从里面拿出钱包,抽出一张四方交钞给这些贵族看。等他们看完,希拉又从钱包中拿出了几个硬币,“这是咱们东罗马的钱币,你在君士坦丁堡卖粮要的是这种钱币。四方交钞的结算模式你们知道么?”
继之前的一脸懵,贵族们此时带着二脸懵开始摇头。希拉只能走到黑板前面,不忍心破坏自己写的粮食成本计算模式,她选了个空位。可空位太小,希拉根本写不下她想写的内容。最后她只觉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既然贵族们也不在乎,那也没必要留给他们研究。希拉把之前写的都擦掉,在空旷的黑板上开始写外貌和内部贸易的模式。
四方同盟之间通过欧罗巴行省的钱庄进行国际贸易,元国的粮食送到东罗马之后完成通关检验和称量后进入各地库房,之后不是东罗马帝国付钱,而是直接从欧罗巴行省的钱庄划账。元国购买商品也是如此,价格品质确定以及交货之后也从欧罗巴行省的钱庄里面把钱划走,划到东罗马帝国以及其他供应国的账目上。
这样的贸易结算模式甚至连四方交钞都不怎么用到,完全是在账面上完成结算。欧罗巴行省针对贸易设立的钱庄里面不是由欧罗巴行省的宋人一手遮天,全部掌控。各个结算都有相关国家的常驻会计团全程参与,保证数据没问题。
与之前讲述粮食种植不同,贵族们在听讲的时候就纷纷提问发言,希拉还没讲出最后结果,已经有精明能干的贵族兴奋的高声喊道:“原来朝廷弄到粮食与国内贸易和货币没啥关系。”
有些不够聪明的一头雾水,希拉又详细讲述了很久,中间那帮‘机灵鬼’自作聪明的插话,显现他们已经明白了问题所在。那些不够聪明的在这种混乱里面听了好久才算是恍然大悟。负责看家的年轻贵族叹道:“怪不得巴塞勒斯坚决不肯答应涨粮价。”
“怎么讲?”机灵鬼这次听不明白了。
看家小子有点得意的说道:“国内粮价与进口粮价没啥关系,若是巴塞勒斯提高进口粮价,岂不是要多给元国钱么,朝廷才不会这么干。”
这个看法立刻被否定了,“你说的不对,国外粮价与国内本就不同,国内粮价再高,朝廷也不用专门多给元国钱。”
看家小子也觉得这看法有道理,但是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面子也挂不住,忍不住争吵起来。听着这帮家伙的废话,希拉更觉得男人们真靠不住。就在她不耐烦的低头喝茶的时候,就听已经在争论中落了下风的看家小子问道:“希拉小姐,你来帮我说说。”
希拉当然不想帮看家小子,对于其他人的观点也不认同,她喝完茶才开口说道:“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不同,有个很重要的现实。四方同盟的贸易方手里都有钱,都有非常多的四方交钞可以支付买卖。可我们东罗马国内没钱,没钱买什么粮食,你以为是教会施粥不成?你们这么想提高粮价,那我问你们,年初的那个粮价有不少人买粮,你们家族有谁把粮食拿出来卖的?现在的粮价,你们的家族有不少开始卖粮,可又卖出去了多少粮食。做买卖有人买有人卖,价格低的话卖家不想卖,价格高买家买不起。”
年轻贵族们听懂了,他们都沉默了。当希拉把最简单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人发现他们原先并不懂还不太能接受呢。
第234章 破口(二十四)()
离开贵族聚会,希拉步行回家。一路上她脑子里想的都是谈论内容,谈论次数越多,希拉觉得自己的想法也不像最初时候那么简单直白。最初好不容易拼凑起一套说辞在此时看起来未免太幼稚了,充满了一厢情愿和各种自以为是的模糊。
此时希拉终于找到了基准点,贫困与饥饿光靠抢掠贵族和种粮农民是没办法解决的。就算今年把那些人的粮仓通通搬空,可明年怎么办?粮食不会从土地中自己长出来,希拉家的几分地里面会不断的长出野草,拼命的与辣椒争夺阳光、水和养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拔草、松土、施肥。这才能保证辣椒正常生长。
自己每次从几分地里忙完,希拉都只觉整自己都仿佛要散架。得女仆扶着她去浴室,才能有点气力坐下洗个澡。在安卡拉附近那一个多月更让希拉深刻明白农民们要付出多么沉重的劳动才行。想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得提高产量,还得通过各种新式钢铁农具降低劳动强度。
