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三国-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幸将貂蝉落入袁绍之手;后想方设法离开许昌,独自前往淮南江东,一己之力控制淮南军政大权,并击退曹军,见皇叔有难,毅然前来相救。我与名扬相识多年,我认为他对皇叔的忠诚不容怀疑。”
刘备默默点头,但没有回应。
两人了一会儿茶,刘备突然问起鸢尾:“我师妹现在如何?还是没有醒过来吗?”
“鸢尾姑娘伤得很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伤及心脉。多亏洛云坞柳当家出手相助,才能救她一命,现在应该性命无虞,但要恢复意识尚需时日。”
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名扬确实牺牲很大。”
他又对陈登说:“元龙,做一个郡守未免太屈才了,跟我去军中吧。”
陈登说:“追随皇叔是我心愿,但名扬将鸢尾姑娘托付给我,我不能将她留在广陵,而我离开。等鸢尾复苏,我将她平安交还名扬,我就可以放心离开广陵。再者,郡守是朝廷所封,官职已然不低了,我何德何能,敢有更高奢求。”
“你是丞相之才,不能屈居在此。我等你。”
“多谢皇叔。”
。
深秋已过,初冬来临。天下无大战。
由于北方在冬天里,无法种粮,而马要养膘,这个季节一般不是打仗的季节,各方势力斗争了大半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天下也因此太平。
黄河南岸的曹军将士们也如往年一样,期待一个和平的冬天。除非出操或是训练,他们更愿意躲在军营帐篷里烤火,因为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
在青州驻守的夏侯惇,每天都要过问黄河防线的事务,毕竟对岸是目前最大敌人袁绍。今天得到的情报是,黄河河面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结冰了。
夏侯惇问属下:“半个月前就结冰了,怎么现在才报来?”
属下说:“年年都结冰,所以属下们想,这种琐事就没必要烦扰将军了。”
“胡扯军情无小事。”夏侯惇怒斥道,“那你们怎么又报来了,还不是觉得会有问题。”
“是,是。”属下个个吓得唯唯诺诺,连声应和。
确实年年结冰,但年年相安无事,可夏侯惇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原本黄河作为天堑,阻隔两军,一旦结冰,北方的骑兵就可以不用船只运送,直接席卷而来。
夏侯惇下令:“沿河各军,严加防范。”
命令下达尚不到五日,就有新的军情报来:“袁军过河了。”
青州境内黄河沿线的四万曹军猝不及防,被三万骑兵一夜冲垮,死伤惨重,大部被俘。夏侯惇得到情报后,立即点起剩余两万青州军进行抵抗,此时袁军后续七万步兵也渡过河来,夏侯惇战败,弃守青州,逃回许昌。
正在夏侯惇与袁军交战之事,曹操也得到了战报。不仅仅是青州境内有十万袁军入侵,许昌正面,黄河官渡也正面临十万袁军。
曹操召集文武商议,会议上他难掩愤怒之情,隔空怒骂夏侯惇:“四万大军驻守黄河沿线,怎么一夜之间就被敌人突破。如果被袁绍占据青州,中原便无险可守,他不知道吗?”
荀彧劝道:“丞相,请息怒。袁绍两路出击,突破青州,却围困官渡。如果官渡这一路大军也如青州一般进攻,想必也能突破。我想,他必是主攻青州,佯攻我正面。”
“那又如何,青州已丢。想必他的战术成功了。”
“丞相主要是担心袁绍夺取青州后,会挥师中原,但属下认为,袁绍不会进攻许昌。他的目标是徐州。一定是刘备许以重利,邀袁绍南北夹击,这样刘备便可得徐州全境,而袁绍得到了青州,甚至可以得到部分徐州土地。”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默默地思考了一番。他的怒火已经消退,大脑正飞快地运转。
“文若言之有理。但袁绍若占据青州,许昌也只能保一时之安。来年袁军进攻许昌,我们又当如何?”
荀彧说:“袁军此次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正面交锋,我军未必处于下风。再说,袁绍暂时夺了青州,能不能安稳地一口吞下去,还不好说。”
“何出此言?”
