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赵官家定调,经过了一整天的讨论,终于有了结论。杭州城新方向,将完全依照赵官家的基本理念。刘宠对这个结论非常欢欣鼓舞,属下们本就该服从这样英明的官家。
傍晚时分回到情报总局招待所,刘宠又跑去洗了个澡。这次搓澡的时候刘宠惊喜的发现,他身上就没剩下多少灰。原来昨天那令他恐怖的灰量,完全是之前积累下来的。而不是刘宠自己一天就能生出那么多灰。
就在刘宠在淋浴下冲干净身体,再次美美的泡在池子里的时候,白天与会的一位处长贾唯信回到了家。他直接进了后院的书房,见到一位须发皆白,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明亮的蜡烛照耀下看书。贾唯信上前行礼,“阿祖,我回来了。”
看书的老者抬起头,却是贾似道。他看了看自己的孙子,脸上露出了有些批评的笑容,“你着急或者不着急,于事无补。我当年就是心胸不足,所以总是盼着你比我要强。”
“实在是着急。觉得此事完全超乎我所想。”贾唯信答道。
“吃饭了么?”贾似道问。
“在外面吃过了。”贾唯信连忙坐到爷爷对面。
“说吧。”贾似道命道。
掏出笔记本,贾唯信花了大概二十分钟才大概介绍完了整体情况。贾似道听完之后忍不住笑道:“没想到我的公田改革到现在才算成功。我那赵兄弟倒是没让我失望。”
贾唯信早就听过好多次赵嘉仁二十几年前到贾似道这里求官的事情,知道公田改革最初是贾似道发起的。贾唯信也认为自己的爷爷贾似道并非别人所讲的那样,是导致临安总投降的大奸臣。但是导致贾似道罢相的并非是公田改革,推动贾似道罢相的也不是赵嘉仁。贾似道为相的时候,面对蒙古南侵时那一系列的战败,特别是丁家洲之战,才是贾似道罢相的原因。
‘要是我当年能心胸再大些,任命赵嘉仁赵兄弟为枢密使,或者任命他为右丞相,那局面就完全不同。’这样的话,贾似道可不是只说过一次两次。
生怕爷爷再来一次对过去的回忆,贾唯信说道:“阿祖,我是要紧跟官家,却仿佛觉得哪里不太对。好像我不该跟官家跟的这么紧。不知我错在哪里。”
听了这话,贾似道眼中精芒一闪。他冷笑道:“你做的很对。若说有什么不对,那也只是你认错了赵官家。”
担心爷爷又要来一番旧事,贾唯信有些喏喏的问道:“这是何意?”
“你觉得现在的官家只是官家。却不知道赵嘉仁现在下令之时,其实是以左右丞相的地位在下令。以前官家任免各部尚书,左右丞相掌管差事以及尚书之下的任免。此时官家不拜相,他自己兼任左右丞相。若是一般的官家,这么做的话早就弄到天下大乱。可当今赵官家可是历练了二十几年的人。别说你们,我这样的在他面前又算得了什么。这么多年来,我又何尝看透过他。”贾似道说到最后,忍不住长长叹口气。
对于爷爷的政治判断,贾唯信非常赞同。如果自家爷爷不是每次谈到与赵官家有关的时候都这么夹枪带棒,贾唯信对自己的爷爷会更赞成一些。
于是贾唯信试探着问道:“那就是要我坚决跟着丞相走?”
“哼!”贾似道哼了一声,“官家的臭脚你可以不捧,丞相的脚你不捧,除了等着罢官之外,还能等来什么?”言语间甚是唏嘘,大概是想起他当年的峥嵘岁月。
第147章 探亲假(七)()
大宋320年10月27日。刘宠站在蒸汽船上对着码头上送别的爹妈招手。在刘宠身边的还有其他的不少身穿制服的人,年龄都不大。便是刚在码头上分别,年轻人还是站在船舷旁边向下面的亲人挥手道别。
真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船上的这群小子们都很兴奋,离家固然让他们留恋,但是那股子兴奋之情却都溢于言表。特别是在这帮家伙们乘坐了最新的蒸汽明轮船出行的时候。
汽笛声响起,明轮转动,船只缓缓驶出码头,顺着河道而去。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母亲们无一例外的红了眼眶。父亲们则是站在母亲们身边,看着儿子乘坐的船只越来越远。此情此景,有些感情比较脆弱的母亲忍不住放声大哭。
刘夫人本来已经勉强控制住了情绪,听到旁边母亲的哭声,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刘景文只是叹口气,就拉着妻子离开码头。坐进回家的马车,刘夫人擦着眼泪哽咽着说道:“好不容易有人前来提亲,可大郎这么快就走。那些把他赶出杭州的人都是什么样坏人。他们就不怕官家知道之后怪罪他们么!”
