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大宋 >

第156部分

风雨大宋-第156部分

小说: 风雨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了一会酒,陈勤道“官人,附近山里蕃人还贩运奴仆,价钱极是便宜。我家里没个人使唤,浑家想买个女使,被我劝住,不敢随便就买。”

    潘振听了,吓了一跳,忙道“可使不得!那些蕃部常年攻伐不断,不只是抢牛羊,还抢人口。他们贩卖的女奴,都是从其他部族抢来的,所以便宜。买他们的人口,最容易生事,不要贪那便宜。”

    陈勤叹了口气,有些可惜。火山军人口不多,汉人更少,几乎雇不到汉人奴仆。特别是朝廷严禁汉人给蕃人为奴,火山军能雇到的,几乎全是蕃人。陈勤收入不多,不多的汉人那是绝计雇不起的。既然只能雇蕃人,当然想省些钱。

    杜中宵道“雇蕃人为奴,只能和雇。小蕃部卖出来的,大多都是战俘,不要沾惹。你要是家里实在缺人,可到军城去雇,无非是多花些钱而已。若是手里不宽裕,去找晶晶就是。”

    陈勤点了点头,不再提起此事。周边蕃部众多,贩卖人口稀松平常。他们常年攻伐不休,很多部族还是数百年世仇,掠夺来的人口,多是卖为奴隶。打赢了抢牛羊女子,本就是这些蕃部的一部分。随着营田务的建立,最近这种生意欲发红火。很多来应募开田的都是男子,女性稀缺,不少小部族就偷偷贩运妇女卖到这里。对被贩来的女人来说,在他们部族里这是存在了数百年的传统,大多不会反抗。营田务的生活又比山里好过,很多人就安心过日子了。

    。

第66章 酬功() 
秦阿爹与一众挑夫好奇地看着四周,见道路平整,田野空旷,好奇地问身边的差役:“哥哥,这里就是营田务么?我们来做什么工?”

    差役道:“就是这里了。孔目吩咐得清楚,你们到了之后到砖瓦场做工,离此不远。”

    秦阿爹奇道:“原来这里还有砖瓦场么?以前见到的都是自烧自用,设场倒是少见。”

    那差役也不理他,只管小心看着众人,不准离开人群自己走动。

    走不多远,迎面见到一队人来,带队的吏人急忙吩咐众人停到路旁,等人群过去。

    秦阿爹见前面是一个骑马的少年官人,忍不住低声问身边的差役:“哥哥,这个官人是谁?”

    差役道:“这是知军官人!前些日子留你们在这里的不正是官人?莫非你不认得?不要喧哗!”

    秦阿爹只好闭嘴,低声嘟囔道:“小的见官人哪敢抬头?自然记不得官人长相。”

    杜中宵见数十人站在路边,认得是前些日子挑钱回来的挑夫,叫过吏人问了对他们的安排,才知孔目官派他们去烧砖瓦。营田务正是大搞建设的时候,砖瓦稀缺,安排倒也合理。这里煤炭多,黄土又特别深厚,正适合烧制砖瓦。与夯土建筑比起来,砖瓦房建得更快。

    吩咐吏人好生对待这些挑夫,杜中宵一行向不远处的营田务衙门行去。几个月之后,这些挑夫会带着火山军收获的柴胡回并州,此事非常重要。随着营田务的建立,商业的发展,火山军出现了钱荒。前些日子运回的七八千贯,也不过是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商业发展,现钱还是缺得厉害。杜中宵的打算是卖掉柴胡,在并州全部换成现钱,由那时从并州返回的冯原等人带回。

    回到营田务衙门,略作修整,便有吏人来报,内附的蕃人首领香布求见。

    香布进了衙门,来到花厅,见杜中宵已经坐在那里,急忙上前见礼。礼毕,道:“官人,前些日子派小的查探唐龙镇来家的人,小的不敢懈怠。经过多方查访,已知最少有来家三人现居火山军,且都在营田务。一个来守延,改名换姓,与一些逃到这里的蕃民一起,应募在营田务垦田。一个来用,假说自己是汉人,一样应募。还有一个来中平,是来守顺的侄子,与内附的小蕃部在一起。”

    杜中宵听了,连连点头,让香布坐下,问他:“这几人到底是何身世,你细细说来。”