“冬季出兵,必是动用了大量的钱粮,只宜快攻,不宜纠缠。如今文谦和奉孝在徐州,想必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知道了敌人的短处,我军就正好打他的短处。”
曹操转忧为喜,说道:“文若一言,解我烦恼。”
他站起身来,说道:“虽然如此,但不得不多加防范,命令徐晃在豫青边境加强戒备,以防袁军入侵。命令官渡守军死守城池,我即刻调兵救援。”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王
:
第二二三章 看病()
几天后的早朝,曹操就上奏天子,参告袁绍兴兵作乱,意图谋反。 :
天子说:“袁将军是汉室忠良之后,怎么会谋反?”
曹操冷笑一声,说:“袁公路也是汉室忠良之后,他怎么就僭越称帝了呢?”
天子咬住嘴唇,低下了头,一肚子怒火,却不敢宣泄。
曹操说:“臣请陛下下诏讨伐袁绍。”
见曹操*逼迫天子,而眼见天子左右为难,国舅董承忍不住想出列维护。此时青州刺史孔融走出来说道:“丞相,下官以为颁诏讨伐袁绍不妥。”
曹操转过身来,问道:“原来是孔北海,你刚从青州逃回来,怕是把胆子掉在路上了吧。哈哈哈哈。”一众曹操的亲信大臣都跟着曹操嘲笑孔融。
孔融从容不迫,说道:“袁绍此次南下,意图或许不在许昌,尚有转寰的余地,可派人与之商议,了解他的目的。即便他图谋不轨,但其势强大,并无绝对把握可以战胜他,一旦颁诏,就没有转寰的余地了。”
曹操走到孔融面前,左看看右看看,看得孔融心里发毛。
“你,是不是很希望袁绍一路打过来呀。”
孔融强压住心中的恐惧,竭力地使自己镇定:“我不希望任何人打过来,因为天子在这里,我不希望天子再蒙战乱之苦。而且,我和袁绍绝不可能有联系,我的妻儿都死在袁军的屠刀之下了。”
曹操沉默片刻,仍继续问道:“那么,袁绍作乱,天子下诏平叛,这跟能不能战胜他有关吗?天子征讨乱臣,需要有转寰的余地吗?”问道后半句时,曹操看向了龙椅上的天子。天子吓得更是缩成一团。
孔融依然冷静地回应:“丞相,讨伐诏一旦颁布,就是逼着袁绍进攻许昌呀。这绝对丞相想要的结果。望丞相三思。”
曹操转身背对孔融,不再理会他。他又走回大殿中央,对天子说:“陛下,确实颁诏讨伐袁绍为时尚早。但臣要告诫陛下,袁绍是乱臣贼子,天子可不要对他抱有任何希望。”
说罢,曹操也不行礼,径自离开了朝堂。天子半晌没能说出话,曹操的亲信大臣,除了荀彧,也都不等天子宣“退朝”就自行散朝了。留下了一小部分大臣沉默地站在大殿上,看着天子。
孔融说,颁诏讨伐得不到曹操想要的结果,其实曹操想要的就是现在这个结果。既不颁诏讨伐留下余地,又告诫了天子和文武百官不要寄希望于袁绍。
董承看着座上的天子,自己心里也在流泪。
回到府中,董承越想越气,在房里看见什么就摔什么。听到动静的权有功,赶紧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你没事吧?”房门没有关,有功看见一地竹简,还有一些陶器的碎片。他在门口询问道。
董承抬头,见是有功,便招手唤他进来。
“哼,倒不如让袁绍打过来,让他们狗咬狗,我们才有机可趁。”董承把有功叫进来,却又自言自语。
有功没有听懂,问道:“大人,你在说什么?”
“我在说,曹操欺君太甚,我真希望有人能手持利剑,率领天兵,诛灭国贼。”
“如今东有刘皇叔,南有金大哥,我想大人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董承说:“当他们面对天子时,我不怀疑他们对大汉的忠诚。一旦他们割据一方,他们的心就会有变化。”
有功说:“我想金大哥不是这样的人。”
“但愿……”
董承缓缓抬头,看着有功,再一次招手,让有功走得更近一些。有功靠近后,董承说:“有功,这几年你在我府中效力,你是个好年轻人。我观察你很久了,觉得如果哪一天我出事了,我可以把千巧托付于你。”
有功忙说:“大人何出此言?”
