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740部分

革宋-第740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宋,科举只是向少数进士家族提供这个机会。听了文天祥的陈述,赵嘉仁心中颇为欣喜,便是在大宋也不缺乏期待公平公正的人,这种人的数量比赵嘉仁想象的更多。心中欢喜,赵嘉仁却没有表现出来,他说道:“甄别的事情么,让他们做,却不要说出理由。希望那位张学长能坚持他的理念,还能贯彻他的理念。”

    “是。”文天祥应道。如果张全乐真的能做到他所说的,那就意味着文家以后终于有了可以把子弟放心送去的学校。在文天祥看来,纨绔子弟们败坏家门是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收起心情,文天祥问道:“官家,不知何时准备把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在天下宣传?”

    “再等等。等部长们到地方任最后一任开始之后再说。”

    “那会不会晚了点?”

    “我总是想给他们留些体面。他们现在不说,却一定有人会说。现在就全面宣讲现代民族国家,定然有人要借题发挥。可不是所有人都如王全乐那般光棍,一旦开始打击那些人,总是难免会殃及池鱼。”

    “是。”文天祥应了一声就告退了。回去的路上,文天祥心中再次感慨起来。他看法变了,反倒有些急迫。在没有改变看法之前,文天祥觉得赵嘉仁做事太苛烈。现在他却觉得赵官家还是颇顾念人情。如果得知自己的子弟得靠自己的能耐才能出头,那些权贵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这时候一辆马车从文天祥的车边经过,看外形应该是某位部长的车。文天祥扭头从后车窗看出去,就见马车直奔赵嘉仁的住处,却看不出是谁的车。

    这是电信部长的车。在赵嘉仁住处门口停下,车里面就出来了五个人。部长站定之后长出口气,五个大男人挤在一辆车里,开着窗户也有些气闷。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部长转头交代,“你们要一个个说话,不许抢着说。听到了么?”

    “是!”其他四人都大声应道。众人都知道赵官家乃是科学大家,本来也不敢废话。

    进去之后,众人很快就开始讲述起此行的目的。电信部长虽然想压抑自己的心情,却还是露出了笑容,“官家,最新的电报模型搞出来了!”

    “哦?滤波器搞好了?”赵嘉仁笑道。电源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这是赵嘉仁提出的方案,也让赵嘉仁搜肠刮肚的想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拼凑除了一些知识点和技术点。

    “是的。”部长喜道:“现在一根电线可以同时发送两路电波,我们正在尝试做三路电报,甚至是五路电报的手段。不过波段调制非常困难,技术难点太多。只是哪怕两路电波,也够用了。张科长,你来讲。”

    张科长听到命令,立刻拿出图纸,开口就说道:“是这样的,我们用了陶瓷电容。”

    “先给官家问好啊!”部长怒道。

    “哈哈。你何必这样慌张。难道以为我没搞过这些,就不知道大家的欢喜么?”赵嘉仁笑道。

    张科长这才想起自己面对的乃是官家,方才太激动,他脑子一片空白,此时被提醒,只能怯生生的说道:“官家万岁!”

    “不比多说,说滤波器。”赵嘉仁边说边拍了拍张科长的肩头。

    这一下,张科长眼圈一空,竟然感动的哭了。赵嘉仁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时代的理工男们是如何面对来自官家的尊重。他抽了两张纸巾递给张科长,“不用急,情绪平稳了再说。我可是等着慢慢听。”

    张科长听了之后更是激动,连擦两张纸都没缓过来。又多用了三张纸,他才勉强平静下来,开始继续讲述。

    这一下,张科长眼圈一空,竟然感动的哭了。赵嘉仁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时代的理工男们是如何面对来自官家的尊重。他抽了两张纸巾递给张科长,“不用急,情绪平稳了再说。我可是等着慢慢听。”

    张科长听了之后更是激动,连擦两张纸都没缓过来。又多用了三张纸,他才勉强平静下来,开始继续讲述。

第114章 狼之战(十六)() 
“还没有回电报么?”赵若水不快的问。

    “是。电报局现在越来越差了。”驸马陈无忌也不高的答道。

    夫妻两人的不快并非针对对方,而是针对大宋电报系统。以前的电报局可不这样,不管是速度和准确度都令人赞叹。若是以前,赵若水告知老娘她要全家给老娘祝寿的电报早就该有回电了。这都过去了七个工作日,依旧没有任何回答。

