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隆帝神色间的变化尽数落入了吴公公眼中,他只觉得自己的一颗老心脏都快跳不动了。
回京之后他虽然依旧在老主子身边伺候,但已经算是新主子的人。
陪伴司徒六姑娘去了一趟辰州,他越发看清了她在长孙殿下心里的位置。
要是圣上突然抽风……呃……想不开,非要在大婚前给长孙殿下赐两个通人事的宫女,那可就麻烦了!
更麻烦的是,如果圣上真要做这种事,一定会指派自己去。
不去,得罪圣上。
去了,得罪殿下。
他究竟是去呢……还是去呢……
“大吴?”正纠结间,昌隆帝突然唤了一声。
吴公公小腿一抖:“老奴在。”
昌隆帝却没有在意他的紧张,吩咐道:“你待会儿亲自去一趟东宫。”
我的姥姥!
果真是要赐宫女!
吴公公的腿都打晃了,差点儿直接跪下。
昌隆帝终于发现了异常,拧着眉道:“大吴,朕瞧着你有些不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吴公公忙道:“谢圣上关心,老奴就是膝盖有些酸痛,这也是老毛病了。”
上了年纪的人谁身上都会有些旧疾。
譬如说吴公公,每年季节变换时他的膝盖总会疼痛,这件事是昌隆帝知道的。
他也没有多做怀疑,语气中带着一丝惆怅道:“你去瞧瞧重熙在忙什么,朕听闻凤翔宫那边已经布置妥当,让他抽个空陪朕过去看看。”
吴公公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偷偷睃了昌隆帝一眼。
凤翔宫曾经是元后的寝宫,自从她薨逝后,那里便一直空着。
不仅没让如今的韩皇后住进去,圣上自己也是二十年未曾踏足半步。
最近修缮凤翔宫,圣上倒是十分关心进度,却也从未起过要去那里看一看的心思。
今日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吴公公不敢耽搁,应了一声后躬身退了出去。
※※※※
阮棉棉拿定主意后,第二日便打发英子去护国公府请方槐花。
孰料方槐花有些事情要处理,前几日带着两个儿媳去了陈留。
阮棉棉只能把事情暂时压下,巴巴儿地等着槐花大姐回京。
这一等就是好几日。
方槐花回到护国公府,听闻自家妹妹有急事寻她,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赶了过来。
她这几年操心的事情少,两个儿媳又一连给她添了两个孙子,整个人越发比几年前圆了一圈。
下了马车后随着引路的丫鬟急匆匆赶到琴瑟居,方槐花累得直喘粗气。
见阮棉棉歪在白藤椅上打瞌睡,身边的小案几上还摆满了各种小吃食,哪里像是有什么急事的样子,她顿时气坏了。
敢情二妮子这个小混蛋是在消遣自己呐?
要不是看在她怀着小外甥的份儿上,
她伸出胖乎乎的手拍了自家妹妹一下。
阮棉棉被拍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眼泪都险些掉下来。
她伸出胳膊紧紧抱住方槐花的腰:“姐,你可算是来了!”
方槐花越发着急了:“你真是越大越不懂事,也不看看自己如今是什么情况!”
阮棉棉松开手,嘟着嘴道:“你也不问问我有什么事儿,一见面就数落人家……”
方槐花对一旁伺候的丫鬟们使了个眼色。
丫鬟们自觉地退了出去。
她这才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扯了扯自己的衣裳道:“你还好意思说呢,我要不是担心你,至于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过来了?
你瞧瞧这衣裳还是昨日离开陈留时就穿的,根本都没来得及换。”
阮棉棉闻言就要亲自去替她倒水。
方槐花一把按住她:“你有话赶紧说,都成这个样子了,谁还和你计较这些。”
说着自己站起身净了手,这才倒了一杯水,又从小案几上的吃食中挑了一块喜欢的点心吃了起来。
阮棉棉知道她是没顾上吃饭肚子饿了,忙挑了一碟栗子糕推到方槐花面前。
“大姐,我这么着急请你过来,是有些事情想要求你帮忙。”
方槐花笑骂道:“打小儿我帮你做了多少事,如今倒是客气起来了!