刘景文再次叹口气,“你这次没对大郎说这些,实在是太对了。让他知道这些事情只会坏了他心境。若是大郎没见到官家,没有出了这么大风头,大概也不会被如此对待。”
刘夫人听了丈夫的叹息,又是再次垂泪。官场的斗争实在是太残酷太激烈,就在这几天里面,刘家的情况如同过山车一般。
先是之前好多与刘家已经断掉的忠臣故旧关系突然就接续起来。他们可是好多年都没有上过门。
几年前赵官家基本把蒙古人打出大宋边界之后,就对当年临安总投降进行了清算。当时大宋官场的官员被分为四类。宋奸、擅离职守份子、不坚定份子、忠臣。便是杨太后家那些不成器的亲戚,因为他们当时选择属于忠臣行列,赵官家也没把他们怎么样。依旧给了他们相应待遇。
现在大宋境内已经没了活着的宋奸,擅离职守的那票人都在监狱里吃牢饭,有些已经刑满释放。不坚定份子如刘景文,则是永不录用。
那时候的赵嘉仁身为独相,又兼任了枢密使之职。功臣们见到赵太尉态度如此坚定,自然不愿意给自己添麻烦。而且国家危难之时,人人都备受煎熬,终于熬过覆灭危机的忠臣们的确看不起那些撒手不管的不坚定份子,不愿意再和这些人往来。
当年忠臣们再次以故旧的关系重新与刘家联络之时,刘景文和刘夫人立刻就判断出了什么大事,之时他们再没有情报来源,所以不知道而已。直到刘夫人的娘家告知,刘宠因为差事办的得力,被赵官家带在身边参加了好几场重要会议。刘家夫妇才算知道发生了什么。
对自己儿子的表现,夫妻两人当然高兴。以赵官家的能耐,他能看中的功劳定然不一般。刘景文夫妻自从刘景文当了不坚定份子之后,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就更加在意。夫妻两人都认为儿子刘宠是个方正的人,品行绝无问题。
刘夫人的娘家不仅告知了刘夫人最新的情报,而且表示想给刘宠说门亲事。刘景文和刘夫人都不觉得家族势利,如果连基本的局面都判断不清,各个大家族早就在种种动荡里烟消云散。
在刘宠终于结束了给赵官家‘当侍卫’的差事,回家之后带给刘景文夫妇的消息却是,“上头让我马上出发前往河北,此次休假到此结束。”
刘宠是10月18号抵达杭州,10月27号就急匆匆的上船出发。夫妻两人私下商谈了多次,都不敢给儿子说些黑幕。他们都生怕儿子知道这些之后心生怨怼。一来是此时的刘家在朝廷里根本没有势力来扭转这些命令,二来是当年夫妻两人都考虑过南下,但是出于都对临安朝廷之前种种表现的深刻不满,所以选择对覆灭的大宋弃之不顾。
既然刘景文夫妻已经犯了错误,他们就不希望刘宠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赵嘉仁赵官家今年刚40周岁,正是鼎盛之时,被赵官家看中的人是不会被永远埋没。刘宠有的是机会更上层楼。
虽然此时忍不住垂泪,刘夫人在刘宠面前可是装的行若无事。刘景文则是不断安慰夫人,在此事上他同样心乱如麻。种种期冀以及对过去惨痛失败的回忆交织起来,让做出决定的刘景文十分痛苦。不管未来如此,至少儿子已经平安出发,总算是了结了一件事。
刘宠并不知道爹妈的想法,他此时心情也不怎么好。首先是分离之情就是难受。刘宠本以为自己可以在家好好孝敬一段爹妈,没想到突然就被命令北归。
更重要的是,出发之前,上头的表现让刘宠非常不满。刚终止了跟随赵官家当侍卫的差事,情报总局就把刘宠叫去问话。
“刘科长,你当时为什么没有专门写一个关于缫丝车间的报告?”
