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张济大帝 >

第181部分

三国张济大帝-第181部分

小说: 三国张济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传到袁军大营,袁绍再次吐出一大口鲜血,晕倒在地。

    接连吐血,是那个时代的人而言,非但不是好事,基本上也意味着命不久矣。

    袁军大营,再次被一股浓浓的悲伤和担心给笼罩住,士气跌倒了冰点,军心也已经开始离散了。

    张济的讨袁檄文内容,几乎传遍了整个袁军大营。

    几乎每天啊,都有士兵逃走,包括一些底层的军官,眼看着这仗不用打,袁绍就已经败了。

    袁绍第二次吐血之后,身体大不如以前,脾气更是大得让人受不住,看到任何不顺的人,直接就命人拉出去砍了。

    这么一来,除非是袁绍亲点让人去,哪有人敢主动去触袁绍的霉头啊。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消息传来,张济起兵十万,北上讨伐袁绍了。

    “十万?”袁绍听到这个消息,登时又是大怒,“张济小儿,十万大军就敢来战我袁绍,简直是狂妄之极。”

    袁绍的主力军,已经开始迅速南下了,除去在攻幽之战中的死伤之外,三十万大军还是有的,张济讨伐袁绍竟然只用十万人马,难怪袁绍生气。

    袁绍的几个谋士心里都明白,别说张济率领十万大军了,就算是五万,或者三万,你袁绍也是必败无疑。

    其实,袁绍的麾下,忠臣还是有的,像被杀掉的田丰,被张郃囚禁后带着投降张济的举手,以及留守邺城的审配,绝对是袁绍麾下谋士中的三大忠臣。

    还有武将,颜良、文丑以及淳于琼,对袁绍的忠诚度绝对是高得很,就算是张郃、高览、韩猛等等,也绝对是忠心耿耿。

    但是,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袁绍自己作得太厉害,以至于忠臣或死或逃,其余的人哪里还敢对袁绍刚直进言?

    让袁绍吐血的不单单是,面对眼下的情况,袁绍麾下的文武,没有人能有什么办法化解。

    法不责众啊,大家都没办法,袁绍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拉出去斩了吧。

    所以,袁绍就老郁闷了,凭他自己的脑袋瓜,更是不可能想出什么破解之策。

    麻烦不止于此啊,噩耗再一次传来,张济的大军先一步兵临邺城之下了。

    邺城,不单单是冀州的治所,更是袁绍治下三州的总治所。

    按照地理位置而言,邺城实在是不适合作为袁绍治所的,因为邺城所在的魏郡,位处冀州的最南面,跟兖州和司州接界。

    冀州原本的治所是信都,这信都呢,位处冀州的正中心,安平国内,的确是作为治所的最好地方。

    盛世的时候,方便司州的郡守过来述职,乱世的时候,不利于被叛军攻破。

    但是,袁绍却将治所南迁了,理由有二。

    其一,袁绍曾听人说,邺城有天子气。

    其二,邺城繁华,迁治所到邺城,也能表明袁绍时刻都有南下之心。

    可这一次,邺城地理位置的劣处就体现出来了,距离司州太近,张济的大军后发而先至,将邺城包围了。

    若是平时,邺城城池高大,易守难攻,张济要想以十万大军攻克只有一万大军镇守的邺城,而且是善守的审配,没有一两个月,绝无可能。

    历史上,曹操以夹胜之师进攻邺城,从建安九年的四月,一直攻打到八月,在城内百姓饿死过半的情况下,始终未能攻克。

    最后,还是审配的侄子审荣偷偷打开城门将曹军放进来,邺城才得以被攻破。

    这一次,张济的大军来到之后,先将邺城团团围困,却又并不攻城,只是让人往城里射箭,每一根箭矢上都绑了一块尽是字迹的绢帛,内容就是讨袁檄文。

    原本,这个讨袁檄文传到邺城之后,审配当机立断,将消息封锁住了。

    尽管有所流传,但仅限于一定的范围,而这些人又被审配要挟过,知道审配的雷霆手段,哪里敢对外宣扬啊。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四面八方啊,满城都是讨袁檄文,审配是想遮盖都遮盖不住了。

