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816部分

革宋-第816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都不提,怎么郝仁做的越多反倒让铁穆尔不高兴起来。这已经不是铁穆尔厚此薄彼,简直是铁穆尔有了心病。总觉得郝仁是在针对铁穆尔本人。

    虽然感到不安,脱脱却也觉得郝仁同样有责任。铁穆尔大汗的感觉没错,郝仁在很多时候就是针对铁穆尔,总是要让铁穆尔本人变得和忽必烈大汗一样,两个不同的人怎么可能完全一样。也不能全怪铁穆尔大汗心中不爽,郝仁觉得铁穆尔不合他心意就拍屁股走人,换成脱脱也不会高兴。你走就走呗,为何弄到我不开心。

    但是脱脱知道自己现在只能让两个互有心结的人赶紧分开,让他们继续在一起只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脱脱看着铁穆尔答道:“大汗,我听说丞相想让郝康继任丞相。我觉得丞相也知道要留个人质在朝廷。”

    “哦?”铁穆尔露出讶异的表情,他听说过此事的时候只觉得郝仁很可恶,连丞相位置都不放过。所以没能从人质的角度考虑。经过脱脱提醒,铁穆尔才有点恍然大悟。郝康留在朝廷当丞相,这可不就是人质么。

    看铁穆尔神色变好,脱脱继续说道:“郝康当丞相,朝廷所要的粮草也能通过郝康传达给元国。丞相怎么都不会不给他儿子留些脸面,粮草供应自然不会不足。”

    “嗯”铁穆尔的声音出现了颇大的音调转换。这是铁穆尔转换念头时候最常见的反应,脱脱听在耳里,心中也轻松下来。论做事的严谨,脱脱很佩服老一代人。不管他们让人多么不高兴,做事上却不含糊。郝仁让郝康留下当丞相实在是满足了每方面的面子,也表达了足够的善意。铁穆尔这个很爱面子的大汗能弄懂这点实在是再好不过。

    “大汗,丞相在朝廷里面这么不招待见,他回去也不是坏事。郝康继任丞相又能显得大汗对丞相非常好。其他汗王知道之后心里面也会掂量一下。大汗,忽必烈大汗当年可是用郝仁吓得其他汗国不敢吭声,这么有效的法子咱们也得学。”

    “嗯……,我知道了。”

    等脱脱走后,铁穆尔觉得心平气和,之前如鲠在喉的感觉随着脱脱的分解消散大半。只要还能得到元国的粮草,又不用看到郝仁的脸,朝廷里面可就舒服了。接下来就可以全力打仗,等打赢了自然扬眉吐气,让郝仁明白铁穆尔同样是蒙古英雄。

    这边刚准备休息,就有內侍来禀报,“大汗,呼兰巴勒王爷求见。”

    “让他进来。”铁穆尔立刻命道。

    两人见面,铁穆尔问呼兰巴勒:“药炼好了?”

    呼兰巴勒连忙回答:“大汗,这炉九转金丹所需甚多。所需童男女得生辰八字符合,才能达成其中两转的要害。”

    “找了这么久就没找到八字适合的?”铁穆尔不快的说道。

    “大汗,这边许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生辰。他们用的生辰又和阴阳算法不同。臣实在不敢有丝毫差错。”呼兰巴勒连忙解释。

    听呼兰巴勒态度认真,铁穆尔倒也没有格外催促。呼兰巴勒见有了时间,就把‘九转金丹’的妙处又给说了一遍。这丹药除了要采用诸多珍贵成份之外还需在炼制的时候按照阴阳五行之法相生相克实施转化。

    所谓九转,乃是九种变化。先是‘无’,就是制作一个密闭的巨大空间,取其空无一物之意。第二转是无中生有,必须在关键时辰中将主要原料混合,早不得晚不得。时辰分毫不能有错。

    之后五转则是依照五行相生的次序添加辅料进行炼制。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长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燥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依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则完成中间五转炼制。经过七重转化炼制的的胚丹还需要最后两重,也是最麻烦的阴阳转化与调和。

    阴极一阳生,阳极一阴生。这九转金丹的服用者乃是铁穆尔大汗,乃是至阳之人。所以先以八字纯阴的处女在丑时采集药引,将其置于胸前以纯阴处女的阴气温养。在天亮之前送进冰炉内炼制。端的无一丝阳气。正因为在如此纯阴环境下,药性中的阳气反倒被激发。

