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凉州辞 >

第80部分

凉州辞-第80部分

小说: 凉州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气苦于这种不堪处境,各人心中早已萌生调走别处任事的念头。各家均是凉州高门大户,若是调去他处任事,对这些膏粱子弟而言却也并非难事。

    李延昭怎能不知这些世家子弟心中所想?他之前经历颇多,对于察言观色早已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这些日子里庶务繁多,他也早已察觉这些世家子弟心中不耐。然而为大计着想,他自身亦与这些世家子弟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面上彼此相敬,然而心下却各自有各自的盘算。对于自己麾下这种各怀鬼胎的形势,他早有心理准备,且并不以此为忤。他心中也如明镜一般,自然知道自己日后若是有什么命令、策略之类。刘季武及他自己兼领的百人队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宋庆,却难保不会有其它的想法。

    因此李延昭觉得,如果能借由这些繁杂庶务,迫使这些世家高门子弟自行调走任事,也不失为一种妙策。

    人与人之间,好斗乃是天性。加之这时代世家与寒庶之间,亦是有段看不见摸不着,却难以跨越的鸿沟。别看李延昭刘季武等,平日也算与宋庆共事。然而几人之间除了公事,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

    宋庆自与军中其余世家膏粱子弟来往甚密。然而李延昭等却是不能够插足他们的圈子,一来双方出身差距过大。二来即便不为公务坐到一起,也缺乏令众人都兴致勃勃的共同话题。因此也造就了军中如今的诡异局面:世家子弟私下一撮,本州寒庶私下一撮,流民将吏私下一撮。

    李延昭自己深知此等情况乃是治军忌讳。然而自身位卑言轻,却是无力改变。只寄希望于这些高门子弟早些调走,也使得自己能安生些许。

    心中想着这些杂事,李延昭不知觉间已行至田埂上苏玄等左近。回过神来却见苏玄正抚须笑看着自己。于是连忙上前见礼。

    见李延昭上来见礼,苏玄也从胡床上起身回礼。而后和颜悦色道:“忙碌一上午,百人将也是辛苦了。且稍坐片刻,再行农事罢。”

    李延昭本想出言婉拒。然而看到苏玄身后的苏小娘子,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他便鬼使神差地没有出言拒绝,而是应苏玄之请,坐到他身旁一空置的几案之后。

    见李延昭坐定,苏玄自命仆役端上果脯点心等。此时李延昭才惊觉自己灰头土脸,双手经过一上午的劳作,也是脏污不已。与苏玄及苏小娘子同坐在这凉棚之中,倒使得他颇为拘谨,跪坐在胡床上扭来扭去,窘迫不已。

    苏玄却对李延昭的窘迫姿态恍若未见,只是不时侧过头,向他问询一些诸如金城郡左近的情况。想来便是担忧如今局势下凉州之地的安危。李延昭据实相告,言明州治精锐已在北岸立寨,并且加高加固了金城郡的城墙。如今金城郡的防务,可谓是固若金汤。

    苏玄听了这些情况,心下稍安。于是又坐着与李延昭相谈了不大一会儿,便告了声罪,与郡府官吏们一道前往逆水边去巡视那边田地收割情况去了。毕竟如今这季夏粮收获,时间紧任务重,即使如他也不能安坐。

    见得凉棚左近的苏玄与郡府官吏们均已离去,棚中只余李延昭及苏小娘子,还有几名苏氏仆役。李延昭颇感坐如针毡,于是起身向苏小娘子告辞,便欲带领休息了好一阵的麾下士卒们收割工作去了。

    “将军且慢,再稍坐片刻可好?”听闻一旁苏小娘子言语中隐有央求之意。李延昭便只得点点头,又在方才席中坐下。二人便隔着半丈远的距离轻声交谈起来。

    “上次有幸为将军麾下演奏两曲,我可见将军也是略通音律之人。今日恰在此相见,不若将军也演奏一曲如何?”

    听闻苏小娘子口中轻轻道来的要求,李延昭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自己这种行伍莽夫,怎地就在苏小娘子眼中成为通晓音律的风雅之人了?