    “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赵若水怒了。不光是因为老娘的寿诞,连商业消息也远比以前慢的多。这份恨意积累了好久。

    “别等了,出发吧。”驸马叹道。他的岳父岳母今年都是五十五岁寿诞,去年的时候岳父赵嘉仁突然下令迁都,竟然没有能让他们亲自去贺寿,今年无论如何都不能不去拜见。

    “嗯。明天就出发。见到我爹,定然要告诉他此事。电报局真是越办越糟!”赵若水恨恨的做了决定。她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不在爹娘身边,以前每个月总得见爹娘几面,这半年多没见,电报也如此拖延,她感觉格外恼怒。

    陈驸马前去买船票,赵若水下令准备行李。这边刚收拾完,驸马就回来了。

    “什么舱位?”赵若水问。

    “只剩四等的通铺。别的都卖光了。”驸马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为什么?”赵若水惊呆了。

    “大后天才有船票。”驸马叹道。他知道岳父赵嘉仁迁前,大宋人口流动已经呈现北迁局面,却没想到现在出行的人竟然这么多,多到船票都买不到。

    这下赵若水连说几句狠话的心情都没了,撂下一句“我去我大伯那里”赵若水把丈夫撂在家里。

    自从迁都开始之后,赵若水本以为迁都之后杭州会冷清些。却没想到迁入杭州的人比迁出杭州的人更多。杭州的街道上更是车水马龙,而且杭州原本属于朝廷的土地也开始转入杭州官府,杭州官府开始把土地出售出去。原本比较清静的地区出现原来越多明显不是官员的人。赵若水不想看到这些人,干脆拉上了窗帘。

    到了大伯住处,大伯续弦迎上来。这是位四十来岁的女人,到了这个年龄也算是风韵犹存。不过赵若水和这个女人并不亲近,只是礼貌打了个招呼,就直奔大伯的书房。

    赵嘉信已经快七十岁了,被太阳晒成酱色的皮肤,满头的皱纹,让他看上去像是老农一般。见到侄女前来,赵嘉信把赵若水叫到身边,仔细看了她一阵,笑道:“你何时去开封?”

    “大伯,你真不去开封么?”赵若水问。

    赵嘉信摇摇头,让赵若水坐到他对面,这才开口,“不去不去。我这把年纪,哪里还有心气跑去那么远。若是我水土不服死在路上,岂不是让你爹伤心。”

    赵若水心里面一阵难过。以前她小的时候,家里面爷爷奶奶、两位伯父,两位姑姑都在世。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她还跟着哥哥还去过松江的大伯母家,在乡下好是一顿撵狗打鸡。也被大伯母家的大白鹅撵得到处跑。现在她自己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三个娃。同辈的亲戚们加起来二十几号。可赵家长辈只剩下大伯和老爹两人。还是赵若水最认同的两人。若是这两个人都不在了,赵家最荣光的时代会不会就此结束?

    “我给你大哥准备了贺礼,你这次去的时候带上。至于你爹么,你告诉你爹,他说过的伊比利亚马,我可等着骑骑看。”

    “哈哈。也亏大伯那些相信我爹的相马之术。”赵若水想开开玩笑。

    赵嘉信微笑着说道:“你呀,就是有点小看你爹了。”

    “我知道我爹很厉害……”

    “他厉害的地方和你看到的不同。”赵嘉信叹道:“四十年前,你爹当了县尉,你爷爷担心你爹少年得志之后不知天高地厚,就派我去看着他。那时候我才明白,别人看书都是看个热闹,你爹看书则是看到字缝里。所以别人看十本书比不上你爹看一本。可你爹从小就喜欢读书,别人读一本,他能读三本。别人和他的差距就是这么一点点拉开的。你大哥得九尾狐的事情,你听说过了吧。”

    “嗯。”赵若水沉默了。这件事报纸上有讲,和大宋官方报纸的习惯一样,也是宣传唯物主义,去魑魅魍魉。但是大哥能遇到那样的自然景观,让赵若水很是羡慕。

    “这就是你爹,别人读了只言片语之后就瞎想,瞎想之后就编造故事。你爹读完之后就能明白那些书里面到底写了什么。这种正本清源的能耐,我真的比不上。我早就说过,我这平生所学,其实都是你爹教给我的。只是你爹又从不揽功。我才有今日的名声。大娘,你那点小聪明就别在你爹面前耍弄。你骗不了他。”

    赵若水一惊,连忙否定,“大伯,我哪里敢骗我爹?”