    香布道:“来守延和来用是来家远支,其实与一般蕃户相差不多。惟有来中平,是以前首领来守顺的亲侄儿,想来前些年西贼来攻时,与家人失散了,与嘉舒、克顺等小蕃部混在一起。”

    来家是唐龙镇世袭的首领,不过其家族并不太大,只有百多人,主要是靠依附他们的部族,还有朝廷的认可维持统治。党项攻入唐龙镇的时候,其首领来守顺和蕃官马崖、巡检乜罗一起叛入党项。山中的这些小蕃部,类似于部落联盟,其间的从属关系并不紧密。像来家这种首领,大多是因为历史原因,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授于官职,允许其世袭形成的。一旦没了中原王朝的认可,其势力也迅速瓦解。

    杜中宵找来家的人,并不是要依靠他们的声望拢络人心。别说一个来守顺的族人,就是来守顺自己的声望,也远比不上大宋的一纸官告。杜中宵的目的,是自己手里有这么个人,日后争夺唐龙镇时,方便跟契丹和党项打笔墨官司。从来守顺叛入党项时起,来家在唐龙镇的统治其实就已经瓦解了。

    嘉舒、克顺等蕃部跟香布的部族一样,靠近火山军汉地。党项破丰州后,那里的蕃部东迁,进入这些小蕃部的地盘,七族成了十四族。新来的蕃部跟旧蕃部既有融合与合作,也有战争。丰州被攻破,府州折家对这些蕃部不闻不问,他们不得不周旋在大宋、契丹和党项三方势力之间。

    来中平在与党项战事的时候,与家族失散,到了火山军附近,依托在小蕃部之下。最近营田务招募民户,他跟一些这些部族的边缘人员一起,进入了火山军。

    早在庆历四年的时候,范仲淹便曾上书朝廷,让府州和火山军招募这些小部族,保持对唐龙镇的影响力。事情已经过去两年,直到现在,才在杜中宵手上真正去做。

    听香布仔细讲了最近进入营田务的蕃部人员的情况,杜中宵道:“你举族内附,来得又早,正该抬举你。反正现在你的族人大多已经编户,今后便不必再管族内事务。这两日我上书帅司,给你补个一官半职,把这些进入营田务的蕃人管起来。以后凡有蕃人投靠,都由你管辖,等他们熟习汉话,适应了营田务的生活之后,再编入村落。此事马虎不得,你要用心做事。”

    香布听了,大喜过望,急忙道谢。这些日子在营田务做工,那些官员什么待遇,他都看在眼里,早就羡慕不已。一样是做事,官员既有营田务发的工钱,还有俸禄领着,酒肉不缺,哪里是自己这种蕃人小首领可比的。官员生活不宽裕,那是跟谁比。与中原地区的富户比起来,下层官员的日子窘迫,但跟蕃人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杜中宵又道:“这个来中平,以后会有用处,你要用心照看,切不可有闪失。来家是原来唐龙镇的首领,有属下,但仇人更多,小心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生事。”

    香布笑道:“官人多心了。自来守顺带着族人叛入西境,来家便泯然众人,哪个还正眼瞧他。现在来中平就是个普通的蕃人,一样要替人做工,为人放羊牧马。”

    杜中宵道:“小心些总是不错的。这一带的部族,好多都分散各地,有属西境的,有属契丹的,当然还有心向朝廷的。纵然你们蕃人不生事,难保昊贼与契丹也不生事。”

    香布听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蕃部势力分散,成不了大事,但他们背后党项和契丹的势力,却不可小视。现在虽然三国讲和,边境的形势却错综复杂,谁也说不出会出什么事。

    看着香布,杜中宵心中暗道惭愧。这个蕃人小首领还真是实诚,自己一说,他便心领神会。却不知现在杜中宵的做法,同样也是准备借助蕃落生事,香布却一点不向这方面想。

    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杜中宵有些不忍心让他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却又没有办法。现在到营田务应募的蕃人,都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以部族内附的只有香布。自己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帮着自己管理内附的蕃人。蕃人和跟汉民是不同的,不只是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部落村落只差一个字,组织形成却迥然不同,生产和生活大不一样,来营田务的蕃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前来应募的蕃民,要先在香布那里适应一段时间,学会了语言,适应了营田务的生活,才会正式编入营田务。如果真接编户,由于种种不适应,会给营田务带来各种麻烦。

    