刘宠听了这个问题,心里面非常不高兴。之前的时候,不管是刘宠、济南站又或者是情报总局,没人对缫丝车间的事情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讲,济南缫丝车间的事情不过是上头交给情报局的任务。情报部门按照上面的安排找了一个人负责,并且完成了工作。在这整个过程中上头并没有表示不满。就算是事后的现在,上头也没有对济南缫丝车间的事情对情报总局提出任何批评。
事后再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出额外的要求,这是组织工学里面专门讲述的种种标准恶性之一。刘宠心里面很怀疑这位情报总局的大头头是不是没上过组织工学的课。更重要的是,刘宠其实是按照流程写过报告的。
后面的事情更加令刘宠恼怒。因为这位头头明着暗着要求刘宠写一份报告,主题是刘宠对于缫丝车间的看法其实有问题。刘宠听完之后立刻表示他只能记录他经历的事情,不能对经历的事情作额外的评价。这是情报总局的规定。
就在此时,另外一位头头则表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建议让刘宠赶紧回前线,在枣庄的冶铁中心马上就要生产出大量的钢甲以及兵器,需要对此有了解的人前去负责。
回到家之后,刘宠竭尽全力才没有把这些告诉父母。他知道老爹受过打击,若是知道了刘宠此次受到的待遇,只怕想起以前,心里面会非常难受。
所以刘宠走的时候心里面颇为不爽。但是他决定自己要憋住什么都不说,那就得自己忍着。而且参加过之前那次有杭州府知府赵由简在内一众人参加的会议之后,刘宠知道了官家的心思。就刘宠所知,不管前面要面对多少艰难险阻,赵官家决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动过。
哪怕是到了现在,每次看到那滚滚而来的黄河,刘宠都忍不住想去怀疑,自己真的曾经参加过让这样的大河改道的工程么?
不过这股子愤怒以及等着看笑话的邪火很快就消散了。因为年轻人就是年轻人,特别是一群年轻人集结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很快就变得活泼。
首先是蒸汽明轮船让大家好奇。明轮船也叫做车船。早在南北朝(420~589)时,已有车船的记载。唐代李皋对车船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制造的车船用人力踏动快速前进。宋代的车船盛极一时,绍兴二年(1132)王彦恢制的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桨片)。
最初的车船是人力用脚踩,后来逐渐出现了畜力的牛拉。蒸汽车船的出现并没有轰动一时,大家只是对这种车船的新式动力感到好奇。
此行的都是专业人士,其中不乏有各种冶金的年轻高手。除了有船上的人员讲,高手们也在卖弄。刘宠很快就被这些新知识给吸引了。
与以往的车船不同,新式蒸汽车船使用了大量钢质部件。年轻的冶金高手们表示,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钢质部件的重量大大低于木质部件。因为大量使用钢质部件,这艘蒸汽车船的自身重量比之前的单纯木船轻了许多。这从那巨大的钢质明轮就能看出来。要是木质的家伙,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体积得是钢质的十几倍,木头吸水之后的总重量更重。大概能把船只给压的难以动弹。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么一个判断。于是冶金专家就用了最新的铠甲做例子。这个铠甲的肩头上前后各有两个很精致的设计。那是铠甲凹下去一个两厘米长,一厘米宽的一个弧形部分。在这个弧形部分上,又插进去了一根筷子粗细的钢柱。
厚厚的丝绸披风的绳索从里面插进去,就可以系在披甲的战士身上,完全不用把披风的绳索麻烦的系在脖颈上。
看完之后,众人都对这么一个设计感到佩服。然后专家就演示了一下这个设计的另一个作用。有人穿上了盔甲,模拟受伤倒地的战士。后面的人直接用一个钩子勾住这根钢柱,就可以拉着受伤的人到处走。至少可以在甲板上到处拖行。
就在众人对这么一个简明的设计大为感叹之时,冶金专家笑道:“若是用木头,你们觉得这个得做多粗?”
在这地方等着大家,的确有点估计显摆的意思。不过刘宠却是大为赞赏。真的是行万里路,读万里书。有这么多同行的专家,刘宠觉得这一路上是不会无聊。
至于在情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