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第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描述他们自己是多么的忠君爱国,满纸都是邀功的味道。与之相比,军人报告书上洋溢的杀气腾腾之下,反倒是忠于赵官家的情绪。
韩非说:现在君主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悦耳动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仅欣赏他的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说起话来总是花言巧语,却根本不切合实用,结果弄得称颂先王、高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而政局仍不免于混乱;立身处世的人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有才智的人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政局不免于混乱,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民众所称赞的,君主所优待的,都是些使国家混乱的做法。
现在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农具种地的人太少。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打仗,每家每户都藏有孙子和吴起的兵书,国家的兵力却越来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所以明君只使用民众的力量,不听信高谈阔论;奖赏人们的功劳,坚决禁止那些无用的言行。这样民众就会拼命为君主出力。
耕种是需要花费气力吃苦耐劳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外危险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因此获得显贵。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无需有耕种的劳苦就可以获得富足的实惠,无需冒打仗的危险便可以得到尊贵的官爵,那么人们谁不乐意这样干呢?结果就出现了一百个人从事于智力活动,却只有一个人致力于耕战事业的状况。从事于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要遭到破坏;致力于耕战事业的人少了,国家就会变得贫穷。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五蠹》中的言辞极为犀利辛辣,然而几千年最优秀的头脑所讲的事情,几千年后依旧指出社会现实。文天祥原本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还有点不安,觉得赵官家未免步子太大,有可能扯到蛋。可不这么做,华夏还会继续限于之前的循环。眼前的这帮文官们说赵官家是‘酷吏治国’,没有赵官家‘酷吏治国’的手段,只怕现在这帮人已经当了亡国奴,跪舔自己的新主子了吧。
看着眼前这帮文官的表现,文天祥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支持赵官家再来一次堪比秦始皇的政治制度改革。
与文官团伙很自然分开的是理工男集团。司法部的丁飞虽然不是理工男,年纪也比赵谦他们大了一些,却也和这些年轻人混在一起。他们正在就九尾狐以及衍生问题进行讨论。之前众人已经说了一阵子现代民族国家,都觉得新制度下工作会非常艰苦。理工男们接受到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具体做啥,所以他们每一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完成任务。有关九尾狐的讨论大大缓和了众人的情绪。
“难道禹贡这本书写错了么?我总觉得涂山应该在淮南西路。”交通部长不爱读古书,说起这个挺有兴趣。
赵谦从小在老娘爱的棒击罚跪罚站罚抄书的教育下有很完备的古书阅读量,边解释道:“商朝自称东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关东地区的地方土著。怎么也不会跑去淮河以南才对。”
这里的关东不是倭国那个关东,也不是清代时候所说的关东。而是秦国所说的关东。以潼关以西算是关中地区,潼关以东算是关东。
“以前关中地区都是平原,土地广阔。那时候人类活动也没有大量排泄含盐量高的废弃物,关中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我倒是觉得,关中的败坏未必是战乱问题,而是自然环境承受不住那么多的人口压力,以及土地盐碱化。在们刚从长安经过,长安本地许多水井出来的乃是咸水、苦水。人类能喝的甜水井没多少。”
身为理工男的水利部长听了这话立刻表示赞同,“没上学之前,我觉得随地便溺不是啥问题。上了学,亲自去不少地方考察实验,才发现一定得有上水下水系统。喝了那么多年脏水,我竟然不理解这些。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修复,并不是简单问题。”
“天地灵气被破坏,九尾狐不现世。大概如此了吧。”丁飞说道。丁飞的理工素养让他听不太明白这帮理工男的讨论,只是他见过杭州同一条河中,有人洗马桶,有人打饮用水。以前他不觉得这有啥,各地都一样。等赵官家修建起了专门的上下水系统,丁飞才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受以前的生活。在丁飞看来,人类尚且忍受不了这样糟糕的环境,天地灵气孕育的九尾狐更不可能在人类便溺积累的地方出现。
“九尾狐到底是什么,我现在也拿不准。”赵谦接过话头。他很担心老爹这莫名其妙的说法被证明是假的,自然要降低众人的预期值。“诸位,我问官家,那些记载先王们得九尾狐的说法只有只言片语,还是不得九尾狐的多,得九尾狐的少。结果官家说,没文化,真可怕。虽然官家这么讲,我还是觉得官家也许是想太多。”
听赵谦这么说他老爹,丁飞心里面不安。然而矿业厅长却真的答道:“我觉得九尾狐定然不是九条尾巴的狐狸。若是真有这样的东西,怎么都得发现点化石吧。”
这位老兄皮肤粗糙,一看就是到处走的结果。矿业厅有探矿队伍,工资比同类单位高一倍还多,却没人对此敢说点啥。这帮探矿队的人整日在各种鸟不拉屎的山区探矿,各个辛苦的很。他们毕业的时候可是要做宣誓,再苦再累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工资的数目和他们辛苦相比,很多人是宁肯不拿这么高工资,也不去吃这些苦。
用化石做说法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想法,大家就开始说起物种起源里面讲述的生物进化。就这么说一阵九尾狐,说一阵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理工男们倒是兴致勃勃。丁飞听的有些懵,却不想离开。虽然不知道这帮家伙说的是啥,但是这帮家伙却比文官给人感觉好多了。至少每个人所说的话都是他们自己相信的。就如丁飞的老爹坚信地球是圆的,坚信月亮围着地球转,地月体系围着太阳转一样。
与之相比,那帮文官们每日里讨论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都不信的玩意。那种虚伪和掩盖,实在是令人腻味。
又走几日,到了山区。赵嘉仁下令扎营,召集众人集结后把赵谦叫到面前,“赵谦,能不能见到九尾狐乃是天意,你带人前去寻找九尾狐。”
“遵命。”赵谦应道。对于老爹软化的说法,赵谦觉得安心不少。至少老爹没有之前的那种笃定,也算是给老爹自己一个台阶。
没等赵谦出发,秦玉贞却开口了,“官家。九尾狐到底是什么?”
