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农 >

第68部分

秦农-第68部分

小说: 秦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岁以文法官吏子弟进入学室,成绩优秀;三年后,资格考试合格,被除授为史;继而初等选拔考试合格,以最优秀者出任为令史类的文法官吏。三年后,他又参加高等选拔考试,再次以第一名成绩中选,进入秦王宫廷担任了尚书卒史,直接在秦王身边从事文秘工作。

    在秦国万千的文法官吏中,赵高可以说是最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赵高进入宫廷以后,他的能力举动开始进入秦王嬴政,也就是未来秦始皇的事业中。

    看看,开了挂的人生就是这么彪悍,如果不是一手搞垮了秦国,赵高绝对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贤相。

    赵高进入宫廷时,在二十三岁左右,时间大概是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这一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岁,亲政后第五年,开始在政治上施展宏图。秦国的官僚制度严密完整,文法官吏的升迁多有例行考核,积年累进。赵高算是有幸,他在秦宫的任职中得到秦王嬴政的直接赏识,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不过,表面上忠心耿耿的赵高,并没有因为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而死心塌地的效忠。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六国遗族中心心念念反秦的最强支持者。甚至包括不久前张良准备在博浪沙埋伏刺杀秦始皇,情报的来源也是赵高暗中传递出去的。

    要不然以张良这等远离中枢的在野乱民,是如何能够得知始皇帝的行踪?只是赵高行事一向小心,张良只知道反秦的仁人志士当中有在中央任职者,但究竟是谁就不知道了。而赵高却因为职务的便利熟知张良的一切。

    甚至此次从章邯手中主动接过逆案的侦缉权,也是他出于对张良保护的紧急措施。

    赵高生于秦昭王末年,大概是在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前后生于秦国首都咸阳。当时,秦国和赵国间的长平之战正进入后期,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重重围困。三年以前,秦始皇出生于邯郸,此时正与母亲一道困处城中,惶惶不可终日。

    想来也是有趣,秦始皇和赵高基本上是同龄人,他们之间只有三岁的年龄差,他们在历史上扮演了交换毁灭的角色。

    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王族,他由秦入质于赵,娶赵人为妻;秦始皇出生于赵都邯郸,后来消灭了赵国。

    赵高的祖上是赵国的王族,由赵入质于秦,娶秦人为妻;赵高出生于秦都咸阳,后来毁灭了秦国。

    明明是几乎相同的人生际遇,但目前来看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一个是横扫六合八荒、君临天下的帝王,一个是委身于这帝王身边,每日为其驾车、书写的秦吏。

    嫉妒和不平衡的心态就如同一剂致命的毒药,不断地在赵高的内心中发酵。当它彻底爆发的时候,赵高就走上了毁灭一切的道路!

    ps:玉米今日荣获起点征文大赛“秦时明月”银奖,备受鼓舞,谢谢众多书友的支持,玉米会继续努力,饮胜!!!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朝版碰瓷() 
在大秦帝国东方的薛郡下···邳县,春风在此处吹的更早一些。

    县城内外已经绿意盎然,引得无数小女子争相挎着竹篮出门采花。小女子多的地方,男儿郎自然也就多些。一大群人呼朋引伴,气氛热闹得很。

    一位混迹在人群中的俊朗公子,且行且驻,拒绝了数个小女子的共行邀请后,终于远离了喧嚣。

    迎面微风拂来,带有水波之味,他竟是不知不觉走到了沂水之畔。

    眼见斯人斯景,身感其心其境。张良不自觉地吟诵道: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是《郑风》中的一首《溱洧》,讲述的也是男女···春游···情···爱之事,但在张良的口中却平添了许多悲切,仿佛这个爱情故事注定是一个悲剧。

    他已经在下邳隐匿一段时间了,不知是何缘故,追缉逆贼的风声突然宽松了下来,因此张良才第一次迈出藏身的小院子,出来透透气。

    前两日吴广曾来探望过他,张大侠传来消息,说了几件事情。

    其一,咸阳方面少府章邯被派往骊山,自己的案子由中车府接手。

    其二,原本陈县的守都田啬夫鹏如今已经是闽中侯县的守县令了,不但在会稽搞垮了反秦阵营中强有力的一环——项氏,而且还收拾了闽君、豪酋,在南方颇有名望。

    其三,这则消息是吴广自己想说的,陈胜的变化很大,不但刻苦学字,还打算修习兵法韬略,想来是他那位大兄在南方做的事刺激了他。

    三件事,张良最在意的是第二件!

