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623部分

革宋-第623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参加过十字军的骑士或者武装教士穿着十字军的装备,内里是细麻布的衣服,外面是锁子甲。锁子甲外面又是一层画了十字的麻布衣服。

    这么穿不仅重量轻,可以随时应战,还透气。以前刚十字军刚开始东征的时候,不少人不在锁子甲外面套麻布衣服,结果在太阳的照射下铁质锁子甲被晒得滚烫,非常不舒服。吃了苦头之后,行军时候的考量就变得非常重要。

    除了蒙古军知道了意大利联军的动向,意大利联军也知道了蒙古军动向。双方各路兵马都在以罗马为大概方向集结。虽然罗马现在已经是个根本不重要的小城,但是意大利依旧以自己是罗马后裔自居。尤其是意大利北方那些金发碧眼的日耳曼蛮子,格外如此。在意大利地区更北的神圣罗马帝国,根本就是从来没到过意大利的日耳曼蛮子,他们对于罗马的名声更加热忱。

    到了大宋332年5月17日,在罗马东北方向的一处平原附近,交战的双方已经默认将这里作为主战场。

    “大帅,骚扰的兵力被挡住了。”伯颜麾下的的战将之一,真神教徒阿里遗憾的禀报。

    阿里是马木留克的后裔,对于这些马木留克骑兵而言,他们信服的只是力量。马木留克们曾经服侍过许多的势力,各种人都有。在马木留克王朝被歼灭,残部逃去比埃萨俄比亚更南的地方之后,这帮马木留克立刻就表示愿意服侍新的主人。

    “和他们正面接战。”伯颜大帅淡然说道。他这一生只有面对赵嘉仁的军队时候,才在正面战斗中打过败仗。

    在伯颜大帅对面,联军也在做最后的准备。作为联军,各种狗屁倒灶的破事多得很。譬如佛罗伦萨的美奇第家族就向威尼斯共和国提出要他们再多出点钱的要求。

    对于威尼斯商人贵族而言,他们当然不能接受讹诈。所以这帮人表示,只要打赢了战争,威尼斯可以多出点钱。至少到现在为止,两万多人的军队里面,那一万八千的雇佣兵,七千人是威尼斯共和国雇来的。最后大家总算是达成了统一。毕竟此时距离打赢战争还有不少距离,远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威尼斯共和国的代表带着被羞辱的感觉回到了营地。这次出战的威尼斯共和国军队名义上的统帅就是威尼斯总督。总督也表示先不要搭理那帮北方人渣,等解决了蒙古人再解决他们。总督这么做理由是因为他认为最大的敌人不是盟友。

    包括总督大人在内,威尼斯共和国船主们船队最近半个月里面被大宋船队袭击,已经被摧毁了两支船队。罗德岛战役结束了很久,与大宋船队数次交手之后,威尼斯共和国已经放弃了与那海上巨兽般的大宋船队战斗的愿望。就在他们以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时候,原本并没有主动袭击的大宋船队突然就动了起来。

    在大宋军队歼灭雅典公国之后,大宋船队开始在海上大肆攻击见到的船只。可怕的船队抢夺货物,俘虏水手,击沉船只。被俘虏的水手统统送去埃及的奴隶市场出售。为了拯救这些宝贵的航海人才,威尼斯共和国通过了一条法令,在埃及的威尼斯商人可以先购买威尼斯籍的奴隶,等把人送回威尼斯之后,由共和国出钱弥补他们的指出。

    即便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他们依旧只能赎回不到十分之一的水手。伴随着大宋军队夺取雅典公国的消息,从埃及传来了新的消息。大宋已经将抓到的威尼斯水手送去阿非利加出售,以后连赎回的可能都没有了。

    现在威尼斯也看明白了,不管怎么谣传说大宋与蒙古正在激战,但是在地中海,大宋与蒙古是盟友。想解决大宋,就得解决蒙古人。想解决蒙古,就得解决大宋。

    威尼斯虽然也派遣了使者前去蒙古金帐所在的巴格达去挑拨离间,至少在当下,蒙古和大宋还是威尼斯共同的敌人。

第240 意大利战役(八)() 
“大汗,钦察汗国使者求见。”

    “不见。”

    “大汗,宋国使者求见。还是询问可否放回废帝的事情。”

    “让他们在外面等着。”

    “……。吐蕃使者求见。”

    “不见。”

    “吐蕃使者说……”

    “我知道。吐蕃使者还是想求我们发兵,宋国已经拿下了康藏。让他们自己顶着,宋国哪里有气力去管他们。”

    ……

    金帐文官报出想求见忽必烈的人,忽必烈基本都选择不见。让人在外面等着,那比见面更糟糕,在外面的人从早等到晚,如果他们有毅力,可以在第二天继续等。如果不是哭秦庭那种不得不求见的局面,使者自然知道进退。

    等这些交代完,忽必烈突然问道:“有什么比较有趣的人么?”

