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季汉再起 >

第35部分

季汉再起-第35部分

小说: 季汉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石大喜!大家又说了一些话,到了翼州地界后,两队人马各自分手。

    刘石回到刘庄(楼桑村)时,几年不见,变化并不不大。

    刘石父子见面自有一翻感慨。

    刘石带回的这些人自有管家安排。

    当晚,父子两人坐在书房,刘起元看着刘石道:“这几年过得还好吗?”

    刘石笑着点点头:“还好,跟随郑师及卢师学习内容颇多,又跟随华师四处行医三年,走过了不少地方,知道了许多百姓的疾苦。”

    “自从你去你舅父家后,你好像明白了很多事。”刘毅道。

    “是的,自从黄巾之后,汉室已走向衰败,天下烽烟四起,乱世将至,陛下虽奋力维持,但我大汉已是千疮百孔,朝庭税收入不敷出,大臣只知指责陛下,却不思安定百姓。”刘石有点遗憾地说。

    “十多年前,有一相士走过刘庄(楼桑村),见过你堂兄,说此子将来贵不可言,可惜前半生将受尽波折。我将刚出生的你抱出来,相士看后,沉呤不语。我想或许将来只要你跟随堂兄,最少也能位及人臣。

    因此,将来纵遇乱世,你与堂兄也要相互扶持,不要相互伤害。你堂兄性格坚韧,宽厚。起事之时,所拜两位兄弟皆是万夫不挡之勇,有高祖之气运。我希望楼桑刘氏能够在你们两兄弟的手中再现先祖遗风。”

    刘石听父亲如此说,倒吃了一惊,回道:“相士之说,无稽之谈。况且,我现在受天子宠爱,大汉虽已衰弱,但应仍能维持很长时间,除非发生意外,到时我自遵从父命相互支持,不与兄长争锋。”

    接着又谈了些此次回来的打算。

    不久,苏双依约带着家小来到刘庄(楼桑村),令人意外的是,张世平的一双儿女及几个曾跟随张世平、苏双等经商的几个老人也一起过来。

    刘石自然欢迎,大家休息几天,准备去上谷、雁门购马。然后径直去上雒赴任。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刘石利用宗族的关系,招到了七八十人的军兵,这些人个个都是弓马闲熟。除了少部分家族子弟,大部分都是附近乡邻。

    由于要远赴长安几年,且充满风险,自然都给足了安家费。

    准备停当,刘石向父亲告别,吴普留在涿县行医坐堂,顺便照顾一下刘父,带回的几个女仆及高顺的母亲、张世平的女儿都留在了刘庄。毕竟上雒县比这里还乱。

    安排妥当,刘石带领近百人,二十辆马车向上谷出发。

    不过人一多,就容易出问题。

    首先是指挥不灵,散乱,这种情况平时是没有问题,但当遇到匈奴或乌恒骑兵或流贼时就麻烦了。

    因此,刘石将八十多人分成几队,刘真、典韦、高顺各带一队二十人,选三人作为亲兵,其余由刘石自带,曹性跟随刘石,作副手。史涣精选十人作选锋。

    人员分配完毕,每队带着几辆马车,这样一来就显得秩序井然,由史涣、曹性打前锋,依次而行。

    上谷对苏双来说可是熟门熟路,自己所带的盐茶粮食又都是草原上的紧俏货,不久就找到几个小部落,换到了十几匹良马。也许是冬季,价格出奇的好。比预想的要低上两成。

    大家都很开心,正在这时,见一群乌恒骑兵追着三、四个汉人,而这几个汉人见到这群商队,就跑了过来,请求救命。

    乌恒人见到这群商队更不答话,提马冲上来,看样子是想将这群商队也收了。

    不过这次却碰到了铁板,刘石一声号令,刘真、典韦,高顺、曹性、史涣各自提马向这群乌恒骑兵冲去,特别是曹性,弓弦响处,就见一人落马。

    典韦也不落后,举起两把大戟,只听“嘭、嘭”几声,几个乌恒骑兵的脑袋就像西瓜一样,四分五裂,十分恐怖。

    本来想捡一点便宜的乌恒骑兵,大吃一惊,慌忙调头就跑。

    刘石也不追赶,知道草原之上,随时都会出现几百上千的乌恒人。

    刘石等人将乌恒人留下的马匹拉过来,带着这几个人,飞快地离开了此地,奔向雁门方向。

    这一战,除了几个箭伤,还得了十几匹马。

    刘石找来这几个汉人了解情况。

    据介绍,他们都是前几年乌恒寇关时被虏到乌恒作了马奴,几天前他们见乌恒又出去打食,看守较松就跑出来了。谁知迎面碰到他们返回部落,眼看到被追杀了,碰到这群商队,就跑过来求救。