    之后再找八字纯阳的处男在中午之前采集药引,在正午时分用‘天炉’炼制。所谓‘天炉’就是不用火,不用地热,采用的乃是太阳的热力。这才能集结至阳的阳气。最后一转虽然是至阳,却也能激发丹药内的阴性。调和转化阴阳完成最后二转的丹药集结九重变化,在铁穆尔大汗服用之后才能提供最强的精力。

    也亏呼兰巴勒一个蒙古人居然将这些炼丹术士的法门说的清楚,帖木儿身为大汗见识不少,那些原理对他来说并不需要费力才能理解。想到炼药的辛苦完全符合天时地利阴阳五行,帖木儿就对丹药充满了期待。他有些期待的命道:“速速去找到符合生辰八字的童男童女。不要再拖下去。”

    “此事关乎大汗,臣实在不敢有丝毫差错。”呼兰巴勒答道。

    “唉……尽快吧。”帖木儿叹道。

    呼兰巴勒马上向铁穆尔保证,他正在竭尽全力,只是现在花费甚多。铁穆尔嘴里虽然骂了几句,还是答应再拨钱。呼兰巴勒立刻保证他会尽快,又聊了几句,呼兰巴勒说道:“大汗,现在还有件事,臣只怕会耽误点时间。此时正奉大战,天气间杀气太重。臣努力寻觅,却想等此战大胜之后国运充盈之时开炼。想来定能大有相助。毕竟这是集结天地灵气之法,必然会吸取些国运。”

    “嗯……也好。”提到战争,铁穆尔就觉得心烦。如果能有助战争的气运,这九转金丹早几日晚几日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想到战争,铁穆尔就想起丞相郝仁,他有些愠怒的说道:“郝仁却要回元国,真不把此战放在心上。”

    听了这话,呼兰巴勒谨慎的询问缘由。铁穆尔甚是信赖呼兰巴勒,就将郝仁要离开元国的事情讲给呼兰巴勒听。说到最后,铁穆尔忍不住嘲讽道:“郝仁的元国骑兵甚是厉害,上次太后还派遣一千大汗亲军前去相助郝仁,郝仁这才打了胜仗。此时却不见郝仁要派兵相助。”

    呼兰巴勒听完之后神色大惊,连忙说到:“万万不可啊,大汗!万万不可!”

    “怎么了?”铁穆尔有点讶异。

    呼兰巴勒焦急的说道:“大汗,元国骑兵声名赫赫。若是让他们进京,谁能治得了他们。”

    铁穆尔心中一震,他这也是随口说说而已,完全没有当真。此时正是旗军建功立业之时,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别人前来抢风头。但是真的提及元国骑兵的骁勇,铁穆尔也没有旗军能完全胜过元国骑兵的把握。

    这虽然不是第一次有人说郝仁可能要造反,但是这次的心境却让铁穆尔格外的不安。他迟疑一阵问道:“这倒是该让郝仁回元国了?”

    “也不可。”呼兰巴勒急忙说道:“只是天竺蛮子如此凶恶,旗军伤亡只怕也不会少。郝仁丞相若是回国,有人篡夺他,在旗军大举进攻之时趁虚而入。岂不是不妙。”

    铁穆尔瞪圆的眼睛,看着仿佛细线加了双粗。他突然喝道:“你这狗贼竟然敢诋毁丞相!”

    呼兰巴勒立刻跪倒,额头触地,谦卑的说道:“大汗,臣可不敢诋毁丞相。臣完全是替大汗着想。此时不如留丞相在京城,等大胜之后再送丞相回元国。到时候也显得丞相有始有终,大汗也不亏欠丞相名声。旗军大胜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何必不做?”

    铁穆尔神色变化,最后恨恨的说道:“你这狗贼就知道说嘴,赶紧去炼制丹药,若是炼制不成,我要砍了你的狗头!滚!”