    赵嘉信收起笑容,“那些官员们可不傻,他们是坏!自己做了坏事,又怕被惩处,就想方设法拉你这样的人入伙。你如此金贵之人,何必为了一时爽快就和他们搅和在一起。他们说些好听的,给你让点好处,其实图的是你的命。真的出事之时,觉得你爹为了你的体面,好歹不会严惩他们。”

    赵若水来见大伯一是因为要问问大伯有没有要托她带去开封,二来也是想见见大伯。没想到本该温馨的局面突然就变的如此严肃。更何况大伯的话绝不是在表扬她。这让赵若水觉得有些委屈。“大伯,我只是做点生意……”

    赵嘉信平静的答道:“做生意没什么,我怎么听说你在为司马家走关系,想延长他们租地的时间?”

    “这……”赵若水想反驳。

    “别这个那个。你爹定下三十年的租约,本就是让那些开辟的大家族有钱赚。但是你爹怎么会答应那些人把南方的土地据为己有。你觉得你和司马家一起经营的土地是你的,自然想千年万年的经营下去。但是在朝廷来说,你能例外,那谁又不能例外。贾似道当年推行公田改革尚且知道先把自家两万亩良田捐出来。以你爹的做派,到时候第一个就得先从你这里入手。你看那些人说的都是你想听的话,可他们为了什么?还是为他们自己。保住你那几十万亩地就是保住他们几千万亩地,这买卖着实划算的很!”

    赵若水不说话了。这个道理她不是不懂,可大伯的话依旧让赵若水听不进去。她堂堂大宋公主,凭什么要和那些臣子一样。她从来不想让那帮心怀鬼胎的家伙们利用,她只是希望老爹对她个人网开一面而已。

    想到这里,赵若水应道:“大伯,你觉得我爹就不肯为我划一块地么?这地以后也是他外孙的地,又没有落到外人手里。”

    “外人?哈哈。外人!”赵嘉信笑了,却一点都不是高兴的笑,“傻孩子,你觉得那是你的东西,在你之前,那又是谁的东西。”

    “那我不想管,现在是我的,就是我的。”赵若水赌气的说道。

    “你的就是你的,这没错。所以你才是你自己的。你爹读书学习学到的东西,那就是他的。我从你爹那里学到的东西,那就是我的。至于身外之物,众人都觉得是你的,那才是你的。那些黑心官员们对你说,那些什么什么是你的,你以为真的是你的么?他们若是敢说句心里话,他们一定会说,那是他们的。你虽然聪明,却没你爹聪明,也没你大哥聪明。”

    “我大哥那是傻!”赵若水也生气了。除了学习方面自认真不如大哥之外,赵若水觉得大哥就是傻乎乎的,明明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他就是从来不伸手。若是赵若水和大哥赵谦易地而处,早十年就得到开封府尹的加衔了。

    看着侄女执拗的表现,赵嘉信也不想再劝,他率直的说道:“以后你不许再对南边的土地说一句话。而且我也先告诉你,我给你爹写信说清楚此事,让他管住你。你爹会怎么做,我就不用再说了。”

    “不行。大伯,你不要对我爹说这些。”赵若水急了。

    这次赵嘉信可没宠着赵若水,他正色说道:“你现在觉得我是不让你称心,以后我希望你能明白,大伯是为你好。”

    赵若水离开大伯家的时候满心委屈,眼泪都快出来了。大伯把事情告诉老爹,就意味着赵若水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流水。老爹的性子赵若水再清楚不过,他不同意的事情说什么都没用。别人都说赵官家对秦皇后宠爱无比,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女人。甚至私下说什么秦皇后善妒,以至于赵官家怕秦皇后。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