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现在出现在宋军面前的三佛齐都城,就是这种模式的扩大版。在海峡里,由无数竹子以及木头搭建起来了巨大的水门。在水门里面是大量聚集在这里的船只。整座城市连绵数理,完全漂浮在水上。
对于大宋来讲,这种异国风情实在是很有震撼以及诡异的感觉。8)
第101章 三佛齐王城战(上)()
海军少尉巴龚左手持素描班,右手拿着铅笔,刷刷的在素描纸上作画。有素描技法,绵延数里的海上城市逐渐在纸上浮现出轮廓。
一般认为,军队是个非常暴力的单位。便是新建的宋军自称‘人民军队’,也只是靠他们良好的军纪以及和人民的互动,勉强摘掉了贼配军的帽子。
然而军队本身是个技术含量超高的团体,PLA给人土的感觉,是因为这支军队建立的时间短,而且物资匮乏。便是如此,到新中国的时候,PLA的平均文化程度那是大大高过中国人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
现在的宋军也差不多是这么一个局面。为了能够作战,制图,素描都是必须学会的技巧,而不是文人墨客的消遣。海军少尉巴龚是四川人,这位出身中农,进军队之前上过私塾。进了军队之后就从毛笔转成了硬笔。
少尉之所以在画画,是受命而行。巴龚的素描画在宋军里面属于平均水平之上,但是巴龚本人对于绘画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激情,只是不讨厌而已。
在画面上,有一部分水上都市的外墙已经被打破了一些。现实中也是,不仅是外墙,有几处水门也被打得破损不堪。然而勇敢的三佛齐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投降,在城内,投石机正在奋力反击,巨大的石块或者用葛麻包裹的土块被抛射出来。
巴龚少尉笔下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一场攻城战。
“五斤炮不行啊!打上去根本没用!”
距离巴龚少尉不太远的地方,舰长正在和炮兵官大肆批评大宋装备的武器。
大宋的宋斤一斤600克,一磅是540克多点。五斤炮炮弹的重量相当于六磅炮炮弹的重量。这种份量的炮弹对江船是毁灭性的,宋军有过不少次一发五斤炮炮弹击沉一艘江船的经验。
然而五斤炮对于海船的威力就大大降低。海船船壳厚,船体大,都有水密舱。被几发甚至是十几发五斤炮炮弹击中,也就那样了。
当五斤炮面对绵延几里的海上城市,威力就更显得微不足道。轰了半天,一艘船打出去几十发炮弹,整个舰队打出去几千发炮弹。这种实心铁球也没能造成多大的真正伤害。倒是有几艘宋军军舰靠的太近,挨了几发重型投石机的石弹,船只遭到很大损毁。不得不退出战斗序列。
“五斤炮不行。看其他船上的十斤炮也不行啊!”船长抱怨着。大宋军舰上还装备了一些最新的青铜制造的十斤炮,这些火炮的炮弹打上去,顶多砸出更加巨大的破洞,却还是不能摧毁三佛齐的海上都市。
都市还是漂浮在海上,安然无恙。
巴龚少尉听着评价,却没怎么往心里面去。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上了战场,具体发生了什么是能够看清楚的。指挥员能看明白的东西,战斗员自然也能看明白。大宋水军本来就长于火器,对此就看的更清楚。之前三佛齐面对宋军的进攻,还派遣了不少战船出来迎战。现在这些对三佛齐的水上都市没有办法的战船,可是非常轻松的将那些三佛齐战船击破。
心里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巴龚少尉继续用笔把眼前的一切都画下来。既然战斗这么无聊且无效,画画至少也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
下午时分,舰队撤离。三佛齐小船甚多,白天的时候冲出来,只会成为宋军军舰的靶子。然而黑灯瞎火的夜晚,小船的威胁就变大许多。撤离到安全的位置是很合理的选择。
分舰队司令们就到了舰队司令所在的旗舰上集合。在旗舰上聚齐之后,分舰队司令们立刻就叫苦连天。
“再这么打下去,我们没火药了。”
“炮弹也不够。”
“暹罗那边的火箭啥时候能运来。用炮弹只怕是真的不行,这东西得用火烧。”
“咱们水军从建立起,就没用过火箭。真的送来,谁会用?”