正在想,街上又是警钟长鸣。街上人讶异之时,一队队士兵们冲上街头将居民往家里赶。希拉放下所有念头拼命往家里跑,而街上的人群已经有人在喊城外的农民们开始攻城啦。
见到希拉在大门外拼命拉门铃,女仆连忙开了一条小缝让希拉挤进来。立刻把门关上,女仆叹道:“小姐,我们可是担心死你了。”
话音未落,母亲已经从客厅冲到前厅,见希拉毫发无伤,母亲也不知道该说啥,沉默一阵之后才说道:“下次不许你一个人出门。”
希拉倒是无所谓,她拍了拍衣服下携带的短刀,又知道自己若是吹嘘开始学习的格斗术只会让母亲更担心。这时候父亲也下了楼,一家人说了会儿话,希拉转述她所听到的,有人喊说城外农民开始攻城。希拉自己不信,一群农民又没携带攻城武器,前来攻城和自杀无异。君士坦丁堡里面驻扎的军团有数万军士兵,能打破城墙的大概只有欧罗巴行省的军队。
父亲听了这个传闻与希拉的评价之后神色看着若有所思,不过父亲最近一直是这样,希拉也习惯了。等吃完饭的时候大家围在桌边,希拉的母亲叹道:“这么乱,真相西塞留斯也能在家里。”
希拉觉得母亲的想法太好了,她表面上看着不怕,心里蛮其实也惴惴不安。以前皇帝派兵剿灭乱党,敌人是被攻打的一方,也远离君士坦丁堡。现在君士坦丁堡城门外就有大票的……敌人?也许不该用敌人来称呼那些可怜的农民,他们这么冷的天依旧在外面风餐露宿,其实苦的很。连欧罗巴行省办事处都偷偷向那些农民提供了一点帐篷被褥啥的。这么冷的天很多人其实忍受不住。现在想巴塞勒斯拒绝接见农民代表,大概也有期待寒冷自动驱散那帮农民的打算。
要是哥哥此时在家,这个军团军官一定可以很好的保护全家人。
吃完了晚饭,希拉把大窗户上的窗帘拉开一点从里面看出去。就见街道上再不见行人,倒是隔不多久就有军团士兵们从街上巡逻而过。外面黑黢黢的,火把将军团士兵们全副武装的身影照的很吓人。
这边刚拉紧窗帘,就听到门外有大门的门铃被人拉响。希拉又拉开窗帘,有点被吓住了。就见一队士兵们举着火把,站在门外一辆……至少两辆马车后面。一个举着火把军人正在拉门铃。希拉连忙合上窗帘,捂着胸口快步走向客厅。就见母亲已经到了客厅,紧张的问希拉:“门口是什么人?”
“你们不用担心。”希拉父亲的声音从二楼传来。抬头看去,就见他穿着出门的正装,手里还提着希拉给他买的手提包。那是针对学者的手提包,用雅典当地特别硝制的小牛皮制成。里面有好几层,可以分别放文件、笔记本、纸张。靠边还有一个小网兜,可以放置墨水瓶与文具盒。保证只要手提包直立,墨水就不会洒出来。
希拉看着父亲竟然是已经准备好的样子,心里面更是紧张。就见父亲走下楼梯,对希拉的母亲说道:“我今天晚上不回来了,明天我会尽量回来。如果回不来也会派人通知你。你们关好门窗。”
说完,希拉的父亲又抱了抱希拉,让女仆等他出门之后就去关好大门。希拉心中不安,奔回卧室把短刀揣进怀里,出来的时候就见父亲正要出房门,她连忙跟着父亲一起走了出去。
到了院子门口,希拉发现门外的马车并非两辆,而是好几辆。每一辆马车旁边都站着军团士兵,车里面好像已经坐了人。其中一辆马车车门打开,走出一个穿着与父亲差不多的人。两边简单说了句“就差你了好,我们走”。希拉的父亲就打开门走了出去,和那个穿着差不多的人一起上了马车。
立刻有士兵跳上马车旁边的踏板,一般都是侍者或者护卫站在那个位置,可以方便随时跳下来拨开挡路的人让马车能够顺利前进。现在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哪里会有拦路的人呢。
女仆此时已经关上了门,她轻轻拉着希拉,低声说道:“小姐,我们回去吧。”
希拉没动,她看着最后一辆马车离开,看着跟着马车行动的士兵骑着马尾随马车消失在黑夜中,又站了一阵才向屋里走。
父亲当晚果然没有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办事处派人来告诉希拉,她未来几天不用上班,办事处放假了。中午时分全城都不许通行,下午有人带来了父亲的信,打开一看就见到父亲漂亮的字,他晚上不回家了。一天两天三天,希拉只觉得越来越不安,父亲还没回来。虽然每天都有信,希拉甚至怀疑这信是不是伪造的。第四天下午,父亲的信也没有按时到达,街上的军队封闭了所有的街道。希拉完全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已经忍不住哭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