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375部分

革宋-第375部分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宠笑道:“这么长的黄河就算两千里吧,八个营有万人之多。平均下来,一里上有五名骑兵。你觉得能知道消息么?”

    说这话的时候,刘宠脑海里浮现的是赵官家新确定的‘公制单位’。按照公制单位,一公里等于两里。也就是五百米。一里地有五名骑兵,一名骑兵看守一百米的距离。至于宋科长使用的什么单位,刘宠不想去科普。宋科长便是用的宋里,一宋里大概是六百米。一名骑兵看守一百二十米,单纯从数量上看也不是问题。

    宋科长笑道:“军队肯定不是这么安排的。”

    “是啊。军队肯定不是这么安排的。他们怎么安排的,咱们去问问就知道了。”刘宠很婉转的表示自己其实知道的不多。这也是大实话,刘宠此次被安排来的时候他根本没想那么多,如果可能的话,他其实是真心想在家里好好的休养几天。浑身酸痛的感觉太难受了,此时骑马对刘宠简直是上刑。

    “原来你也不知道。”宋科长叹道,然后继续看宋军围剿匪徒。过了一阵,宋科长又叹道:“我觉得处长这次派你去东营,很看重你呢。”

    “你可以争取这个机会。我不会阻拦的。现在我累的要死,能留在济南是最好的。”刘宠没好气的答道。因为是真心话,他说的理直气壮。

    “……那你为何不拒绝?”宋科长问道。

    “有人能请缨,我当然不会去和大家抢。但是大家若是不去,我怎么那么大胆子给处长说我不去!”刘宠还是说的理直气壮。而且此时他心中也有些明白过来。如果其他人的态度都和宋科长差不多,那就说明刘宠之前以为有人要和他竞争的想法是错的。也许有人不想看到刘宠积累功劳,但是他们的做法不是去和刘宠竞争,而是希望刘宠和他们一样停下来不向前走。让刘宠自己缴枪投降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做的。

    就在宋科长再次陷入沉默之时,下面的‘围猎场’有骑兵奔上坡来,到了刘宠面前,骑兵喊道:“刘科长,人已经抓到了,你们是现在审问,还是医疗之后再问?”

    “现在先问一问。”刘宠答道。接着不管身上的痛楚,咬着牙催马下坡去了。

    慢了片刻,宋科长也催马更了上去。

    身上中枪之后,感受着疼痛,感受着血哗哗往外面冒的恐惧,那些伤员都感觉死亡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当刘宠他们表示,老实交代之后可以得到救治,不老实交代就这么去死。只有极少数的家伙还死硬到底。对这样的家伙,刘宠也没有丝毫额外的青睐,直接当众割喉处决。

    对于这些匪徒而言真的是除死无大事,当死亡站在他们鼻子尖前面的时候,为了活命,情报竹筒倒豆子般的交代出来。

    不管宋军看刘宠的目光里面有多少的恐惧甚至是厌恶,刘宠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原本中意的就是肃奸委员会的工作,那帮身穿飞鱼服的肃奸委员会人员在使用暴力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丝毫退缩。便是做了情报工作,刘宠是在用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情报。

    问了情报之后,刘宠让把这帮人带下去治疗。接着要过记录员们记录的口供,费力的骑上马,重新返回坡上。在下一波匪徒被赶过来之前,他就开始研读口供内容。

    “用做到这种地步么?”宋科长在旁边问。

    “你觉得匪徒的性命很宝贵?比咱们自己人的命还值钱?”刘宠头也不抬的答道。

    “这个杀法,有点狠。”宋科长换了个说辞。

    “哼。”刘宠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这手段比较毒辣,但是真正花费过很长时间仔细审问俘虏之后,刘宠终于确定,靠谱的口供其实都是这种近乎无意识状态下的直接回答,只要让那帮人一想,说出来的话里面十句得有九句半都是瞎话。

    “把他们带回去慢慢询问,还能证明我们有俘……”宋科长说着,说到一半,就见刘宠抬起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宋科长本以为刘宠要抬头说什么,就见到刘宠继续低着头,快速翻看之前的口供。

第118章 黄河交易点(八)() 
    东营税务局陆局长等人站在黄河南岸,向着黄河上的船只看去。这里距离黄河口有些距离,黄河水此时看着有些停滞的样子。因为渤海的海水涨潮,潮水正在与黄河水在争夺谁的水位更高。来自于河口的压力让河水都显得有些停滞了。

    所以船只尽可能向更上游行驶。看似停滞的水面下并不平静,两种不同的力量交汇,激发出了暗流与漩涡。有不少习惯小清河入海的艄公贪图少划点距离,结果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船只终于靠岸了,就有人从船上下来。陆局长立刻迎上去,见礼,“大伯,你终于来啦!”