    “……大汗,有威尼斯共和国的色目人使者求见。”

    “哦!这个好,已经很久没见到色目人前来巴格达。以前他们可是万里迢迢跑到和林去呢。”忽必烈登时就有了兴趣。

    自从蒙古掳走教廷之后,色目人再也没来过。文官知道忽必烈大汗是想找点乐子,就出去安排。忽必烈大汗舒服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见见色目使者。自从让铁穆尔监国之后,忽必烈将手头的事情一部分一部分交给铁穆尔。铁穆尔戒酒之后,到现在的表现还都能让忽必烈满意。看着人数不多的王庭,忽必烈有些失落。

    没多久,一个与蒙古人身高差不多的色目人跟着文官进了大殿。见到忽必烈之后,威尼斯共和国使者连忙跪倒行礼。

    “你来有何事?”

    “陛下,我受威尼斯共和国总督之命,向您询问些事情。我们担心您并不清楚一些事。”

    忽必烈并不喜欢被人质问,不过威尼斯共和国的使者态度谦卑,他就答道:“说。”

    使者这一路上一直在准备如何应对。此时有了机会,开口就问道:“陛下,您知道蒙古的将领已经和大宋全面合作了么?”

    这一句话就让朝堂上的臣子们惊讶起来。有些是真的经验,有些是装的惊讶。忽必烈脸色一沉,慢慢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使者看到有机可乘,立刻就将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诉给忽必烈大汗。大宋与伯颜之间的合作之多,那是罄竹难书。最关键的是,双方合作都是在海上。他们的每次合作,都意味着威尼斯共和国的巨大损失。

    这里面不少事忽必烈知道。譬如大宋船队为蒙古运输粮食。以前定都大都的时候,大宋的船占据了海洋,蒙古几乎是片帆不得入海。现在到了巴格达,距离当时的渤海黄海几万里远,而大宋的船队依旧占据着天竺洋、波斯湾、红海。在地中海里面,大宋船队依旧活跃。每次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忽必烈大汗的自尊心都受到很大冲击。

    威尼斯的使者看到蒙古大汗有愤怒的意思,自以为是说动了忽必烈大汗,连忙继续说下去。说到蒙古与宋国合作打击基督教势力,这就是忽必烈不知道的。虽然听说过十字教国家对蒙古有敌对兴趣,忽必烈并不知道伯颜不吭不哈的就打了这么多大仗。忽必烈的神色忍不住就放松许多。

    听完了威尼斯使者的揭发,忽必烈对旁边礼部尚书说道:“带这些人下去,仔细询问。”

    等威尼斯使者被强行带走,群臣们都看向忽必烈大汗,希望能从忽必烈这里得到一些指示。有些事情可以干,却不可以说。此时众多变数直接被揭发,忽必烈大汗完全可以严惩伯颜,也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等啊等,众人只看到忽必烈皱着眉头看向王庭中央。王庭的金殿中央有一个像是气窗一样的部分。这个部分四面都是玻璃,明亮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下来,让巨大的金殿明亮许多。现在忽必烈就在看向阳光的位置。

    然后忽必烈皱着眉头,用手用力揉着太阳穴,对臣下问道:“你们有没有看到阳光下面有一只大黑鸟,正在对着我哇哇叫。”

    群臣的目光投向地面的影子里,以前倒是又过鸟类闯进大殿,在里面飞来飞去的局面。但那都是小只的鸟,譬如燕子。现在大家并没看到有什么鸟类在光影里面,更没听到有什么声音。

    就在此时,见忽必烈烦躁的站起身,怒道:“别叫了!”