……
众人议论纷纷。对于火箭的部分倒是被大部分人认同。如果说大宋军队里面的陆军,还稍微有点非赵嘉仁体系之外的存在,譬如四川的步军也是在临安总投降之后坚持作战,硬是抗到了赵嘉仁的宋军前往和他们汇合为止。
李庭芝在很多事情上与赵嘉仁赵官家唱反调,赵官家也没有真的把他如何,就是因为李庭芝守扬州有功。
然而大宋朝廷水军在被蒙古军彻底歼灭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赵嘉仁创建了二十几年的水军。这支赵嘉仁赵官家一手创建的水军,从最初开始,就没摸过一天的弓箭,也没用过任何弹射类的远程武器。
火炮,抬杆,火枪,刺剑,短刀。这支水军精通的就这么多武器。大家对于火烧武器并不信任,对于自己使用火烧武器的能力同样不信任。这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是不能火烧,那就只剩下另外一个办法。”清朗的女声响起,不少男人们都暂时闭嘴了。
大宋水军里面基本没有女兵,这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女性真的不太合适长期从事海上行动。便是曾经的肉搏战部队的指挥官胡月莲也是如此。但是这次她也受邀登船。
很多年轻军人都知道这位胡阿姨的事迹,因为在刺剑剑术上,这位阿姨是教官。听到胡月莲开腔,一部分指挥员就知道他们也许要进行他们并不太想进行战斗。果然,胡月莲提出了解决战斗的手段,使用登陆部队强行突入这座水上都市。
舰队司令是胡月莲的老战友。这个建议很合情合理,现在看也是最可行的办法。然而舰队司令忍不住叹口气。大宋水军多少年纵横江河湖海,战功赫赫,伤亡很低。让军队实施登陆战,一定会遇到比较大的伤亡。想到这帮小伙子们的生命,舰队司令就觉得心里面很不安。
四十多岁的胡月莲看着老战友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此次赵官家让胡月莲等剑术高手一起来,虽然没说明,实际上也已经跟明说没区别。如果无需肉搏战,何必作此决定。
胡月莲沉默下来。她的经验里面,肉搏战的确是极为考验人类神经的战斗模式。临阵脱逃的人也不少只有一个两个而已。
就在胡月莲觉得会继续进行讨论的时候,就听舰队司令开口说道:“明天派小船登城作战!”
对于老战友的果决,胡月莲倒是有点刮目相看。
第102章 三佛齐王城战(中)()
麻布在因为每天擦拭而变得光滑的剑上擦过,胡月莲体会着这样动作带来的专注感。每次战斗之前,她都要仔细体会这种情绪。
危机感与紧张感集结起来,会让胡月莲变得更专注。专注则能让人反应变快,思维敏捷。专注能让人果断的做出判断,下达和平时期很难做出的决定。这些都是战争需要的。
在胡月莲旁边,赵鸣人一身土黄色军装,对着十番队的干部训话。赵官家兑现了之前给这些人的承诺,当他们认真为大宋效劳的话,可以给他们赐姓。倭国人穷人没有姓氏,穷人自造姓氏在倭国是大罪。如果是大宋官方赐姓,意味着这帮倭国人如同贵族一样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姓氏。
当然,这样的姓氏在倭国也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所以这帮接受赐姓的倭国人选择了离开倭国,跟着大宋混生活。
赵鸣人的声音沉稳,蕴含着强烈的杀气,“我等已经分到了任务。此战之时,必须奋勇杀敌。前进者,赏!后退者,杀头。希望诸君能够奋勇作战,不要折损我们十番队的威名!”
