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外城之中,以及外城的东部城墙之外三道防线,全部是三十米宽的乱石阵。乱石阵中留出战车可以通过的通道,便于自己的军事调动。
主阵地分为三层,一、城墙以外500米(东部),二、外城的东城墙,三、外城的西城墙。
南北两侧各抽调一个营的兵力集中到外城布防,这样南北两侧就只剩下了一个营。南侧的阵地重新调整位置,以便可以策应中部外城阵地的作战。北侧隔着长城,就只能是单纯的防御了。阚文明要求两侧的守军各准备出一个连的预备队,做好随时支援中央阵地的准备,同时他们也作为嘉峪关向西面(新疆方向)防御的后备队。四个临时营中的两个临时营负责监押俘虏营的任务,他们还是向西防御的主力,以防止新疆方向准格尔的援军。抽出两个临时营(骑兵团的临时营也是骑兵)到中部前线,放在嘉峪关城中,作为反突击的部队使用。他们将在嘉峪关的东门出击,这个位置在城墙上的火力掩护之下,并且可以打击蒙古人的侧翼。
最主要的装备是十辆重机枪战车和火炮,它们的分配如下:
南北两侧各保留一辆重机枪战车,营连属火炮(82迫击炮10们,20直射炮两门)也保留,其余的重装备全部调到中心战场。
八辆重机枪战车中的两辆,拆下重机枪放到嘉峪关城头,可以居高临下射击,但是它的射界受位置的限制,远处就打击不到了,另外的六辆全部放到前沿,前沿阵地距离外城的城墙有一里(500米)。
为此就要考虑一旦前沿守不住,重机枪战车应该有便捷的后退通道,后退到外城城墙之下,作为第二道防线的主力,这就要在石头阵留下三条通道。
轻机枪移动便捷,分布在各处工事之中,移动也便利。
第二道防线是阚文明认为的主防线,这道防线如果挡不住,那就是在外城之内的浴血奋战了。从第二道防线撤退时,六辆战车只有通过一个城门才能退回来,这也不是特别有把握的。
如果战斗打到了外城之中,西侧城墙和嘉峪关城墙上的火力,再加上满地的大石头,阚文明还是有把握堵住准格尔人逃出去。但是守卫外城的两个营会有极大的伤亡。慈不掌兵,关键时刻必要的流血牺牲还是在所难免。
火炮比较好布置,全部分布在外城城墙、嘉峪关城墙、长城的城墙上。
直射炮和狙击手将担负打击重要目标的作用,重点就是准格尔人的指挥核心。
他们准备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不到两天,五月二十六日早晨,准格尔的十几万大军就逼近了嘉峪关,这几乎是被困于河西走廊中的全部蒙古部队了。
大战在即,战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14章完………
第415章:鏖战嘉峪关(一)()
崇祯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准格尔的十几万大军就逼近了嘉峪关。
阚文明已经得到了消息,今日中午,快速支队即可到达嘉峪关。他心中有了底,也就把这一消息传达到基层,让大家知道:援军即将到达!以此鼓舞士气,只要坚持到中午就是胜利!
