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02 >

第279部分

大时代1902-第279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0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很大影响。

    不接受任命?一来袁世凯已经发出任命,已经发挥出作用。自己拒绝任命将会更令人揣测。二来,袁世凯亦可以借势以刘继业你自己拒绝了为由,堂而皇之的更改承诺……

    书房内,刘继业将那份电报扔到了一旁,系开了自己领口,苦笑了出来。

    或许是辛亥革命后,自己一路都走得太顺畅了,在并未承担过高风险的同时走到了今天近乎理想的地位。自己,有些过于小窥民国政坛上的老狐狸了,也有些高估自己的政治手腕了。

    就像当初刘继业在安徽问题上甚至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在津浦铁路沿线狠狠较量了几回合一样,现在袁世凯找准机会给自己与同盟会之间挤眼药不也是理所当然的么……若是袁世凯放弃如此有利的机会,那才有问题了。

    过于注重小节,难免让自己的视线被手段、被谋略所拘束……自己,其实最大的优势,是对大势的了解啊!是借助大势的潮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如今的大势是什么……?

    此刻刘继业真正开始冷静下来,全盘统筹地分析。他来到书房内悬挂着庞大的全国地图前,沉默不语。

    民国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是地方与中央的矛盾远未得到化解。革命党与袁世凯的矛盾、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内的矛盾、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地方立宪派与革命党的矛盾……这一切的一切矛盾,汇聚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势所趋,那就是地方离心力!

    没错,贯穿整个民国的大势,就是地方与中央的不间断的斗争,从开始到终止,中华民国、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从未真正解决地方离心力这一问题。而袁世凯自己哪怕在历史上能够极为顺利地剿灭同盟会的二次革命,在某种程度的实质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就连他也无法抵御地方与他的北洋系统的离心力。

    最后只能想出称帝的方法来试图解决离心力这一问题,然后在不切合实际的行为举止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而离心力在大局上的表现,就是军阀混战。更具体的表现,就是大军阀下有中军阀、中军阀下有小军阀、小军阀下有军头、军头下,甚至在连排级中间都存在着山头。

    这一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来自于清末以来权威的丧失、来自熟悉规则的破坏、来自破坏后不完全的建设、来自破坏权威后却无法竖立起信的权威出来、来自人性自私的一面得到无节制的放大。

    原本大一统的局面被破坏后,原有的秩序和权威崩坏后,新建立的议会制度却极不成熟也不符合国情,而中央政府更是政令不出直隶,无法真正重新建立规范来、也因此无法产生约束。而一旦人失去了约束,其天性本私,自然会带来一种不同于大一统时代的混乱局势。

    所以,民国年间才会出现一种无比讽刺的局面:谁在中央就反~中央。

    这样的局势最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呢?刘继业沉思着。

    一个原因是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当外部威胁已经威胁到无论地方还是中央的利益的时候,地方离心力只能让步于民族求存之战。另一个原因,则是在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结束后,一个新的、强有力的权威被重新树造了起来。在这一权威下,秩序重新得到了恢复、人性的私欲重新被规则所约束起来。

    刘继业望着地图上用黄色标明,袁世凯所实际能控制的土地:直隶、奉天、山东、河南、热河、陕西。就连老袁一手缔造的北洋军,都摆脱不了离心力的影响。内部段祺瑞与冯国璋都有点尾大不掉的态势,而彼此内部中更是有数不清的小团体。

    这就是如今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再掉过头看向自己的江苏,却没有离心力的问题。

    为何?