    群臣的目光都落在忽必烈身上,接着见忽必烈大汗向前扑倒,整个人软软的趴在地上。

    随着也不知道谁的一声‘大汗’,群臣蜂拥而上,想把忽必烈扶起,想把忽必烈唤醒。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忽必烈一直昏迷不醒。等拿到皇太子宝授的铁穆尔赶来皇宫,忽必烈已经去世了。

    从昏迷到死亡,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作为死亡方式而言,倒是令人有些羡慕。但是忽必烈的死让蒙古帝国的首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直到消息的忽里台大会常驻巴格达王爷代表们立刻派出最好的骑手,最好的马匹,组队出发。要把这个重要消息以最快速度送到他们所属的势力那里。

    蒙古王庭并没有刻意去阻止这些人这么做,因为阻止也阻止不了。现在王庭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确定忽必烈大汗是怎么死的。依照规矩,最后见到忽必烈大汗的自然是直接责任人。虽然时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是这种‘碰瓷’作风倒是千百年不变。

    最后见到忽必烈大汗的是威尼斯共和国使者,现阶段属于蒙古敌人的阵营。这位使者又是个色目人,现在监国的皇太孙铁穆尔立刻告诉群臣,他会按照蒙古规矩,三天内为忽必烈大汗进行火葬。

    以前蒙古大汗死后要葬在起辇谷。这是埋葬成吉思汗的一片神秘土地,因为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起辇谷的具体位置,更不知道蒙古大汗在起辇谷的具体埋葬位置。不管这个地方多么神秘,现在大家只知道起辇谷正在大宋军队铁蹄的肆虐下。没个敢把大汗的尸体送到起辇谷埋葬。所以蒙古选择火葬。骨灰好存放,可以等到蒙古打跑肆虐的宋军之后再前去安葬。

    一部分旧规矩因为强大的宋国而改变,但是别的规矩没有变。在火葬之前,要杀奴隶、马匹、妃子,给忽必烈陪葬。之前铁穆尔已经学习大宋墓园的方式,给他爹修建了一个占地很大的墓园。现在将奴隶、马匹、妃子杀了之后在墓园专门的殉葬坑埋下,就可以将盛放忽必烈骨灰的金瓶也秘密埋在墓园里面。

    铁穆尔宣布,虽然蒙古不杀使者。但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使者不可饶恕,必须作为第一个祭品,五马分尸。

    此时被关在牢里的威尼斯共和国使者并不知道他这么倒霉,将要成为蒙古人的出气筒兼祭品。使者还在想,自己该如何继续说服忽必烈大汗,让这位蒙古大汗能够与伯颜之间闹翻。要是蒙古搞出阵前换将的话,意大利战局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伯颜大帅并不知道他的对手会采取这样的手段,如果他真的知道,大概也只会干笑两声吧。此时伯颜大帅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战役上。蒙古军很好的守住了十几里长的营地,不管联军怎么挑动,蒙古军都坚守不出。

    蒙古众将都知道伯颜大帅的理由,‘联军心不齐,只要拖下去,他们自己就会因为粮草之类的问题发生内部矛盾。他们只是一个团伙,所谓的联军盟主不过是个领头的而已。’

    转眼就到了大宋332年6月16日。此时已经是西历八月初,从节气上,刚过大暑,天气热的很。地中海气候,此时格外的热。为了得到联军最新消息,蒙古骑兵每天都在侦查。只是在外面跑一段,穿着皮甲的蒙古骑兵就一身汗。

    从一个小谷地走过,蒙古骑兵就发现对面林子里小道上好像有些女人被士兵护送着往联军营地去。两边的士兵看到对方之后都很紧张,蒙古骑兵们后退到比较安全的位置,那些意大利联军士兵到了道路外边,护住那群女人。女人们在其他士兵的催促下加快步伐前进。

    瞅着女人们向着联军营地出发,最后消失在道路拐弯后,蒙古军的小伙子们也选择回去。众人回到营地,有早就忍不住的问道:“那些女人是营妓么?”

    “应该是吧。”其他骑兵答道。

    “真想给弄咱们这里。”那位发问的兄弟感叹道。

    立刻有人警告这兄弟,“大帅下令,决不许把女人弄到营地里。违者斩首。”

    这位兄台看样子也是精虫上脑,他叹道:“我知道大帅下令。要是能在方才那地方解决了也行。我可以给钱的。”

    这话兼具了真实的渴望与不可实现,两者结合起来只给人带来强烈的滑稽感。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然后事情就这么过去。

    又过了四天,还是这队兄弟前去巡逻。又走过那条道路附近,就见到一群女人在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