第一道防线在嘉峪关以东一里(500米)处,它的宽度有四五里,基本堵塞了东西向的通道。阵地的前方四五十米处铺着大约十米宽三里长的一条石头阵。
这条石头阵小了一点,并且石头的密集度不够。这是因为时间仓促,人力不足,嘉峪关这里人员总数才两万多人(主要是俘虏)。更主要的是,附近可以随意搬动的石头数量也是有限的,找石头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石头阵的规模就小了。
石头阵再往前就是地雷阵,地雷的密度也不够,原因是地面挖掘有难度。
位于第一道防线的是第十师第三团的第98营(没有临时营,他们的临时营在后面看押俘虏和警戒防御西方),团长欧阳兖亲自指挥,他们是从南侧防线调过来的。步兵营的士兵主要装备的是步枪,做阵地防守比骑兵手中的马刀、三眼铳要好用,所以阵地防御还是以步兵为主,第99营就在他们身后的第二道防线。
准格尔人的进攻队列在七八里之外(东边),多次交手他们也知道了这是起码的安全距离。
在战鼓声中第一波冲锋的蒙古骑兵出发了,目视估算,接近万人。战场狭窄,正面宽度五里左右,一万人差不多是一次冲击的极限了。
骑兵的惯例,开始时马匹都是小步慢跑,七八里的距离不可能全程全速奔驰,马匹也没有那个体力。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他们为了防止炮击,队伍也很分散,看来是挨了几次炮击,慢慢的学乖了,逐渐展开的骑兵队伍也是黑压压的一片。蒙古人的马队旗帜招展,纵然是慢跑,上万骑兵的马蹄声也是震撼山岳,其间还夹杂着军鼓声,“嗷嗷!”的呼喊声,气势夺人。
面对着上万骑兵的冲锋,国防军的阵地上紧张起来,嘉峪关的城墙上、长城的城墙上、外城内、南侧的阵地上,都有气球升起高悬在空中,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他们多数都是为各处的炮兵指引目标的。
这次作战国防军不能有丝毫保留,能用得上的武器全部要充分的利用。第五独立团的三门攻城重炮,布置在前出位置的长城上,这样可以打得更远。重炮的射速慢,但是射程远,达到十里,敌军列队的位置,也就是他们指挥的位置就在重炮的射程之内。所以重炮首先开炮了,目标就是气球观测员指示的,疑似准格尔人的指挥中心,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炸死几个首领。
非直视目标的射击都需要在观测员的指引下试射击,校正弹着点,所以只有一门炮开炮。“轰!”的一声炮弹飞向了远方,这一炮打远了。第二门炮修正之后,接着又是一炮。
估计蒙古人懵了,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判断出明军的大炮能打这么远。因此,被炮击的目标没有移动,结果第三炮命中了目标。
指挥位置的特点就是旗帜多,军乐队,也就是战鼓、铜锣、号角都在这个位置。80毫米的炮弹,内装黄火药,其杀伤半径有三十米,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惊人的,被炸飞起来的旗帜漫天飞舞。
但是,重炮的缺点就是射速太慢,每门炮一分钟才打一发,所以后续的炮弹一发一发的打过去,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人都跑了,傻子也不能硬挺着等炮弹啊?不管怎么说,蒙古人的指挥机构给打乱了,短时间内将指挥不灵。
重炮还是不紧不慢的一炮一炮的打击着蒙古人的后队。十几万人要移动位置,要后退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办到的。几发炮弹,对于十几万大军的伤亡非常微小,但是它打乱了敌军的秩序,其作用很大,不可忽视。
蒙古人出击的部队依然在前进,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迫击炮的射程。现在的射击基本上属于直接目视射击,再加上观测员的修正,打得越来越准,开始的炮击就是对着骑兵阵的头部,因为那个部位的旗帜最多。迫击炮射速快,两个团有六十多门82迫击炮,即便是部分火炮开火,一分钟内也是数百发的炮弹。蒙古军骑兵的头部,旗帜马匹被炸得四处纷飞,受到炮击的骑兵不得不加速前进,上万的马匹开始奔跑起来,马蹄敲击大地的轰鸣声,加上“嗷!嗷!”的喊叫声也是震慑人心。
马匹奔跑起来,一分钟也能跑出七百米到一千米,速度也是惊人的。
在鞑子们冲到一里的距离之前,迫击炮都可以有效的打击敌军。这个距离是三四里,时间是两分钟多一点。在这段时间里每一门炮可以打出约五十多发炮弹,按平均每一发炮弹能毙伤两名骑兵来计算,在这一段距离上,一门炮可以消灭100人,如果处于射击位置的火炮有30门,消灭的敌军就是3000人。对于一万人的骑兵就算重创了,如果不是玩命,就应该退回去了。现在蒙古人的队形很分散,炮击的效果可能要差一些。