董承示意有功安静一下,自己继续说:“你一直教千巧骑马射箭,陪伴于她,你们非常熟悉。你老实、耿直,不会欺骗她,不会抛弃她。你和名扬是兄弟,危难之时投奔于他,他不会拒绝你。有这三点,你值得托付。”
有功说:“大人,你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手里有天子的衣带血诏,这件事你也知道。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砍曹操,也会被曹操利用来看向我自己。总之,我和曹操的斗争早晚会来临,胜算极小,我必须托付后事,方无后顾之忧。”
有功跪倒在地,悲切地说道:“大人,你大可不必冒险。我相信金大哥会回来的,还会带回一支雄师,扫灭……”
董承示意有功不要再说了,他说:“门没有关,不要声张。名扬离开许昌时,也叫我将诏束之高阁,不可四处宣扬。但我看曹操日益跋扈,我若不早些准备,待曹操废帝自立,我便悔之晚矣。”
董承把有功扶起,说:“你陪我去郊外散散心吧。”
“是,大人。”
。
天子早上受了曹操欺侮,身心俱受伤害,又病倒了。他召太医吉平入内看病,吉平听闻天子生病,急忙带了一个徒弟,奔入宫中,给天子看病。
如今天子就是鸟笼里的一只金丝雀,宫闱便是这笼子,宫中里里外外的卫兵、行走的太监宫女都是曹操钉下来的围栏。只这寝宫之内,四围站立的太监,几乎都是曹操的眼线。吉平感觉如芒在背,诊病时小心翼翼,不敢多说半句废话。
吉平探天子的脉搏,感觉有一些气虚,但病情应该不想表面上那样严重。他抬头看天子的脸色,天子的双眼直直地盯着他看,满眼都是哀求和渴望。
吉平说:“启禀陛下,病情有些严重,需要多加休息,少些操劳。待臣开副方子,服用一月,就可见效。”
天子听了,长舒一口气,放松地平躺下来,说:“开方子吧。”
吉平写下方子,递给执事的公公,便要告退。天子似是无心地说道:“听说董国舅也病了,太医也去给他看看。”
吉平愣了一下,没有回话,就退出内宫。
在路上,他思索着天子的意思。在自己被圈禁的情况下,天子会格外珍惜面见外臣的机会,每一句话都想金子一样珍贵。天子不会无心说这么一句,他叫自己去给董承看病,应该就是要自己去见董承。
见董承干什么呢?肯定不是看病。
当年,董承请吉平帮忙,将金名扬化装成助手带入宫中见天子的场景,他还印象深刻。知道董承是天子的亲人、亲信、铁杆的支持者,找董承一定与反曹有关。或许见了董承,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过了两天,吉平独自登董府的门,拜访董承。
对于吉平,董承也颇有好感,听闻吉太医前来,便引入茶室。
吉平开门便说明来意:“国舅,下官是奉旨来给你看病的。”
“看病?我没病呀。”董承非常奇怪,天子怎么会叫吉平来给自己看病。
“不,下官看得出,国舅有病。”
董承迅速思考一番,便问:“天子何时说我有病,要太医来看。”
吉平便把那日情形诉说一遍,董承长叹一声。
“陛下,恕臣无能。”
吉平说:“大人将病情告知于下官,下官也好为你诊治。”
董承摆摆手,说:“太医治不了我的病。请回吧。”
吉平无奈,只得告辞。吉平当然不知道其中缘故,但董承一听就懂了,这是天子责备自己至今没有行动。
天子装病,为了逃避曹操。董承却背上了沉重负担,当夜便觉身体沉珂,真的病倒了。
吉平回到家中,徒弟问道:“师父,国舅所患何病?”
徒弟从小跟随他,他极为信任,也不隐瞒:“国舅没有病,我想是天子有事要传达于他。”
“师父知道是什么事吗?”
吉平呵斥道:“天家之事,问那么多干嘛?”
第二天,徒弟出门采购药材,来到常来的药材铺。老板热情接待了他,一方面招呼伙计给这徒弟包药材,一方面把他拉倒僻静处。
“怎么样,查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