    呼兰巴勒立刻起身告辞,诚惶诚恐的倒退着离开。在宫中他快步如飞,看着受了不小惊吓。出了宫门坐进自己的马车,呼兰巴勒长长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九转金丹虽然听着神妙,但是呼兰巴勒却不信这东西真的能帮助铁穆尔生下子嗣。丹药有效是最好,呼兰巴勒自然能水涨船高。如果丹药无效,他今日所说的都是为之后做准备。到时候就说贡献童男童女的人说了瞎话,或者说测算八字的术士算错了。或者把罪名都扣在两边头上。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可以拖的理由多得很,今天说的理由中已经给铁穆尔下套,万一铁穆尔受不了时间冗长,紧急催逼。呼兰巴勒可以说违背天时,成功几率大大降低。真的不起效,那可就是铁穆尔的责任,而不是呼兰巴勒自己不用心。

    能说出这么多道理,除了认识的北方汉人炼丹道士的讲述之外,呼兰巴勒自己也买了不少大宋的相关书籍,从里面学到了许多说法。令呼兰巴勒觉得受益最大的则是大宋官家赵嘉仁在批判‘封建迷信’‘破四旧’时候的文章,文章里面说就如风浪中一艘船上的一些货物落水,眼瞅就要沉入水中。明智的选择当然是立刻逃离风浪。偏偏人们的想法是既然现在船没事,我还不如多费些力气把那些货打捞起来。求神拜佛就是如此,反正也花费不了什么力气,又已经上了不少贡品。已经投入了那么多,也许距离应验只差一点点,再多拜几次神佛,多恳求几次神明,就会得到神明赐福呢?为了拯救那些沉没成本,这些人就继续投入。在风浪里最终整个船都沉没了。

    学到‘沉没成本’的理论之前,呼兰巴勒只是靠本能的感觉去营运,每次成功之后都有些不安,也有些不解。为什么那些人怎么骗都不会明白过来呢?难道真有什么不得了的神明或者恶鬼的在照顾自己不成?

    学到理论之后,呼兰巴勒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世上真的没有神明或者恶鬼,那些人之所以相信呼兰巴勒只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被呼兰巴勒骗走的东西并没有失去,只要多投入一些就可以得到呼兰巴勒所承诺的美好结果。

    所以拖不是问题,铁穆尔大汗投入越多,他就会越相信呼兰巴勒。所以此时呼兰巴勒要做的就是保持铁穆尔大汗对呼兰巴勒作为忠臣的信赖。正好郝仁也给了机会,反正那么多人都说过郝仁要造反,呼兰巴勒可比那些人好多了。

第201章 砸锅(二十三)() 
巴格达王城分为四层,最外层是商铺与普通民众居住的地区。与其他三层相比,最外层没有城墙保护。大宋商人都聚居最外层,他们将这里一条街的半边都买下,前面的店铺与后面的住宅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块。

    没有城墙,却不会没有道路。道路不再受限于城墙与城门,自由的甚至是野蛮的拓展出去,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不受到任何刁难,这样的便利让住在这里的大宋商人感觉比较安全与舒适。

    店铺也不总是有生意,大宋商人们就会互相走动。多数时候都聚集在茶商的店里面聚会。团坐在阴凉的屋内泡上茶,看着庭院里面模仿江南风情的布置,也能慰藉思乡之情。

    “打着仗,蒙古大汗竟然还到处搜罗民女。他这是想马上风不成?”在茶香中,大宋商人毫不在意的对蒙古大汗做出评价。

    既然是聊天,大家各抒己见,有人就秉持比较平和的看法,“也许是准备胜利之后赏赐给有功之臣。”

    “呵呵。我上次看了报纸,上面说不在大宋国内才知道大宋的好,真真说到我心里。以前我总是骂官员们不干正事,每日里瞎折腾。到了海外才知道什么叫不干正事。他们这么乱搞,我是想回去了。”

    “你是赚够了才想回去吧。”立刻有人打趣道。

    “也不是赚够了,什么时候能赚够呢。我是觉得没得赚了。以前总是奇怪大食商人为何要跑到大宋做生意,现在我明白了。他们本地就是赚不到什么钱,不得不跑去外面。我也不想回大宋,而是想去孟买港做生意。天竺大部分番王都已经归顺在理藩部治下,那边应该比巴格达好赚钱。”

    “你上次进货出去那么久,难道不是去了巴士拉,而是前往孟买不成?”

    “是想去,却还是没去。这沿途实在是辛苦。”

    大家说着聊着,日头则渐渐向西。众人纷纷起身离开,茶商也没有挽留。他命人收拾了茶具也准备自己开张。单纯靠售卖茶叶赚不到钱大钱,店家也搞起了多种经营。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烹茶温酒。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每每花点钱,买一碗酒或者叫一壶茶。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很快,汗水再次冒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