蒙古人现在要拼命夺路而逃,第二他们的指挥暂时瘫痪了,没有人指挥他们退兵,所以鞑子骑兵还是一个劲的猛冲。
炮击尚在进行中,重机枪、轻机枪、狙击步枪就开始了射击,因为鞑子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射程。重机枪绝对是对付骑兵的大杀器,它每分钟200发的射击速度是其他武器不能比拟的,成片的鞑子被打倒,倒在地上的马匹还可能绊倒其他的骑兵,摔下马的鞑子基本没有活路,他们会被后面的马匹踩成肉酱。
马匹全速奔跑时,一分钟就可以跑出二里地,在这段距离上一挺重机枪可以消灭约一百人,每一挺轻机枪也能打掉50人。正面防线有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挺,在1500米的距离上可以消灭一千多人,千人以下的骑兵冲锋能被消灭的一干二净,但是万人的集团冲锋,还是挡不住。
各种步枪也能够消灭不少敌军,但是,从数量上说作用有限。
大队的骑兵继续顽强的推进,已经进入了雷区了。不少鞑子已经有了踩地雷的经历,但是毫无办法,因为地雷的埋设也是选择骑兵便于奔跑的位置,这里的雷区有接近三千颗地雷,每一颗被踏上的地雷,其爆炸攻击都是有效的,最低限度踏雷的那匹马会被炸得尸骨无存,从歼敌数量上看地雷的杀伤力强过了步枪。雷区里到处都是爆炸声,密集而又精准,落马负伤的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的马匹和人又会自相践踏,这种伤亡也是不小。
经过这几个层次的打击鞑子已经损失惨重了,并且由于马匹提前奔跑,它们的体力都达到了极限,还没有冲到阵地前,速度明显下降了。
冲过雷区后的鞑子骑兵估计已经减半,他们到达了乱石阵。看来鞑子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乱石阵,估计也研究过战法了,他们看似是有准备的,前边的马匹都减速停了下来,没有莽撞的向乱石阵里面冲。鞑子们快速的跳下战马,冒着枪林弹雨,个别的还举着无用的盾牌,跑过来搬石头。
乱石阵到前沿只有四五十米,国防军的所有火器,包括手榴弹都可以发挥作用。迫击炮例外,这么近已经是射击的死角,它们只能打击后续的敌军。
掷弹筒的散弹就出了大风头,一炮出去就是一百五十多枚直径10毫米的钢珠,那是横扫一片呀!掷弹筒的数量特别的多,一个营就是三十多门,在宽达四里的防线上,掷弹筒可以说是防守最严密的武器了。
搬石头的鞑子吃了大苦头,一块石头换一条人命呀!
数千鞑子稍一停顿就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伤亡数字是按分按秒计算的,顿时人和马匹的尸体就堆积起来,这些尸体也起到了石头的作用,成了前进的障碍。
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鞑子兵开始退却了,鞑子们又重新骑上马向后狂奔,机枪、火炮是不会绕过他们的,还是追着打。
在此之前,嘉峪关东门已经打开,两个临时营四千骑兵已经列队完毕,他们在城墙、长城上的火炮、机枪的掩护之下,可以安然列队。敌军刚开始撤退,他们就出击了。
这两个临时营中有一半是刚刚加入国防军的准格尔蒙古战俘,他们穿的还是蒙古人的服装,手中拿的还是蒙古人的弯刀。不知道他们面对自己的同胞,能不能手软。叛逃的可能不大,因为他们这几天也受到了教育,知道河西走廊已经被两面包围,准格尔军就是死路一条,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借机叛逃了,过几天还要再投降。
出击的两个临时营的骑兵队伍挥舞着马刀、三眼铳,乘着这种混乱的局面掩杀了过去,得胜的一支生力军,人数也占了优势,内中又有不少的三眼铳和手榴弹,冲击溃败之敌,那就是虎入羊群,随意的斩杀。
他们出击的距离不会脱离自己一方的火炮支援。
经过他们的反复冲杀,败退后撤的蒙古鞑子只有少数逃了回去,一万人的部队几乎是全军覆没了。
两个临时营大获全胜,他们杀敌的数目至少是三千,也很可观。他们整理队伍,得胜回城。
巴图尔在炮击中受伤了,伤了左臂,侥幸没死。这一次的进攻他全都看在眼里,他有些绝望了。但是作为首领,他丝毫不能表现出怯懦。他还要拼,因为他知道,拼不出去,就是死。他对着部下大叫:“拼死也是死!等死也是死!我准格尔的勇士们不能跪着生!只能站着死!死了也是英雄!”
他的队伍又后撤了五里,现在已经在重炮的射程之外了,他整顿队伍,这一次要出动更多的人马,还要拼命的冲。
在作战的间歇里国防军也在整理自己的阵地,调整各种火力的位置,也整理了被破坏的石头阵,工兵们检查地雷,补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