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这可来的不巧,今天的食材用完了啊!”夏敏洪一张脸愁成了苦瓜一样。
“怎么这么快就用完了?生意很好?”
“嗨,好啥啊。供销社粮店不我们个体户粮食,亏的都快干不下去了。”
胡文海皱眉,问道:“咋回事,这都什么年代了,粮食还能不上?”
“谁知道,粮店这么说,不做咱生意,有啥办法!”
胡文海这边和夏敏洪说了几句话,身后传来一片车门开关的声音。省商业厅和绣城市商业局的领导干部们,纷纷从车上下来,忍不住皱眉看着夏家其貌不扬的餐馆。
“胡总,要不然我们去商业局的食堂也行吧”
汪于世有些难以忍受的看着狭窄而又破烂的夏记饭店,满脸的不情愿,根本一丝一毫都不想迈进这间饭店里面去。虽然早几年,如果能在这种饭店吃一口饭,他都能感动的哭出来。
但自从干校里出来之后,像是要补偿那几年受过的苦似的,汪于世在吃穿住用行上,变的一点也不想委屈自己。
就像他的那辆奥迪100,在省里没少受人诟病。挂着的海/南牌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辆走私车。不过商业厅在省里算是实权厅,整个渤海省的产品物资调运、商品市场政策都受到商业厅的管理。手上钱多的根本数不清,汪于世铁了心弄一辆走私车,实在算不上什么大麻烦。
看在他蹲了那么多年干校的份上,也没人去跟他太过计较了。毕竟汪于世也有自己的背景,年纪上虽然耽误了几年,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再上一步的可能,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触了他的霉头。
往日里,汪于世一般吃的是商业厅食堂的小灶,穿的是去香江出差特意带回来的手工西服,住的是商业厅这两年新盖成的别野小区比别墅差了点,没那个逼格。用的就更不用提了。商业厅厅长什么好东西用不上?出门再开一辆奥迪100。省城里不少人私下里送了他一个诨号:汪三公子!
汪三公子这几年。哪里在这种苍蝇馆子吃过一口饭。站在马路牙子上,汪于世一脸的不情不愿。
“哎,汪厅长这就不知道了,我夏叔叔家的豆角烀饼那可是一绝!”胡文海竖着大拇指,呵呵笑道:“我上学的时候,可是没少在我夏叔叔家蹭吃蹭喝。怎么,汪厅长觉得在这里吃饭跌份?”
胡文海都这么说了,汪于世只好像是吞了苍蝇一样。摇头道:“胡总说的哪里话,我没有这个意思。”
“呵呵,那就好。”
“哎呀,小胡!”夏敏洪拽了拽胡文海的衣袖,急道:“我这店里现在什么都没有,怎么给你做饭啊!”
“现买吧,也还来得及。”胡文海看看表,不紧不慢的说道:“我和这几位领导先说一会儿话,正好等您把东西买回来。哦,对了。”
胡文海向身后招了招手。眯眼笑道:“这不是,商业局冯局长就在这呢。一事不烦二主。冯局长带我夏叔叔跑一趟粮店咋样?省的粮店不粮食,咱们大家还得饿肚子。”
“这个,那倒是没问题”
商业局的冯局长简直如蒙大赦,忙不迭的把头点成了磕头虫一样。胡文海和汪于世接下来的谈判,可想而知肯定是针尖对麦芒。他要是能找个机会躲出去,那真是马克思保佑了。
“哎,这不好吧。”汪于世伸手,拦住了冯局长的话头:“咳咳,冯局长这是上班时间,帮人买粮算怎么回事?不好,不好,有脱岗之嫌啊。”
汪于世也是随手就找到了回击的机会,夏敏洪买不到粮,自然也就不用在夏记饭店吃饭。不管是去新科招待所还是商业局的食堂,都算是他扳回一城。汪于世不是不知道这样有点小家子气,不过他这也算是和胡文海倔起来,一点小事儿都不打算再让一步了。在新科工厂大门那一下,真的是太伤了他的自尊。
“这有什么,国家干部不是人民公仆么?”胡文海理所当然的说道:“夏叔叔也是照章缴税的吧?商业局作为供销社粮店的主管部门,帮助市民解决买粮难的问题不是应该的么?”
