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362部分

明末强国梦-第362部分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朱万化的指示,第十师并没有停止在张掖,它的第一团(骑兵团)在团长谭忠的指挥下,继续尾随着溃逃的鞑子向西追击。谭忠曾任职于威海独立营,组建驻青海的独立第六骑兵团时,任团长,组建第十师时,改任第一团团长。

    一团乘胜前进,一鼓作气追了六十多里,收复了临泽县才停下来。这时天色已晚,部队在临泽县设防驻扎。

    到了第二天,五月二十四日,后面的第八师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快速行军到达了张掖。

    就在这一天,指挥部收到多方面的情报:战场上准格尔的部队调动迅速,大批的部队向西移动,集结于嘉峪关附近。

    情报的来源有三处,一是渗透于河西走廊各处的情报员,二是嘉峪关上沿着长城前出的侦查,三是尾随于准格尔军背后紧紧追击的第十师第一团。

    这些情报都表明了准格尔人不顾一切的后退,集结于嘉峪关,他们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那就是向嘉峪关冲击,杀出一条血路,逃出牢笼。

    朱万杰召集第十师、第八师的主要将领商议对策,同时与朱万化用电报反复的商议,最后指挥部定下了新的作战计划,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首先是有关嘉峪关守军的命令:要求他们加固城防,加固两侧的阵地,指挥部的判断是:准格尔人这一次的进攻将是嘉峪关城,特别是它南侧的外城。原因是两侧的地形都不利于蒙古骑兵作战,他们只能选择中路。嘉峪关是面向西防御的,东面的防御相对薄弱,特别是南面的外城,城墙矮小,朝东的一面有多处损毁。因此,指挥部命令他们抢修南侧的外城,把那里作为防御的主阵地,并且要设置至少三道防线,做艰苦作战的准备。

    朱万杰指示他们,把长城作为嘉峪关城的丁字墙使用,尽量远的安排炮兵、轻机枪的阵地。还要充分的利用临时营的兵力,必要时可以反冲锋,扩大战果。最后就是指挥部已经调运一大批弹药,日夜兼程的从青海海北运送过去。

    河西走廊通向西方的大道就是从嘉峪关城南侧通过的,从作战的角度看,部队可以通行的就不仅仅是道路了,只要没有大的障碍,部队都可以通过,按这个标准,大道两侧可以通行的宽度大约有四里宽。嘉峪关之所以修一个外城就是出于军事的需要,外城完全阻断了这个便于通行的通道。和平时期,外城是开放的,大道穿过外城的东西两门,商旅可以随意通行。作战时外城的西门就关闭了,外城中可以驻扎军队,在西面的城墙上设防。

    巴图尔在这里住了几年,这个地形他很清楚,他攻击的重点就应该是外城的东门,突破了这里,他就逃出去了。嘉峪关中的明军如果出来阻拦那就是野战,如果不出来用火炮轰,他就只好承受损失,谁倒霉就死在这里,运气好的就过去。巴图尔自认为没有能力攻克嘉峪关的,所以只好撞大运,在嘉峪关城下,在明军的炮火中突围逃逸。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其次是针对东线的追击部队的命令。第八师已经上来了,按照朱万化的提议:利用两个师的重机枪战车,辅助一部分其他的车辆,组成一个快速支队,支队长为第十师师长岳成。这个支队将用极快的速度向西挺进,直达嘉峪关,参加嘉峪关的战斗,非如此不能解嘉峪关之危。如果嘉峪关被蒙古军突破,则准格尔军将会逃逸,特别是那些首领,其危害是极大的。

    快速支队组成如下:

    支队长岳成,携带指挥车一辆,无线电通信车一辆,一个参谋组。

    第十师、第八师各有十辆重机枪战车,每个师抽调出八辆,共十六辆重机枪战车,这是快速支队的主力。

    为了保证车辆的通行,携带一个工兵兼舟桥兵的一个连,车辆总数12辆。

    两个满编的战车连,每个连有十辆战车,两辆82迫击炮车,一辆20直射炮车,三辆辎重车,一辆炊事车,此外再增加配置两辆82迫击炮车,每辆战车均增加配置轻机枪一挺。两个连合计车辆总数34辆,轻机枪20挺,82迫击炮八门,20直射炮两门,掷弹筒20门。