    被叫大伯的是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看到陆局长之后,忍不住笑道:“二郎,你走了这么多年,怎么见礼的规矩都忘记了!”

    陆局长听了之后先是一愣,接着露出点尴尬的表情。大宋的规矩里面只有祭天才跪拜,便是见了官家也只是躬身行礼。赵嘉仁赵官家当政之后,躬身行礼也被取消了。军人是举手敬礼,然后握手礼。文官大概就是握手就完事。很多甚至已经简化到抬手打个招呼。与大宋的规矩相比,北方在大元的统治下规矩越来越大。晚辈见了长辈是要跪拜的。

    “大伯,住处已经备好。”陆局长说道,接着就在前面引路。

    众人前往的是一个看着像是村落的地方,这里有些夯土房子,进去之后看到已经铺设了干净的草铺。安顿众人住下,大伯挨家挨户的看过之后,出来对陆局长说道:“二郎,你好歹也是大宋的官,就让大家住这里。”

    “大伯,我自己在县城里也只有两间草屋。这里是预备当做交易点的地方,现在没人住,大家可以在这边随意住。”陆局长答道。他也就差说出我给你们最好住处这么直白的话。

    “你好歹是个官。看看大元这边的当官的哪个不是几套宅子,每日里拿着孝敬。你说你只有两间茅屋,呵呵!”大伯一发笑,旁边的几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陆局长原本就不高兴了,听了这些之后心里面更是大大的不高兴起来,他此次请自家亲戚过来避灾,其实也有点显摆的心思。没想到这帮亲戚的表现竟然如此傲慢,他忍不住心里面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错误的选择。

    回想起今天收到的老爹的信,陆局长不得不相信老爹的话。在信里面,老爹比较含蓄的告诉陆局长,他之所以离开家里去日照那边做买卖,其实并非是他之前所说的那样,是家里人出钱帮忙。而是因为他和家族闹了矛盾,不得不离开。之前说家族里帮忙,那是为了让日照那边的人觉得这个外来户背后有人支持。之所以没向陆局长说清楚,是因为不想在儿子面前丢脸。

    以亲戚们的恶劣表现来看,陆局长觉得这应该是真的。若不是亲戚们心中有怨恨,哪里会表现出这么强烈的对立态度。但是既然人都来了,陆局长也只能认命。给亲戚们留下些粮食和布匹,陆局长就准备离开。

    大伯则拦住了陆局长,他问道:“二郎,你这是真的要把我们留在这里?”

    “这里安全的很。大家不用担心。”陆局长应道。

    “那你至少把长辈接到县城里去住啊。”大伯不高兴的提出了条件。

    “县里面已经规定,从北边来的人不许进县城。我若是带人进去,当时就会被人发现。到那时候我的官职且不去说,带了长辈,岂不是害了他们!”陆局长半真半假的说道。

    听陆局长说的严厉,大伯倒是露出了理解的表情,“原来是这样。”

    陆局长解释完了这些,才得以离开这里。一路上他也很是遗憾,也许自己这自作主张的确是孟浪了。要是早点问问老爹,大概就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不过陆局长也很好奇,自家老爹到底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被家族记恨到现在。陆局长离开家的时候还小,对大人之间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了解。

    回到了县城门口,就见到一辆马车正在驶入已经有了门卫的县城大门。看着那种标准的大宋官员用马车,陆局长很是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官前来视察。