“应不应该的,胡总说了不算,我们得照章办事啊!”汪于世说话阴阳怪气。
“冯局长,你怎么说?”
冯局长脸上的汗多的好像刚从澡堂子里出来似的,这还没开始谈呢,双方的话里就充满了火药味。只差一个火星,说不定就是彗星撞地球。
“我”冯局长急中生智,长舒一口气:“我个人倒是好说,可这车倒是真有明文规定。国家公务用车,不能给私人拉活。”
“哎,对了,公车可不能私用,我们国家干部公仆也是所有人的公仆,而不是某个人的公仆。”汪于世满意的点头。
“这好说,开我车去就是。”胡文海指着自己的劳斯莱斯,满不在乎。
胡文海拍着驾驶位的车顶,干脆把夏敏洪塞进了后车座:“秦哥,你带我夏叔叔去买粮食。多买点,钱你先垫着,回来我给你补上。”
“使不得!”夏敏洪坐在车上像是屁股着火似的坐立不安,连连摆手:“那米面油粮的东西多脏,再把小胡你这车……”
“那有啥,车不就是用来装东西的?冯局长赶紧的,我和你们汪厅长,可都等着你买东西回来开饭呢,记着了!”
胡文海二话不说,关上了后座车门。冯局长畏畏缩缩的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秦凯一脚油门,劳斯莱斯就窜了出去。
汪于世目瞪口呆,那是劳斯莱斯啊!用劳斯莱斯装米面油粮,胡文海你这个土包子、暴发户!他并不是太懂车,不知道劳斯莱斯的车型,但肯定听过这个名字。后来想起了劳斯莱斯的飞天女神车标,这才恍然胡文海的座驾是什么来头。再对比自己的奥迪100,早就心里犯了酸水。
往日里他这辆奥迪100,宝贝的都跟什么似的。看到胡文海竟然拿世界顶级豪华车拉菜,真恨不得抱着劳斯莱斯的车轮子大哭一场,人跟人真是没得比。
胡文海志得意满,目送着劳斯莱斯消失在街角。他有点瞧不起汪于世那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劳斯莱斯拉菜怎么啦?怎么啦?
他不由想起未来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段子,真的暴发户是怎么玩的?包工头的路虎后座拉水泥这都不算啥,据说还有那修桥的施工队,为了想吃口河鲜老板手潮钓不上来鱼,一怒之下干脆把河给围出个坝子,然后把水抽干了抓鱼的……
和这些会玩的比,我这算什么啊!
“行了,汪厅长咱们先进去坐吧,等会儿冯局长他们回来了,你尝尝我胡叔叔的手艺,肯定不后悔今天这顿饭就是!”
汪于世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像是心里怅然若失。
……
夏记饭店的小饭堂地方不大,最终进来的也不过是两个人而已。胡文海和汪于世对面而坐,商业厅和商业局的其他人都站在外面吹风,夏博洋的老妈刘丽则干脆躲到了后厨。
“听说汪厅长干脆停了绣城个体户的注册工作,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胡文海从筷笼里抄出两双筷子,面带笑容,将一双筷子摆在了汪于世面前。
汪于世毫不在意的说道:“哦,最近绣城个体户执照用纸缺乏,我们目前正在走程序采购。等等吧,说不定再有六七个月,就能发出执照来了。”
“汪厅长吃过我们绣城的豆角烀饼没有?我夏叔叔做的特别好吃。这豆角烀饼和绣一顺烧鸡、虾油小咸菜,都算是我们绣城的一绝了。”胡文海说到这里,不由脸上的笑容冷了下去:“汪厅长也看到了,个体户的生计维持有的时候你们一句话就能剥夺。也正是因此,我想坐在你们的位置上,是不是更应该谨言慎行,而不是意气用事。”
“意气用事的可不是我吧?现在要蛮干的,不正是胡总你吗?只要你一句话,没有个体户协会,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
“绣城……”胡文海嘴里刚蹦出一个词,突然停顿了一下:“不,应该说东北,如果私营经济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成长起来,以后不知道要为你今天的保守付出多大的代价。先是绣城,然后是渤海,最后我想是整个东北,要社会能改变对私营企业的这个态度,个体户协会至关重要。”
“那我也说的干脆一点吧。”汪于世敲了敲桌子,哼道:“胡总你知道,个体户发展起来,对商业系统的危害有多大吗?社会上个体户多了,我们的供销社还赚什么钱?个体户有了靠山,我们商业部门的管理还能这么顺利?国家的商业系统崩溃,最后是要出大乱子的!这个我决不允许!”
