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741部分

革宋-第741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怨偌遗虑鼗屎蟆F涫嫡匀羲溃夏镎庖槐沧哟永疵桓椅ケ忱系木龆ā@系蝗贤氖虑椋夏锎永床桓易觥K哉匀羲挪幌爰抟桓稣嬲渴频逆饴怼T诶系潜撸丫芄涣恕�

    大伯和老爹一样都是沽名钓誉,觉得必须没有例外,觉得世间自有道理,还是在他们之上的道理。最新的报告中,大宋耕地超过十亿亩,大宋的国土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赵若水想要的耕地不过万分之一,占大宋土地总面积更不到十万分之一。给唯一的女儿这么一点有什么过份。一道旨意下去,还真有人敢为这么一点东西说三道四么?就赵若水所见的官员,他们可没有这样的骨气。

    怀着这样悲伤的心情回到家,驸马高兴的告诉赵若水,若是能忍的住一点拥挤,他们可以明天晚上乘坐二等舱。看着驸马为这么点小事高兴,赵若水丢下一句“我不想挤”,就回自己的卧室去了。

    这边赵若水在准备前去开封的事情,赵逊这边也在准备。与赵若水不一样的是,赵逊这边还能用官府的内部线路发电报,电报倒是准时,结果令赵逊很是不高兴。老爹告诉赵逊,以后再也不许用官府的电报发私人内容。

    看完电报,赵逊心里面这叫一个气。若是民用电报能准时,他也不想触这个霉头。说好的电报能几千里朝发夕至呢?说好的交通畅通,能快速运输人口和物资呢?这些美好的描述根本不存在。赵逊在宁波这边工作,以前的宁波港码头运输人员虽然热闹,好歹还有船只的泊位。现在宁波港挤满了船只,林立的桅杆看都看不到头。至少有一半从杭州发出的货物已经不再走浙东运河,而是走京杭运河进入长江,从长江出发。

    赵逊自己也做些买卖。那些聪明的商人干脆把工厂迁移到本就富裕的松江府,利用松江府的港口往外面运货。虽然喜欢杭州远胜,赵逊也想干脆在松江投资工厂。至少不用担心泊位问题。

    怀着委屈的心情,赵逊下班回家。回到家,老婆就问道:“官家可否给了回复?”

    “回了。不用去了。”赵逊没好气的答道。

    “为何?”赵逊的老婆大为惊讶。她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准备礼物,还教了孩子怎么向他们爷爷奶奶问候。

    “路途拥挤,让我们元旦的时候再去。”赵逊说完,甚至生出自己是不是被疏远的感觉。他没有和大哥那样早早离开父母身边,这也是第一次没能给爹娘贺寿。加上大哥加衔开封府尹,得九尾狐的消息传来,赵逊只觉得自己和爹娘的距离快速拉大。

    “那贺礼和贺信怎么发去?”赵逊的老婆问。

    “没去想。”赵逊答道。

    “要不……我去办?”赵逊的老婆虽然惊讶,却没有生气,也没有乱了步调。贺礼与贺信代表的是心意,嫁给赵逊之后,她也是第一次没能直接给官家和皇后庆贺。更不能因此而失了礼数。

    “你看着办。”赵逊说完也郁闷的回了书房。坐在书桌边,赵逊心乱如麻。皇位,这个赵逊以为自己从来不重视的东西,真的远离了自己。

第115章 狼之战(十七)() 
“你终于到了。”秦玉贞笑呵呵的看着女儿赵若水。当今大宋皇后三十多年来也是第一次真正距离女儿千里之外,看到闺女,心中着实欢喜。

    “娘,通济渠快堵死了。”赵若水抱怨着,同时紧紧拽着老娘的手臂。

    “哈哈。”秦玉贞笑起来。快一整年没见到女儿撒娇,秦玉贞很是欢喜。还有一小半则是因为她经过通济渠的时候是在丈夫身边。所以她没体会到拥挤是怎么一回事。

    “姥娘,万寿无疆。”赵若水的儿子和女儿则排成一排,同声说道。

    “乖,来让抱抱。”秦玉贞一一抱了外孙和外孙女,心中更是高兴。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见面,就进了赵嘉仁的住处。