说吧,什么事儿竟把你为难成这样?”
阮棉棉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姐,我家箜儿不是快要出嫁了么,那个……就是当年我出嫁前你教我的那个……
你能不能帮我去教一教箜儿?”
她对自家大姐十分了解。
正如方槐花方才说的,打小儿阮棉棉遇到的所有为难的事情都是她帮她搞定的。
所以阮棉棉虽然是询问的语气,却根本没有想过槐花大姐会拒绝她。
没曾想,这一次方槐花却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
“这是你这个做娘的人的责任,怎么能推到别人头上?”
“姐——”阮棉棉厚着脸皮撒了个娇:“你看我如今这个样子……再说了,当初娘不也把这事儿交给你了么……”
方槐花像从前那样,在她额头上轻轻戳了一指头:“眼看着就是要做外祖母的人,怎的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阮棉棉道:“谁让我有个世上最有本事的姐,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她都能替我摆平。
我这不是被惯坏了么!”
换作从前,这么大一碗迷魂汤灌进去,方槐花早就分不清方向了。
可她今日却异常清醒:“不成,你就是把我吹到天上去,这件事我也做不了。”
阮棉棉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道:“箜儿可是你的外甥女……”
方槐花叹了口气:“二妮子,小妞妞我自然是心疼的,可你想想她那样子,我能教得了么?”
第二百二十章 凤翔宫()
方槐花自幼性格泼辣爽,又在边城生活了半辈子,行事从未有过这么不干脆的时候。
阮棉棉眨巴着眼睛,像是没听懂她的话一般:“你就像当年教我一样教她不就得了。”
方槐花白了她一眼:“小妞妞要像你一样皮实,我立马儿就去教她!”
阮棉棉顿时有些心塞。
她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小凤凰那般精致秀美,气质更不像她那般斯文贵气。
可她也不像槐花大姐形容的那样粗糙好吧?
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年纪比小凤凰现在还小一岁呢!
那时槐花大姐怎的就好意思把夫妻间的那点事情说得那般详尽?
以至于后来她和死渣男成事那一回,明明他都喝得半醉了,他们还是非常顺利地做了夫妻。
方槐花按了按眉心:“二妮子,小妞妞是我最喜欢也是最心疼的外甥女。
换作其他事,哪怕再困难再危险,我方槐花也是义不容辞。
可这件事……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怕拿捏不好那个度。”
阮棉棉总算是明白了。
槐花大姐担心的不是小凤凰,而是皇长孙。
毕竟她和阿福接触的次数十分有限,根本谈不上了解。
皇长孙,尤其是很快就要登基称帝的皇长孙,和司徒曜那样的勋贵公子是不一样的。
做勋贵公子的妻子,在夫妻不睦时还能仗着娘家的势力压他一头。
可做皇帝的妻子,只有顺服听话一条路。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后定然比一个什么都懂的皇后更能吸引皇帝。
也就是说,当年她可以把死渣男给办了,小凤凰却不能也主动把阿福给那什么了。
阮棉棉很想替自家女婿说几句好话。
毕竟阿福对小凤凰的情意是做不了假的。
而且小凤凰在阿福面前并不需要顺服,她是有话语权的。
可就在开口的一瞬间,她又改了主意。
阿福从来不是鲁莽的性子,对待小凤凰从来都是如珠似玉一般温柔小心,平日里连重话都舍不得说一句。
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新婚之夜让小凤凰受苦?
只不过这样的话在槐花大姐面前还是不要说了。
阮棉棉把头靠在方槐花肩上:“姐,是我错了,这种事情的确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人该做的。”
方槐花像二十年前那样抚了抚她的发顶:“二妮子,好母亲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就拿我来说,这些年为两个儿子简直操碎了心。
小的时候怕他们冷了饿了,稍大一点又要担心他们的学业前程。
再后来又要替他们操持婚事。
管得多了,孩子们嫌烦;不管吧,又怕孩子们将来过得不好遭埋怨……”
阮棉棉的心更塞了。
槐花大姐一共就两个儿子,而且全都已经娶妻生子了。
不管她算不算是一个好母亲,人家可以昂首挺胸说自己熬出头了。
可她呢?