    “小娘子错看了。李某军伍莽汉,怎是通晓音律的雅人?李某只知行军布阵,战场厮杀。对于音律,可说是一窍不通。”

    “奴家这双眼,是不会骗人的。将军就万莫藏私了。”苏小娘子依然执着。面对这位小娘子颇有些咄咄逼人的眼神,李延昭脑海中反反复复回想起一些耳熟能详的曲目,然而在这个时代,似乎都有些突兀。

    见李延昭凝神细思,苏小娘子倒也并未再出言打搅。这凉棚之中,便保持着一种诡异而古怪的气氛。

    思虑了半晌,对这位苏小娘子,李延昭内心的确是颇有好感。从她撇开门户之见,为自己麾下军卒演奏的那一刻起,这种好感就开始根植于李延昭的心中。

    因此,见这小娘子此刻诚心相求,李延昭倒也不愿再藏私。思虑半晌,终是想起一个曲目,于是对端坐几案之后的苏小娘子道:“末将此处,确有一曲,名曰《闻战》。愿与小娘子共享。”

    苏小娘子闻言,嘴角已是泛起一丝微笑:“愿闻其详。”

    “末将手拙,并不会操持丝竹等物,小娘子见笑。”

    听闻李延昭直言自己不会乐器,苏小娘子却是丝毫不以为意,仍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延昭,他的下文。

    李延昭枯坐在胡床上,清了清嗓,而后张开五音不全的歌喉,将这一曲徐徐唱出。

    “君欲守土复开疆,血犹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缨枪,为君披戎装。君道莫笑醉沙场,看九州,烽烟扬。我唱战歌送君往,高唱……”

    曲子开头,虽然李延昭嗓音粗犷豪迈,却依旧令苏小娘子在一旁拍手叫好。李延昭面有惭色拱了拱手,又唱到:

    “听,昨夜有戎狄。叩我雁门关,攀我十丈城墙。看,九州有烽火,江山千万里,烽火次第燃。”

    “我,高歌送君行,掌中弓虽冷,鲜血犹是滚烫。且,为君倾此杯,愿君此行归来踏凯旋。”

    “我梦君征战,一月……君行一月梦君征战……”

    “我梦君归来,一年……君行一年梦君归来……”

    “我梦君不还,五年……君行五年梦君不还……”

    “我梦已,十年……十年梦不再……”

    “闻说塞外雪花开,吹一夜,行路难。我织一片明月光,愿为君司南。闻君跃马提缨枪,逐戎狄,酒一觞。我将祝捷酒浅埋,待君……共醉万场!”

    “我,高歌送君行,掌中弓虽冷,鲜血犹是滚烫。且,为君倾此杯,愿君此行归来踏凯旋。”

    “我梦君征战,一月……君行一月梦君征战……”

    “我梦君归来,一年……君行一年梦君归来……”

    “我梦君不还,五年……君行五年梦君不还……”

    “我梦已,十年……十年梦不再……”

    “当年君欲行边疆,血犹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缨枪,为君披戎装。君道莫笑醉沙场,看九州,烽烟扬,我唱战歌送君往,高唱……”

    “如今我歌声已哑,难高歌,迎君还。我站在城楼细数,将士三十万。忽见君跨马提枪,旧衣冠,鬓却白。我将祝捷酒斟满,且问……君可安康?”

    这曲子本来是以深闺军妇的角度来谱曲填词,此时却自一个身披铁甲的大老爷们口中唱出。端得是显得有些不谐。然而苏小娘子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反倒还听得入神,一副啧啧赞叹之色。

    一曲终了,李延昭已是满头大汗,他向苏小娘子欠了欠身道:“末将技穷,却是让小娘子见笑了。”

    “将军这曲唱的是极好,将夫君出征在外,独守闺房的军妇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曲乃是将军所谱吧?”苏小娘子闪着灵动的大眼,盈盈望着李延昭,已是带上几分崇敬神色。

    李延昭闻言不由得满头大汗,来这世以后头一遭当文抄公,却换得如此对待,却是让他面红耳赤,惭愧不已。

    “此曲乃是一友人所作,并非出于末将之手。”想了想,李延昭还是否认了这一说法,然而苏小娘子眼中却是更泛出一丝异样神采来。

    “想必将军所言的友人,也是深闺中的军妇吧?不然这种盼君不还的心境,如何刻画得如此深刻?”