    82迫击炮和掷弹筒作战时是要下车的,车辆不能承受迫击炮的后坐力。这两种炮都很轻便,上下车并不费力。

    支队携带一个辎重队,辎重马车六辆辅助马车两辆。辎重队中有一个替换脚力的马匹队,携带100匹马匹。

    整个支队拥有车辆总数七十多辆。每一辆战车都可以携带自己的弹药,在加上辎重队,他们的弹药是充足的。

    快速支队的任务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突进,沿途的敌军只要不影响部队的前进,就不要理他,交给后边的部队处理。不要怕孤军深入,直接冲向嘉峪关,给嘉峪关以支援。从张掖到嘉峪关约五百里,要求两天务必到达嘉峪关前线。

    第八师、第十师其余的部队随后跟进,消灭沿途的残敌。

    快速支队能否按时到达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413章完………

第414章:快速西进() 
河西走廊的道路是古道,通行状态良好,有一个工兵连随行,就是快速通行的保证。预计他们可以一日内行进三百多里,这也包括了可能的突发作战和其他意外情况。所以,这一次的进军,如果没有大规模的作战,两日内到达是有把握的。

    这就是大明版的大纵深突破,或者叫做闪电战。

    五月二十五日早晨快速支队出发。

    他们出发后没有多久就到了高台县城,途中没有遇到一个蒙古鞑子兵,这就说明高台县以东的鞑子全部撤离了。但是高台县城尚有敌军的旗帜,显然县城里还有蒙古兵。

    向西的大道是从高台县城南侧通过的,因此,快速支队通过电报,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后,他们仅仅派出四辆重机枪战车、两辆炮车监视县城的方向,大队迅速通过,继续向西行进。

    高台县城里的确有蒙古鞑子兵,但是数量不多,只有三千多人,他们也在准备撤离,只是速度稍慢,就被快速支队赶上来了。鞑子的首领们在城头上看得很清楚,他们为明军之迅速感到惊讶,也很害怕,他们已经做好了防守和逃跑的准备。可是明军并没有攻城,而是快速的向西而去,这就违反了常理,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他们自己陷入了明军的后方!这个战场上的现实让他们非常害怕,也不知所措了,现在出了城向哪里逃跑都是危险的!

    快速支队继续西行,到了下午遇到了情况,他们追上了一支向西逃跑的蒙古军,按气球观测员的观察,大约有五千人。

    鞑子们也是常年作战的,部队行军也要前后的侦查,所以一支明军车队尾随而来就被他们发现了。此时双方的距离是20里,开阔之处远远的可以看到部队扬起的烟尘。

    蒙古军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加快逃跑的速度,他们都是骑兵,并且不少都是一人双马,跑起来也很快。河西走廊还是太狭窄了,只有这么一条路,大家都在这一条路上跑,连一条阻挡的河流都没有。快速支队的速度也不慢,在他们的后面紧紧跟随着。如果比较车辆的负重能力与马匹的负重能力,其差距还是很大的,蒙古军的马匹上骑着人,还有的带着辎重,时间长了就显出了疲乏。快速支队有备用的马匹可以轮换使用。双方的差距就体现在两军的距离上了,两军距离越来越近,交战就在所难免了。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足十里。

    终于,蒙古军停了下来,整理队形准备作战了。

    蒙古人善于骑兵的野战,他们摆出的阵势还是很有章法。蒙古人把五千人的队伍分成两部分,三千人列阵于大道上,另外两千人列阵于道路的南侧。如果明军进攻,将会遇到正面和侧面的两面夹击。如果蒙古人主动出击,也同样是正面、侧面两面出击。

    从人数上看,蒙古人看到明军有七十多辆车,估计是七百多人(估多了),双方的兵力差了六七倍。他们觉得,纵然明军火器厉害,也未必就不可一战?退一步说他们一直在逃跑,是不想打的,但是明军紧追不舍,除非投降,不打也不行啊?