    刘石见他们无处可去,马术也都不错,同意收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五章 雁门遇险 刘石出手() 
担心他们报复,上谷是回不去了,就一路向雁门进发,打算经雁门,过太原、走长安去上雒。由于有苏双这个老马,沿途交易还算顺利,除了当初的一仗外,倒也没有其它意外。

    二十辆马车的货,换了五十匹良马,加上半途截杀的十几匹马。现在是九十几个人,每人一匹马,还多了十几匹马及一些金银,皮毛,比预料的要好。

    雁门郡的守城官与苏双相熟,刘石也不出面,送上一些金银自然是通关了。

    不过,不知是刘石远气好,还是不好!刚进雁门关,准备歇息一晚,第二天赶路。

    不巧就赶上匈奴袭城,几千名匈奴骑兵不停地袭击雁门关,后面还跟随着大群的牛、羊,看样子是不攻陷雁门关是不会罢手的了。历史上就是此次被攻陷,守城官战死,这一次刘石的出现又会怎样呢?

    第二天,天刚亮,雁门关上传来了凄厉的叫声,“匈奴袭城了!”一会儿整个雁门关骚动起来。

    刘石等人因人多包了一个大院子。听到叫喊声,自然也被惊醒,接着又传来军队的戒严令,“整个雁门关内的居民、商人都不得随意行走,随时准备接受官府辅助守城的命令。”

    首先是典韦忍不住向刘石问道:“公子!怎么办?离天子赴任的限令只有二十几天了,我们是否亮出身份?或者强行出城?”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想出城可是易如反掌。

    刘石看向刘真,问道:“真弟!你说怎办?”

    刘真想了想道:“如果我们亮明身份,或许能够出城,即使不让出城,以我们现有的实力强行出城不是难事。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必然引起其他人的效仿,甚至造成雁门关守城的崩溃,后果十分严重。将后追究责任,公子是难逃其责的。如果超过天子的限令赴任,也是会引起大臣们的非议。因此,我们现在应首先亮明身份,了解匈奴袭城的真实情况,再做打算。”

    刘石点点头道:“真弟想法与我相同,就由你去同守城官沟通,需要我们相助的地方,我们好及早作出准备。如果战是避不了,就不要避。一旦雁门关被打破,雁门郡百姓将会遭受极大灾难。”

    守城官听到刘石是卢尚书的弟子,天子亲封的武关道护军都尉及上雒长。因回乡招兵,顺道购置马匹才绕道雁门关,恰好遇到战事。特来相询是否需要协助。

    守城都尉立刻以礼相待,亲自前去客栈请教刘石,等见刘石如此年青时,更是惊叹。

    从与守城官的交谈中,刘石得知,前来袭城的匈奴大约在一万人左右,除去老幼,能战之士大约在7000千人。只是这匈奴之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无论老幼都极善骑射,距离在五十步左右,极准。

    他们常常在关门外游骑,采用抛射之法,对守城士兵是个极大的伤害。同时雁门关虽险,但守城军士太少,目前标称5000千人,实际只有3000千不到。

    这几年大汉内乱不断,各种物资给养都不能运到雁门关,甚至连守关将士的薪俸都常常拖欠。好似现在,军士都已几月没有收到薪俸了。这还是大部份都是服正役的士兵。

    刘石也只得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自己身为上雒长,县府分文没有,全都要靠自己筹集,大汉朝已至如此地步,他对未来。双方商定危急时刻刘石再带人上城协助。

    等守城官走后,刘石将自雁门关外收留的四个少年唤了进来,仔细询问匈奴及乌恒部落情况,其中一人,口齿清楚,说话条理分明,对匈奴的描述较为详细引起了刘石的注意。

    此人不过十五岁左右,个头键壮,说话沉稳。

    刘石问了一下对方的名字。

    那少年说自己姓阎名柔,十五岁,上谷人。三年前,乌恒在一次扣关时他父母被杀害,他自己因年幼虏去乌恒做马奴,少时曾读过书。

    阎柔告诉刘石,在匈奴、乌恒、鲜卑中信奉的是强者为王,只要你征服了他们,他们就会听从你的。如果你衰弱了,他们随时都会反叛,离你而去。而且只要你杀了他们的强者,这个部落就会分裂,直到其中的强者分出胜负,才会罢休。