“九条尾巴的狐狸。”赵嘉仁答道。
“这等天地灵物,未必肯以真面目示人,若是见到了,真的能分辨清楚么?”秦玉贞继续问。
文天祥听的连连点头,皇后秦玉贞的话极有水平,让文天祥心中佩服。这样的尊贵和开明,不愧是赵嘉仁这一辈子唯一的女人。大宋皇后一旦成为太后,就有极大发言权。留下不少开明太后的故事。
民间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讲述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的故事。因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然而现实中的刘太后名叫刘娥,宋自开国以来,本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
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违制”,没有着后妃服饰而是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天圣七年(1029年),再治曹利用谋反之罪,曹利用自杀。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这位刘太后还是二婚才嫁给登机前的太子。
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违制”,没有着后妃服饰而是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天圣七年(1029年),再治曹利用谋反之罪,曹利用自杀。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这位刘太后还是二婚才嫁给登机前的太子。
第108章 狼之战(十)()
“说得好!”赵嘉仁的称赞声在大帐里面听着非常响亮。
赵谦见老爹不仅喝彩,甚至忍不住拍手鼓掌。心里面一阵五味杂陈。他也觉得这话说的非常好,史书中关于九尾狐的描述和记载都是只言片语,只记载有人见到了九尾狐,从不说九尾狐是什么。
‘这等天地灵物,未必肯以真面目示人,若是见到了,真的能分辨清楚么?’如果不谈九尾狐到底是什么,这话同时指出了事实和真实。便是真有九尾狐,难道凡人真的可以见到么?或者这种天地灵肯让凡人一睹它的真面目么?
正在想,警卫从外面进来,敬礼后禀报,“报告官家,外面下雪了。”
众人都愣了一愣,现在西北本来就冷,却没想到还倒春寒下雪了。就在不少人觉得这下雪天不合适出门的时候,就听秦玉贞说道:“赵谦,出去的时候穿厚点。”
有些人因为这母亲的叮咛而忍不住露出微笑,有些则心中感叹严母的逼迫。在这样的雪天里面也不许太子拒绝官家的命令。赵谦倒是没有感觉到奇怪,从小挨揍的时候,赵谦早就知道老娘并非一个容易通融的人。“是。”应了一声,赵谦就走出了大帐。
外面寒风割面,伸出手,蓬松的雪花一朵朵飘落在他手掌上,转瞬就融化了。这果然是倒春寒的雪花,严寒时候的雪花就会显得更加坚实,手掌的温暖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融化它们。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掌,赵谦带上手套,与一队骑兵上马出发。
“赵会长,往哪边去?”骑兵队长问。
赵谦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他到现在都不信真的有九尾狐这样的存在。自从听到老爹说要来寻找九尾狐开始,赵谦先跑去图书馆,又跑去学校找人请教。看到的资料,听到的消息中,历史上得九尾狐的都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先王。之后两千年都没在史书上看到过有九尾狐现世的记载。若是真的有这玩意,怎么都不会一两千年没人见过。
把脑子里的其他想法先给排空,赵谦用自己的理性开始考虑。如果真的有九尾狐,定然不是在平原。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九尾狐容易被发现,被发现之后也会很快流传。譬如文字记载中,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
既然平原或者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不存在九尾狐,赵谦抬眼四望驻扎的山区。随手指了一个能通行,却难以通行的方向,“往那边走。”
骑兵队长立刻先派出两波前哨,等他们走远,大队人马跟在后面,冒着风雪出发了。
赵谦当天没回来,只是派骑兵回来告知部队在外面安营。秦玉贞听丈夫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类似蒙古包的帐篷里面躺在组合式床铺上,床铺上铺了厚厚的褥子和皮毛,软和又暖和。感受着身体的不适,秦玉贞突然就流出眼泪来。
如此的出行条件尚且让秦玉贞非常不舒服,自己的儿子可是在荒山野岭中冒着大雪露宿,那得多遭罪。想到这里,秦玉贞就止不住眼泪。她甚至心中忍不住对赵嘉仁都有些怨怼,便是为了给赵谦增加天命的号召力,却选择如此困难如此虚无缥缈的目标。
赵嘉仁把睡袋放到妻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