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宋徽宗终于等不及了,下定决心彻底改变,就算是群臣反对,一意孤行,就算是背负违背祖宗遗训在所不惜。宋徽宗背负起所有的责任,由赵构去执行,就是为了让他明白大宋的官制,了解百姓疾苦,找寻一条道路。
“皇兄,你当真让老九做监察御史?”赵似不知何时出现在宋徽宗身边,正声道。
宋徽宗点点头,道:“监察御史,亦是给予他的职位,这个也是我考虑许久才决定的事情。朝中官职唯有这个最适合他,也只有他才能真正的做到严惩不贷,唯有这样才能成长起来。”
“可是,老九在朝中势力不稳,根基薄弱。我担心,担任监察御史后,以他的行事风格,必定会大刀阔斧的展开行动,这样更是遭到百官忌惮。只怕那个时候,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朕相信他明白这么做的意义,至于朝中大臣,不必去理会太多。朕一直担心违背太祖遗训,迟迟不敢下定决心。若是再不去做,只怕为时晚矣,有些事情应该采取行动了!”
“皇兄,既然你坚持,那就做吧!”赵似无奈的叹息一声,他不在劝说了。曾经,他也询问过皇兄安排什么样的官职给予赵构,却一直没有回音,直到今日才得知给了监察御史之职。
监察御史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做的,许景衡担任监察御史时,不曾贪墨分毫,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顾忌,不敢放开手脚去做。
如果是赵构担任监察御史,那么太子赵桓、高俅等人必定不会束手待毙,以他们的性格必然会使绊子。监察御史位不高权力太重了,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听命于皇上即可,就算是枢密院使、太子等人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也不必听他们的命令。
可是,这样一个职位却是人人忌惮的,也不敢有朝廷官员愿意跟他们打交道,谁也不想惹祸上身。朝中大臣身家清白之人,没有几个,就算是廉洁奉公之人也甚少与他们联系,只因监察御史这个官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则锋利无比,用之不当则伤害自己。
赵似不明白自己的兄长是作何想法,偏偏让在朝中没有多少势力的赵构前去担任监察御史,不惜将许景衡贬为副使,从旁协助与他。即使是这样,赵似也不想询问太多,他知道赵佶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听命行事即可。
“十三弟,这次事情你不必出手,相信构儿会处理得当!”
宋徽宗岂能不知赵似心中所想,立即出声阻止尚未生出的想法,赵似也只能点头。既然自己的兄长都说了,让自己不要插手管,那就只能乖乖听命行事,而且这个赵似也相信赵构有能力处理,毕竟他的手中也不是真的一点势力都没有。
“我让你做的另外一件事,你探查的如何?”宋徽宗正声道。
赵似回道:“皇兄,你所料不差,他们真的开始在行动了!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并未深入其中,不得而知具体情况,却看见有大批的训练有素的士兵在操练,只怕居心叵测!”
“继续盯着,以防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宋徽宗叮嘱道,“只希望时间能够赶得上!……”
赵似沉默了,皱着眉头,他们的心思想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至于,赵构担任监察御史已经成为事实,再争辩也没有意义了。现在,他们有比这个更加重要的事情处理。
话分两头,太子赵桓慌了,在赵构担任监察御史之后,他变得不再淡然处之了,而是神色紧张不已。另外,宋徽宗的态度也让他生疑,尤其是朝堂上狠狠地瞪了自己等人一眼。
虽然话没有说出,那意思已经明显不过了,就是一种警告,让他们收敛一点。若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决不姑息。太子赵桓慌了手脚,心里惶恐不安,总觉得自己父皇知道的事情比自己想的还要多。
“现在是九弟担任监察御史,只怕有些棘手了!”太子赵桓紧锁眉头,沉声道:“今日,在朝堂上,父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要彻底的清查朝中的贪官污吏,结党营私之人,只怕这件事有些蹊跷!”