    “想来也算是吧。”李延昭大汗淋漓,直欲将此话题搪塞过去,却引得苏小娘子又是一阵微不可觉的轻笑。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方贸易() 
苏小娘子将词曲记在心中,反复吟唱了几遍,而后向李延昭裣衽一福,笑曰:“今得此曲,心中欢喜,还要谢过将军教我。”

    “末将音律粗浅,在小娘子面前班门弄斧,内心实在是惶恐得紧。”李延昭此时也不复方才窘态,对苏小娘子拱手笑言道。

    “抢收夏粮,事关重大,还望小娘子允我回到田间,劳作。”

    听得李延昭告辞,苏小娘子亦是裣衽为礼:“将军且自为之。奴家今日多有烦扰,还望将军勿怪。”

    “哪里哪里,能与小娘子座谈一番,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告别了苏小娘子,李延昭又再次返回田间,招呼着麾下士卒们,结束休息,起身劳作。

    而后经过十余日紧张的劳作,夏粮终究是抢收完毕。根据郡府之中的命令,广武军兵卒依然留驻在田间,协助各县民户,在冬日到来之前抢播下冬麦。

    广武虽在长城以南,可以播种冬小麦。然而因为气温低的缘故,播种之时须得反复犁田,尽量使得犁出来的田沟深一些,而后再行播种。而且冬日中气温骤降之时,田中更是不能浇水,以防麦种冻坏,而造成减产。

    因为全郡之中都尚属首次播种冬小麦。因此府君派出了为数不少的自家荫户,皆是参与过去年在府君职田中种植冬小麦之事的农人们。府君令他们伴随各县官吏,下到田间地头,将自己试种冬小麦的经验等传授给郡县中的民户们。

    如今,广武郡中一应事务,均已是步入正轨。府君在郡府原本的机构之外,又增设了几个小部门,桑农司专职负责郡府之中农业生产。器械司则工匠,专事督造郡府出产的一应民器或是军器。除此之外,还增设了一个货殖司。

    这个货殖司顾名思义,专事负责郡府官方的对外交易。乃是府君年中时期,见李延昭自州治归来之时,与其座谈片刻,而后从李延昭借鉴后世中发展模式,提出这么一个官方掌控资本的设想中得来的启发。

    此时因世家门阀掌权,构成执政主体的缘故,使得官方掌控的资本并不雄厚。如同辛翳这种勤于任事,私心甚少的方镇实是不多见。虽然北地沦陷,然而不管是凉州一地,还是江南晋廷,各士族高门依然沉迷于奢靡享乐。中饱私囊之事,绝不鲜见。

    士族高门中饱私囊,便意味着平民百姓与国库,都是捉襟见肘。广武郡亦是如此。虽然通过马具与铅笔等新奇之物的盈利,使得广武郡堪堪渡过了今年内爆发的难民危机。然而也只是堪堪渡过。若是当时府库空空,李延昭真是不敢想象这局势会乱成什么样的地步。

    因此,这次难民危机自然令府君深感忧虑。出于未雨绸缪的心思,他便听从了李延昭的意见,成立了这个小小的货殖司,并在凉州商界寻得了几个代理人,以郡府庞大的生产力以及政策等作为交换条件,并默许他们从这些官方交易之中抽成,换来郡府之中这几户商贾人家的,以及对此事的执行。

    言及此事,这些商贾自然无有不从。毕竟郡府给予供货便利以及政策扶持。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听闻此事风声的索氏却坐不住了,数番前往郡府游说府君,并抬出家中在州治身居高位的太府参军索辅来,终是迫得府君退让,默许了索氏参与到此事之中而来。

    这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有利可图之事,都不会缺乏士族高门来横插一脚。索氏介入此事之后,本来郡府挑选的几位商贾很快便被索氏庞大的实力边缘化。自此,广武郡的官方交易,几乎由索氏一家独霸。那些选取好的商贾们,就只能在其中捞点汤喝了。

    士族前来横插一脚,却让李延昭想都没想到。他本意便是欲绕开这些士族,通过官方对资本和商业市场的把控,来达到充盈府库的目的。然而士族进来横插一脚,却令他始料未及。

    士族既然参与进来,那么自己当初设想的,令府库充裕的打算显然就要大打折扣了。虽然索氏也不至于将这些官方贸易的成果一口独吞,不过对于他们介入,郡府的收入显然也要大大降低了。须知这些士族高门,虽然多数办事不怎么样,然而维持他们家中开销所需的资财,却远不是一个小数目。

    李延昭苦思冥想竟夜,也未将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理出一个头绪来。他本就不擅权谋心计,如今面对这种局面,他却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