    快速支队也稍作停顿,布置兵力,安排阵型。

    国防军的重机枪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了,因此国防军内部就有一个估算,重机枪对骑兵时,一挺重机枪可以阻击多少骑兵的冲锋?国防军的标准是500到700。其实这是一个算数题,在重机枪的射程内骑兵冲到面前的时间是多少?发射的子弹是多少?命中率是多少?算一下就知道了。

    因此,岳成拿出四辆重机枪战车、四辆普通战车(有轻机枪和掷弹筒)、四辆82迫击炮车来监视对付侧面之敌,其余的主力部队用十辆重机枪战车配合其他兵器开路,四辆重机枪战车断后,向正面冲击。

    蒙古骑兵一般都是主动冲锋的,骑兵的优势就是马匹的速度和冲击力。但是现在的蒙古人没有动,猜想其原因应该是畏敌怯阵了,他们与明军交手多次了,知道了对手的厉害。

    快速支队稍事整理队形,又开始前进了。因为是多路的齐头并进,大部分战车脱离了道路,因此也就降低了速度。十辆重机枪战车夹杂着十辆普通战车,缓慢的向前,火炮射击的最远,也没有开炮,这是因为炮在车上,他们需要下车才能射击。

    鞑子们看到缓缓而来的明军车队,感到了强大的压力。要么不战,跪地投降!要战,就要出击了,静止的马队战斗力锐减?迫不得已,准格尔蒙古人开始出击了,两军即将迎面相撞。

    看到对面的鞑子出击,国防军的车队停了下来,开始按照火力调整分配位置。重机枪战车和普通战车各十辆混编在一起,一字排开,他们的身后是炮车,排好位置,火炮也下车架设火炮。

    在车上可以射击的重机枪、轻机枪,他们在射击时也是停下车辆的。马车颠簸的厉害,特别是不平整的道路。在摇摇晃晃的车上射击纯属浪费子弹,毫无准确性可言,因此,必须停车射击。

    蒙古人“嗷!嗷!”的叫着,距离越来越近,马匹也开始奔跑起来。

    82迫击炮的最佳射击距离是1500米到2500米之间,准确度最好,小于500米就进入了死角,不能射击了。重机枪的最佳射击距离1500米以内,轻机枪是1000米以内,步枪是300米以内,掷弹筒是在100到200米效果最好,手榴弹是30米到50米。各种武器发挥最佳效力的距离不一样,因此,也就不能喊“开火!”大家一起打,这是不行的。

    20直射炮只有两门,这两门炮口径不大,却是最厉害的火炮,原因就是它打得远,打得准,它的任务就是消灭重点目标。20直射炮是带轮子的炮架,是名副其实的炮车。

    最先开火的是迫击炮,然后是重机枪、轻机枪等等。仅仅十挺重机枪就可以阻挡上万骑兵的冲锋,所以战斗的结果不用说也知道了,除非蒙古人中途退缩,否则他们将全部被消灭在10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

    出击的这三千鞑子骑兵太凄惨了绝大部分倒在了血泊之中,只有马队后面及时后撤的活着逃回了一部分。

    侧面的蒙古鞑子看到正面出击了,也是想配合一下,于是也出动了,进行侧击。他们的损失小一些,原因是出动的晚一点,正面战场的惨状震慑了他们,他们中途而退了。

    剩余的鞑子们已经胆寒了,这时只要喊一句“投降不杀!”估计就会跪下一片。快速支队中不知道有没有蒙古族的士兵,一般的士兵是不会蒙古话的。快速支队也不打算收俘虏,他们没法处理。

    快速支队整顿队伍继续前进了。远处的鞑子们呆呆的看着他们,伤兵倒在路边哀号,快速支队对于这一切只是警惕地监视着,工兵清理了道路。马队就严整有序的继续出发向西行进,他们的时间很紧,行军任务重,杂事就顾不上了,只要没有挡道的,他们就是前进!前进!

    侥幸活着的鞑子们看呆了,他们看不懂明军的行动。

    。。。。。。

    我们再来看看嘉峪关的情况。

    从五月二十四日中午接到命令,嘉峪关紧急动员起来修工事,全部的战俘都参加中心工事的修建。

    这里缺少建筑材料,对于东部外城的修补只能采用这里最多的原料——石头来补救,用大小石块堵塞缺口,乱石阵也需要大量的石头。

    这些战俘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处收集大石头,用驮马运到阵地上。用绳子、衣服、被褥改造成装石头的网兜,用马匹驼运。

    整个外城之中,以及外城的东部城墙之外三道防线,全部是三十米宽的乱石阵。乱石阵中留出战车可以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