    赶上前去看,就见到刘宠科长从车里面颤颤巍巍的出来,这下陆局长也不知道该说啥。他以前真没想到刘宠科长竟然是能够坐马车的人。

    其实陆局长没想错,正常情况下的刘宠科长的确是没权力坐马车。但是他身上疼痛,完全没办法骑马。大宋情报总局济南情报处的处长就特批用马车把刘宠送来东营。若是让他身体能够承担骑马的时候再走,至少得十天半个月。从马车里出来,看着众人的目光,刘宠科长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样的马车在济南会被人认出官员身份,要是在杭州,那是满大街都是。在东营,那就是见到的人都瞩目。甚至有人听到消息之后,从别的街道赶过来看这辆漂亮的新式马车。

    门口传达室的人见到马车抵达,也不再是坐在窗口询问。而是站起身跑出来到了车辆前面,看来是想知道是谁在车里。围观的群众加上县衙门其他工作人员驻足观看,刘宠走出来的时候觉得十分尴尬。他觉得自己要是在距离这里有段距离的地方下车就好了。

    然而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刘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来。见到出来的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官,而是之前来过的刘科长,传达室的人脸上登时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到了知县的办公室,知县开口就问道:“听说刘科长是坐马车来的?”

    这话让刘宠感觉更加尴尬了。他只能答道:“腿受了点伤,骑不得马,就坐车来了。”

    “那是谁的车?”知县继续问。

    “是我们情报处的车。”刘宠答道,不等知县再开口,刘宠说道:“我奉命前来做情报收集的工作。另外就是那个交易点的安置情报工作。应该会在咱们东营待一阵子。”

    “那你准备住哪里。”知县问。

    喂喂!刘宠心里面这叫个讶异。住哪里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上次他们住在县招待所,这次就继续住招待所就好。难道是招待所里面已经住满了北边来的灾民么?

    想到这里,刘宠有些吞吞吐吐的问道:“住在住过的招待所不行么?”

    “当然可以。”知县答道。大家尴尬的对视了一阵,知县叫秘书过来,“带刘科长到招待所。”

    秘书倒是比知县看着更干练,给刘宠安排好了房间,他问道:“刘科长还有什么要求么?”

    这本来就是一句规定的文明用语,刘宠则是顺杆爬,他问道:“咱们县里面可有三圣门的教众?”

    “三圣门……”秘书应了一声。从他的表情看,这个称呼对他并不算陌生。

    刘宠立刻拿了包小雪茄出来,给秘书递上一根,然后给他点上。秘书连忙感谢的接过,点着之后吸了一口,接着就咳嗽起来。咳嗽完,他大大的喘口气,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小雪茄虽然比较冲,但是之后的香气还挺浓。其实要是秘书没有把雪茄吸进去肺里,只是在嘴里呼吸出去,大概不会被呛到咳嗽。

    又吸了一口,这次秘书只是浅浅的吐了口烟,然后答道:“三圣门在黄河没来之前,在这一片有庙。黄河来了,庙被冲没了。咱们这边的地界小,又不让三圣门向百姓收香火钱,三圣门的人都跑到北边去了。”

    “三圣门都是拜的什么神?”刘宠继续问。

    又抽了一口雪茄,秘书继续答道:“拜的是三霄娘娘。传说他们掌管水,也有说她们掌管黄河……”

    “有没有个一气横天宗?”

    经过一番询问,刘宠才让秘书离开。打开笔记本,刘宠把他记录下来的内容又读了一遍。那上面都是他记载下来的各种门派。在大元这边其实没啥武林门派,有的都是祭拜各种所谓神仙的会、道、门。

    大元号称是‘信教自由’,各个门派只要能够依托在官府这边,就能够合法传教。对于这些存在,大宋的态度就根据赵官家的理念,首先在官员队伍里面彻底清洗。

    那些公开自己有宗教信仰的,赵官家就给他们两条路,第一就是不再信教,继续当官。第二条路则是继续信教,从官员队伍里面滚蛋。所以便是有不少其实还是信教的存在,他们嘴上也是坚定的不信教份子。并且不敢去参加宗教活动。

    至于军队中也是如此,信教的不能当兵,这也是赵官家的规矩。

    经过这两重审核与教育,原本就继承‘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刘宠已经没有任何信教的心情和打算。也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刘宠经过考验之后,加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