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孙儿,她的江山……
她喷出了一口血,直接晕死过去。
“呜……”昏迷不醒了好久的左楚钰极其痛苦地哼了一声。
在一旁伺候的丫鬟惊喜地凑到床边:“老夫人,您醒了?”
因为左楚钰的身份太过特殊,是以,慕容离亭并未向下人们透露她是谁,下人们只以“老夫人”呼之。
左楚钰又哼了一声。
那丫鬟见屋里没有旁人,伸手在她的胳膊上拧了一把。
借着这一阵疼痛,左楚钰终于睁开了眼睛。
入目的是一个青色的,没有半分刺绣的帐顶,和她在韵冉宫用的那个绣着一池碧莲的精美帐顶完全不同。
感觉到身边有人,左楚钰偏过头,就见一个全然陌生的小丫鬟正满脸惊喜地看着她。
“老夫人,您果真是醒了!”
大约是好久没有开口说话,左楚钰的嗓音有些不自然:“这是什么……什么地方……”
那小丫鬟笑盈盈道:“这里是大燕楚王府,老夫人稍待,婢子这就去请摄政王。”
楚王府!
摄政王?
左楚钰心下暗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慕容离亭回京是她邀请的。
不用问也知晓,整个慕容皇室能担得起摄政王这个头衔的人,唯有慕容离亭。
自己究竟是昏迷了多久,又错过了多少事?
第三十八章 大礼物(中)()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刷----------------
活了五十多年,左楚钰的脑子从未如此混乱过。
不久前发生的一切,梦中的遭遇,让她分不清那些是真,那些是假。
正迷惑间,屋外传来了一道清越的男声。
“老夫人,慕容离亭求见。”
左楚钰暗暗叹了口气。
慕容皇室纵有千般不是,皇室子弟们的教养却是深入骨髓,言行让人很难挑出错处。
自己如今不过是阶下囚,慕容离亭却还能这般礼数周到。
哪怕知晓他是装的,心里竟也熨帖得很。
要知道他们之间还有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不是么?
※※※※
凤凰儿被槐花大姨母的话弄得面红耳赤。
她心里很清楚,从阿福登基,也就是他们二人大婚那一日起,盼着她早些生个皇子的人就数不胜数。
太上皇、贵王妃、宗室勋贵、祖父祖母、满朝文武,甚至是大宋所有的百姓。
反倒是关系最近的父母以及阿福,他们却从未和她提过早些生皇子这种事。
不仅没有提,他们还总说她年纪还小,生孩子风险太大,过一两年再说。
至于她自己,婚后一直忙于适应新的身份、新的居所,还有阿福的各种纠缠。
孩子的事情还真没轮到她费心思去考虑。
可发自内心深处而言,她的确很想拥有一个她和阿福的孩子。
从理智上考虑,她的第一个孩子是皇子最好。
但她的心却告诉自己,她想要一个小公主。
两世为人,她都没有得到一个完满无缺的童年,所以希望她的小公主能替她圆了这个梦。
※※※※
左楚钰名下拥有多少产业,卓太后是知晓的。
然而,她虽然出身商户,自小却对做生意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不可能拥有左楚钰那般的眼光和能力。
因此她虽然知晓左楚钰的产业非常赚钱,对其赚钱的过程却不甚了解。
成为摄政王后没几日,慕容离亭带人去韵冉宫接手左楚钰的产业。
卓太后并没有打算同慕容离亭讨价还价。
她十分干脆地把左楚钰的账本、房契地契交了出来,并且还把她了解的情况大致和慕容离亭讲述了一遍。
慕容离亭和赵重熙一样,对经商一事并不精通。
但身为摄政王的他,想要寻几位这样的人才不是难事。
没过几日,所有的账目都整理得清清楚楚。
在慕容离亭的威逼利诱下,一部分曾受左楚钰重用的掌柜和管事倒戈。
直到此时,慕容离亭才算是彻底知晓了左楚钰拥有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
论数量,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可他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些财富都是账面上的,真正能够动用的现银十分有限。
对于急需大笔军饷的燕军而言,虽不至于是杯水车薪,但也是远远不够。
又过了几日,慕容离亭知晓了左楚钰以物易物的事。
他的想法和赵重熙夫妇基本一致。
宋燕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弥合,左楚钰这个亦真亦假的卓太后已经暴露,这一次的以物易物已经是最后一次。
他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就算是抢也得把那一大批物资抢到手。
然而,等慕容离亭派出的精兵在预定的日期抵达两国边境的小城时,那里只剩下了狼狈不堪的燕国商队。
至于摄政王口中的那一大批物资,连个影子都没有。
精兵统领大惊,忙向那商队主事询问事情经过。
商队主事这些年背靠左楚钰,近二十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几时经历过这么可怕的事。
本来就被宋军吓懵了,此时见到来人又是一批凶神恶煞,直接就傻了。
精兵统领急于回京复命,那里有耐心和商队主事周璇。
他直接把那主事提上马背,带着骑兵们旋风一般离开了小城。
慕容离亭得知物资被宋军抢先截了,本该生气的他却忍不住笑出了声。
跪在书案前的精兵统领以为他气疯了,吓得脸色都变了。
商队主事这几日倒是缓过劲儿来了,只是不明白楚王世子,也就是如今的摄政王怎的会掺和到他们的生意中来。
他只是个纯粹的商人,不太懂得朝中那些大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
之前听说主子染了时疫,他虽然担心,但也没有往深处想。
此时见摄政王竟对他们的生意如此上心,他突然意识到主子那边是真的出大事了。
慕容离亭见商队主事在他面前的表现竟比精兵统领好很多,不觉有些诧异。
他敛住笑容,对商队主事道:“这位主事贵姓?”