大的两个还需要她各种担心,小的两个比人家槐花大姐的孙子都小。
等她熬出头那一日,岂不是已经成了一个老太婆?
※※※※
赵重熙并不知晓他的洞房花烛夜让他的岳父岳母如此担忧。
此时他陪着昌隆帝来到了修缮一新的凤翔宫。
大宋皇宫本是从前燕国的行宫。
规模虽不及燕京的皇宫,却也是五脏俱全。
作为皇后寝宫的凤翔宫,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昌隆帝下了龙辇后,抬眼望着这座造型若凤凰展翅的宫殿,长长叹了口气。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
二十年了,凤翔宫还是从前的模样,他却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
而她……
虽然没有化作白骨一堆,却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这里了。
他搭着赵重熙那修长有力的大手,缓步走进了凤翔宫。
“重熙,你了解凤翔宫么?”
赵重熙道:“吴公公对孙儿说过,整座皇宫中唯有凤翔宫是燕国皇室的人没有居住过的。
皇祖母算是这里的第一个主人。”
昌隆帝点点头:“燕国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几乎每一任皇帝迎娶的皇后都是他们的嫡亲表妹,也就是前一任皇帝嫡亲姐妹的嫡女。”
赵重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心中暗暗一动。
上一世凰儿是昭惠太子的女儿,也就是说她的母妃是端康帝嫡亲姐妹的嫡女。
如果端康帝那昏君没有设计暗害昭惠太子,凰儿的女儿……
不!
赵重熙的心突然一阵刺痛,呼吸都乱了。
上一世的凰儿那样凄惨,她怎么可能有女儿……
昌隆帝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道:“怎么了?”
赵重熙努力扯出一丝笑容:“就是突然觉得燕国那些皇帝十分可恶。
迎娶了自己嫡亲的表妹,却没有哪一个是真心对待皇后的。
这凤翔宫从未有人住过,也就是说,从未有哪一位燕国皇帝来行宫的时候是带着皇后一起来的。
既然不喜欢,为何还要迎娶?
说起来那些皇后全都是嫡出公主的女儿,个个都是燕国身份最高的贵女。
如果不嫁给皇帝,她们的人生一定不会那般凄凉。”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竟当着皇祖父的面说了这么一堆没有什么用处的话。
可他一想到凰儿上一世吃过的那些苦,就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昌隆帝脸上没有分毫的波动,只把赵重熙拉到一处偏殿门口。
宫人们见状,忙把那偏殿门打开。
昌隆帝示她们不要跟着,拉着赵重熙走了进去。
两人走到偏殿正中住了脚。
昌隆帝环顾了一圈,见这里虽然还是被布置成了书房,布局和摆设都和从前完全不一样。
他先是微微一愣,很快又释然了。
如今这里的主人不再是左楚钰,喜好自然不可能再随着她。
就好比这一座皇宫,主人很快就不是他赵雍,有些事情也得变一变了。
他拉着赵重熙在椅子上坐下,慈蔼地看着孙子:“登基大典后,朕也该给你腾地方了……”
赵重熙摇头:“皇宫这么大,我和凰儿不过是两个人,住在这凤翔宫足矣。”
昌隆帝老怀欣慰:“朕知道你们俩孝顺,可这不合规矩。
朕已经吩咐人开始修缮上阳宫,等完工之后朕就带着皇后贤妃她们搬到上阳宫去住。
你和丫头若是嫌太过冷清,那就早些给朕生几个小重孙,孩子多了就热闹了。”
第一章 成大礼(上)()
昌隆二十四年九月十二日。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大宋朝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吉时到,钟鼓齐鸣。
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黑色衮服的赵重熙登上了龙华门开始祝祷。
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由鸿胪寺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