    刘石听了阎柔的话,将阎柔几人留在身边,这几人因长期做马童,骑射技艺不错,身体素质也好,人也小,最小者仅十三岁。这样一来,刘石身边就有了六名少年,加上史涣共七人。

    不过史涣目前担任十人选锋队的什长。

    于是,六名少年就由刘石新自教导,习武练箭,读书写字。他们分别叫做刘壮、刘山、阎柔、洪江、樊成、最少的一个五岁时已被虏走,至今九岁,已不记得自己的姓氏,在乌恒中常称为马奴,刘石并为他重起名为刘恒,已示自乌恒中救出之义。

    战事进行到第二天,雁门守城军士已伤了几百人,按这样的速度不需几日,雁门关就会造成无人可守的境地了。

    守城官心中着急,找到刘石商议。

    刘石听后,眉头微皱,也觉颇为棘手。

    原来,这匈奴游骑抛射实在利害,远远地向城墙冲来,发射之后,立即远遁。特别是有几人准头极准,只要守城士兵一露头,即被射中。甚至是躲在城墙后也能被射中,造成不少伤亡。

    刘石承若明天上城去看一看。

    天刚亮,外面传来号角,匈奴又开始攻城了。

    刘石带着典韦、、史涣、曹姓、阎柔等几人上得城墙,看到情况果然如此,即使躲在跺墙后,也难以避免,仍被抛矢射中。

    这时,也许是远处的匈奴看到刘石等几人上得城墙,又是一名游骑驰来,但还未等发出箭矢,曹性已是弓响箭发,嗖地一声将来人射倒。独留一马在那人身边游转,似有不舍之意。

    一时之间,城墙上下寂静无声,曹性正准备将战马也射翻,刘石制止道:“良马通情,留下它吧!”

    也许是曹性的箭法激怒了匈奴,安静之后,又是几人跑来,曹性快速地射出三箭,唰、唰、唰,三人应弦而倒,另有二人也将两箭射了上来,刘石、史涣手疾眼快,挥剑将箭矢拨开,曹性再次射出时,对方已跑了回去。

    城墙传来高呼声,刘石远远地望向匈奴营寨,只见营寨东一簇、西一簇。还有一些牛羊在附近吃草,早春的雁门仍有些许积雪覆盖,那晨风吹来,浑身凉嗖嗖地。

    看了一会儿,城守官也上来了,正准备下城时,匈奴营寨中一阵骚动,接着跑出近千骑兵,簇拥着几人向城墙跑来,但到离城一百丈时就停止了。不知这些人讲了什么,不久,这近千人就疯拥地向城墙跑来,不停地向城墙上抛射,箭如雨下,城墙上不断地传来惨叫声。

    刘石几人手拿兵器不停拦截,只有曹性在刘石等人的护卫下向城下射去,每一箭都会收割一条生命,奈何匈奴人太多,杀之不绝。半个时辰之后,那领头之人发出几声哨角,匈奴才缓缓退去,城墙下留下几十具尸体,但城墙上又有近百人受伤。刘石一阵默然。

    当晚,刘石找到守城官。

    “吴都尉!此种专防可非良策呀!如此下去不等对方攻城,就会变成无人守城的窘境。”刘石道。

    雁门关守城都尉吴城守苦笑道:“又能如何?前天我已将匈奴攻城的消息发给郡守,如今不见一兵来援。只怕这城是守不住了!多谢刘大人援助,刘大人还是提前走吧!我会将此地详情细报朝庭。”

    刘石皱皱眉头道:“一旦雁门关失守,这雁门郡、甚至太原也将不保啊!”

    双方一阵沉默。

    刘石道:“不知吴城守现在手中还有多少精兵可用?”

    “刘大人的意思?”吴城守抬头望向刘石。

    刘石脸色沉静如水,见吴城守望来,坚定地说:“主动出击,我看这匈奴营寨散乱,牛羊、军士混为一起,只要击垮主营,其他的也可能就不足惧了。当然,此次偷袭以我为主,吴都尉只需专心守城即可。”

    吴城守大惊:“这怎么行?要是刘大人在雁门有什么闪失,我如何向天子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