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辞-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令全员下马,紧随宋庆之后,向着那些巨坑走去。
本来围坐在空地上的一干陇西军残卒将佐,此时却见凉州军中骑将,带领自己的两百来部下,直向那些埋尸的巨坑走去,一时间眼神皆是惊疑不定。他们默默地注视着那员骑将的背影,想看他带着自己部下来到这些坑边,究竟要干什么。
却见李延昭率部走到坑边那些仍在忙碌的凉州兵左近,而后对他们高声道:“我已请来韩都护将令,此处陇西卒尸首须与赵军尸首分葬,韩都护已交由本将全权负责诸位袍泽移步稍歇片刻。”
正在坑边忙碌的一干凉州军将卒,听闻此言,皆是抬起头,仿佛看一个疯子一样看向立在原地,沉稳如水的李延昭。
本来麻木地坐在空地上的那些陇西残卒,闻言也是不敢置信地纷纷站了起来,而后看向李延昭的方向。
双方愣神了片刻,而后从忙碌的凉州军中,行出一员将佐,先是看了看李延昭,而后行至他跟前,便道:“将军此言,可是当真?”
李延昭抱拳微微点头道:“军无戏言,韩都护令我等负责此事,还请这位将
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捷战果()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对于陇西将卒的感激,早在李延昭的意料之内。然而如陶恒这般率直地表达出来,也令李延昭始料未及。不过听闻陶恒一番感激之语,李延昭还是回身正色道:“冯将军麾下陇西士卒奋力死战,为我等创造胜机,足以令我等肃然起敬。阵亡的陇西将士,理所应当好生安葬,怎能与敌军共葬?此皆是应有之义,陶百人长不必谢我。”
说完这段正气凛然的话答复陶恒之后,李延昭又是弯下身去,将陇西士卒甄别而出,然后与身旁其余几名士卒合力举到坑边。如此往复不休。陶恒见状,也擦干眼角即将溢出的泪水,亦与自己的部下一同忙碌起来。
这些陇西士卒,久历战阵,本也不畏这等惨烈景象。但是眼见一个个往日熟悉的面孔,现在俱是阵亡,这些将卒面上,亦不乏悲苦之色。然而分葬己方将士的提议,又是凉州军骑将为阵亡袍泽争取来的,因此这些陇西兵将,都是强压下心中悲痛,奋力劳碌起来。
陶恒忙了一会,起身又看那四百来陇西残卒依然是或站或坐在原地,只是神情却惊讶不已。他们没想到,他们自己已经放弃争取的事情,却是有别人来帮他们争取到,因此心中,都有一种不真切感。
直到陶恒在坑中大吼,令他们前去帮忙,那些在原地或坐或站的陇西军残余步卒,才纷纷如梦方醒,起身走向坑边,准备帮忙给这些己方阵亡袍泽安排一个好的归宿。
一旁的凉州军卒,见这些陇西兵都站起来向坑边行去,顿感紧张不已,纷纷持刀在手望着他们。然而这些陇西兵却根本不去理他们,只是一路行到那几个巨坑边上,开始协助广武军骑卒们搬运他们袍泽的尸体。
李延昭正在忙碌间,又听到身侧几人纷纷跳入坑中的响动,他奋力地同身边几名部下士卒一道,将手上的一具陇西卒遗体推到坑边之后,回身一看,却出乎意料地发现方才跳入坑中的几人,竟是宋庆、梁思秦、韩连成以及宋部的几名士卒。
“宋兄,你这又是何苦?”李延昭不由得喟叹一声,悠悠道。他深知宋庆这个士族子弟,历来便不喜事事亲历亲为。更何况是下到坑里搬尸体这种苦差事。
往日里,宋庆也甚少亲自垂范。在营中的时候,有什么事一般都是吩咐属下去做。
然而宋庆在自己麾下之后这一年左右光景,也是在渐渐改变。如今,便是连这等苦差事也不再推辞,而是亲身而行,不由得使李延昭感到无比震惊。
“百人将都亲率部属为之,宋某又怎可推诿不前?”宋庆微微笑了一下,然而坑中那浓重的血腥味,却是刺激得他笑得有些不自然。
李延昭听闻宋庆剖白心迹,亦是微微点头,而后道:“既然如此,便有劳宋兄了。这等苦差事,也实非一般人所能忍受,宋兄真不愧我凉州年轻子弟中的翘楚。”