    第一件事由于信息量太少,张良对中车府这种赢贼最亲信的机构并不了解,从少府换成中车府,换汤不换药,无非是中车府的办案水平低了许多,让自己松了口气罢了。

    至于第三件事,陈胜的转变张良很是欣慰,他当初拉陈胜入伙,也只是因为那小子是旧族之后,祖宗的荣光仍然闪耀在记忆当中,这种人是不会心甘情愿地平凡苟且的。

    果然,自己略用话术,陈胜便动了心思。只是这人心胸不足,志大才疏,贪财而忘义,寡谋无断。若有机遇或可扶摇一时,但终成不了大事。

    一句话,可为棋子,不可依仗。既然他想学,张良也不吝啬,便将背过的几篇兵法写了下来交给吴广,并且附赠了解释心得。

    看得出来,吴广对自己的这位兄弟很是上心,欢喜而去,丝毫没有从前在张良面前趾高气昂的模样了。

    至于第二件事······

    张良转身返回,行到下邳城下的一座桥上,停了下来。望着东去的春水,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对于鹏此人,张良了解不多。甚至就连陈胜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仿佛此人突然就脱颖而出,而且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往往反常理行事,却每每都成功了。

    不过张良自诩看人一向很准,直觉告诉他,这个在自己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的农家子,绝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可以说鹏的运气好,不但从自己的手掌心逃脱,还在南方闯出了名头。就连根深蒂固的项氏也被其连根拔起,反秦力量遭到重大削弱。

    但在这世上,运气好也是一种实力,甚至比实力更加重要。

    天色渐晚,冷意袭来。张良不能在外逗留过久,便转身想要过桥回去。

    刚刚走到桥顶,就见迎面走来了一位布衣老者。本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人,机警如张良也只是扫了一眼罢了,并没在意。可就在二人刚好错身的时候,张良发现自己不知怎么就碰到了那布衣老人!

    “哎哟······”布衣老者顺势倒在了桥栏杆上,样子十分狼狈。

    “???”

    “这······老丈,您无恙否?”张良见自己险些伤了人,连忙伸手去搀扶老者。

    没想到老者并不领情,反而怒道:“你这竖子,碰倒了俺,就想如此了事?”

    张良虽然阅历丰富,但高贵的出身让他很难和社会底层的人物打交道,遇到这种“碰瓷儿”的事情,竟手足无措,忙说:“老丈快请起身,如何赔偿,您只管开口。”

    “哈哈哈!”

    老者一听,顿时开怀大笑,也不再要赔偿了,反倒教训起张良来:“竖子,有仁心是好事情,但不可太过,否则便是人人可欺。汝不知这世间唯老者、妇人、幼子最难纠缠?”

    张良也反应过来了,这老人似乎是个旁门左道之徒。不过毕竟年纪摆在这里,叫自己竖子也不妨事。他急于脱身,不想再行纠缠,点头应付道:“多谢长者赐教,既然长者无恙,小子告退!”说罢就要离开。

    不料,老者并没打算让张良就此摆脱,而是拉住了张良的衣袍,怒道:“老朽虽然无恙,但俺的鞋子却掉落到桥下了!竖子,汝欲让老朽赤脚行路吗?”

    张良低头一看,老者右脚上的鞋子果然不见了。往桥下寻了寻,确实掉在石滩上。

    “竖子,还不快去将俺的鞋履拾上来!”

    张良毕竟是贵胄之后,修养还是有的,看在老者的确年迈的份儿上,强忍下来,走到桥下将麻履给捡了回来。

    谁知老者毫无感谢之意,反倒是伸出赤者的脚丫子,吩咐张良道:“给俺穿上。”

    “嗯?”