“太子莫慌,事情还未到那一步!”高俅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皇上的性格大变,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皇上,我们日后要小心点便是。若是没有猜错,皇上并非真的想要让朝纲大乱,只是朱勔这件事闹得太过火了,触怒了龙颜,招惹皇上的忌讳,过些时日便会无事。”
王黼气呼呼的说道:“这个朱勔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居然闹得这么大,还被人握有证据,这是死不足惜!”
王黼提及朱勔此人心里就来气,要不是他东窗事发,也不会连累到他们几人跟着受罪。现在,这件事还没有真正完结,赵构的手段,他们可是清楚地很,不动声色的暗中收集证据,再狠狠地出招,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赵桓不着急,那是假的,他也没想到这两个月按兵不动的赵构,居然会来这么一招,让他们措手不及。若非宋徽宗有所顾忌,只怕赵桓也难辞其咎,故而心里有些慌了。
(本章完)
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太子赵桓不解道:“九弟的才能,有目共睹,为何父皇偏偏将他进入监察御史?”
若是宋徽宗真的想要扶持赵构与自己为敌,不应该给予监察御史。虽然朱勔之事,让赵桓遭受不小的打击,失去了手握重权。但是,朝中还有半数以上的大臣归于他麾下,并未伤筋动骨。
以赵桓猜测,宋徽宗真的想要帮助赵构,理应另谋他职,不应该成为监察御史。除非是另有目的,而这个目的便是打击自己的势力。监察御史不是虚有其名,也不是形同虚设,而是真正的有实权的大臣。
因此,赵桓怀疑宋徽宗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是,宋徽宗不是想要扶持赵构上位,而是让他的势力分崩离析。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只要以赵桓为首的七人垮台,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赵桓想到此处,眉头紧锁,惊道:“莫不是父皇真的想要废除本宫太子之位?”
众人也想到同样的问题,就连高俅也不淡定了。之前,高俅还信心十足的认为皇上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可是,静下心后他们都发现自己错了,还错的离谱,那就是赵构不是赵佶,不禁有些心急了。
“若是事情真的如同想的那样,只怕这件事不是那么回事了!”赵桓沉声道,“本宫乃是当今太子,决不允许他再次爬上本宫的头顶上,耀武扬威。此次,务必想尽一切方法阻止他的行动,定要限制住他的成长。”
王黼道:“太子有何妙计?”
赵桓置之不理,看向了梁师成、李彦二人,道:“父皇近日来有何不同寻常的行径?”
梁师成道:“皇上近日来并无任何举动,不过皇上的心思越来越深沉了,仿佛变了很多。”
李彦赞同的点点头,道:“回禀太子,奴婢也觉得皇上变得与往常不一样了!”
“此话何解?”赵桓急道。
梁师成又接着说道:“就算今日之事,朱勔之事证据确凿,并无任何的问题。但是,郡王不知哪里来的证据,就算郡王有些本事,万万没有可能会有这样的力量,欺瞒皇上私自培植势力。”
“如果不是皇上从中协助,只怕没有谁敢这么做,就算是地方官吏、郡守等都不敢违背朱勔,在东南一带俨然成为他的天下。若是没有皇上的准许,或是帮助的话,根本就搜集不到如此多的证据。”
“真正让奴婢意外的是,皇上的态度,仿佛一下子转变了,就算是我们二人都进不了身,整个人也神神秘秘的,就连宫中的妃嫔也不屑一顾,终日在书房之中,沉默寡言。”
“只怕……”
赵桓见梁师成欲言又止的模样,急道:“只怕什么?”