宋庆此时神色不豫,坑中尸首所散发出的浓烈血腥气几乎让他停止呼吸。他只得对李延昭点点头示意,而后便弯下腰去,强忍住不适,开始搬动坑中陇西卒的尸体。
然而搬了两三具的样子,宋庆终究是再也忍耐不住,憋着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爬出了坑,而后便疾奔到一旁数十步外的林子旁,扶着树干,腰也痛苦地弯曲起来,宛如一个大虾米。
而后,广武骑卒中的百人长,河西豪首,宋氏子弟宋庆,便哇地一声张开嘴,胃中翻江倒海,完全不顾形象地大吐特吐起来。
起先还笑新兵的那群军中老卒,此时见一个百人长也越众而出,跑到山林边上大吐特吐,俱是申请尴尬地闭上了嘴。而宋庆部下的骑卒们,见得自己百人长扶着树大吐特吐的囧样,也是集体沉默起来,颇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无地自容之感……
经过李延昭部下与陇西残卒们一个多时辰的努力,几个巨坑中的陇西士卒遗体,已是被如数搬出,在坑边摆放得密密麻麻。
对于这些陇西卒的遗体如何处理,征求过陇西残卒中目前职位最高的陶恒,以及其余几位将佐的意见时,众人一致决定在靠近金城郡的地方再挖一坑,而后将这些昔日袍泽集体安葬。
李延昭见众人意愿皆是如此,也只得答应。他随后前去向韩宁请求从大营调拨数十辆推车。韩宁见李延昭如今竟真的亲历亲为,将陇西卒皆由大坑之中抬出来与赵军分葬,便也只得默认了他的这一行为。
随后,李延昭分出半数部属,前去大营中调用推车,另一半部属将只剩余赵军遗骸的数个巨坑填上。各什伍中,都是抽出一名机灵士卒,前去堆放凉州兵遗体的地方,对营中阵亡袍泽遗体进行辨认。
依李延昭的想法,这些阵亡的广武骑卒必须荣归故土,然后葬于忠烈祠左近,阵亡者不论将佐,其牌位皆进忠烈祠中,以供后人凭吊。也借由此来提升这些军卒们,对于保卫家园的荣誉感以及归属感。
广武骑营的军卒们,此时皆是在各自将佐的调度安排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自己手头的各项工作。没用多久,那数个巨坑已是填土完毕,自大营调用推车的那数十军卒,也是排着整齐的队形推车返回至此。
随着李延昭的一声令下,集中放置的陇西卒遗体,已是纷纷在士卒们合力之下,被搬运上推车。而后这些推车便向着金城郡方向而去。在郡城外,骑卒们已是选好一块不适宜作耕田的荒地,作为陇西卒们的集体墓地。
数十辆推车来往数趟,终是将这些陇西卒运送完毕。在去往墓地的路上,李延昭嘱咐几名陇西将佐,务必将这些阵亡的陇西将卒姓名记下来。陇西将佐闻言,却是多有不解。
此战陇西将卒的伤亡,足有一千五百余人,由于被赵军占据优势分割包围,阵亡者还要远远大于伤者。有不少重伤者,便是在李延昭率部前出偷营的时候气绝而亡。如此庞大的数量,若要将其姓名等一一记录下来,却绝非一件易事。即使凭借这些活下来的士卒口述记忆,也难免会出现错漏。
这位广武骑将却令他们做这件出力又不讨好的事情,有何用意,也是令他们此时如坠云雾里。然而李延昭接下来的话,却是打消了他们对此的疑虑:“此战阵亡陇西将士,皆乃忠义。李某想将他们牌位请进我郡祠堂,年年清明有人祭拜。使忠烈之人,在九泉之下,亦能含笑瞑目。”
闻言之后,一干陇西将卒皆是动容,纷纷表示自己会召集属下,尽力将这些义士之名,记录完毕再交给李延昭。
清理战场的工作已接近尾声,陇西卒们的合葬墓也是填完土,树立了起来。用作报功的赵军首级,也被集中堆放。各部伤亡报告,业已统计完毕。
韩宁望着不远处堆放成一座小山的赵军首级,连连打着呵欠听着牛车前属下将佐的报告。
“此战计斩赵军首级一千一百六十三颗,无俘虏。我军阵亡计二百八十一人。重伤九十六人,轻伤三百零七人,缴获赵军枪戟七百余杆,刀剑一千余把,圆牌四百余面,其余军资无算。”