第67章 带你看炮() 
张停住马,看着片片雪花飘落,周围群山苍茫,不由皱紧眉头。沉默一会,问身边亲兵:“前面离董家寨还有多远?若是赶不及,我们便选地方安营下寨。”

    亲兵叉手道:“回都监,董家寨尚有数十里路,兼且山路难行,今日难以赶到。不过向西十里之外便可出山,有火山军新建的营田务,可以到那里歇。”

    张道:“正要到火山军去,与那里的新任知军尚议边情。好,不去董家寨,去营田务。”

    一众将士应诺,纷纷传令,改变方向,转向西行。

    牧场附近,杜中宵穿着一件皮袍,站在小山坡上,看着山下陶十七和十三郎一众人摆弄火炮。

    营田务已经初具规模,各种事务都已经走上正轨,就连火枪的改进也遇到了瓶颈。经过近一年的折腾,火枪的形制基本定了下来,点火率稳定在七成以上,不影响使用了。没有实战,现在的火枪也就失去了改进的方向,再继续折腾意义不大。这个时候,杜中宵能腾出精力来搞火炮了。

    火炮比火枪简单得多,由于杜中宵自己官职的关系,才放到了火枪后面。利用寨堡占地盘,火炮比火枪更加有用,也紧迫得多。好在有了火枪的基础,相对简单了许多。

    随着一声闷响,黑烟升起,弹丸射在数百步外的土堆上。周边的山林里,野兽野鸟乱飞。

    杜中宵并不知道现在技术的火炮应该打多远,有多大的威力,只能试出来什么是什么。这个年代最常见的火药,又称为焰硝,其实是以发烟点火为主的。此时已经用于军用,沿边贸易中,焰硝是严禁流出境外的。根据记忆,杜中宵改良了配方,成为了黑火药。不过杜中宵一直怀疑,配方还不精确,只是没有精力去仔细试验,只能用着再说。他记得,火药还有什么混合均匀、颗粒化等路线,都留待以后。

    雪花落下来,打在脸上凉凉的。胡天八月即飞雪,火山军虽然还没到那种程度,一进入九月,第一场雪还是落下来了。边地苦寒,杜中宵现在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远处的麦田已经一片青色,雪花落在上面,慢慢点缀上一片一片的白色。上午的时候,杜中宵特意到麦田看了看,还专门问过南边晋州来的老农,能不能安全越冬。得到肯定的答复,才放下心来。

    买麦种的时候,杜中宵特意从晋州一带雇了几户人家,到营田务指导种麦。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火山军的地理位置已经非常靠北,若不是群山环绕,根本种不了冬麦。自己记忆中的那点农业知识根本就不够用,这些老农的农业经验非常宝贵,能够掐准种和收的时间点。

    正在这时,一骑快马在漫天雪花中从西边奔来。到了杜中宵所在的山坡上,骑士翻身下马,快步跑到杜中宵面前,叉手唱诺:“小的是巡检兵士,西边山里来了一队兵马,言是都巡检使张都监。小的们不敢自作主张,特来禀报知军。”

    杜中宵一怔,猛地醒悟过来,已经到了深秋,要防备契丹人的侵扰了。秋高马肥,游牧民族把牲畜赶到了越冬地,无事可做,经常四处抢掠。不只是会到宋朝境内,就是在契丹境内,各个部族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到了这个季节,沿边州军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防秋。前些日子,为了防秋,杜中宵跟岢岚军的张和府州的折可闵,有许多公文往来。

    随着营田务的兴建,大量山里蕃人前来应募,杜中宵初步建起了一个情报网。群山中的蕃部,从西北的唐龙镇,到东北的宁边州,火山军对蕃情掌握得比较准确。据杜中宵得到的情报,过些日子,等到黄河冰封,宁边州的契丹人会渡河攻击河西的蕃落。现在唐龙镇一带的蕃部,多在向火山军靠拢,想借宋朝的力量躲避契丹人的抢掠。契丹人还没有胆子来攻击两千驻军的火山军,杜中宵只是加强了巡视。

    张是麟府路驻泊都监兼沿边都巡检使,驻地在岢岚军。到了这个季节,要带兵巡边,经过火山军一直到府州去。在府州修整一段时间,在春天原路返回,刚好把边境巡视一遍。

    府州是藩镇,治下以蕃人为主,军权受到限制。张是府州人,但并是不折家部将,他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