“那你商业系统是怎么对待顾客的?”胡文海摊手:“如果怕出乱子,为什么不提升一下你们的服务水平,反而是要把个体户拉到和你们一样的水平上?”
“大局,这就是大局。国营经济不能倒,这是最大的大局,请胡总你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胡文海呵呵冷笑,突然拍响了桌子。
“让我顾全大局?对不起,我就是大局!”
说话间,夏记饭店外面的街道上似乎响起了一阵警车的警笛声。
一支比商业厅的车队规模还要庞大的车队,停到了夏记饭店的门口。哗啦啦从车上跳下来的警察,将饭店外面等着的商业厅的人给推到一旁。
车队中两辆车上下来两个头发斑白、精神健硕的老人,两人抬头看了看夏记饭店的招牌,不由笑了起来。
“书记,看来就是这里了。这个胡文海,还真是找了一个好地方啊!”
“走吧,咱们渤海省能不能画个圈,这个大局今天就全看小胡同志的了。”
“是啊,大局,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啊!”
第三百三十四章 豆角烀饼()
“书记、省长……”
汪于世忙不迭的起身,恭敬的站在一旁,脑袋里乱成一团,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会出现在这里。
渤海省的全书记年纪已经不小了,他带着一副铁丝玻璃眼镜,笑起来的时候眼角和脸颊上,到处都是刀劈斧凿般的沟壑。亲切而又平易近人,丝毫看不出来这个男人手上握着一省的权柄。
说起来,全书记的经历和汪于世也有几分相似。当年都是下过牛棚、上过干校,汪于世的平反,还有全书记的几分关注。
然而从干校里出来,恢复工作的全书记并没有就觉得国家亏欠了自己什么。仍然还是兢兢业业,生活上住的是二十年前分配的家属院,工作上更是胸襟开阔、谦虚谨慎,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睚眦必报,将更多的精力着眼于未来,用来站好交班前的最后一班岗。
以他的年纪,渤海省书记的职位恐怕就是仕途的终点。用三十年后的眼光审视,很难想象他是如何让自己这一生都做到“始终如一”的。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年轻”的省长牛进宝。别看这位名字好像土里土气,却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上学时候读的是著名的哈工大自动化专业,毕业了从一家国营企业的技术员职位,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做到了省长的位置。最为难得的,就是他曾经所在的企业,哪怕是政治挂帅的那些年,生产都没有落下过。
如今渤海省的这个班子,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状态。书记和省长之间没有矛盾和竞争关系,一个老革命、一个新生代,一个胸襟广阔、一个慧眼如炬,一个政治清明、一个经济先行……
但是摆在这个比较有“战斗力”的班子面前的,却是一个有些棘手的现状。
国营企业经济为主的渤海省,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在走了下坡路。和蓬勃发展的南方比起来,虽然底蕴丰厚却上涨乏力。而城镇化程度高的优点。却也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官僚主义盛行和劳动效率底下的问题也频频引起关注。
整个渤海省就好像得了慢性病的老年人,迟缓却不可逆转的正在衰弱下去。
或许社会上还看不到这么深远的未来,但作为渤海省的掌舵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正在向他们二位预测着这样的一个场景。
为了避免这种未来的发生,他们不断的尝试着各种方法和理论,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然而种种措施下来,最多只能延缓这个趋势。却一点也找不到好转的可能。这种缓慢滑入深渊的绝望,真是让人无比沮丧。
但是就在这种绝望之中,像是上天降下的一道曙光,绣城这个原本不怎么起眼的城市却逆潮流而动,突然展现出一股让人惊讶的蓬勃生命力。
随着绣城经济的逆势上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进入了渤海省高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