    “娘,这里比后乐园还宽敞。”赵若水边看边赞。

    “还是没有水乡的味道,太干了。”秦玉贞叹道。她算是半个临安人,此时的苏州以东各种湖泊。开封乃是一马平原,与南方的气候截然不同。

    “我看娘的皮肤一点都不干燥。你看我走水路,嘴都干裂。”

    “中原气候就是如此。也亏你爹用什么蒸馏水给我喝。不然天天肚子不舒服。”

    驸马在旁边不敢说话,心里面则是有些咋舌。他算是大半个制科学生,知道蒸馏水是怎么回事。高中生物和化学课本里面章节专门讲水,根据含钙量分为软硬水。南方的水含钙量比北方低,整个环境的菌种也不同。这就是水土不服的原因。

    至于更可怕的南方‘瘴气’,那是常年的淤泥滋生大量细菌与蚊虫,一旦受热扩散,对人是致命的。课本里面还专门讲述如何处理‘瘴气’,那得在冬天前在没有瘴气的地方挖深坑,或者找好大凹地,趁着冬天气温低的时候,穿着防护服把那些孕育瘴气的泥土挖走,倒入神坑,上面填盖厚厚的正常土壤。而起填埋地还需要立起标志,那边的好土上通过种植比较抗菌的树木,经过十年以上的时间来让细菌自然死亡。

    至于最没问题的水就是蒸馏水,但是每一升水都需要不少燃料,价格不菲。自己的岳母喝蒸馏水,虽然不是穷奢极侈,也算是非常讲究。自己的老岳父不愧是科学大家,也正如传说那样,对于皇后极为呵护。看着这大宋最尊贵的伉俪如此情深,驸马本来以为自己会羡慕。想想自家公主老婆的强势,驸马觉得自己不够体贴是有原因的。

    等到皇后和公主私下说话的时候,驸马干脆带着娃们去人工湖边溜达去了。毕竟是中原地区的湖泊,对于江南人也有点吸引力。

    没了这些外人掺乎,赵若水腻在老娘身边,用行若无事的口气说道:“娘,我现在烦死了。”

    “你是说你那些地吧。”秦玉贞的脸色在很短时间里面就从慈母变成了严母。

    母女之间在很多时候会非常坦率,赵若水怕老娘甚过怕老爹,所以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她继续说道:“娘,你跟了我爹这么久,我觉得你也没得到什么。”

    “没有得到什么,哪里会有你们兄妹三个。”秦玉贞平静的答道。

    “娘,你总是向着我爹。你这么娇滴滴的人,我爹是对你好。但是你那么怕我爹,我总觉得不对。”赵若水说出了心里话。

    秦玉贞神色平静,语气倒是辛辣起来,“你爹说得对,我为什么不听?非得被蒙古人抓走,我才后悔么!”

    “我爹说女人得靠自己,我也听了。可是到了关节之处,我爹反倒不帮我。”

    “靠自己,你就得自己干下去。我觉得土地国有没错。你霸占着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

    “还不是养孩子么?”

    “你把孩子教好,让他们能靠自己养活自己。这就是你的责任……”

    “为什么就得让他们吃苦受罪。我受不了!”面对老娘的反对,赵若水也急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看着你爹……算了,你大哥亲眼看着你爹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你没见过你爹多辛苦。你觉得天下真的是这么简单么?大娘,我告诉你,你别想那些事,在规定的三十年里面赚到的钱足够你孩子几辈子都吃不完。”

    “那三十年之后怎么办?若是家里出一个不肖子,家业就败了!”