商队主事忙道:“摄政王抬举小的,免贵姓孟。”
慕容离亭点点头:“孟主事,你能否对本王详细说一说此次商队遭劫的事。”
孟主事仔细盘算了一阵。
主子定然是被离亭世子算计了。
想来主子这些年带着他们辛苦挣下的产业,如今已经全都归到了离亭世子名下。
他对主子的忠心日月可鉴,可他家中也是有妻儿老小的。
他真的要为了主子舍掉一家人都性命么?
慕容离亭轻笑道:“孟主事不愿意说就算了,其实本王能猜到这件事是谁做的,不过是想要再证实一下而已。”
孟主事这才意识到,人家摄政王根本没打算把他怎么样,更不可能去动他的家人。
他眼中闪过羞愧之色,把那一日商队遭劫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小人依照多年来的规矩,在交换物品的前一日抵达了小城。
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商队却比我们还早一日抵达。
对方商队的主事姓钱,和小的也有十几年的交情。
加之大家都是主子的人,所以小的并没有起疑心。
万万没有想到,第二日货物交接的时候,钱主事突然翻了脸。
小人行商几十年,大小事情也经历过不少,手底下也有上百号武功不错的护卫。
孰料那钱主事的商队中,居然隐藏了一大批宋军精锐。
小的手下那些护卫根本连刀剑都来不及拔,就被那些宋军精锐缴了械。
小的本以为这次恐怕回不来了。
没想到那些人要的只是货物,并没有打算杀人。”
第三十九章 大礼物(下)()
司徒篪洗三后,赵重熙率军奔赴辰州。
在太上皇和韩禹等人的鼎力支持下,凤凰儿以辅政皇后的身份顺利步入朝堂。
知道太上皇身中剧毒的人不多,但尚不满五十岁的他突然禅位与皇长孙,还是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曾在元后麾下效命的朝臣的猜测。
然而,他们暗中观察了太上皇许久,发现他只是比从前清减了不少,白发和皱纹也增添了一些,和他们暗中听闻的病入膏肓似乎相去甚远。
加之经太上皇之手批阅的奏折,条理清晰字迹流畅,和从前一般无二,让他们更加无法断定他的真实情形。
还有一点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太上皇最近几个月独宠韩太后,十日中倒有八日歇在永安宫。
大家都是过来人,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男人如果真的不行了,绝不会主动把这个事实暴露在自己的女人面前。
因此,对于司徒皇后辅政一事,虽然有不少朝臣颇有微词,但她是太上皇一手扶持上位的,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提出不同意见。
然而事实上,太上皇的情形却并不乐观。
他的右手已经彻底没有了知觉,左手连空了的茶盏都端不稳。
双脚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每次最多能走百尺便再也无法坚持。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他不再是大宋皇帝,即便是长达十日缺席早朝,也不会像从前那般引起太大的恐慌。
对于如今的大宋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与燕国之间的人战争。
但战场距离京城还很远,且两国之间暂时还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还不算太大。
其次是因为册封皇后而开的恩科。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封后开恩科却只是偶尔为之,有历史记载的也没有几次。
而大宋这一次因为封后而开恩科,却是凤凰儿和韩禹等人仔细商量之后,一起向太上皇建议的。
凤凰儿辅政后,便开始着手开恩科的事宜。
慕悦儿的祖父慕老尚书致仕后,户部尚书一职便有了空缺。
明眼人都十分清楚,这个位置是留给韩雁声的,只不过碍于他还太年轻,资历也嫌不够,太上皇那时只能让那极为抢手的位置如此这般地空着。
如今同燕国开战,户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没有尚书总领大局,整个户部很容易生乱,必将影响粮草军械等物资的筹备。
于是赵重熙登基后,力排众议让韩雁声做了户部尚书。
韩雁声能力卓绝,很快就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户部的问题解决了,粮草军械等物资也按时按量送到了前方将士们手中。
凤凰儿满意之余又有些头痛。
大宋为何只有一个韩雁声?!
户部少不得他,吏部也正好缺一个他这样的能人。
这一日散朝后,韩家父子以及几位重臣随凤凰儿道御书房议事。
议题恰是关于开恩科和大宋七品及以下低等级官员集中考核的计划。
开恩科没有太多可以商议的,无非是关于出题范围。
主要还是商议关于低等级官员入京集中考核的计划。
这个计划是凤凰儿和韩禹仔细斟酌之后才提出的。
大宋向燕国宣战后,虽然暂时还没有进行大的战役,但经过几个月的步步蚕食,宋军还是占领了两国交界处的十几座小城池。
宋军攻打燕国的目的是要统一中原,而不是像契丹人那般烧杀抢掠一番立刻就撤兵。
因此,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意味着大宋的版图中多了一块土地,大宋又多了一座城池的百姓。
继续用燕国的官员不是不可以,毕竟百姓们人心浮动,需要阅历丰富且同他们熟悉的官员出面维持稳定。
但为了今后行事方便,每一座城池每一个衙门的最高长官都该是大宋的官员。
可这么一来,大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州任职、品级相对偏低的官员,数量上就有些不够了。
吏部临时培养出来的官员倒是有一批,可他们缺乏在外州任职的经验,去了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触发更大的矛盾。
所以凤凰儿才大胆对韩禹说了自己的计划。
把大宋各州府七品及以下、年龄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召入京城进行考核。
符合条件的便直接去往宋燕边境,随时准备接手宋军攻下的城池。
其实凤凰儿也不想这么着急,可两国边境不断有战报送回京城。
燕军人心涣散,宋军勇猛如虎。
后续的动作跟不上,将士们的战果随时可能成空。
一个时辰后,两个议题基本商议妥当。
重臣们纷纷告辞,凤凰儿将韩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