    张济对审配太了解了,知道审配不除,邺城难破。

    于是,第二天,张济继续派人往城里射出了三千箭矢,这一次箭身上绑着的绢帛,就不是讨袁檄文,而是悬赏了,悬赏有两种,一是将审配擒获或者杀死,二是开城门放王师进入的,皆重赏。

    这就太狠了吧,审配完全挡不住了,又不能采取袁绍那种滥杀的方式。

    于是,整个邺城沸腾了,忠于袁绍这个概念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就连审配也担心身边的人会突然拔刀相向啊。

    想要打开城门,迎接张济大军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更有一部分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起事。

    审配发现苗头,果断处理,将城门守军全都换成了他的心腹,他自己也吃住在城头。

    只可惜,让审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办法,将四个城门牢牢掌控在了手中,却是忽略了城内。

    第三天的时候,就在袁绍的大军距离邺城不足三天的路程,邺城出事了。

    城内的守军,竟然聚集起了一股两千人的力量,狠狠地向最薄弱的东城门发起了冲击。

    与此同时,就像是事先约好的一样,一直没有攻城的张济大军,突然对东城门发起了猛攻,极为强悍的攻势。

    还没等审配率军赶到,东城门就被张济军给攻克了,西凉铁骑如涌而上,邺城失守已经是势在定局。

    消息传到,审配大吃一惊,却又不防,背后突然一刀,他的首级冲天而飞了。

第366章 颜良也投降了() 
邺城,落入到了张济的手里。

    袁绍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再一次吐血昏迷了,大军不得不暂时停止前进。

    但是,袁绍已经喜怒无常了,没有一个人敢替他下令,就地安营扎寨啊。不然的话,万一袁绍醒过来,准备加速进军,估计那个人的脑袋又不保了。

    两个时辰后,袁绍才醒过来,但天色已经黑了。

    天黑不要紧,袁绍怒火中烧,立即下令,大军连夜赶路,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邺城之下,将邺城重新夺回来。

    袁绍不知道,就在他昏迷的两个时辰中,这个消息已经传遍全军了。

    稍稍聪明一些的人,都已经能预料到了,这一战袁绍必败。

    于是,两个时辰的时间里,袁绍的大军就悄悄逃走了一万多人。

    接下来的两天里,在袁绍疯狂的急行军中,因为体力不支,或者心生怨气而悄悄离开的士兵,足足有五六万之众。

    所以,到达邺城之下的时候,袁绍的三十万大军,只有二十四万了。

    疲惫之师,按说袁绍是因为让大军修整一天,然后再攻打邺城的。

    但袁绍心急啊,什么都顾不上了,来到之后,刚刚布下阵型,就让大军开始攻城,而且是一次性就投入了五万兵力。

    颜良忍不住劝了一句,被袁绍手持马鞭打了几下,又骂了几句。

    而且,袁绍还给颜良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两个时辰里把邺城攻下,不计伤亡,不然的话,让颜良提头来见他。

    疯了,疯了,主公真是疯了,颜良领了将令,望着高大的邺城,心中苦笑不已。

    副将见状,低声对颜良说道:“将军,此乃主公想要将军之性命也,难道将军真的就这样引颈就戮吗?”

    颜良沉默了一下,长叹一声道:“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

    “将军此言差矣。”副将继续劝道,“主公昏庸,滥杀无辜,亲疏皆远,此乃自取灭亡之先兆也。”

    “将军武艺绝伦,在此乱世之中,难道就甘愿枉死,不愿立下一番功业,封侯拜相,为子孙求得荫福?”

    颜良低头沉吟了一会儿,问:“你让我背叛主公?”

    “并非是背叛,而是逼反。”副将摇了摇头道:“若主公是明君,何人会反?”

    “将军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属下等人考虑,为老父妻儿考虑啊。”

    颜良登时有所心动了,转首望着高大战车上的袁绍,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既然袁绍无情,就别怪我颜良无义,咱们就反了。”

    于是,颜良率领五万大军来到邺城跟前,并没有马上攻城,而只是摆下阵势。

    颜良更是主动纵马上前,连大刀也没拿,只是带了身边的副将一人。

    城头的张济看了,微微一笑:“颜良这是要归降了。”

    果然,二人一直走进了射程,副将才大声喊道:“驸马可在城头?”

    张济随即大喝道:“本驸马在此,敌将何事?”