    张良睁大了眼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看到摆在身前的一只臭脚,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老朽上了年纪,弯不下腰。小子既然捡了鞋子回来,何妨好人做到底?”老者开口道。

    “呼······”张良无奈,他深吸了一口气,还是蹲在地上,为老者穿上了鞋子。

    老者坦然让张良为自己穿上鞋后,站起身来,上下打量了张良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良还以为老者要向自己道谢,他连客气话都准备在嘴边了,却见老者面带微笑地转身离开,一个谢字都没说!

    “······”

    张良目瞪口呆,眼看着老者下了桥远去······

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门() 
老者头也不回的走出百来步远,才顿足转身,就见张良还呆立在远处没动,便附手于背后,朗声道:“小子,汝可教也。五日后平明十分,尔在此等吾!”

    这话说的中气十足,就算是在百步之外依旧犹如在耳边一样,根本不似这般年岁的人该有的气量。

    张良本来觉得这老丈行事颇为古怪无礼,不过是念在其年长自己太多,故而多番忍让,谁知听到话音才觉察到老者不凡。

    身为韩国贵胄,张良自幼就师从王室名师修习文武艺,即便身不及当世名将,但该有的眼光还是具备的。

    观老者面貌,白须白发,身形瘦弱,恐已古稀之年。但方才之言,却非数十年修习而不能有。如此看来,此老丈当为隐世之人,并不是旁门左道那么简单。

    “刚才老者说吾可教······”张良沉思了片刻,便决定五日···后再说,就算学不到什么,但这人来历不明,也值得探查一番。

    看着老者远去的背影,张良微微欠身一礼,算是应下了。

    回到暂居的小院落,张良合身躺在居室内的软榻上,脑子里还在想自己和那老者从相撞到对话的所有细节。

    直到将每个环节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张良终于确定,老者定然不是普通的狂生。他虽然在武艺上只能勉强入流,但也不可能被人近身后不明不白的产生碰撞。除非对方的身手远高于自己,无形中牵引身形,这才让自己撞倒了对方。

    如此说来,老者定然是认识自己的,而且今晚的事也不是巧合,一定早有预谋!

    张良翻了个身,还是有些迷惑。他躲到下邳是在秦军大肆搜捕时的临时起意,而这处落脚地也是新入手的,根本就不可能有外人知道自己的行踪。难道是张大侠或陈胜、吴广那里泄露了消息?

    微微摇了摇头,张大侠与吴广的为人张良还是信得过的,至于陈胜他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那么,这老者究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

    直到夜半三更,他也没有理出头绪来,不由暗自懊恼道:“这老者便如山间云雾,不可捉摸啊······”

    “等等!”

    “山······”

    似乎似想起了什么要紧的事情,张良直接从榻上坐了起来,光着脚在地上来回转了几圈,总算双目放光,将事情想明白了。

    张良博闻强记,便是极为幼年时候的所见所闻也能记得起来。他方才无意中的自言自语,提到了“山”字,一下就让他回忆起在韩国王宫内随一琴师修习时候的对话。

    那时候张良不过是一小童儿,曾问琴师当今天下,谁的琴音最好。这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问的一种问题,比如说学剑法就会追问谁是天下第一剑客,学兵法便会问谁是天下第一兵帅。

    张良还清楚的记得,琴师笑而不语,直到他一直追问不停时,才道:“所谓的天下第一,不过是世人所见的第一,真正的琴师,他们不入世间,若是有缘,方能窥之一二吧。”

    “不在世间,那在何处?”

    “在山门······”

    “山门······”张良沉吟了一声,坐回到榻上。他知道,自从秦贼统一天下之后,许多百家人物都纷纷避世不出,或隐身于苍山之内,或泛舟于碧海之上,为的就是不事西戎。

    “难道是哪一家山门开了,打算入世?”

    带着这种不确定,张良强迫自己进入睡梦。苦苦熬了五日,只待再见那老者,问个明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