    因为自己吸取了后世历史的教训,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的体系内定下了较完善的规则,制定了一个架构完善的组织,竖立了一个权威。在组织的权威下、在愈发运转成熟的规矩下,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应的赏罚机制,‘引导’其的行为。于是乎组织的凝聚力就上升了,离心力也自然下降。

    在这一点上,刘继业借鉴了后世的那许多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革命团体的组织架构。

    收回目光,刘继业回到书桌旁,拿起钢笔开始在草稿上书写起笔记来。

    当今之大势潮流为地方之离心力、团体之离心力,我可以顺势而为,提前引发地方与中央之冲突,使局势为我所用。而引导并逐步改变此大势潮流之方法,在竖立权威、重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则制度和赏罚机制——在此方面,我可借助后世之经验教训,徐徐图之。

    一个全新的规划在刘继业的心中成形,并且越来越明朗。

    灯火通明的书房外,天空早已黯淡下来。刘继业下了火车后,就一直没有进食,此刻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时才发现早已饥肠辘辘,而外面的侍从得到了自己的吩咐后也不敢来打扰。

    拍了拍脸颊,遏制住略微兴奋的情绪,刘继业站起身子打开了房门,朝执勤了一名侍从道:“那点吃的来吧。”

    “报告大帅,夫人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羹,之前大帅不让打扰属下没敢通告……现在,要不属下帮大帅加热一下?”

    “去吧……”刘继业刚一挥手,忽然想到了什么:“等下!”

    待那名侍从返回,刘继业组织了一下语句,用严肃的口吻道:“你先去拿羹来,然后去通知侍从官张大顺,告诉他立即准备最高军事会议以及临时党务会议,我明天两会一并召开!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前来开会!”

    那侍从被这么重量级的消息吓了一跳,只觉得身上的压力沉甸甸的,有些紧张地敬礼后,就准备离开去通报。

    “等下!”

    刘继业却又叫住了他。待其回头时,忽然笑了笑:“别忘了替我跟夫人道谢。”

第378章 凝聚离心(下)() 
第三百八十章凝聚离心(下)

    “我们国社党的未来大方针总体不变,但是前期策略、以及短期和中期目标,都要进行适当调整了!”主席座前,昨夜几乎是一晚上没有入睡的刘继业挺着熊猫眼,用略微沙哑的嗓子主持着会议。

    “此前,我们的短期目标一直是放在拿下浙江,控制整个东南的这个方面,如今看来格局还是不够!我们国社党的目标,应该、也只有是全国政权!我们必须尽快走出东南,真正成为引领整个国家的力量!”

    参与此次会议的数十人无比认真地做着笔记。在外面,他们大多是国社党内的各领导层干部,或者是江苏军队内的高级将领,可以说算得上是江苏的特权阶级了。但是在会议面前,在刘继业的谈话面前,许多人都如同小学生一般不敢有丝毫小动作。

    就连身份和资历最老,也是最早跟随刘继业的蒋方震和张孝准等人,或者是刘继业的心腹干将如王光照,也是维持着标准的坐姿。

    “……我们的中期目标必须增加一个,那就是时刻准备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掌握国家大权!”

    此言一出,认真做笔记的人停下了手,用震惊的眼神不可置信地看着刘继业,而那些认真聆听的人更是下意识地张开了嘴巴……满地都是跌碎的眼镜。

    是的,没错,国社党从建立开始,其最终目的就一直是获得国家政权后,在全国推行国家主义以此复兴中国。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几乎是所有人都把它看作一个崇高又遥远的梦想,是需要大家花费许多年的时间慢慢准备、通过数不出的付出才能够完成的任务。

    现在,他们的总理刘继业忽然跟大家说,要准备在差不多一年时间内拿下中央政权来……

    我没听错吧!?此刻无数人的脑海中都划过了相似的困惑。

    不解、疑虑、惊讶,所有人的视线都齐聚刘继业身上。而在场资历最高,也是坐在距离刘继业左手边上位置的江苏军政总长张孝准咽了口口水,有些措手不及地说道:“文鹿……总理,你还是跟大家解释一下吧……”

    就在会议开始前不久,刘继业只是与他和蒋方震等心腹简单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蒋方震就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而言,国社党都原没有做好掌控全国的准备。