    副将看了一眼张济,无论是盔甲,还是气势,以及身边的两员虎将方面,足以能断定此人的确是张济。

    副将立即一抱拳道:“袁绍无道,枉杀田丰,杖责许攸,逼反张郃,逼走文丑。如今,袁绍又命令我家颜将军,两个时辰攻克邺城。”

    “末将劝说我家将军,我家将军一番考虑之下,决意举五万大军归降驸马。”

    “哈哈哈,好。”张济大笑起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弃逆贼而归顺朝廷,此乃顺应天道也,颜将军此番义举,乃是大功一件,本驸马必将奏明陛下,以慰颜将军之功也。”

    “多谢驸马。”颜良一拱手,朗声说道,“末将这就让大军扔掉兵器盔甲,还请驸马派弓箭手掩护我等进城。”

    “没问题。”张济大手一挥,就开始安排弓箭手上城头,准备乱箭齐发,掩护颜良的大军进城了。

    五万大军,一旦进城,必然会被袁绍发觉,试问袁绍如何能容忍,肯定会派兵过来攻击,到时候两军大战,场面必然会遭乱不堪。

    再说,五万大军进城,而城内的张济大军不过十万,颜良可不敢保证张济会不会起疑心。

    所以,丢掉武器,卸掉盔甲,徒手进城,就足以能消除张济的疑心。

    至于配合呢,其实是很简单的,五万大军一起进城,城门并不大,哪里能短时间内都进城啊。

    颜良的意思是,大军全都向前靠,进入射程之内,有序地进城。

    而袁绍一旦派兵过来,城头的弓箭手射箭,就能挡得住袁绍的追兵。

    同时,颜良的大军扔掉兵器,扔掉盔甲,却不扔掉盾牌,用来防止袁绍派兵向他们狂射。

    果然,这边的异动很快就引起了袁绍的警觉,不但没有攻城,反倒是丢掉了兵器,卸掉了盔甲。

    是颜良背叛了他,袁绍大怒,差点又是一口老血喷出来,立即大吼道:“颜良逆贼,果然跟文丑串通,背叛本将。”

    “韩猛。”袁绍大吼一声,“给你七万大军,立即进攻,务必将颜良逆贼就地斩杀,以泄本将心头之恨。”

    “……”韩猛登时一阵无语,心中暗想,公骥啊,你投降张济,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咱俩一起啊。

    韩猛这就是冤枉颜良了,颜良也是刚刚有了这个念头啊。

    “是,末将得令。”韩猛无可奈何,只得接了军令啊,不然的话,袁绍现在就能把他给宰了。

    二十四万大军,颜良带走五万,韩猛也带走七万,只剩下十二万了。

    韩猛当然怀疑颜良是通过文丑才跟张济联系上的,他也想投降啊,但不能就这么直接喊,说我想投降吧,可人家张济得相信啊。

    率军前往邺城那边,韩门满脑子里想的不是如何对付颜良的大军,而是该如何才能投降张济啊。

    估计袁绍知道韩猛心里的想法,肯定会气得再次吐血吧。

    颜良一直关注着身后袁绍的阵营呢,见又一支大军过来,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韩”字,就知道是韩猛来了。

    二人的私交关系还是不错的,颜良心下一动,暗想,若是能说动韩猛也归降,岂非是大功一件,也算是一份见面礼吗?

    想到这里,颜良立即就对副将叮嘱一声,单刀匹马,向韩猛的大军迎了过去。

第367章 送上袁熙的人头() 
颜良率军投降了,韩猛也率军投降了,这两个噩耗下来,袁绍再也忍不住,狂吐一口鲜血,昏迷过去了。

    大敌当前啊,作为主公的袁绍竟然昏迷过去了,这种事情,古今中外,估计还是第一次吧。

    而且,袁绍昏迷的消息,很快就散布开来,不等袁绍醒过来,剩下的十二万大军全都知道了。

    颜良和韩猛投降,袁绍昏迷不醒,这仗没法打了。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不少袁军纷纷放下武器,卸掉盔甲,向邺城的方向跑过去。

    刚开始,只是稀稀疏疏的人,待到两刻钟之后,袁军就开始大量地向邺城方向涌过去了。

    没有人阻拦,包括仅剩的几个大将:王门、牛金和胡遵三人,只是面无表情地望着士兵的溃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