李彦心知梁师成有些话不好说,唯有他代劳了,道:“只怕皇上已然知晓我们与太子的关系,不然也不不会拒之千里。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皇上这是在防备着我们,就连有时候看向皇上时,都觉得有股心悸的感觉,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赵桓呆住了,高俅傻了,王黼懵了,童贯沉默了,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怕了。如今的宋徽宗隐藏的很深,深得让他们畏惧,从未有过的胆寒。大宋自开国以来,甚少斩杀过文人墨客。
可是,宋徽宗屡次斩杀文人,只要是罪犯欺君,无一幸免的关押在天牢,或是处死。大宋是重文抑武的朝代,亦是文人占据绝对主导权的时代。宋徽宗的转变,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更多的是担心。
“你的意思是说,父皇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之间的关系了?”赵桓沉默许久,皱着眉头,凝视着李彦、梁师成二人,又见他们点点头,道:“若是父皇真的怀疑了,为何不调查清楚?难道是……”
赵桓想起此事,怔怔不语,瞪大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他们;高俅、童贯等人也傻了,以此类推的话,只怕皇上知道的事情比他们想的更多,而这一切宋徽宗又不能亲自出面,故而派出赵构以监察御史之名,查处其中的真相。
“太子,老臣以为我们现在想得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高俅不愧是官场老手,一语言中,直指核心,道:“一切就看郡王接下来的行动,要真的从我们入手,只怕过不了一些时日,必然看得见;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坐以待毙。”
高球的话,让众人心中的大石稍微好点,还是有些担心。于是,赵桓又与众人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当晚便将所有的一切都封锁起来,之前有些人知道的事情,那就不必隐藏,唯有暗处的东西断然不能被皇上发现,要不然他们真的是多生一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此时,赵构回到府中,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径直洗了澡便躺下休息。王管家等人也不好多问,只能等待,要是赵构开口了他们才好问,要是不开口就算是再好奇也不得沉默。
当天晚上,赵构舒舒服服的额睡了一个好觉,太子赵桓等人却秉烛夜谈,直到天明时分,众人才急匆匆的转身离去。赵构就像是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一样,面带微笑,更不知他如何打算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赵构还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也不采取任何的行动,就算是手握尚方宝剑的他,压根就没有动手的意思。这样的慢性子,让许景衡急了。
当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许景衡见赵构一点动手的意思都没有,心急如焚之下,斗胆前往赵构的郡王府。许景衡性子急,又刚正不阿,眼看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赵构愣是没有任何的行动,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御史大人,到底何时才能动手?”
赵构淡然一笑,道:“许大人等不及了?”
“废话!”许景衡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声,强忍着怒气,心平气和地说道:“皇上期待郡王有所作为,不愿看见郡王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关注百官的行径,要是这样的下去,只怕有负皇恩。”
赵构岂能不知许景衡话中带刺,丝毫不在意,道:“许大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可曾听说过?有时候,狗急了才会跳墙,定然留下什么后手。既然要做,那就毫不犹豫的斩草除根,决不能留下任何隐患,想必朝中大臣此时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而我要的效果就是让他们胆寒,以后不再纠缠了,岂不是更美好!”
(本章完)
第214章 不吝赐教()
许景衡听闻后,沉默了,瞥了一眼风轻云淡的赵构,寻思道:“莫不是他有更好的计谋?”
许景衡有些不确定,不是看不起赵构,而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赵构才多大年纪,就算是他自己在朝中行走,又是前任监察御史,也不得不小心应对,不敢做得太过分,处处受到限制。
即使有为国尽忠之心,却无能为力,让他有些抑郁寡欢。
赵构见许景衡诧异的眼神,意味深长地笑道:“许大人莫急,有些事情还是隐藏的好,太过明显只怕一无所获,低调行事!”
许景衡精神一震,惊讶的看着赵构,他心里有些好奇,不知道为何赵构会懂得这些。当初,许景衡身为监察御史处处受到限制的原因,便是他的性格不懂得隐忍,行事光明磊落,以致于很多时候一无所获。
赵构的话让他明白,监察御史说好听点是监察百官,说不好听就是探子,还是为皇上探查百官行径的探子,光明正大。正因如此,才要隐藏行踪,不被其他人看出来,以免功亏一篑。
这些道理许景衡是在失败中汲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