    “若是出了不肖子……”秦玉贞突然很想把不肖女赵若水拎起来狠狠抽她。这时候想起不肖子了!出了不肖子难道不是爹娘的责任么?只是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怎么都没办法忍心如此揍她。

    秦玉贞叹口气,起身就走。边走边想起自己的长子赵谦。在三个孩子里面,赵谦挨揍最多,那时候秦玉贞还年轻,真的对赵谦无比严厉。加上赵嘉仁那时候也不是皇帝,家里根本不受什么帝王制度约束。等秦玉贞年纪大了,她有时候还挺后悔,不少时候的怨气其实也不是赵谦真做错了什么,就是秦玉贞脾气大,忍不住要发作。

    然而现在看,赵谦却是三个孩子里面最成器的一个。如果秦玉贞做对了什么,那就是坚守住一切都得靠自己奋斗的底线。那时候的秦玉贞老爹是进士、公公是进士、丈夫是进士。想考上进士,特别是在福建这种穷乡僻壤只剩下考进士一条道路的地方,努力是天经地义。不努力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想到这里,秦玉贞停下脚步,而赵若水也追了出来。秦玉贞转过脸,“大娘,我听说你爹让人办新学校,你让你的儿女都到这学校来上学。”

    “什么学校?”赵若水也不敢在造次,老老实实的问。

    “比你大哥上的学校还好。”秦玉贞说完,转身继续走。她实在是不想看到女儿,生怕自己忍不住拎起扫帚就揍她。

    看着老娘的背影,赵若水知道自己搞砸了。如果得不到老娘的支持,别的一切都不用再谈。老爹哪怕是支持,如果老娘不同意,他也不会答应任何事。

    赵嘉仁并不知道闺女正在算计自己,此时他正在和电信部长走在街头。两人穿着普通的衣服,在人群里并不显眼。在电报局门口对面站定,就见电报局门口排起长龙。都是去发电报的民众。

    部长叹道:“官家,你以前说电报能挣大钱,我不信。此时不得不信。”

    正在说,收信的工作人员打开和电报局在一起的邮政局门口的信箱,信件哗哗啦啦涌入绿色帆布袋中。不仅是电报多,现在大宋的邮政系统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工作量。

    “这是好事。”赵嘉仁笑道。他从小的确写过信,不过等他年长之时固定电报已经普及,年轻人谁也不乐意写信。后来手机、网络普及,写信更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在21世纪,中国电报局都关门了。现在眼看电报局的兴起,赵嘉仁心情有种莫名的欢喜。

    “增加五倍人手,现阶段增加四倍通讯量。官家觉得如何?”电信部长问。

    “差不多也就这个数。”赵嘉仁点头。

    “等到新的自动发报设备能普及,那就轻松了。自动发报机加上五路电波,这个通讯量能增加到以前的十倍以上。”部长描述未来的时候貌似还是心虚。

    赵嘉仁也不怪部长保守,当年他预言花费国家无数金钱的电报系统将会成为国家赚钱的大部,所以把电信邮政给独立出来城里部会。那时候还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借了北迁的东风,这个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人民手里有钱,通讯产业自然就有了用户。就如21世纪吃饭前怎么都得联络一下。还得联络好些人。所以赵嘉仁笑道:“你就去准备吧。”

    这边和电信部谈完,赵嘉仁就去了农业部。结果农业部立刻就提出了蝗虫警告。小冰河天气时代地下水的水位还比较高,只是地表水量不足。抽取地下水有了蒸汽机,甚至连烧煤气的初始内燃机的原型机都有了。农业部只是担心没钱,反倒不担心农业。

    这次农业部长紧张的对赵嘉仁说道:“官家,现在北方和南方的蝗灾都有比较危险的迹象。”

    “嗯。”赵嘉仁却先想起赵谦的那个不靠谱的计划,蝗灾预防靠民间,也就是土包子能想出来。

    指着黄河故道一带,还有江南到淮河中间几个水土破坏非常严重的地区,农业部长也非常焦虑。“官家,这些地区的绿化是个大问题。”

    人类有目的的根绝一种生物,大概是天花病毒。到了21世纪,据说除了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区的荒野下,可能还有点天花病毒在无发作性的情况下存在。在人类的疫苗接种下,明确的天花病毒只在两三个大国的实验室里面还有存在。之所以不彻底消灭样本,因为天花作为病毒,还有某种研究价值。

    但是人类到了那时候还没有灭绝地球上所有蝗虫的计划。甚至在很多地区,譬如以色列等中东地区,蝗灾始终存在。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