    不过由于时间紧蹙的原因,当时他们还没法详细讨论就迎来了开会,而大家就只能先表面上先由着刘继业公布,准备事后再好好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张孝准虽然不如蒋方震那样反对,但也觉得刘继业的估计过于乐观,有些不现实了。一向追求稳妥的他其实内心觉得,继续现有拿下浙江的短期目标更为合理和靠谱,而且也没多少风险。

    在国社党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实力还没有发展齐全之前,就把全部本钱拿去博取中央政权,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在会议之前私下的讨论中,刘继业也没能有时间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跟自己的心腹好好分享。

    刘继业张孝准微微颌首,然后站起来解释道:“大家从现有的情况看,似乎觉得我们党一年内取得全国政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实话说之前我也是如此认为。”

    “我承认,今日现有的局势并不利于我们获取国家政权。从表面上看,我们国社党的力量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无法在军事上完全击败袁世凯。政治上我们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如同盟会,这也是当初决定短期目标时为什么选择了浙江。”

    “但是,众所周知,情形和局势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今日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到了名人可能就成了现实。所以,大家首先需要了解这一点,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而非是明天就举起革命大旗去北伐打倒袁世凯了!不是这个意思。”

    “我为何相信局势会有转变呢?”刘继业在这里停顿了片刻,视线扫过每一个人,包括自己身旁沉默不语的蒋方震,然后充满了无比自信地大声说道:“因为我们党顺应了潮流!甚至走在了潮流之前!我们党可以有大势可借……”

    “袁世凯的北洋从表面看,似乎实力最强;坐拥二十万精兵,拥有中央的名分,如今还获得了大笔外国贷款。同盟会也不弱,十万兵力,湖北、湖南、广东、浙江四省之地,而且在全国都能够遥相呼应。似乎与他们相比,我们并没有什么优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刘继业吼了一嗓子,声音更显沙哑:“袁世凯表面强大,但是其北洋军队内部早已山头凸起,听宣不听调,他袁世凯越来越难以驾驭他的手下大将们。此外,袁世凯的财政如今完全依赖外债,而外债之源头却卡在我们手中!一旦财政来源断绝,他袁世凯靠什么来供养他的二十万部队!?”

    “再看同盟会!似乎声势甚望,但内部早已分裂,孙文与宋教仁形同路人,黄兴在北京被袁世凯所架空、空留赵声一人在湖北。而同盟会虽然占据地盘众多,但是浙江陈其美难有作为、广西陆荣廷并不满听命于广东的指挥、湖南本土之有权有钱有势的立宪派士绅们也很反感同盟会都督焦达峰推行民生主义改革。”

    “可以说袁世凯与同盟会都是如同表面看着光鲜的布料,穿在身上后才会发现上面满是漏洞。而更为关键,也对我们更为有利的,是袁世凯与同盟会彼此对自身的弱点并不够重视,彼此都视对方为最大之威胁。”

    与会众人在刘继业详细地分析了袁世凯与同盟会两边的利弊后,已有不少人开始频繁点头,不少人重新做起了笔记来。待一句话说完后,更是有不少人开始鼓掌起来!

    刘继业待掌声消停后,继续道:“反观我党,内部虽然也有立宪派的掣肘,还未能完全掌握江苏之民政,在如何整合江苏与安徽两地力量时也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是相比同盟会和袁世凯,我们并无明显之重大缺陷和漏洞!相反,他们的组织松散、我们的组织完整!他们的纪律腐溃、我们的纪律严格!他们一盘散沙、我们万众一心!”

    又是一阵掌声响起!

    刘继业最后做总结道:“一旦袁世凯与同盟会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就是我们抓住时机、抓住机遇的时候了。为了时机来临时能够掌握,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做好充足准备。”

    “其中,就包括促使袁世凯与同盟会之间走向决裂……”

第379章 伯先困境() 
第三百八十一章伯先困境

    刘继业所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和临时党务会议上,他最终说服了大部分与会人员,而少部分包括蒋方震在内的虽然对此事还有疑虑、但是至少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