韩宁看着仍在前方穿梭着,而后装上自己袍泽遗体往北岸方向而去的广武骑卒,神色惫懒地伸了个懒腰,而后下令道:“带上阵亡士卒遗体与伤者,全军返回大营!”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置残卒()
待得金城郡南,谷口处战场已打扫毕,先前推着推车运送陇西阵亡士卒遗体的那些广武骑卒,此时又将己方阵亡骑卒的遗体放到推车上,而后向北岸推回去。
此时正是初秋,天气依然还是很热。然而骑卒们自昨日黄昏直到现在还不曾休息。看着他们在周遭火把的照明之下,奋力推着承载阵亡袍泽的推车,一步一顿地向着浮桥方向前进,李延昭也觉有些不忍。如此高强度的作战以及劳动之下,自己麾下的骑卒们能凭借顽强的毅力与组织性坚持到现在,李延昭也觉殊为不易。
然而此处战场已是打扫干净,中军的伤亡士卒也早已被转移回营中。广武骑卒不可能将阵亡士卒的遗体留在此处,或是草草掩埋。李延昭想了想,唯有将这九十来具遗体运回大营,而后放置几个时辰,令麾下骑卒休息片刻。待明日晨,再遣人将他们送回郡府,移交给专司忠烈祠的小吏。
己方前出二十里偷营之时,还是在匈奴人的追击之下损失了十几名骑卒。而且这十几人的尸首都不曾带回来。一念及此,李延昭不由觉得倍感心痛。他真心不知道,若是日后见了这十几名骑卒的家人,将如何向他们交代。
李延昭低声唤过走在自己前方不远处的刘季武。而后嘱他将袭营阵亡的那十几名骑卒的姓名也记下来。若是寻不见其尸骨,便在忠烈祠左近的墓地中,为他们立起衣冠冢。再依律将其牌位请进忠烈祠。
除了费劲推着推车运送袍泽遗体的那些骑卒之外,其余人都是很快回到了营中,毕竟从昨日黄昏到现在,除去厮杀就是干活。士卒们也实在是疲惫得紧了。
然而那四百余新降的陇西卒如何安置,却成了个问题。韩宁倾向于将这四百人先暂时看押到营中。而李延昭,却对看押这个说法很不以为然。即使陇西卒背身与赵军死战,依然没有能为他们换来足够的尊重。韩宁如今对他们还是防范严密,不仅收缴了他们的武器,还对这数百忠义之士处处提防。
对于韩宁的这种做派,从李延昭的内心来说,是觉得不公且并无必要。这些陇西兵,也为保卫凉州出了力,流了血。并几乎成为这场前哨战中凉州能够取胜的关键。如今这般对待他们,令人齿冷。如今后再有来降者,难说会不会以这些陇西卒为前车之鉴。
然而此时韩宁与其余高级将佐商议之时,李延昭也是不便插嘴。只是在内心中焦急不已。
韩宁讲完之后,众将皆是沉默。然而这短暂的沉默却并未持续多久,广武军千人督杜杰便站了出来,抱拳对韩宁道:“韩都护,我部在广武城外大营,如今仍是空置,不妨派一队步卒,护送他们前往我军大营暂住。也免去在此地看管、就食的麻烦,都护以为何如?”
韩宁伸出右手摸了摸脸,而后思虑了一番,便道:“既能如此,当是最好,只是仍需防止这些残卒为乱。”
杜杰微笑道:“都护多虑了。我郡中存粮,足以令这数百人支用数月。有饭吃,他们又如何为乱?虽然我郡兵此时尽出屯于此地,然而可请府君调千人左右县兵移防郡城,可保万全。”
韩宁闻言,又是点了点头。言道:“便如杜督所言照办罢。”说完刚要抬步入营,身后却响起李延昭的声音:“韩都护,千人督。末将有一妙法,可将这些陇西士卒妥善安置,又无需从郡府之中请调钱粮。更不用防范他们擅自为乱。”
韩宁闻言,停下了即将跨出的脚步。而一旁的杜杰,却已是惊奇地向着李延昭望了过来。
杜杰心知李延昭鬼点子多,有的时候往往突发妙策,而且常常切中要害,一击即中。因此对于李延昭究竟有何妙策来安置这些新降残卒,心中颇为好奇。
“去年时,武功苏氏一支由关中逃难而来,其家主苏玄,携部曲荫户数百人。如今已在永登县落户,杜督可知?”
杜杰闻言,点了点头,道:“此事我是记得,我部还曾助那些苏氏部曲荫户开垦田地,使其在永登得以有耕田以维系家计。”
“后来我部外出哨探之时,救下了一支坞堡残兵。却正是那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