“嗨咦!”十番队的干部们同声应道。
嚓的一声,胡月莲把手中的剑插回到剑鞘中,然后轻巧的站起身。这一瞬间,所有十番队的干部都仰望着十番队的老长官。对于这帮刀头舔血的倭国人而言,大宋赵官家的近臣胡月莲胡殿下虽然是女人,却是一位大剑豪。十番队里面不少人的父辈就在胡殿下手下服务。十番队里面普遍认为,拥有大校军阶的胡殿下等同平安京里面从四品的官员。
穿着白色的袜子,胡月莲从容的走到一众在舱内蒲团上盘腿而坐的十番队干部面前,然后提着剑,居高临下的扫视过这帮人。最初的十番队人数只有三四百,主要工作是保护在倭国的大宋人员以及商队的安全。倭国承平已久,人口越来越多,上层对下层的压榨越来越重。导致投奔十番队的倭国人数量暴增。现在十番队规模已经有三四千,是最初的十倍。日本师承中华,在大宋周边的国家里面属于开化的国家。大宋对这帮人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胡月莲个头已经超过160,在倭国男人中也不算矮个,居高临下的俯视这些倭国认,胡月莲开口了,“诸君。我今日将与诸君一起奋战。攻破三佛齐王城之后,财物绝不吝奉上。便是诸君中有人不幸阵亡,也定有丰厚抚恤。若是有人不信,现在便可退出。”
“吾等追随殿下。”这帮干部们异口同声的应道。
“很好。现在便去检查你等部下的准备。一会儿我们就登船。”胡月莲下了命令。
等干部们散去,赵鸣人低声问道:“殿下,您一定要登船么?”声音中满是劝阻的意味。
胡月莲自信的答道:“到了此时还有什么废话。反正小船挨上一石弹就要沉没,比运气的话我还未必就比你更差。”
“殿下。”赵鸣人还是想劝阻。
胡月莲面露不快,她答道:“我等只是在宋军破了城墙之后才突进。若是此时还怕的要死,还就早早回去洗洗睡吧。还是你觉得我是胆怯之人?”
赵鸣人见劝阻不了,立刻恭敬的应道:“殿下的豪勇,我极为钦佩。”
就在此时,便听得外面炮声隆隆。胡月莲就只穿了白色袜子顺着木梯从船舱上了甲板。到了甲板上之后,她并没有去看炮击,而是先后抬起两只脚,看了袜子的脚底部分。却见白色的袜子上没有粘上什么污垢。这下胡月莲满意的抬起头,大宋对于舰艇卫生有非常认真的要求。在这种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不能经常打扫卫生,如果不能非常注重个人卫生,很容易就会生病。
在水箱内壁垫上薄薄的银片,靠白银杀菌固然是手段之一。每天刷洗甲板同样是重要手段,沿着擦洗过的甲板走过去,然后看了袜子的干净程度,就是非常好的检查方式。至少倭国人在这等事情上貌似比宋军更讲究。
检查了自己座舰的清洁之后,胡月莲才看向海上。这位女大校并没有赵嘉仁的见识,不知道那种一艘船上装备上百们巨炮的风帆战列舰。她对宋军现在军舰的火力的强大已经非常认同。当下的宋军在甲板的船头和船尾上各有一门青铜两斤炮。三层甲板的第二层就是炮击甲板,这层甲板上有五个炮位。每一个炮位上都有一门可以调转炮口方向的带导轨炮车。
如果不是面对三佛齐的这种海上都市,装备如此火力战舰在海上就是无敌的巨兽。在战争实践中,黄河战役之后,蒙古的胶莱水军的十艘大船撤向直沽寨方向,半路上遇到了宋军这种军舰。宋军只派遣了三艘军舰,就轻松击沉了十艘蒙古大船。
大宋船队在海峡里面航行的时候,只要看到船队里面有一艘这种军船,三佛齐甚至没有勇气派出船只骚扰大宋船队。如果不是面对三佛齐的水上都城,大宋靠了超过二十艘装备了十斤炮的这种军船,早就应该大获全胜了。
此时,二十艘装备了十斤炮的军舰一字排开,对着三佛齐水上都城的城墙开始猛轰。毕竟是十斤炮,炮弹所到,不管是竹子还是木头制作的墙壁上就爆出一团碎片。只是王城在水上久了,材料吸饱了空气中的水分,并没有燃烧起来。如果是北方干旱地区的木质防御体系,保不准就能引发火头。
便是如此,三佛齐王城遭到攒射的部分也被打出了一个缺口,缺口也越来越大。随着炮击,几根当做城壁支柱的大木料终于被打断,或者打得歪倒下来。
那是什么木料?能扛住十斤炮这么打!胡月莲心中大为惊讶,见识了缺口之后,胡月莲才看到这些城壁的材料并没有什么不得了,是那些城壁的支柱撑住了这么久。要知道,便是铁筋水泥,在这么多发十斤炮的轰击也早该扛不住了。
好奇心不过是片刻间的事情,胡月莲的目光从三佛齐水上王城的墙壁上收回来,看向了指挥整个战役的舰队旗舰。原本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